《绑架地球人》是一部由尼古拉斯·亨弗里斯执导,詹姆士格兰恩德斯 / Deragh Campbell / 丹尼尔·法瑟斯主演的一部科幻 / 惊悚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绑架地球人》影评(一):绑架地球人
黑暗系……
Fuck fuck fuck
蛇、黑暗、光的意境
hit
总有什么不对劲,哈哈哈哈哈哈哈
140凑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这个问题有点尴尬啊
还记得减肥斤斤计较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绑架地球人》影评(二):打死我也不说
-Sera, What opens the door? -Afraid. -Sera, What do you see? -People. They are screaming. -Sera, Who's screaming? -Everyone.
作为一部低成本的软科幻电影, Project Ithaca不算烧脑,但是真正能看懂的人并不多。每个人都被剧中的专业生物名词,以及未来科技搞得晕了头,再也无力去思考电影的本身。而我在这里,也只是抛砖引玉,把我能看到的片段共享出来而已。 -What are you? -I've always maintained that what we are isn't anywhere near as important who we are. 作为女猪脚的Sera,被外星人释放的孢子感染后出生,在1959与John同时消失。Sera具有各种超能力,使得外星人跨越时空过来,等待她出生,等待她长大。以地球人视角,与外星生物通信的能力,透视未来的能力,即使在2050年的Perry,也是无法理解的。但她能否返回过去,还是仅仅与内心的潜意识沟通,这点是存疑的,也许时光真的不可逆。 Sera, What opens the door? We do. 与其说是谁打开了外星船,倒不如说是谁给飞船充满了能量。sera其实说的并没有错,是集体。打开Door是并不是什么奇特的物质,只是一种人类情感,恐惧。外星人借助Perry的身体发声,引发的集体恐惧,让飞船充满了电,同时也打开了大门。 既然外星人是从人类的emotion情感中来获取能量,因此剧中安排的角色都各有所指: 1969年消失的John(国土安全局特工) , 导致妻女死亡后的痛苦 1977年消失的Rhonda(黑人妇女) , 担心失去女儿的悲伤 2001年消失的Zack(摇滚歌手) , 和安波性高潮时被抓 2018年消失的Alex(吸毒女), 嫖客玩了不肯付钱的生气 2050年消失的Perry(囚犯) , 妻子出轨生女的愤怒(很牵强,但这女儿肯定不是他亲生的) Sera(异人、被美军方作为“武器”使用、生命体与外星船所连接) 可以支配其他人的恐惧 因成本原因,剪辑和故事展开并不是特别明显。 外星人可以理解并利用人类的很多情感,但它们不明白以德报怨,也不明白fighting, 也就是众人逃脱的原因。 -I used to wonder why you cared so much. -You ain't never been treated well by nobody, except john. -You don't owe these people nothing. -外星人在哪里? -外星人可以幻化为黑人祖母等各种形态,但真实的外星人是悬浮在电气介质里的生命,也就是信息。好奇特。他们以人类情感为生,同时吸收人类情感作为能量,进行星际穿越。 -Sera在和谁对话 -在最后,Sera在和小女孩对话,问如何打开door?但在1969年之后,地球上的小女孩已经和John一起消失了,况且外面的世界已经在2050年之后了。这点生物力学很牛逼,比量子纠缠还厉害。量子只有俩个耦合,而外星人的飞船可以同时存在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作为地球人,只能这样解释,就是Sera在和她的潜意识,在和她被抹除的记忆通话。 最后Sera被关在飞船里,穿越而去。但是Sera并不是被绑架,她代表了牺牲精神,也就是舍生取义而去的。外星人需要Sera,需要她的Power,需要她作为飞行员带众人回家。外星人回不了家,是因为他们的飞行员在坠毁时被地球人封冻起来了,这点可以和前面的描述相呼应。穿越白洞之后的众多飞船,那是从地球飞回home的外星人。 --You go, I go --John因妻女丧失而痛苦,转而把移情给Sera,因此承诺给Sera你走我也走。但这点是做不到的,因为John代表的反叛力量fighting并不是外星人所理解,也不是外星人想要的。这也是众人,也是地球之所以生存的原因。 片子也还成,但是需要一遍遍地看。作为软科幻,确实不如月球一样易懂,但值得看很多次,每次感触都不一样。给4分吧。
《绑架地球人》影评(三):人类大脑的内斗和和解
有少量剧透,大部分根据电影记忆和书籍阅读记忆,少量名词复制粘贴自《行为经济学》的阅读笔记,可能有错漏之处。《绑架地球人》是一个披着科幻片皮的片子,类似于《黑客帝国》对于《消费社会》中的资本--普通人在消费中失去主体性的影射,类似于《西部世界》对于《自私的基因》中的 大量无用基因和极少量对于人类有价值的基因,实际上操弄者远古人类的进化和现代人类的一切生活,不同的是,《绑架地球人》色彩和对话晦暗艰涩,不知道以下大脑神经的知识,会觉得剧情和对话莫名其妙。
剧中的约翰A是专门对付外星人飞船的特工之一,是片中几个角色中唯一有实际意义的主角A,约翰A的回忆中,有一段自己女儿因为自己交通事故而毁容,约翰因此反复自责形成自我攻击无限循环链条,剧中几个角色,包括偷窃专家B 2050年, 摇滚明星C 2001年,吸毒女性D 2018年,还有开局被吓死的幽闭恐惧症黑人女性E 1977年 ,数千个人类路人甲,都是影射人类中诸多焦虑症患者。
对,类似于《西游记》其他所有角色都是围绕孙悟空一个人的西游,都是孙悟空脑中的幻象,《绑架地球人》电影中所有角色都是约翰A脑中的各个脑区。你会发现不止这一部电影用了这种手法,很多片子没名气,电影导演名气很大的片子,都用了这种手法。
在阴暗的飞船中,有患者感到恐惧时,飞船内部 上方的大脑通过长段脑神经传递脑信号到各个被绑架的人类个体中,电影中捆绑在人类身上蛇型躯体越来越紧,各个角色中用恐惧作为飞船的燃料,一旦人群中开始出现新的传播中的恐慌情绪,蛇型躯体会在地面中爬动,都是影射人类大脑结构中的爬行大脑的旧有部分,杏仁核就是其中一个部分;
电影中提到的年轻22岁女性G萨拉Sera,提到她拥有人类中独一无二的空间记忆,能跟外星人飞船交流,那个几乎没有眉毛的化妆形似阴暗又富有智慧的角色,影射大脑结构中的扣带前回和岛叶前回,同情共感脑区,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后一个部分,且同情脑区在情感中衍生出诸多人类复杂情感。
在电影后半段约翰和黑人祖母形态外星人H有过对话,外星人提到他们非常疲惫,厌倦战争和漂泊,就是重复印证上文的爬行大脑以及人类身体上大量无用基因,爬行动物脑区是人类和哺乳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在爬行动物基因得到的脑区,强调自私,自我保存,攻击所有侵犯领地的生物体,排斥合作和同情情感,由恐惧情感来驱动。
黑人祖母形态外星人提到的约翰的眼球里面的失效应答器,可能是约翰用来及时回到年轻女性G 萨拉身边的高科技产品,可能是影射焦虑症患者以及诸多类似的患者都是大脑调节诸多脑区冲突时,大脑某些进化中就有的应答器失效,这个TED公开课有提到使用特殊装置治疗幻肢剧烈疼痛患者,用的就是启发患者大脑应答器自我修复的原理。
电影01:06:20位置,黑人祖母形态外星人H强行 召唤 年轻女性G 萨拉 ,说外星人他们和萨拉周旋,因此相当疲惫,只想回家(哲学意义的回家还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萨拉提出想要带那些被外星人绑架的人类个体回家,外星人把问题甩回萨拉上,让萨拉自己解决问题,打开那个门,之后萨拉回忆起12岁时长相甜美天真无邪易信他人的自己,回忆起和约翰的诸多对话,
与上述BCDEF 5个酱油主角之间的对话内容,打开了那扇门,也就是流行心理学喜欢人云亦云的活在当下,接受过去,放弃同情脑区和爬行动物脑区之间的激烈冲突(两者冲突正是诸多精神病和神经病症状的源头之一)哲学上的门 我就不懂了不提了。
约翰最后和无躯体单头颅形态的外星人对话中,外星人威胁会消灭人类种族,约翰说可能会震惊他们,可能有影射未来人类医学科技可能会开发出更好的抗焦虑抑郁药物,变本加厉地压制疾病症状,其实压根没解决病症。
电影最后几十艘从虫洞冒出来的外星飞船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对于这个电影之外现实世界,有些老美教授和某些盈利需要的企业家,宣传这个世界是模拟世界,还说出若干证据模拟世界也有可能是外星人在现实世界中故意在地球上传播的谣言。《三体》作者宣扬质子煽动诸多名人到处在地球上宣传要回归原始生活,是讽刺地球现实世界忙于消费主义,而真正的物理学科技和航天科技却发展相当缓慢。
然后呢?相信这个世界是模拟世界的人类个体越多,物理学科技和航天科技的发展也会更加缓慢。外星人会不会存在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光是银河系内和太阳系-地球相似的适宜生命生存的就有无数个。
电影中的外星人大脑形态,心灵感应直接驱动外星人飞船约翰A的女儿乙,因为约翰驾车发生交通事故,毁容由于间接造成了女儿毁容,反复自责中的约翰,全片真正意义上的唯一主角约翰回忆10年前成功打开外星人飞船大门的萨拉Sera作为黑人祖母形态出现的外星人,她分别和萨拉和约翰之间的对话10年前,1969年12岁的萨拉,可能影喻纯洁无暇的人类本体和抽象上的美德在虫洞出现的几十艘外星人飞船《绑架地球人》影评(四):想得太多...(简评,Project Ithaca)
下一阶段,可能又会比较忙碌,影评更新相应延迟,特此告知。多谢。
加拿大电影《绑架地球人》
作品类型:科幻、惊悚
主要演员:James Gallanders、Deragh Campbell...
故事概述:人类(5人)与外星人的“思想交流”
上映时间:2019年6月7日在美国上映
写在前面
观后感受:
2,思考太多了,讲的太少了,费劲去猜,略微无趣
3,画面黑暗系,有那么些“暗潮”、“黑金”的意思
进入点评:
出场人物一览:
1,1969年消失的John(国土安全局特工)
2,1977年消失的Rhonda(黑人妇女)
3,2001年消失的Zack(摇滚歌手)
4,2018年消失的Alex(吸毒女)
5,2050年消失的Perry(囚犯)
6,Sera(异人、被美军方作为“武器”使用、生命体与外星船所连接)
剧情故事简述:
事件起因:五名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人类被外星人所劫持(传送)、囚禁于一艘太空船内。
劫持缘由:外星人在收集能量,保护一个名为“数据化形式的生命”。
外星人目的:打开“跨纬度的出入口”,使得外星船只与外星人躯体可以自由进出。
事件结尾:Sera利用自己的异能(牺牲自己),送五人逃离了外星船只,并告知John“人类有阻止他们的力量”...
各种内涵揣测:
1,思考人类的不朽精神,比如故事提及的“反抗”...
2,思考“人工智能”未来,是被人类再开发、再利用?还是凌驾于人类之上,领导世界?
3,影射“美国各类不可言述”的幕后工作,揭秘的只是“冰山一角”。
4,思考面对“未知文明”,人类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是互相尊重?还是相互敌视?
书不尽言,就此搁笔。终...
编剧★★★☆☆(故事的内核还好,有点内涵,但是表达形式有些滞后)
导演★★★☆☆(对于剧本的理解有些偏差,说的内容,观众看不懂;影射的内容,观众猜不准)
演员★☆☆☆☆(这个演技浮夸了)
剧情★★☆☆☆(内涵一颗星,架构一颗星)
视效★★★☆☆(廉价的感觉,不过最后一幕可以加分)
音效★★★★☆(配乐可以,算是亮点了)
推荐度★★☆☆☆(“随便看一看”系列)
《绑架地球人》影评(五):绑架地球人 | 直到现在,他们都认为我们无能为力。
可我们不是。
作为一名科幻死忠粉,不论烂片好片,只要有科幻片,能看两部绝不看一部。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豆瓣按照分类搜索,以至于经常是选电影-科幻-最新-我没看过的,都是我看过的。
直到上个周末,点开科幻分类,刷新之后,一部没看过的科幻片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绑架地球人 正式海报 加拿大绑架地球人。这片名,一听就是外星人干的!简直太吸引人了!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把我对外星人的好奇心全部拿来学习的话,那现在一定是学霸本霸了。
当然,作为一名合格豆瓣er的自我修养,不论看什么电影,必先去豆瓣看一眼评分。
绑架地球人,别名伊萨卡计划。4.2
嗯,科幻类型——作为豆瓣最不待见的电影分类,下手打分一般都比较狠的存在,参考价值其实没那么高啦~何况看过的人数才只有250人。
而且无论如何我都是要看外星人的!
电影一开始的场景设置就很有九十年代硬科幻气质。
雷文岩石山基地 1959年(注意时间)
时间在科幻电影中非常重要,如果可以将时间运用自如,那么一部电影至少从时间逻辑上是不会存在太大的硬伤的,同时对于一些考据党和喜欢分析时间线党来说,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
© techtheist场景:山洞里
主要人物:军方
设备:老式台式计算机
计算机的右侧有一个红点,黑色显示屏上像程序一样自动显示着绿色的文字。
元素:头上戴着一大堆连线,躺在神秘黑色不明物体中的小女孩,一双大眼睛非常无辜。
这不是在研究外星人还能是在做什么?!
然后是一大段关于门的对话,而且还是从物理学角度描述的:
然后关于门是否能打开的问题贯穿整部影片的始末。
在这段不到三分钟的片头里,交待的信息俨然可以写出一篇短篇科幻小说了。
而电影悬疑的设置,虽有故弄玄虚之嫌,但是恰好成功地引起了好奇心。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
电影《方形》截图而接下来的故事就很简单了,有着许多心理惊悚片常用的概念,比如电锯惊魂系列(2004-2010年)和心慌方(1997年):
一群陌生人在一艘外星人的太空船上醒来,他们必须想办法逃走,但一定同时是充斥着大量的身体受困与意识控制的。
制片国加拿大,预算为五百万加元。电影的大部分镜头都是在光线很差的室内拍摄,可惜的是并没有一个非常好的镜头来表现这个被外星人劫持在飞船上的全景,有的只是演员和外星人触角的特写镜头。很明显,他们制作了布景,然后却没有展现太多。摄影和导演都有责任。
演员们被蛇形的触角所束缚,全身上下被黑色的黏液所覆盖。当另一条蛇形触手从天花板上落下,用一个半透明的荧光膜覆盖物覆盖其中一个人的头部时,人群就会出现周期性的尖叫和晃动,同时切入一段闪回/幻觉,关于这个人的叙述对话。我们得以一个接一个地得到拼图的碎片。
因为动作场面的刻画很昂贵,所以这部电影的绝大部分都是一些会说话的脑袋。这部电影的主要主旨之一是,影片围绕着被绑架的人展开,他们突然被某种类似《星际迷航》(Star Trek)的运输机制从日常生活中转移。这一刻还在属于他们的生活中,下一刻就被绑在外星人的神秘飞船上,被巨大的触手固定。
电影中花了很多时间观察这些人,了解他们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重要历史/背景故事。就像电锯惊魂开始一样,人们开始找共同点,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的不同点,即他们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年代。
2018年的吸毒女性Alex,2050年的偷窃专家派瑞,2001年的摇滚明星扎克,1977年的黑人女老师,以及1969年的特工约翰。影片直至这里,其实设置了一个非常有看头的点,如果可以找到一个合理性解释,给予一个符合情理的结局,那么无疑是一部科幻片佳作。但是编剧/导演显然是不知道如何收场了,所以影片最后的结局则是另一个巨大的疑问。
更没有让人想到的是,就在影片结束之后还隐藏了一个彩蛋,也许一切都在续集中可以得到解释。
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很少看到这种情况,但看起来确实导演想要试图创造一种生物学上的环境。有一种说法是,《伊萨卡计划》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电影,类似于《黑客帝国》对于《消费社会》中的资本——普通人在消费中失去主体性的影射,类似于《西部世界》对于《自私的基因》中的大量无用基因和极少量对于人类有价值的基因,实际上操纵着远古人类的进化和现代人类的一切生活,不同的是,《伊萨卡计划》色彩和对话晦暗艰涩,不知道相关大脑神经的知识,会觉得剧情和对话莫名其妙。
电影中的约翰是专门对付外星人飞船的特工之一,在约翰的回忆中,有一段女儿因为自己交通事故而毁容,约翰因此反复自责形成自我攻击无限循环链条,电影中其余的几个角色,包括来自不同年代的人群——偷窃专家派瑞,摇滚明星扎克,吸毒女性Alex,以及患有幽闭恐惧症的唯一黑人女性,后来片尾大远景里数千个路人甲被困于飞船的场景,都是影射人类中诸多焦虑患者。
而《伊萨卡计划》电影中所有角色其实都是约翰脑中的各个脑区,其实不只是这一部电影用了这种手法,很多电影没有名气,但是导演名气很大的电影,都用了这种手法。
电影中外星人的大脑,很像是人类脑干+脊柱部分的放大版。
在阴暗的飞船中,当有人感受到恐惧,飞船内部上方的大脑通过长段脑神经传递信号到每一个被绑架的人类个体中,电影中捆绑在人类身上蛇型躯体越来越紧,各个角色中用恐惧作为飞船的燃料,一旦人群中开始出现新的传播中的恐慌情绪,蛇形躯体会在地面上爬动,都是影射人类大脑结构中的爬行大脑的旧有部分,杏仁核就是其中一个部分。
电影中最重要的角色塞拉,因为一场意外,能跟外星飞船交流,那个几乎没有眉毛的化妆形似阴暗又富有智慧的角色,影射大脑结构中的扣带前回和岛叶前回,同情共感脑区,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后一个部分,且同情脑区在情感中衍生出诸多人类复杂感情。
同样的,影片没有很好地呈现人类作为复杂生物的矛盾性与独特性。以至于结尾部分约翰的说辞非常没有说服力。在无数个特写镜头中,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会说话的脑袋,并且还不是很好看那种。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虽然很少有“科幻”场景以外太空风景、虫洞和宇宙飞船等标志性物体,但时而穿插的少数几个场景,尽管反复出现,却也耐看且毫不逊色。
外星人的宇宙飞船十足一副伪生物的样子,既是飞船本身也是生物体本身。外星生物特有的异样感却又看起来相当流行且令人上瘾。当生物体飞船漂浮在浩瀚闪烁的蓝色宇宙中时,巨大的曲形身体几乎完全占据了地球,当有神经反应或者无以名状的外星触觉时,白色荧光略过上方密集的细长躯干,就像过电一样,最终消散在宇宙和群星之中。可以说这是整部电影最具科幻气质的地方。
而稍逊于这个场景的另外一处,则是整部影片最大的主线,关于男主角约翰与塞拉的感情线。
因为自己间接的原因痛失爱女,约翰视塞拉为己出。
You go,I go.
这里导演还加了一段关于蓝鲸的美好小故事。
我有没有告诉过你蓝鲸是如何交流的,
真的很神奇,
他们可以在大洋彼岸互相发送信息,
是的,我说的不是半个大洋,我说的是整片海洋。
他们发出这个低频脉冲,它可以行驶数千英里。
这段蓝鲸的故事其实也在隐喻塞拉的特殊身份,即可以通过大脑电波连接外星飞船进行交流。
在同事对外星技术进行逆向工程之后,本来男主按照对塞拉的承诺,当塞拉被送上飞船之后,他也一并跟着去,但是却因为人为失误,约翰没有离开。
不完美的人制造出不完美的机器。
关于实施逆向工程技术的场景: 因为约翰所处的时空是1969年,所以电影试图描述符合当年的“技术”,一种类似激光式的复古设备,具有高科技功能的纳米粒子激光发射装置。
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古老的牙医的牙钻钻机工作站(drill-and-workstation),在1968年就已经很古老了,牙医用它来给牙齿做手术。而在电影里,则是被用作某种带有纳米粒子的激光发射装置,被直接刺穿到眼睛里,简直令人不寒而栗。
也正是因为约翰对塞拉的跨越种族的关心程度,令外星人不惜打破规则,亲自劫持了男主上了飞船,与塞拉在十年后相遇。
伊萨卡计划之所以不是一部好电影,是因为它整合了太多一系列上世纪的科幻主题元素,而当这些古董级而又粗制滥造的元素被过度使用时,就成为了拙劣作品的经典标志。
比如说:
人类被绑架的原因是他们的情感(主要是恐惧)可以被用作一种能源和燃料,用于补给飞船和外星人。
以恐惧为蚕食对象,问过摄魂怪的意见了么?(《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
外星人会变成一个人最爱最渴望见到的人。这个点子真的是化石级别的了。
矩阵的反复出现及黑人祖母形态外星人,智慧与装逼的化身。(《黑客帝国》)
大谈外星智慧,人性坚强。(《遗落战境》——问题是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全面回忆》+《我,机器人》+《未来水世界》的大锅炖。)
大部分人对这部电影失望,除了糟糕的摄影与机位,故事节奏单一枯燥,同时还被浪费了的好点子以外,更重要的是完全没有好莱坞式的科幻大片风格。
如果你可以捱过每个人絮絮叨叨的独白式台词;
如果你可以认真思考约翰与塞拉的对白深意;
如果你对巨大的异形生物体与触角系感兴趣;
最后,如果你沉迷于科幻不可自拔,那么你真的不该错过这部电影。
他们把我们带走了很多年
他们违背我们的意愿强行带走我们
远离家乡 远离家人
但我们当中有一些人有能力还击
使比赛能公平进行
直到现在 他们都不知道我们是谁
直到现在 他们都认为我们无能为力
可我们不是
神经学部分来源: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36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