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黄点蓝读二年级时,与当时的中国第一档选秀节目“家有明星”的几位主持人合影,那时我也是该节目的评委。中间那位就是现在央视财经频道的陈伟鸿)
中国人最大的压力是不安于不甘于做个普通人,特别是对自己的小孩。
文摄:罗西
我们都曾设计过孩子未来的模样,
最后似乎还都不是太满意。
我有两个孩子,
儿子黄点兵是个室内设计师。
一个负责“衣”,
另一个打点“住”,
一双子女合起来,就是一个“好”字。
想得很美。
女儿上高中后,
她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
本以为这都可以为未来的服装设计师做铺垫的。
这都有用,
其中有两年在英国。
后来去澳洲读研,是精算专业。
又考了一些其他专业的资格证书……
那天,与女儿视频,
但是,她笑说,
其实考试是小菜一碟,都过了,
(女儿与男朋友在澳洲读研)
自从大三后,女儿有了男朋友,
每次去机场,我都懒得送了。
不过,有一次,是快过春节了,
她与男友必须回澳洲上课,
在楼下送她上车时,我眼湿了。
也不全是因为舍不得,
也不全是因为不放心,
也不全是因为惆怅……
感情很复杂。
孩子大了,必须有他们自己的世界与选择。
挥挥手,
是致意,是送别,
而且,常常觉得惭愧,
甚至望尘莫及,
觉得自己帮不上忙,
特别是孩子的专业、未来。
(儿子获奖时与同行的合影,右二)
而儿子黄点兵更是走不寻常路。
她也学过美术、吉他、搏击……
想让他未来做个建筑师,
或许是我自己未遂的理想。
但是他就不爱上学,
初中毕业后,
他想尽快走上社会。
本来报考的专业是“软木画”,
后来左想右想,
这个专业太安静了,
就临时改为“西餐”;
学着做着,
他就彻底往中餐方向跑了,
儿子黄点兵给人第一印象,
从职专毕业出来也有3年了,
在厨房里,
黄点兵什么活都干过,
特别是丁板这块有长足进步。
或者在别人休息的时候,
他总是主动多揽活干,
又可以比别人多学一些技术……
(女儿在英国留学。)
我不否认,孩子的未来是可以设计的,
比如功夫小子释小龙从小就被他在少林寺做武术教练的父亲设计为“未来的成龙”;
斯诺克明星丁俊晖8岁就开始接触台球,13岁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一直按照父亲设计的道路上攻城掠寨;
但是,成功的设计毕竟是少数。
中国人最大的压力或习惯,
是不安于、不甘于做个普通人,
特别是对自己的小孩。
所以总想设计他们的人生,
总是有很高的期待。
后来,养着养着,
队形变了。
只希望孩子:
第一是身心健康,
第二是有魅力,
我不觉得这是妥协。
其实孩子的理想,
也在不断变化。
她总在不断修正自己的未来。
记得儿子黄点兵四岁时的理想是,
要去养恐龙,
可第二天,又说要做赛车手……
他想未来卖臭豆腐;
他想当保安……
爱其所爱……
这样,才有利孩子未来“成事”。
一晃,孩子们都长大了,
现在他们都不在家。
我觉得自己问心无愧,
而且一直很满意。
他们从未让我失望,
而且我一直以他们为傲。
孩子不是我们手里的风筝,
更不是我们父辈没有达成的“理想”。
他们理应有自己天空,
等他们翅膀硬了,
就让他们自己飞!
即便孩子的未来可以设计,我也懒得设计。
子孙自有子孙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