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体重里曾经90%都是心事》是一本由加布里埃尔•伯恩斯坦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体重里曾经90%都是心事》读后感(一):这是一本能带来幸运的书
对于这个作者不太了解,不过看到其中的介绍,觉得是适合我的这种类型,书中讲了作者在生活终于到的心灵的困惑,一开始选择的是自暴自弃,抑郁,对生活没有期待和没有希望。
很幸运的是这位作者通过指引自己的内心解救了自己的内心。因为内心的缠绕让我们心背负重。让我想到张德芬的书籍,那种自己状态和对自己认识状态的调节,当你真正面对自己的时候,才能接纳和解放自己。而不是逃避也虚度。
作者提到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体重,心事和体重的关系,心事越多,越焦虑,自己身体想要转移的情绪就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压力,压力转化为暴饮暴食,自己就会向越来越不利的方向发展。而且,我个人也相信在以后的很多年中,总会那么一瞬间让你幡然醒悟,或许是通过外力,或者是正如作者所以说,瑜伽,心灵方面的训练,都会让你惊醒。我们内心所有的恐惧,所达到的想要的到他人的认可带来的厌弃自己的行为,变得不再渴望,不在被这个世界改变时,就获得了心灵的解放。这是一本能带给我幸福的书。
传递给心灵正能量,相应地,ta也会加倍地感应到,回报你。改变自己,进入一个快乐的循环吧。
《我的体重里曾经90%都是心事》读后感(二):不要想太多~生活总要过~
前篇:《纸牌屋》中,Frank对总统说,这是一个救赎的故事,一个重回正轨的聪明的年轻人的故事。人们喜欢失败者,人们喜欢看到浪子回头。
封面上这个有着阳光般笑容的姑娘在书中告诉我们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她是如何通过冥想缓解焦虑、管理情绪,从而调整自我认知偏差重回美好新生活的切身经历。
伯恩斯坦不是学富五车的教授,不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不是隔壁邻居家和蔼亲人的知心姐姐,而是一个曾经被大家放弃却又重回美好生活积极热心互助团体的soul hunter.(不得不说美利坚AA性质的协会还真的是遍地开花=。=)
不同于心理自助系列工具书当道的窘境,《我的体重里》算称得上是“案例”+实操的生动典范。作用通过自己是如何洗白并告别自己“黑历史”的新路历程,向读者小伙伴们展现了心灵导师直视恐惧——接受现实——冥想暗示——自我重塑的4堂课程。
看到伯恩斯坦在人生的舞台,带着桀骜不驯的面具为她荒诞派的大学时光谢幕。对荣格的“人格面具”情有独钟的我虎躯一震,让我们来分析下这个时期的小伯伯~。
处在潜意识浅层的阴影内容(即文中所述的自我)由于不被接受但又被小主人意识到它的存在引发了间歇性的焦虑。在成长的过程中,阴影与处在意识层面的自我相互攻击动荡不止。在面对这一内在冲突时,小伙伴自然会采取否认、逃避的应对方式,任由自己沉迷于酒精和毒品片刻的“欢愉”中~(就让我放纵~)清醒后,社会功能的部分丧失所带来的内疚又会引发焦虑的逃避行为。如此以往,在没有外界作用力干涉的情况下,行为——情绪的负面循环则会万劫不复。
书中的大部分都是围绕解除焦虑的冥想展开,包括方法啊步骤啊冥想内容啊之类(半吊子表示只会用冥想来午休=。=)
惊喜的发现,书中所提及的“我们最深的恐惧并不是我们不够好。我们最深的恐惧是我们无可限量的力量。让我们感到害怕的不是我们的黑暗,而是我们的光芒。” ——玛丽安《回归到爱》语录,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愚蠢的两脚兽“害怕成功、自我阻碍”约拿情节。大多数自我不够强大的小伙伴们企图通过逃避任务、拖延症(比方说我)来消除对成功的恐惧。(多少好苗子就是被自己扼杀的哇!)
总之,如果你没有害怕成功(拖延症)的困扰,本书倒是值得推荐的~~
《我的体重里曾经90%都是心事》读后感(三):心事是太阳都无法融化的冰
当我们误用生命的时候,生命并无价值,而这努力是值得的。倘若活着并无价值,死掉毫不足惜。——狄更斯【英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弗洛姆
肖伯纳
西塞罗
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
郎费罗
鲁迅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伏契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潜
塞内加
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
赫伯特
《我的体重里曾经90%都是心事》读后感(四):丢弃心事,成就美好
很难将封面上那个阳光快乐的女孩和心事重重的女孩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只有没有心事才能像封面上那个女孩一样阳光快乐!而我恰恰是心思重的人!
很多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再也不能像大学、高中或初中、小学一样倒头便睡,按理说那时的我本应该是焦虑的年龄,因为不知道自己将来的命运之路在何方。如今,事业也算有成、家庭也算幸福,但是为什么我却再也不能安然入睡?即便睡着也是噩梦连连,也许正是人家所言得到的越多便越患得患失!《我的体重曾经90%都是心事》恰如其时的出现,似乎让我久旱如逢甘霖!或许这是将我自己从心事里解脱出来的契机!
从加布里埃尔•伯恩斯坦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性是如何从心事之中解脱出来的。在青春的年龄,她是焦虑的,幸好她的妈妈教会了她冥想,在冥想中她慢慢地将焦虑赶出了体内。我想这对于我而言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尝试着像她一样,陷入静思过程中,前几次并无收获,几次下来后竟觉得这就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每晚睡前冥想,然后倒头便睡,竟能安然入睡!原来,一切都是自己和自己较劲!
正如加布里埃尔•伯恩斯坦所言,这个世上最没意思的事就是自己和自己较劲,最恐怖的是这种自我较劲是在恐惧中进行的,我们从生下来第一声啼哭开始就开始了恐惧,有形的无形的恐惧一直纠缠着我们,如果说一个人的大脑能够被开发中90%的话,那么其中50%或许就是用来恐惧各种事物和东西!《我的体重里曾经90%都是心事》用至善至情的经历和话语给我们恐惧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为我们能与美好携手提供了可能!
身处压力重重浮躁不堪的社会,我们要面临的太多太多,很多时候心理的健康比生理的健康更难,一直自我的劝解或许一时有效,但是做不到长久,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优秀的心理医生自己本身有问题的原因,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需要从外部寻找能够宽慰自己的东西,而《我的体重里曾经90%都是心事》中所述的一切正如一个优秀的心灵导师在对你循循善诱,引导你从恐惧中走出、从焦虑中走出!
没有人能够靠自己走完这一生,所以,多听听心理导师的开解,一切都会有所不同!
《我的体重里曾经90%都是心事》读后感(五):我全新接纳自省的自己
我全心接纳自省的自己
它向我们讲诉了作者真实的经历,一个沉迷于可卡因的吸毒女人通过精神的自我救赎,摆脱了恐惧、担忧,用爱、宽恕和冥想治愈自己的神奇故事;认清自我,找到工作,收获爱情。向世人散发出她内心平静与自爱的一面。
它并不会着重教你什么是爱的意义,它教给你的超出了表面教的东西,深刻于你的内心,它注重的部分在于让你缺失的真我重新回归意识里,它能帮助你消除所有阻挡你从内心平和获得爱之权利的障碍。
我们总是说,我要优秀,我要幸福,我要金钱,我要……
这不过是我们屈服于这个社会对个人形式化的评价要求,我们追逐于大家的认可,羡慕的目光。迫切的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这样子的我们才能有安全感,把这当做了迈向真正幸福生活的量尺。
而这本书打破了这种束缚障碍,通过每一章的冥想,创建了一个引导性的方式,一个通往内心宁静世界的路线图。
它是一个自我修复工具的使用说明书,通过这本书让我像一个学生一样来学习这些改变人生的课程,通过它来挖掘自己一直苦苦追寻的幸福,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的生活。
当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感到平静,不再拼命的寻找某人来拯救自己,不再有依赖别人的行为,从自我的内心获得安全感。由于内心的转变,生活也将越发不同。
这就是爱的奇迹,也是一种选择快乐生活的方式。
《我的体重里曾经90%都是心事》读后感(六):治愈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事
中午刚拿到书,回去便一个人坐在书桌前翻看,肥婷问我在看什么,我把封面亮给她看:新书!看完借你。她盯着书皮上几个大字,看完哈哈大笑:好适合我的一本书!
我的体重里曾经90%都是心事,对于我这个从小一直被周围人评价身量苗条弱不禁风的人来说,这句话的含义当然不及肥婷感受更深刻。作为一个大号胖纸,她买衣服时的各种苦恼,面对美食时的苦恼,简直数不胜数,但是抛却这一切,她仍然是个挡不住喜感和快乐的胖纸,一点点幸福和喜悦都足以把她上一秒要自杀跳楼的冲动化为乌有。
快乐这件事和体重或许有关系,但不是必然关系,快乐总是和内心有关。
譬如我,总被同学说身材好,气质好,会跳舞,各种优点巴拉巴拉……但事实上,我却是个经常抑郁的人,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赞赏,也挡不住忧虑在该来的时候来,眼泪在该来的时候来,所以我理所当然地也认为,我的体重里90%都是心事,或者说,我身体的90%都是心事。
最早意识到这一点是什么时候,我已记不清楚,我只记得那段时间每天心情都昏昏沉沉的,不想吃饭,不想参加任何群体活动,不想和别人说话,任何时候都带着防御,不安,焦虑,逃避,攻击,紧张,经常不记得微笑,想到心酸的往事一秒钟眼泪出逃。
也是一个偶然,从医院出来的路上,经过一个佛寺,鬼使神差地进去,出来的时候手上多了几本经书,也就是这个契机,我忽然对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几天里翻阅了许多讲解佛经的书,这才意识到自己内心竟然有这样一个无底洞,我对世界的恐惧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我的思想,我的头脑,我的身体。我害怕自己不再那么受欢迎,害怕父母和朋友不认可自己,害怕被伤害,却一直在自我伤害,我开始探寻各种解决的方法,读经,抄经,静坐,散步。渐渐地,我不那么尖锐了,开始用淡然的心态审视一切,却依旧改变不了悲观的心态。有时候一个念头就可以把我拉回原点,我听到自己连说话的声音里都带着悲怆和冷淡,我相信那就是我灵魂的声音。
我相信周围有很多人和我相似,我们每天面无表情地擦肩而过,像行尸走肉,我们认为父母不爱我们,没有真正的朋友可以交谈,世界总是充满了各种恐惧和不安,只有深夜痛哭时,我们的灵魂或许在同一个空间相遇过。加布里埃尔一定比我更了解生命的意义所在,因为要治愈自己,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困难重重,就像她说的那样,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信仰,源于等级、派系、恐吓以及社会残渣所塑造而成的自我形象。面对这些,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忽略我们内心的指引,因为爱与畏惧的声音无法共存,它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疯狂想法,就能把我们从爱中剥离出来。要想让一点点的光亮,燃成小火苗温暖自己,重新建立起对世界的信任和爱,需要的还有很多。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自身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生存的方式,看待世界的方式却是唯心的,是内在的东西外化的存在形式。精神的信仰,才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方式,快乐或者悲伤,本身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如何对待自己,如何更好地与世界相处,如何获得爱和内心的平静,这本身就是一个治愈自己的过程。假如你曾经成功拯救了自己濒临崩溃的心灵,那么祝福你,这意味着你的灵性与智慧苏醒了,你用内心的力量,不凭借任何外物,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宗教和信仰。
加布里埃尔就是那个唤醒了自己的人,肥胖,毒瘾,情伤,自我堕落都没能击垮她,她向我证明了人的灵魂虽然经过各种思想的污染,依旧可以被冲刷洗礼的一干二净。我崇尚灵魂获得净化的这一刻,我也相信那一定是人类获得上帝祝福的时刻。跟随这种指引,认清这个世界并重塑观感,从内至外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自我幻想的世界里迈出第一步,化为行动,直到变成一个奇迹的创造者。我是谁?我和他人是什么关系?我和世界是什么关系?怎样不辜负活着这件事?这些问题清楚了,你才能轻松放下,自如的面对世界,摆脱负面情绪的干扰,用更多的正能量走下去。我可以想象一个没有担心,忧愁,焦虑,时时刻刻都活在安详与宁静中的情境,是一种多么优美的朝圣,相信整个宇宙都希望我们幸福,并朝着这个方向,开始继续治愈自己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