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22-04-22 03:31: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读后感精选10篇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是一本由赵省伟 主编著作,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 元,页数:16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读后感(一):巨人杀手与琼尼

  -------读《西洋镜》 文/纪汐

  这本书的好看,首推其图片。整本书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背景,收集了当时的西方是如何使用新闻图片报道了该次战争。虽然它不像现在,都有照相机还有各种工具可以修改图片,基本上都是由人员绘制出来的,而且都是按照真实的情况进行绘制的。同时配以文字进行描述,真实的反应了当时战争的始末,使我们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待当时的朝廷的不作为,以及日本的嚣张野心,西方列国看好戏的冷漠态度。

  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25日以丰岛海战开始至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在马关签订《马关协议结束,而在甲午战争中,那支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师,被全军覆没。究其原因,除了李鸿章害怕被日军反击,提出“保船制敌”“避敌保船”以此希望能保住水师,但终究因为落伍于时代,虽然火力远在日舰之上,但航速,射速,火炮数量,弹药积累等方面落后于日军,因而几乎全军覆没。

  开篇描述了朝鲜风光,建筑,民众行为,军队,官员等的图片,为了我们揭示了日本选择从朝鲜为切入点的重要原因,除了本身距离近以外,朝鲜人民从上至下的自给自足,毫无作为的生活态度,让日本觉得征服朝鲜,最终通过朝鲜进军中国,不失为明智之举。当然这些的前提还是因为之前在日本通过琉球捣乱台湾里尝到了甜头的原因。

  彼时的日本和中国虽然都有经过改革,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改革成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作为岛国,本身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各种问题的存在,促使以日本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迫切需要通过对外扩张来寻求出路,中国作为日本的邻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首当其冲成为了日本掠夺的重要目标。1887年,日本甚至制定了“清国征讨策略”。而当时的中国,虽然也经历由李鸿章等人掀起了自强,求富为口号“洋务运动”,但是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洋务运动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所以最终走向失败。而两个国家的区别,在军事上更能感觉到。譬如书里多次有绘制的绿营兵,士兵的露营等和从1867年到现在日本军队的逐步发展过程里,中方的目无纪律,凌乱散漫,与日军的纪律严明,秩序井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在这场小矮个日本人,号称“巨人杀手”,要对琼尼巨人---中国,痛下杀手的时候,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的政策,这些在“笨拙”这个讽刺画报章节里的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组画报的对中国的反讽,成为欧洲的茶后话点,真的是让人不胜唏嘘。

  通过本书的新闻式画报和解读,重新了解甲午战争的细节,让我们对历史抱着更客观的态度去解读,很多过错并不能被抹灭,虽然李鸿章曾兴起了“洋务运动”,缓解了清朝的腐败,可是在战争中的躲避态度,致使渤海,黄海制海权的失去,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他终究还是对不起中国老百姓。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取胜,确实有他厉害的地方。关于这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读史使人明志,一分为二看待每件历史,这样方能少犯错。

  2015/6/8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73104504@qq.com。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读后感(二):甲午之役,不止于中日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中不可忽视的一场国际战役,它不同于中英鸦片战争,也不同于中法战役,它更加独特,也更具魅力,一种权力博弈和制度争妍的比拼。

  我们称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将中国拉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且不说这种概念是否贴切,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十足地拉开了中日双方的距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国际地位上的,更有一种黄皮肤种族内部的分明,一种给予胜利者优越感,给予失败者挫败感的分明,也是为日后中日之间发生更加距离冲突埋下伏笔,直到今日还有着各种反日的潮流,即便这种潮流表面上看起来是关于二战的遗留,而追本溯源,可能要扯上甲午中日战争。

  《西洋镜之海外史料看甲午》一书中透过了当时西方媒体的记录来回望那段时间的历史,站在一个旁观者或者是利益窥探者的角度来省视这场东亚之间的对话。显然,他们对这场战役的关注其实并不在于谁胜利了,或者谁失败了,他们更多的在乎的是将这场战役展示给他们的民众看,也同时关心着到底战役之后自己的利益能否得到更巨大的扩张。这本书的主体内容在于其记录性极强的图片,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战役双方的军备情况和社会情况,也能够窥探到介于两个大国之间的朝鲜的国内状况。

  在研究中日战役的时候,大部分的研究是基于研究战役中两国之间的实力的比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却容易忽视掉在其中夹缝求生的朝鲜。朝鲜是作为战役的导火索,却极少地被强调在其中的作用。也许它就是一个已经小到完全对这场战役无法产生任何影响的国家,所有的东西因它而起,当战役爆发的时候却显得事不关己。西方媒体并没有忽视这个小国,它利用图片留下了当时朝鲜的社会风貌,贫富差距其实早已经让这个王朝摇摇欲坠,而本身的600年统治的预言也将政府带入了自己所恐惧的风雨飘摇中。最后一语成谶,它在两个国家的战斗中成为了一种牺牲品,也许它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谁,或者是不是有过属于自己的一刻。

  相比于朝鲜,清政府和日本政府倒是清楚自己所想要的。然而,并非自己所想要便能够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当时的中国就像法国画报记录的一样,中国的皇帝坐着自己的新雪橇,可是街道上并没有人看见他的飒爽英姿,他独自享受着这一切,而社会和兵营则是已经完全的糜烂,就算是李鸿章,也已经是无力回天。与日本整个社会的欣欣向上的氛围,整个国家都热衷于参军加入战斗中的热情相比,清王朝就像是一个等待着被抢劫的残疾人。是的,洋务运动给整个国家带来了不错的基于和恢复,却没有办法让这个由皇权政治主导一切的国家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只要碰到强硬的对话,便处于下风。西方人用各种幽默和歌谣来讽刺这个已经毫无作为的国度,它就像一个被打得瘫在地上,只知道哭,喊着“呜呼!他把我打得好痛,没有一个人来阻止他!”

  然而,他们并不是没有来阻止,而是看着时机来阻止罢了。西方人还是没有能够忘记自己的利益,特别是俄国人,他们一直都对东方的土地虎视眈眈,对于日本的的侵略行为他们不在意是否正义,他在乎的是自己在远东的生意能不能做的更远。是的,它就是那只站在旁边观看两只东亚战鸡相互争斗,然后等待其中一方精疲力竭之后,吃掉它们的熊。它最后还是得逞了,但是并不能完全遏制住日本的进一步的吞噬东北的势力范围,那是后话。

  所谓的公平与正义,在利益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所谓的客观与第三方,放在自己的角度看之后,便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了。面对过往的故事,用不一样的角度来阅读,会有着不一样的结论。在看过中日双方的历史材料之后,使用西方的材料来观看这场战役,或许不能够让我们更加贴切理解,但多少让我们看到另一种理解的方式。这就是历史,基于利益至上和立场之上的判断。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读后感(三):回望“甲午”的第三只眼

  日本下关市三面环海,风景怡人。其中一座面对海峡的现代化酒店,建立在一百多年前的春帆楼遗址上。春帆楼,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耻辱之一。1895年3月20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正是在此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下关因此成为一处历史遗迹,并刻以碑柱纪念:史迹春帆楼 日清媾和谈判场。

  日方之所以选择春帆楼作为谈判地点,是因为从楼里正好能看到海面上雄壮威武的日本战舰,以给中方谈判代表造成心理压力。甲午战争四年后,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归途经日本赴香港时经过这片海面,远远望见春帆楼,忆起马关之耻,沉痛地写下“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过马关”。

  中日双方因争夺朝鲜引发的这场战争,历经一年零七个月。鸦片战争后的清朝,仍未彻底摆脱天朝上国的幻想,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从思想到军队,都已是先进的西方武装。清朝计划购置的吉野号,因军费挪用给慈禧庆生,最后被日本买走,当时的日本,连妓女都踊跃为战争捐款。由此一事,两国高下已分,可是清朝尚未觉醒。直到战败,梁启超才发出“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的感慨。关于这场战争和细节和意义,中日双方在自己的立场上各有不同解读。但是,在当时已融入亚洲历史的西方列强眼中,这场战争在历史舞台上又是怎样一种演出呢?《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收集当时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讽刺画报和法国画报等多家媒体报道,逼真的图像、生动的漫画和亲历记者的文字,成为我们回望甲午战争的第三只眼。

  颇俱历史韵味的外国画报,其一大特色是极尽讽刺之能事的政治漫画和诗歌,作为中国人,百年之后读来仍能体会到针扎般的讽刺和耻辱。在一幅画中,清朝被画成拖着长辫的掌柜,被蛮横的日本兵揪着辫子要钱。在另一幅画中,清朝则被画成一条瑟缩在角落的龙,高大的洋人牵着一条狗朝它吠叫,其中的政治隐喻不言自明。有首诗则更直接地表明了清朝挨打、日本嚣张、洋人旁观的时局:

  “倒在地上痛哭的受害人,

  “洋鬼子”斜眼看着他,

  双手藏在口袋。

  可怜的杨邦呜呼

  希望他们从泥中把自己拉出。

  然而他们大笑:“小日本真的打败了他!

  我们要插手吗?啊,好吧,

  我们考虑一下。时间会说明一切。

  这期间让他躺着喊吧,

  黄皮肤的杨邦呜呼!“

  这些报道还见证了甲午战争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旅顺虐杀。1984年12月6日《全球画报》载,“我也亲身经历了旅顺港的袭击。清兵顽强抵抗,真到最后一刻。日军攻克港口后,便洗掠一空,还屠杀了那里几乎所有的男人。一些妇女和儿童也被杀害。但大概是无意为之。”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虐杀事件,然而并非“无意为之”。 宗泽亚在《清日战争》中援引日军日记和外国史料,对那场人间炼狱进行了还原。当时,进入旅顺港的日军发现了被清兵残杀的同胞残骸,形状极其惨烈。愤怒的日军便对以牙还牙,以残忍手段对清军开展血腥报复。一些软弱的清军化妆成老百姓出逃,致使日军开始屠城,屠杀持续了4天3夜,老幼妇孺横尸街头,城内血流成河,日军竟不得不“踏尸而行”!

  今天,海岸两边的下关和旅顺各自平静而繁忙,历史的风烟早已被海风吹散,看不出半点痕迹。曾经鲜红的海面湛蓝清澈,沉没海底的战舰已寂静百年。可是我们知道,历史,总会在某些时刻被重新提起,因为人们,从不会忘记。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读后感(四):【柒书坊】触摸一点点历史的真实

  手头这本由东方历史评论和中国画报出版社联合创办的第一辑《西洋镜》,让我们透过遗失在海外的珍贵史料得以一窥当年甲午战争的不同风貌。去年是甲午战争的120周年纪念,出版此书正有其现实的意义。在这本图文精美的书里,读者可以近距离了解到这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战争的细节,亲眼看到在这片古战场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往事。这部作品从第三国的立场出发,通过图文并茂的编排手法,全面展示了一个了解近代中日战争的新视角。

  这一辑《海外史料看甲午》有什么可读之处呢?当然不光光是数据丰富、插图精美这么简单。编者费力寻找遗失在海外的甲午战争的新史料,积累了法、英、美、日诸国的画报及新闻稿,很多都是难得一见的孤本,具有不可代替的学术价值。编者以“只谈事实,绝不杜撰,不带倾向”的编排理念,为历史爱好者、研究者提供全新的视角。此外,书中的新闻图片和稿件,客观地比较了交战双方以及朝鲜的军、政、经、民等各方面实力,资料详尽,在同类题材中的让人耳目一新。

  再谈谈此书的一大特色,乃是参考了全部的外国原始史料,其中不少还是一手资料,有别于其他学者百鸟归巢式的研究方法,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面貌。我认为,不论你对这场决定中日两国命运的战役有多么深入的认识,也可以温故知新,学到一点你不知道、不清楚,甚至是意想不到的东西。比方说,清军最后一败涂地,大家都归咎于北洋水师的航速及武器不如日人。但从《伦敦新闻画报》的评论稿中,我们看到两军真正的差距不在海军,而是在陆军;后者的军事作战素质之差,也不单是食鸦片之过,还包括兵制、兵种、兵器,以至行军、情报、补给、医疗等问题。另外,个人最喜欢的部分是《笨拙》画报版块,特别精彩,尤其是那一篇篇极具幽默诙谐、讽刺挖苦的打油诗风格的新闻稿,可以说在国内任何一种纸媒上都绝无仅有,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话语圈来看,历史必须一本正经或假装正经。

  记得唐德刚先生曾表示,国外有不少独家史料都比国内的历史客观和准确,所以其实很多外国人比我们中国人自己更了解真实的中国历史。在天朝读了太多以春秋笔法写就的历史,真正的历史就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面目不清。其实目前最好的获知方式,就是透过外国去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通过这部书的出版,我们暂时可不必对国内发行的那些曲解历史的书籍感到不满,对看不到他国的历史资料而失望、惆怅,因为这部《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让我们触摸到了一点点历史真实的温度。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读后感(五):历史,如你所见

  早先读历史,总想从中读出点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读出点别人读不到的隐情。之所以有如此想法,大概是因为那时年轻,不知深浅,还有些哗众取宠的冲动。

  读的多了才发觉,历史真真是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谁都想描画描画。大家描绘之后当然更添色彩,可段子手和二把手们或是抹黑过度、或是描红太甚,把好好一小姑娘按照自己恶趣味打扮的人不人鬼不鬼,有碍视听,由此才知,素装最是难得。参与改造历史不可取,安安静静做个观察者就最好。

  《西洋镜》是个不算完美但最起码合格的观察者,它有这方面的天然优势。

  首先是身份优势,它来自于“不相干”之人。不相干的人去转述时间,虽然也未见得就是百分之百客观,但最起码因没有利益关系而不会有目的的曲解和加工。这很难得。

  其次是视角优势。《西洋镜》多以照片形式转述历史。图像能带来直观感受,它能让读者本身也进入一种观察者的境界,虽然好的文字有时也能达成类似的效果,但毕竟不如照片来的直接。

  自己去看,去感受,抛开成见,重新发现。历史如我所见,如你所见,其实就够了。至于试图用历史教化谁、影响谁、改变谁,那种事情还是交给别人吧。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读后感(六):国强才能自救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一战,外强中干的大清朝日暮途穷,小国日本却迅速崛起,不仅让自我感觉良好的国人猝不及防,旁观的他国也始料未及。《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收录了当时海外的几份画报——《法国画报》、《伦敦新闻画报》、《笨拙》、《小日报》、《日本风俗画报》——对这场战争的报道和看法。1894年,也正值摄影技术开始普及的第一阶段,柯达公司发明了安装胶卷的方形相机,摄影开始应用于新闻报道中。虽然本书中绝大多数图片都是速写手绘,但也有几张珍贵的摄影照片,真实地还原历史。

  对甲午战争中两国的背景、军事部署、激烈的海战场景,多得自于教科书上的文字记录,本书中的图片资料无疑又给我们更加身临其境的印象。各国的主流观点也在其配图的细节和文字中显露无疑。从对泱泱大国的期待,到对精锐小国的赞叹,再到反思进步、反思文明,种种刻画可见一斑。尤其是精于借喻和讽刺的英国漫画杂志《笨拙》,取材于东亚时局和言论,用诗歌一样的语言和讽刺小品表现了当时的情形和他国的心理。

  战争伊始,俄国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官方观点称:“日本或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局势如果有所调整,将严重影响俄国的切身利益。俄国对此的捍卫职责超越了对和平的热爱。”这样大义凛然、言辞恳切的观点当然无法让西方信服,难以掩盖其机心。在《笨拙》的配图中,中国大雄鸡和日本矮脚鸡争锋相对,俄国化身一只垂涎旁观的熊,抱臂观战。其他旁观者或许不安,但俄国熊的心理活动是,尘埃落定时,无论拿方获胜,它都将饱餐一顿。

  法媒称,英国起初是偏向中国一方的,也可以从《笨拙》的图文中看到,在中日交战中,英国含蓄地称赞日本的勇气和机敏,但也认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日本的获胜只是暂时,因为“通常情况下,巨人不会一个回合就被‘淘汰’”。它一边观望,也借机反省文明之路背后的鲜血和杀戮。不过到了后来,对中国就变成了对弱者的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把中国描摹出无力还击坐地哭泣的丑态,指望列强相助,却无人问津。即使到了日本收走所有胜利的筹码,曾想分得一杯羹的列强也再无人插手,他们选择保持冷漠。苟延残喘的巨龙狼狈地蜷缩在墙角,接受了道貌岸然地俄国熊伸出的援手,可是俄国之居心路人皆知,惟中国不知或者说没有另外的选择。

  《伦敦新闻画报》上登载的《天朝人的好意》的梗概也颇具讽刺意味。天朝人是“有古怪中国人面孔”的男孩子,他和利格斯之间矛盾重重,经常被利格斯借题发挥、无端欺侮。后来他决心对利格斯表现善意以求妥协,却得不到期望的结果,反而染上疾病。真是明显的借喻。此外还有其他几个相仿的短篇故事。中日关系成为欧洲人茶余饭后的消遣,令人唏嘘。

  当然我们也能从客观上看到决定胜负的因素,看到小国日本如何励精图治振兴军事,中国又为何以数倍于日本的兵力铩羽而归。站在他者的立场,无论冷眼旁观、落井下石或心存怜悯,都改变不了我们的处境,只有国富民强才是唯一的出路。

  ——乙未年读《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读后感(七):法国画报

  法国画报是<世界画报><全球画报><画刊>等几家法国报纸的统称.主旨是在挖掘原汁原味的第一手西方文献史料_老照片版画和采访报道等.虽然带有西方国家的立场,个别史实有待考证,但其史料价值毋庸置疑.

  《西洋镜》系列图书,致力于挖掘那些记

  录中国近代史的西方文献资料,为读者提供原

  汁原味的第一手历史现场素材——老照片、版

  画、采访报道等。这些图文资料虽然代表了当

  时某些西方国家的立场,个别史实有待考证,

  但其史料价值毋庸置疑。

  一、本书为《西洋镜》系列图书第一辑,

  资料出自《法国画报》《伦敦新闻画报》《笨拙》

  《小日报》《日本风俗画报》,共 200 余张图片,

  10 余万文字。其中,《法国画报》为《世界画报》

  《全球画报》《画刊》等几家法国报纸的统称。

  二、编排上每份报纸独立为章,以报头作

  为分割;每篇报道独立为节,按时间先后顺序

  排序;小节标题使用中外两种文字,外文均照

  原刊录入。为了保证印刷整齐精美,图片做了

  上色处理。

  三、《伦敦新闻画报》部分由沈弘老师翻

  译,《法国画报》部分由赵丽莎老师翻译,《笨

  拙》部分由邱立媛老师翻译,《日本风俗画报》

  部分由赵省委老师翻译。

  四、书中个别外文地名已无法查证,客观

  起见,译者及编者保留了该原文词汇;个别人

  名因原资料记录不详实,编者依照原文录入。

  五、由于原作者所处立场、思考方式与

  观察角度不同,本书所引资料中或存在对某些

  历史细节不妥的描述及解释。为了忠于原文,

  对此译者与编者均未作删改,这不代表我们

  赞同这些观点,相信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时会

  自行鉴别。

  由于时间仓促,统筹出版过程中不免出现

  疏漏、错讹,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最后,感谢杨葵老师为“西洋镜”题字,

  马勇老师为本书作序,鲁朝阳、李争等编辑辛

  苦校对增删书稿。

  《西洋镜》编辑组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读后感(八):他者:第三只眼——读《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

  历史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二,其一,作为事实的历史过程;其二,对历史过程的阐释。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者是主观的,但仍以前者为基础,也即主观认识不得脱离甚至违背客观的历史事实,要“论从史出”,而切忌“以论代史”。在受到后现代思潮影响的今天,史学界的理论范式暂时没有重大的改变或创立,要实现历史研究的突破,关键是对客观历史的开拓,首先是史料的进一步丰富。史学界近些年来注重口述史研究、他者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无疑反应了这一历史趋势。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最终日本战胜中国,迫使中国签订《马关条约》,为日本获取在中国各项特权开辟了途径和通道。原先的朝鲜内乱,因为东亚两个国家——日本和朝鲜的宗主国中国(清帝国)——的参与,扩大了国际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亚局势。凡是战争,都有正义和不正义的一方,对此,日本和中国都各执一词。如何在超越国家利益的层面上,触摸战争最初的过程,逐步逼近战争的实质,是摆在研究甲午战争和中日问题的史学界面前的一大问题。

  在此,我们不妨试试搜寻历史中曾被一度忽视的他者的眼光和视角,透过他者对历史的关注,反观我们身处其中的历史(多少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味),换一个视角,也换一种思维模式和认识方式,他者,以一种近乎冷眼旁观的姿态,看着历史在眼前演绎,几乎很少人为干预,他们试着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正在发生着的历史,而我们,一旦切换到这一视角,便会得出与原先身处的文化背景中不同的历史认识,我想,这便是赵省伟主编的《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原因所在,尤其是在中日两国关于甲午战争史料几乎穷尽的情况下。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东西方逐渐开始接触,甲午战前,通过战争等方式与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西方殖民者,已经逐步深入接触中国,他们的身份、职业、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社会交际都显示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传教士、外交官、商人、军人、学者和新闻记者等不同职业的人生活在中国,参与或见证着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大事小情。甲午战时,各国对日本政府的行为摇摆不定的态度,战地记者的战地速写,前方军人对后方政府的态度,都是这一特定时期的人物微表情,鲜活生动。关注大历史中的小人物,特写小人物的微表情,这是《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的第二个令我印象深刻之处。

  这本书很好读,不,准确说来应该是“很好看”,因为编者所录多半为当时的画报,有时配以简短的解说,有时则是长篇的战时通讯,这与当时西方新闻媒体发展趋势有关,采用新闻报道加图片的模式,既可以保持一定的读者群,也有利于读者的接受。众所周知,西方具有深远的素描传统,这些画报也多半是素描,构图简洁干净,重点突出,人物线条鲜明。虽然不一定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全貌,但到底为我们解读或在脑中建构当时社会的画面提供了一条线索。书中对朝鲜的报道较多,对朝鲜的自然风光、宫殿建筑、日常服饰、风俗人情、文化特征都有所涉及,类似人类学家的民族志书写范式,对中日两国针对朝鲜国内问题进行角力的实质也看得入木三分。不过,其观点多少还是体现了西方中心视角和面对异文化时的傲慢态度,例如,法国画报中对朝鲜民族宗教信仰中对水神的敬畏表现出无谓和蔑视,说,“宗教方面,朝鲜没有什么有趣的事”,而非代之以文化事实看待尊重之。

  他者视角的引入,无疑给我们重现认识这一段历史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我们也要时不时质问,这样的他者,是否带着有色眼镜在认识和理解历史。首先,新闻记者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对异域文化的理解程度有异;第二,当时的利益相关方是否有参与这些历史事件及幕后操作,尚有待考证,英国在当时是享有在华特权最多的殖民帝国,英政府对中日战争的态度如何?作为知名的《伦敦新闻画报》,它的发行方是谁?政治主张如何?对中日战争的态度如何,是保持中立,还是有明确的政治倾向?它们一方面在解读这一历史,另一方面在向读者(主要是本国读者)介绍和阐释这一历史,在双重的理解之中,关于这场战争的那些细节,被认为删除?或被人为修饰了?

  引入他者视角需要注意以上难题。这些也是摆在现实面前,使我们难以立马运用这些史料进行学术研究的原因,因为我们尚需对这些史料进行甄别和背后的关系梳理。不过,作为史料开拓的一个新方向,《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还是让我们获得了一个新视角来看待历史,重新看待在两国官方书写下,很少关注的鲜活生动的历史,也让我们得以进一步深入认识历史中的芸芸众生。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读后感(九):有图有真相的历史更有吸引力 ——读《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有感

  有图有真相的历史更有吸引力

  ——读《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有感

  文/岸晓风

  目前,中日两国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中国人将其看作中国衰落的重要转折点,日本人则将其看作其强大的转折点。个中原因非常多,仅举两例。一是日本海军当时的实力排在中国之下,当时中国海军实力排名世界第八,日本大概在第九、第十左右;第二,中国当时刚刚进行洋务运动,并不是像一般人认为的中国当时士气低落的问题,至少中上层是有良好感觉的。但是最后却一败涂地,为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似乎不难,但是有无法三言两语说清楚。但是有时候说不清的问题,如果用“看”,立马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和答案。手头这本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视觉。让我们通过“眼睛”来看甲午中日战争,为什么是中国失败?

  这本书是《西洋镜》图书系列的第一辑,相关图片多出自《法国画报》、《伦敦新闻画报》、《笨拙》、《小日报》、《日本风俗画报》,图片达到200余张。这些记者的作品虽然体现不出高层政治决策的内幕,但是他们的优势是可以根据自己观察和采访还原部分原汁原味的事实真相,他们对于事件的外部观察,特别是对当时中国、日本、朝鲜的直观考察,又往往超越冰冷的档案,为后人了解那段历史提供更多的研究点和可能性。

  书中有大量的中日对比照片。当时是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国力缓步上升。和属国朝鲜一样,中国国内政坛也充满了明争暗斗,满族汉族之争、清流浊流之争、地方派系之争,使本就千疮百孔的清王朝更显末路之像。而日本刚刚经历了明治维新,国内空前团结,气势如虹,这些不是通过描述得来,而是通过“读图”得来,就更加值得我们深思了。

  或者,我们甚至可以说,了解中日甲午战争更多真相,获得更多的思考,这本书可是上上之选。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读后感(十):甲午战争海外观察实录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中日两国对朝鲜半岛控制权的争夺,实则是对东亚领导地位的竞争,因此两国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战争之中,以期获得战争的胜利。鉴于中日两国在远东国际秩序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两国实力消长对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影响,因此两国尚未开战,英、美、俄、德等国家就已经对中日间日益凸显的矛盾冲突给予了充分关注。各国报纸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采访建构自己对甲午战争的认识。《法国画报》、《伦敦新闻画报》、《日本风俗画报》、《笨拙》、《小日报》、《洛杉矶时报》、《旧金山考察家报》、《旧金山纪事报》、《萨克拉门托蜜蜂报》等报道甲午战争者不胜枚举。

  报刊时论是社会舆论的先锋和载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心理和需求,同时,报刊舆论又在不同程度上引导社会和民众的关注焦点。近年来,学界日益重视报刊这一蕴藏丰富信息的特殊史料的研究价值。

  之前的研究者多数将上海《新闻报》作为研究重点,近年来对美国报纸的研究也相对较多,但对于欧洲各报纸的研究相对较少。从这点上看,中国画报出版社和东方历史评论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西洋镜》系列图书是十分的必要和重要的。

  《西洋镜》系列图书第一辑把注意力放在了甲午战争,一方面是因为甲午战争120周年,另一方面说明了甲午战争对于中国学界的重要性。《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为读者提供了原汁原味的第一手历史现场素材。这些老照片、版画、报道中显而易见的能看出西方人看待中日双方这场战争的立场。1894年《全球画报》“朝鲜半岛的斗鸡”图上,熊先生事不关己的坐在一旁观“大中华鸡”和“日本矮脚鸡”的斗争,因为“这场战争无论哪方获胜,我都能饱餐一顿。”这应该是关注这场战争的西方世界的普遍认识。

  从一幅幅插画里不难看出对于当时的中日来说,中国战败是必然的。无论从清军的精神状态、武器装备都赶不上隔海相望的日本,决策失误,有兵不利也是重要原因。落后就要挨打在这场战争中最沉痛的失败教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民族的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的富强,没有国家的富强,也难长久支撑民族的独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