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東京BABYLON (Vol. 1)》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4-20 03:05: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東京BABYLON (Vol. 1)》经典读后感10篇

  《東京BABYLON (Vol. 1)》是一本由CLAMP著作,YES COMICS LIMITED出版的192图书,本书定价:HK$38,页数:199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東京BABYLON (Vol. 1)》读后感(一):爱的反面不是恨

  是冷漠。

  就像。

  记忆里绚烂樱花树下的两个俊美少年。

  风动樱落,华丽无情。

  初次的相遇是一场宿命。注定凄美。

  风在呜咽,樱花如霰雪般纷纷扬扬,死亡残酷上演。

  “你知道吗?樱树下埋着尸体~

  樱树之所以能每年开出美丽的花~就是因为在它的下面埋着尸体~

  樱花的花瓣之所以是淡粉色的~是因为它们吸取了埋在树下尸体的血~”

  “你说什么?风……太大……我……听……不清……”

  始终带着孩子的纯真善良。无法承受人心的背叛必须带着破碎死去的心孤独存活。于是脸上再也看不到幸福无忌的笑容,只剩忧郁和沉默。

  在光明与黑暗爱的炙热与冷漠的结界中,施下不可解除的咒语。亲手摧毁的幸福,以鲜血奠基。只为一个赌注,执着骄傲地享受孤寂的摧残与快意。

  最后一次相遇。彩虹桥一战。

  纷飞的粉雪里,死神结束了一切。爱的气息在一瞬迸发,当即消失。

  比之这样相爱却不愿承认,必须以冷漠相互折磨的煎熬,我更喜欢真鱼与涌太的自在状态。面对真鱼天真淳朴的一番回话,涌太无奈一下随即释然微笑。

  “如果有一天我不见了,你会怎样?”

  “我会去找你。”

  “如果找不到呢?”

  “再继续找,我会一直找,一直一直找,花一辈子时间去找。”

  是的,一辈子的时间足以欣慰。

  宁可彻底毁灭死亡,不要再冷漠。

  2008年05月28日于沪

  《東京BABYLON (Vol. 1)》读后感(二):空中庭院 缥缈之香

  最近,我翻出许多老漫画来温习。而一说到老漫画,我必会去温故一下《东京巴比伦》这套书,然后顺带去看看《X》中那两个人的结局。相信看过的人无不会那个伤感的结局而感叹唏嘘不已。CLAMP姐妹估计是悲剧崇尚者,她们用一贯的华丽方式了结了她们笔下最暧昧关系的两个人。非常感叹于星史郎临死前的那页特写,那被狂风吹散的耳语,让昴流会不会觉得这是他的幻听呢?然而他的眼泪还是突然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星史郎的死是不是也是他的幻觉呢?然后,昴流抱着星史郎渐冷的身体喊到“为什么你总是说些与我所想的相反的话呢?”——这一幕估计这是星昴迷们心中永远的痛吧。

  两个人扯来扯去扯不清楚的关系,就算在一方生命消失时还是如此暧昧与不明。一个是不会说,而另一个是不要说。

  但是,说清楚了又有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不可以暧昧些呢?

  第一次“认识”昴流的时候反而是在《X》里面,作为配角的他很晚才出场,但是一出场却很吸引人——为什么一个像邻家男孩一样的男子会有如此忧郁的眼神呢?一个人如果忧郁,如果不开心,一定是因为有一个人有一件事,像根刺一样刺在他的心里。他的伤口一直没有好过,一直在慢慢地渗血。可是他不敢贸然拔掉这根刺,这会导致一个致命的伤口,甚至会致他于死地,所以他只能将这刺留在那个位置,一再千万小心但一不小心的时候仍旧会心痛无比。

  《X》的情节推进中,昴流为了拯救心灵陷入深渊的神威而告诉了他自己的故事。能让昴流碰触自己的致命伤对他来说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过就算在长大之后,他形容“那个人”时还只是淡淡的“对我很好”“很照顾我”的寥寥几句,然后把“那个人”的背叛淡淡道出。比起他在《东京巴比伦》中的表现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至少他能将“我喜欢他”说出口了。可是这种“喜欢”是用如何的代价才明白的呢?

  其实不说,未必不是;说了,也未必是。

  所以说,“暧昧”其实是一种慢性毒药,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却吊足人胃口。

  于是,为了一探这“暧昧”的原委究竟,我找到了另一套名叫《东京巴比伦》的漫画。

  这就好像小说中的倒叙一样,先看到了故事的结尾,然后迫不及待地去揭晓过去的种种。《东京巴比伦》中的昴流才是个孩子,在他那干净单纯的外表下有着一双淡淡的忧郁的眼睛,或许这与他阴阳师的职业有关,他总是看到世上很多灰暗的一面。不过他并没有觉得太过悲哀,因为他的身边有很聪灵的孪生姐姐和一个“很照顾他的人”。

  CLAMP姐妹们对于心理描写的分寸总是拿捏的非常好,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必定悲剧收场,但如果早早就捅破了这层薄“纸”,那还有什么意思?就是因为昴流太单纯了,星史郎的笑容太像好人了,所以我们这些旁观者才会更担心昴流,更为他牵肠挂肚。

  一直到星史郎为了救昴流而失去一只眼睛后,昴流才开始问自己“他到底对我意味着什么”的问题。虽然忍不住要说他很迟钝,但是他问的问题却很有意思。这个一天到晚笑嘻嘻的当他车夫的人,到底对于他来说是什么?

  昴流还是不明白感情上的事情,但是他明白一点,他不要星史郎讨厌他,他不想失去他,他不想失去与他在一起的一切。而这“不想失去”的背后的意义,他要在失去许多后方才明白。

  人生有时候不过就是如此,拥有与失去的一线之间,谁都不能轻松跨过。

  所以这种暧昧,就像小时候路边的棉花糖一样,一个机器慢慢加热,放进去的是糖粒,缓缓出来的是像棉花一样的絮。一点一点,缠绕着,慢慢聚集于心底。有一点甜,却稍纵即逝。

  这世上姓樱塚的人有很多,为什么他偏偏恨那个叫“樱塚星史郎”的人呢?就是因为他对那个人用了心,他快乐的、悲伤的记忆中都有那个人,他的开心、他的不开心全是因为“那个人”。他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都是为了那个人,任何一个动作或者念头的最终归宿都是那个人。没办法,其实在很久前,他已经被那个人“同化”了,他像他一样抽烟,追随着他的身影,恨着他却挂念着他,甚至想与他一样失去一只眼睛——甚至想死在他的手里。可是昴流什么都不能说,只是深埋在心里,因为那说不出口的暧昧,因为那永远猜不出的答案。他的内心深处的总是还有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他也想问那个人,他对于他来说究竟算什么?

  可是星史郎似乎并不这么想——或许他从来不认为有谁会“爱”他。其实无论在《东京巴比伦》还是《X》中,谁都不知道星史郎真正在想什么。说说是打了个赌,或许这只是一个玩笑,抑或许只是他寂寞了。这个男人真正的想法总是被人猜了又猜,但是谁也猜不到谜底。可是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这世上像昴流一样的人一样也很多,但是他为什么唯独就肯为身边的这个叫“皇昴流”的人暂时放弃自己的处事方式和原则、暂时成为他的车夫兼保镖?他不是不希望有所改变的,只是他比较担心无法改变,所以才会有那个“打赌”。他原以为终究不会被感动,但是临了时他忽然发现自己的确被那个单纯的男孩而打动而改变时,他或许有一些生自己的气的吧,所以才会那样残忍的用背叛来伤害昴流。抑或许,他还是想试试,就算是他让昴流失去了一切,昴流是否还是不会离开?——不离开,是他赚了;离开,他也从来没有损失过。

  其实,他从心底就从没有相信过任何人吧,这个心思深沉如海底的男子。

  昴流当然不会明白他的心思,单纯的他怎么可能猜出这个男人的心思呢?

  其实星史郎的最大卖点就是“口是心非”。脸上总挂着温和的笑,嘴里却说着冷酷的话,但是到最后在谢幕时却让人大跌眼镜。

  终于,在那个生与死的rainbow bridge上,所有的问题都有了答案,但却永远是个秘密,是个只有他们两人知道的秘密,真是暧昧到了极点。昴流终于得到了他一直在等的答案,但是是不是他所想所期盼的答案呢?——没有“别人”知道。封真曾经很暧昧的对昴流说过,昴流所想的就是与星史郎的不一样。结果,让人猜了又猜的结局却是这样。

  在后来,在那个不可思议的一年四季开着樱花和山茶的庭院里,昴流的身影藏于其中。他失明的眼睛又恢复了视力——这是星史郎给他的最后的礼物。所以我常常在想象,昴流用星史郎给他的那只眼睛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会不会有一些暧昧的不同呢?昴流的恨中还有些什么别样的感情在其中?会不会从那里看到了些许小时候的“那个人”对他的好、给他的温柔笑容的真正含义呢?他会不会更加忧郁、更加恨“那个人”,嘴角却牵扯出一抹与他一模一样的笑容呢?

  所以说,暧昧在这两个人身上就像细雨过后的早晨一样,有一种半透明的雾气缭绕在两人身边,虽然是背对背的站着,但是一样能感受到空气中独有的清香。从头到尾,星史郎从没有谈过“感情”,可是他偶尔流露出来的细枝末节却更让昴流耿耿于怀。他不希望昴流离开他很远,也不希望他离他很近,这种感觉很微妙,他远观着他创造出来的杰作,他要保持一个最恰当且最暧昧的距离。他不喜欢别人太靠近全身设防的他,却在心底留了一丝空间给了那个单纯的大男孩。或许他应该做绝点,让昴流从此解脱。可是他到最后却还是给了昴流答案,让他更加无法解脱——却未必是昴流的不幸。

  暧昧真是有趣。有时候我也不是觉得直白的“爱”不好,可是像星昴这样,气氛刚刚好,温度刚刚好,浅绿的新茶刚刚泡开,茶叶舒展成最放松的姿态,悠悠的浮于刚沏完的热水中。在冬日午后的多云天气中,看看风景浅尝一口,是最美妙不过的事情了。就像星昴本身一样,纵然有些人已经消失,但是他留下的淡淡的烟圈还缭绕在黑夜的空气中,久久未曾散去。借用CLAMP姐妹们常用的暧昧伎俩来说,星昴之间的点滴……

  或许,他能证明,他存在过……吧……?

  《東京BABYLON (Vol. 1)》读后感(三):樱冢星史郎:他算计好了的喜欢

  那些话我都会说。

  说他的墨镜镜像何等森严,墨镜看见了比森严更深邃的孤单;说他的风衣衣摆多么萧瑟,风衣听见了比萧瑟更疏离的心跳;说他的式神神情如此高傲,式神见证了比高傲更冷清的长路;说他的香烟烟雾这般寥落,香烟燃起了比寥落更袅袅的忧伤。

  ——在星昴同人已经泛滥了的前传后传外传歪传武侠版奇幻版校园版童话版等等形式之外,最常见的大概就是这样:以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叙述一遍剧情,勾勒几笔背影,想象某些侧面,描绘一个梦境。而演绎过程中“旁观者”的身份力求出新,从原作中扯不上什么关系的配角,到原创的虚构角色,再到拟人化了的阿玛尼大衣或者MILD SEVEN香烟,乃至烟雾幻化出的那只游隼——故事最后通常还附带一份独家访问来的内心独白,以诠释我们永远的两位主角(或者三位)寂寞的心。

  只是难免不矫情,难免不造作,毕竟谁都没有资格妄自猜度别人的心思,而且许多时候,把比琉璃仙家的乌扎娜脸上那层粉还厚的词藻掸掉之后看见的,也不过是又一场老生常谈的无病呻吟——虽然整部《东京巴比伦》说教场面多得像古典话剧,《X》的拖拖拉拉更是超越了京戏唱白的咿咿呀呀婉转缠绵,但这个故事的底色,从来就远没有舞台似的浓丽,一如大都市的真面目,本就只可能是清冷荒芜而已。而且在“你知道吗,樱花树下埋着尸体”和“对不起,风太大我听不清”都跟“请你自由地……”一样变成常用恶搞的现在,再说起星史郎,说起《东京巴比伦》和《X》,感觉也像是看见发黄的老照片而非饱经侵蚀的雕像,模糊多过沧桑。

  是啊,多年之后回头看,《东京巴比伦》意犹未尽,《X》未完不续,但那三个人的故事,确实已经真正收了尾。昴流在成为地龙之后有哪几项选择哪几种结局,我们可以逐条设想,但无法假设还有谁能碰触那些伤口抚慰那具灵魂,还有谁能改变他当时的心境、心态或者心情,哪怕是可能性无穷无尽的同人作品,哪怕是温柔的同伴们,哪怕是同病相怜的神威。至于《翼》里出现的少年版星史郎以及他所寻找的双胞胎吸血鬼,已经只能算是对FANS的一种安慰,就像《X》TV版里非要让北都在死前念了昴流的名字再念牙晓。所以我越发有些糊涂,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星史郎,哪个只是画同人出身的CLAMP和读者们一同堆积的美好想象。于是幕启之后我发了许久的呆,才终于开了口:

  “樱冢星史郎,是个把什么都算计好了的男人。”

  却从此就木然竖在聚光灯下,忘记了后面全部的台词。没想到把那些破碎纷乱的记忆残像都收拾干净之后,留在脑子里的,居然只剩下这么一片印象。这个人我确实喜欢过,因此一时间反而近乎无话可说。何况一直以来,比起告白我更习惯于调侃,就好像“冤家”这个称呼显然比“达令”要风致得多。更何况,东京湾彩虹桥可以做证,有一些喜欢无法权衡不能度量,一说出口就是毁灭。

  毕竟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喜欢”却只是一个人的心情。如果从未承诺或相信过什么,当然也就不会受到伤害。星史郎一直以来的守候安静而绝望,所以到最后,他也终于还是保持住了相当程度上的气定神闲心平气和。在十五岁的山茶花边杀死雪华的时候,在十八岁的樱吹雪下与一个孩子打赌的时候,在二十五岁的南风中抱着北都尸体的时候,在三十四岁的五芒星结界里终于得偿所愿闭上眼睛的时候……这个工于心计而且自私的家伙,一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从未显现出爱情中理应的迷惘与茫然,而从那个樱花树下著名的赌约开始,之后必然的胜利与可能的转机,都应是在计算内,至于幕后涉及了多少力量的平衡与火候的把握,则不为人知。

  而他的目的明确又隐晦,以破坏殆尽的方式实现了永恒:樱冢护是要被自己喜欢的人杀死的,可昴流已经再没有办法去像喜欢他那样喜欢任何人了。记忆是一定会被时间冲淡的,可那些梦昴流依然每天都做,有时一次,有时两次。虽说都是噩梦,但毕竟,每次确实都梦见了他。

  http://www.blogcn.com//User5/iserlohn_wind/blog/38455812.html

  《東京BABYLON (Vol. 1)》读后感(四):你喜欢东京吗?

  1)不知道为什么自前天突然怀念起TB来,一想到昴流,就会有一点点想哭。

  不是当年那种剧烈的,好像自己也被背叛了一样的疼痛。只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所有的悲伤都没有一个出口。

  2)在听觉得很适合昴流的歌。《long long way to go》。def leppard 。

  当年C5代表所有球迷,献给范巴斯腾的歌。

  H说爱呀爱的,煽情至死。她说,昴流对星史郎没有那么多爱。

  “Then every time I turn around

  And you're nowhere to be found

  I know I got a long, long way to go

  efore I can say goodbye to you

  Oh, I got a long, long way to go

  efore I can say goodbye to all I ever knew

  …………

  To you, I wish you everythin'

  And all the best that life can bring

  I only hope you think of me sometimes, oh

  And even though I feel the pain

  I know that I will love again”

  中年男人的声音,让那些徒劳无功的追寻,显得心平气和,甚至有一点怀念。怀念那些让自己成为现在的“自己”的痛苦、泪水,还有爱。

  他曾经是他生命中最美好一部分。在失去那么多以后,对这一部分的怀念,来得如此洪水猛兽,势不可挡。

  3)重新看了一遍当年没有耐心看完的《sakura and snow》。樱花雪。

  TB同人界最知名的英文同人。万年坑。

  两个拧巴人在经历了无数爱恨情仇前尘往事后,再度磕磕绊绊地走到了一起,尝试通过和对方的对立、适应、谅解来重塑自己,与自己和解。

  “你还喜欢东京吗?”

  “嗯。因为这是我遇到你的地方。”

  我还是要说,他们是彼此的other side of the moon,互为表里,不离不弃。

  简直是会走路的“命运弄人”。

  《東京BABYLON (Vol. 1)》读后感(五):寂寞的战争

  CLAMP的故事,都是关于爱情的,尽管它们出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色彩和相貌,来来往往,惊如浮云。

  假期的时候一口气把东京巴比伦、圣传和X都温习了一遍。没有了以前的沉醉,但是还是流了泪。个人觉得,圣传是最出色的,但是,最触我心的还是,那个被无数人说是俗套的,东京巴比伦。

  没有什么言语,到最后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战争的故事。昂流都被说成是完美的少年,皇和樱的斗争都被说成是爱的赌注和背叛。我想这些诠释,都是寂寞的城市里,我们的故事在继续吧。

  昂流其实一直困在自己的命运和世界里,害怕伤害,最后他还是爱上了星史郎,但却输掉了战争。也许吧,爱情都是一场战争,一场赌博,最后,只能迎接伤害。

  越是要把自己保护得很好,越容易受伤。这场战争,注定是寂寞的吧。

  昂流最后和小女孩的对话说起了天堂里的北都,女孩问昂流,他的姐姐是怎样的,昂流说“和我很相似啊”,女孩却回答“那里没有眼神如此寂寞的人啊”,就是那时候,我哭得泪流不止。

  昂流一直都是寂寞的吧,只是他不知道。

  《東京BABYLON (Vol. 1)》读后感(六):樱花雨中的优雅男子

  “世界上的确有无法弥补的罪,但是绝对没有不能去爱的人。”

  “倘若我的恶魔弃我而去,我怕我的天使也会振翼而飞。”

  “没有一条路能让所有的人都得到幸福。”

  现实里不被允许的爱情只有用生命来诠释?一如水与火的相遇,消逝纷飞的瞬间,却是永恒的精彩。星矢郎和昴流究竟会有什么样的结局?那个人的“特别的意义”,分不清该是爱了,还是恨呢。在星矢郎不为人知的情感里,极为深沉的无奈中,早已无关于爱与恨,甚至于不必计较活着或者死亡。而他生命中这个“特别的人”,更无关于他的性别男女,是星在这个时空中唯一给予了情感的“物品”。他,竟然独占了星自相遇以来的整个人生。星与昴的爱情,必须以放弃自己的所有包括生命作为代价。在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便是唯一能够表达爱的时机... 从此,星不再是视人与物品毫无差异的冷酷杀手,不再是櫻塚户的继承人,也不再是那个帅气的兽医,他,只是片片樱花,散落在昴的生命里,那么的特别。皇昴流,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陪葬樱花,却也是樱冢星矢郎生命中唯一一个不能够拿来祭奠樱花树的那一个。这样的特别,便是爱了。

  -怀念星矢郎,樱花雨中的优雅男子

  《東京BABYLON (Vol. 1)》读后感(七):白天不懂夜的黑

  从十几年前看完之后,一直以为已经出借不知所终的书却在大整理中出现了。看着“益文”这个名字,老画迷们会会心一笑吧。其实这个译本不太好,也不知是没有校过还是修图的人漫不经心打错字放错位置。本来图源扫描就做得不好,网花严重又曝光过度,也就这样啦。“藏学出版社”版的《X》质量比这个好太多,不过不久就销声匿迹。以为失踪而并没有反复看的原著,跟这十几年来跟朋友谈到或者跟流行舆论所留下的印象好像颇有些不一致。也是那时候年纪小,理解得不同的缘故吧。

  基础构架超简洁:在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面前,正反方的辩论假以过阴阳术的形式和少女化设定的形式体现:昴流或阿星一旦能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使双方的立场和价值观有所融汇,辩论就结束。这就是“赌约”的实质。而让这两者联系起来,推动进程的角色,就是作者意志的代表,北都。有人说,大川能用这样少的角色构成如此动人的故事实乃不易,然而这正是基础构架的铁三角,这都具备了,还需要画蛇添足么。

  构架到这份上,人物的性格不用说自然要符合各自的立场,除了一些活跃气氛的调剂外,各司其职的相处所体现的微妙平衡是最堪玩味的。所谓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于是穿插于此般情境之下的“社论”变得充满了思辨、人情味和悬念。整体看来,这部作品最有意思的倒不是社论部分,而这种寓言般的构架和设定了。

  说到人物感情的牵绊和互动,无非是两种极端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牵绊和互动。虽然有提到“喜欢”这个词,但我既不认为这与爱情相关,也不认为它有多“凄美”。

  昴流对任何人都抱持着善意,牺牲奉献自省的殉道者个性无疑是具有非常极端的典型性的。乃至于身为北都会产生他的自我从何建立的担忧。而当他终于认识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的时候,将其定义为“喜欢”也是如此的被动和需要提示。这算是爱情么?实在很难说昴流的这种“对任何人都充满感情”和阿星“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的情况在本质上有什么高下可言。而这种基础薄弱的“喜欢”被在现实一击之下碎了一地。这该算很凄美哦?

  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么点感情,那是阿星的——为了那句“不痛苦吗?”正是这句话触及了他自以为固若金汤的内心。而那是直到面对天龙和御史之争的世纪末,昴流都未曾了悟到的。

  若非如此,他何须有那么多原本不做的选择:

  原本可以不订“赌约”。

  原本可以不遵守约定等上一年还保质保量的完成承诺。

  原本可以坚持完成它:北都不可能代替昴流。

  原本啊原本……

  说多了好像是嫌他冷酷得不彻底,然而一边倒的群众们就非要在《X》部分的染血狗尾面前唏嘘才能有所追思?

  确实蛮凄美哦。

  可惜我也不认为阿星算爱情。

  应该叫什么呢?正面的回答话恐怕连本人也不能提供。不过我们有办法——换个角度看。

  如果对作者来说,人物个性和立场是由作品的主题构架决定的,那么一个辩论会最终的收场是什么呢?将双方极端的观点重新拾掇成一个对立又统一的整体,激励大家在乐观中保留忧患意识,在忧患意识中抱有乐观情绪。ok,这就对了。

  除了代表正反两方评论员以外,这两个人还分别具有成年人和青少年的特性。当然是你一句我一句合作无间的将阐述己方观点的本职完成的很好啦,但进一步说,在推动结论这方面,昴流这个多愁善感,乐善好施到一塌糊涂,敏感却并不敏锐的青少年,能指望他么?天可见怜,这伟大光荣又艰巨的使命自然落到阿星这个成年人的身上。既要能对红脸的立场有所理解和包容,又要保持自己的立场,完成使命——唱个白脸容易么?

  两人如黑夜白天,互为表里,办事手腕自然也不尽相同。我们常常发现,昴流常能谋得出乎阿星预料的结果,而当“善意”无效的时候,狠辣干脆的方式也颇让人欣慰。但总的来说,在这两个角色之间,任何感情上的偏向,可以说都是自己经历和感情的内心投射。回顾朋友们分别跟我阐述对两人感觉的情况,他们的偏向都跟自己的性格和经历完全吻合的。单纯的人觉得:怎么可以这样!昴流太可怜了。较为成熟的家伙们则对纯良的受害者情绪嗤之以鼻。而这两种反应的产生,都在构架初始就已是必然。谁将成为继任者将重责大任去星火相传也就显而易见。CLAMP姐姐们说:“你昴流就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

  经过种种事件,两人看似合作无间,相安无事,但事实上暗涛从未停止过汹涌,而默默消化这一切的,除了阿星,就是北都。

  对北都另眼相看的人比比皆是,她可谓中国同人女们的开山祖师。与其说是“姐姐”而称职,不如说是作为正反双方的衔接桥梁、触媒或者作者代言而称职。称这个职,也是颇为不易。要制造机缘,氛围,要提问,要回答,要总结,要承前启后,要兰心慧质还要心灵手巧。这个构架中如果没有北都,我们真的会有如此婉转的“爱情”故事可看吗?可惜再精彩的构架也有失衡的一天。

  不能否认,对贯穿始终的赌约悬念,即使不承认也好,看它究竟会如何收场的心态跟看赛车期待刺激的意外多少有点相同。若要说没有,那无非是“期待车安好人无恙”一样虚妄。当在肾移植事件中,昴流不把自己当回事的殉道者态度,让价值矛盾爆发了。表面阿星依旧维持形象,内心却已不能忍。一方面基于对承认一个人对自己别具意义的后果的清楚认识,另一方面对这个滥好人无组织无纪律不前思不后想本能的深感无力,又造成了另一层面上的愤怒:这样的你真的能够如鸵鸟一般,埋头在自己的幻觉中,继续在这个充满罪恶的世界里生存下去吗?

  个人颇怀疑最后所谓的“感觉不到差别”的潜台词是“蠢得跟其他弱者没啥差别!”……

  当然事态爆发得对昴流来讲迅猛得有些难以接受了,白脸演员揭下面具之后的面孔在某些群众中得分不高,是因为群众期待的是一个持续隐忍,默默付出的“护花使者”,让小温馨与危机潜伏的微妙平衡感能长时间维持下去。而那不是现实,就如同昴流认识的阿星不真实,昴流认识的世界也不够真实。如果为了这种不真实而让情况持续,不光阿星要爆发,这故事也就成为八点档的都市驱魔剧场,或者阴阳师搭档社论专栏,咱不如去看《斯密斯夫妇》还更精彩些。

  这种浪漫主义的和谐的崩溃不可避免,即使是少女漫画。

  唯一问题是,北都是不是有必要死。

  北都的死是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一道不可弥合的裂痕,而从阿星的立场并没有非杀她不可的理由。

  因为北都知道了阿星是谁,所以一定要死。非也,那之前昴流一定会死。昴流死了吗?没有。

  那么,因为北都咄咄逼人的找到了阿星?非也,昴流后来卯足了劲找了好几年,找到过?

  这当中只有一种可能:对方情愿。

  北都真的相信放任不管,昴流会再一次被阿星杀掉?非也。其实那时的昴流早已不在。

  而与其说她是为了用自己的死,呼唤昴流重新面对现实,我更愿意相信她是想给阿星和昴流再一次机会。她想救的并非昴流一人,而是他们俩。

  世上或许有无法弥补的错,却没有绝对不能爱的人。

  而这最后的诅咒,也是最后的祝福。

  是撒手锏,也是金创药。

  如果说当阿星是跟昴流赌了一把,那而今他则是跟自己赌了一把:如果再见,昴流会是怎样的昴流,而他自己,又会是怎样的自己?

  那时候,是否不需再以面具和言语掩饰,不再只是交接没有交汇。有且只有那时候,才谈得上思考,是否存在,相爱的可能性……

  构架和主题早就决定了结尾,只是我们猜不到那经过。

  而那已是另一群人的,另一故事……

  《東京BABYLON (Vol. 1)》读后感(八):久违了

  是多久以前呢?那时候文苑书店还健在,我们也骑自行车上下学,那时候小弦子买了全套书送我。在当时,30多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何况也并没有赶上生日或圣诞。后来才知道,那个时候大多数的青少年们都在看东爱,我们却在看东巴……

  其实并不明确记得所有情节,印象中是关于两个男娃娃的BL感情,充满“结界”“阴阳师”之类的诡异漫画。星矢郎貌似是个外表阳光温柔,内心残酷邪恶的坏人,他无情的欺骗了皇昴流,杀死了皇北都,尽管三人曾经密不可分。皇昴流是长的小女孩的可爱男生,保护日本的皇家阴阳师传人,懂得使用结界,靠解决各种灵异事件赚取佣金生活,爱星矢郎,也爱姐姐。皇北都,昴流的胞姐,大大咧咧的懒鬼和贪吃鬼,同昴流一样会使用结界,但不赚钱,为保护昴流被星矢郎残酷杀害,临死前留下诅咒,若星矢郎使用同样招数对付昴流,他将先自我毁灭。

  故事从昴流小时候开始写起,年幼的昴流无意见撞见青年的樱冢护星矢郎杀人,据“传统”见过樱冢护杀人的人都要死,但星矢郎却只与他做了一个长达10年的约定,并且留下了樱冢护猎物的记号.

  你知道吗?樱树下,埋着尸体.

  尸体……

  樱之所以能每年都开出美丽的花,就是因为在它的下面埋着尸体,樱花的花瓣应该是白色的,像雪一般白,但是花瓣却是淡红色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因为它们吸取了,埋在树下尸体的血.

  埋在樱树下的人,不痛苦吗?

  我们来打个赌,当我和你再次相遇时,我们相处一年的时间,我会试着喜欢你,一年以后,我们还认为你很特别,那么你就赢了,我不杀你,但是,如果我还认为你不特别,还是无法区分你与尸体的不同,那时候我会杀了你。

  10年后他们相遇,星矢郎化身兽医,甘愿做昴流的司机、保姆,他说“我对昂流是一见钟情呢”,而昴流的感情始终未出口,北都开他与星矢郎的玩笑时,他甚至会脸红。北都是清醒的,她早就看清楚这一切的来龙去脉却不点破,因为她心底里是相信的吧,相信对于星矢郎来说,昴流是特别的存在。她对星矢郎说:你的眼睛虽然总是藏在眼镜之后,但是你的眼神,并不寻常.星: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北都:而且,你的眼虽然在绷带之下,但是却嗅得到血腥味.

  结局:星矢郎矢志不渝的采用了同样的招数打向昴流,尽管他知道自己必死。他说“如果必须要有一个人死去,那么就让我去面对吧!至少是被你杀死的,昴流”。北都死了,星史郎消失在东京街头,昂流继续着使命,对着天空哭泣:姐姐,你回来啊.

  故事的结局处,昂流和那个小女孩说:相信我的姐姐,也在你居住的地方啊.

  小女孩问:怎样的人?

  昂流说:和我很相似.

  小女孩告诉他:没有啊,在那里没有眼神像哥哥那般寂寞的人呀.

  《X》里皇昴流和星矢郎再次出现,却已分属不同的利益集团,再见时,除了心底的撕扯,脸上已无表情。唉……

  《東京BABYLON (Vol. 1)》读后感(九):双城故事

  东京,日本首都,人口推定11,923,346人,白天人口和晚上人口差达200万以上的不眠夜城市。

  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的古都市,纪元前十八世纪汉谟拉比王国定都于此,一度成为东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东京巴比伦》,漫画界经典的一部传世之作。

  1991年的数据或许已经落后于时代,但故事却还不肯老去。

  再次看到昴流,是《X》上帅到令人窒息的天龙皇家少主,剑眉星目,寂寞的一张脸。

  他说要找一个人,完成一个心愿,即使这样做会使爱他的人伤心。

  而那个人对他别具意义。

  滴滴嗒嗒落雨的街道,袅袅飘忽的香烟,赤裸着上身的男子。画面唯美的无懈可击。

  只是,他还是他吗?

  会跌跌撞撞地跑,还会丑丑地摔跤,看到无家可归的猫咪也会心软,无论谁受伤都会自责,因为无法阻止悲剧发生。不偏执地对待世界上的一切甚至是异世界中等待救赎的魂灵,心底磊落得不容丝毫邪恶。

  孩子。昴流。

  北都爱他,说他总在为别人放弃自我,只要对方快乐。

  北都要他有自己特别的感觉,然后星史郎出场了。

  反反复复听他说着“喜欢”,昴流不明就里,迟钝得如同古时鲁班弟子用来伐木的斧子。直到他为保护自己失去一只眼睛,才恍惊爱已生根,无法自拔。

  然而一切已经决定,一切已经无法改变。

  昴流善良,但温柔的孩子终于长成了寂寞的男人。

  不是凭借指间的Mildseven,身上的Armani风衣,只是眉宇间已有了深沉的暮霭。将心事悉数出卖。

  成长中不期而至的变故颠覆掉纯真和天真的幸福,一夜长大。

  不是按部就班,反而后知后觉,喷薄的岩浆顷刻烧毁了曾经不容置疑的东西,岁月和沧桑的痕迹刻在心上,深的浅的无从拒绝。

  于是告别过去做任何事都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年代。

  在梦境中看到姐姐,她说昴流还活着,但心已经死了。

  昴流等来的是北都的死,最爱的男人杀死了最爱的孪生姐姐。

  如果说在此之前他相信有些东西可以用宽容用爱来化解,包括欺骗、背叛,这一刻,报仇只能是唯一的打算。

  齿轮象征命运,周而复始,纠缠一离一离的四季。生生扯断所有的线和缘。

  樱花代表爱恋,落英缤纷粉白相间,飘得无法无天。好像眼泪。

  “知道人为什么会做梦吗?是为了学会感恩。从噩梦中惊醒可以庆幸梦并不成真,而得获美梦就可以更自信地迎接明天!”星史郎告诉昴流的话。

  清醒后的昴流依然做着阴阳师,继续面对着幽灵的哭泣生命的无常世事的叵测,伺机完成心愿。

  复仇。

  如果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仇恨——如果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借口。

  他们是相爱的,巴比伦冬天之后春天也不会远,何况是人心攒动,欲望摇曳的东京?

  但是城市这么大,人心能装下多少,记得住,会认真想的还有什么呢?

  星史郎说“我们打个赌吧”,昴流心底装满了真与善,即使面对的是一棵树。

  他不忍心杀他,他不舍得杀他。

  不舍?不忍?

  可他又说在他杀死一个人和摔碎一个杯子没有任何两样。

  但是若爱上一个人呢?樱塚护杀人不留活口,但他给了昴流七年时间。

  赌约。

  “再见面的时候……所以今天,我不杀你!”,

  生辰八字真的那么重要吗?我是说一个人会长成一个怎样的人早已是确定好的了吗?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世人不是佛祖,没有谁会免费原谅谁。

  星史郎注定是樱塚护的继承人,日后还会成为封真麾下的地龙,所以他必须杀死生母,完成接任大礼,从此比狼心更冷。

  才能不为情欲所控制,才配做日本第一暗杀组织樱塚护的一代掌门。

  昴流闯进他的世界,但他已万劫不复。

  人没有强大到可以不依赖于梦想,也没有勇敢到可以永不逃避。软弱也是人性,爱情在人性面前,有时候会渺小到沙粒。

  星史郎说一切只是玩笑,出卖这种事情在东京俯拾皆是,想都不想,将过去全盘推翻。

  那些相拥取暖的安慰,默默无语的关怀,为救爱人奔走于危难间的无私,甚至那只意外失去的右眼……

  一个人可以为不相干的人做这么多吗?他爱昴流,只是不愿承认。代价太高了,他不敢付。唯一的出路是让真相大白,全身而退,即使是伤害最心爱的人。

  他杀死了北都。

  无间道。

  旅途中有千万条错综的轨道,每个人都有各自投生的天地。某个交叉点上飞鸟爱上鱼,天使爱上魔鬼,警察爱上小偷,星史郎爱上了昴流。

  于是陷入恶作剧般的宿命。

  星史郎不是好人,但谁是纯粹的坏人?

  福楼拜说这世上一半人的快乐另一半人不懂,同理这世上一半人的痛苦另一半人也不懂。安妮说没有谁可以理直气壮地指责别人。李碧华说一个人好起来赛雷锋坏起来直追希特勒。

  纯粹是我一度执迷的一种郁悒情绪,但忽然发现,在黑白之间还有另外一种颜色,叫做灰。有一些暗地里的孩子隐没在里边,放逐、流浪,拥抱相对的自由和绝对的空虚。

  安妮说网络上有个域名就叫“暗地里的孩子”,他们因为聪明所以狡猾,因为狡猾所以麻木,因为麻木所以不在乎。

  不在乎?星史郎你果真什么都不在乎?

  你爱东京吗?

  一个城市的原始印象大抵是由一些人、二三事、几段路勾勒出来的。在城市中浮沉,汲汲于生计,疲于奔波,分秒必争换得个安身立命。

  橱窗里的高档时装遭人忌妒,怨念恨意化作生灵依附其上为祸人间,东京塔上自杀少女心比天高命运多舛,儿子心中慈爱的母亲到了不负责任的大众媒体那里成了十恶不赦的罪犯,被丈夫抛弃的寂寞女人竟以虐待亲生女儿作为对自己的惩罚……

  城市并不一味满是安宁和美好,温情脉脉的假象总是轻易地充斥在眼帘。

  东京的城市森林中,有多少盏灯就有多少个灯下的故事,生生不息。一如起源于日本的浮世绘,主题是人生百态和人间万象。

  芸芸众生,走过单行道,花落知多少。

  这个城市隐约有种堕落的美。东京,犹如古老的巴比伦,浮华中走向堕落,都市掠影中沉重无奈的叹息——网络上看来的文字。喜欢,因为贴切。

  颓废主义不能遗传的。刑育森说颓废不是消沉而是悲观。华彩绚丽却零下一度,飞蛾怕被冻僵辗转而回,于是不再有爱可以共赴患难生死。

  星史郎说他赢了赌约,因他对他依旧毫无感觉。

  城市里的堕落天使们并不爱寂寞,但他们不想被拒绝,矫情地先拒绝了别人。

  做坏事的人都是寂寞的。CLAMP说。

  星史郎,你作恶,皆出于寂寞?

  深夜里,听一档广播节目,《双城夜色》。

  其实无关风月,只是一旦搅入情感,就是千千心结。

  对于我不爱的人我从不付出,因为觉得一旦付出就是罪孽,对于不爱我的人我也不付出,因为所有付出都是对自己的轻薄。

  年轻的女主播有着质感的声线,陪伴夜色中孤单无眠的人们。其实还是有很多不可窥视的伤口,躲在厚厚的棉被里面,隐隐作痛。

  也许在拥抱别人之前,必须先学会温暖自己。

  东京。巴比伦。今夜的双城可好,今夜的人们可已相忘?

  王家卫说有烦恼是因为记性太好,想有个新的开始,需设法将过去一笔勾销。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一种潇洒的释放,或者,一种无奈的逃避?

  星史郎,倘若一切重新来过,你还会再给他七年的时间吗?想起安妮的《七年》,叫蓝的美丽女子的寂寞故事。

  可一生中,能有几个七年?

  “我……你……”阿星倒在昴流怀中最后念的两个字。

  之间隔了很长的省略号。却成咫尺,天涯。

  星史郎交出了性命,昴流瞎掉了右眼,但,这样就可以两不相欠?

  永远不会有等价交换,所谓的偿还,不过是一厢情愿。

  可是故事就这么讲完了,在望不穿的暧昧的眼里,也在面无表情和行色匆匆里。

  在双城站里。

  《東京BABYLON (Vol. 1)》读后感(十):CLAMP

  CLAMP就是个无敌变态组织,诱惑人看他们的书,却不给结局,懒到连人物都不想重新画,只是换个角色背景,就算他们崩到这样,依然无法摆脱他们的蛊惑。即使没有结局,也愿意等待。就像吸毒。我很认命。

  日本漫画的情节总归是纠结的。总是让人意想不到。从圣传开始,我就中毒了。即使是很弱的春香传我也会傻傻的看到爱到不行。就是因为CLAMP。东京也是早起的作品了,还有学院侦探团。在X里的汇合只能算是他们懒惰的前传……WISH是个短篇,和CLOVER一样,但同样很喜爱。可能是因为堕落,可能是因为即使堕落也很美好。小樱应该是比较积极健康的作品了。其他的,无一例外的存在着GAY。却一点没有可以让人亵渎的空间。喜欢他们的人物,情节。即使是最坏最变态的也可以是最深情最痴心最让人感动的。

  很佩服翻译漫画的人,那些对白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甚至曾经想过要好好学学日语,看原版的漫画是不是也是这样。看赤石路代的和筱原千绘的不能说没有感动,却不会那么入戏。最多是对王子公主结局的羡慕。CLAMP却让我看到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東京BABYLON (Vol. 1)》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