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是一部由汤姆·提克威执导,拉斯·艾丁格 / 卡尔·马克维斯 / 弗雷德里克·劳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影评(一):质量上乘,尺度大胆,柏林“扫黄除污”的生活百态!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刷达科塔·约翰逊最新上映的《50》系列的第三部“飞”,
它可是近几年来火遍全球的成年人电影之一了,如果你还没有刷,快到红颜秀里“一睹芳容”吧。
可惜的是,这部环球影业的爱情动作大片在媒体口碑解禁后,创下了系列的最低分,
烂番茄网站好评率仅仅7%,IMDb3.6分,MTC打出了34分,
第三部的成本也达到了5500万美元左右,即便如此,票房大卖依然会在情理之中,盈利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红颜秀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并不是这部电影,而是一部画风同样大胆,但质量确属上乘的德剧,
《巴比伦柏林》!
该剧由汤姆·提克威自编自导的犯罪年代剧,背景设置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柏林,故事聚焦社会大环境下的生活百态。
《巴比伦柏林》在刚刚揭晓的德国电视奖German TV Awards中获得最佳剧集在内的四项大奖,口碑超级棒!
要知道,这些奖项的分量堪比美国的艾美奖!
不过德剧在国内还不算“流行”,目前也只有一家字幕组对其进行了译制,所以更新较慢,
从首播集来看,不论是悬疑的设定、复古的画风、年代服饰道具,都属良心之作,
IMDB达到了8.5分,烂番茄的爆米花指数89%!
故事分为三条支线,然后相互交织,
男主由拉斯·艾丁格饰演,他从科隆调整岗位来到了德国首都的柏林警察局,
隶属于警署下的“社会风化小组”,也就是类似于“扫污打非”办公室的职责。
像这样的过街老鼠,被带回警局后,就是一顿“胖揍”,
但拉斯的目地并不是简单的普通办案,他是要获取一份上级重要人物的胶卷,
不过柯尼希可并不吃这一套,任你毒打咒骂,不给钱就是不给胶卷。
另一条支线是女主洛特,
生活在贫民窟里,交不起房租。
被房东骚扰也是日常。
他每天会去柏林警察局,和一群年轻女性竞争一些临时的文员工作,
幸运的是,今天洛特被选中了。
即便如此,洛特也是相当的高兴。
两人撞在了一起,证据照片散落了一地,收拾时,自然会拿错...(好狗血的相遇梗!)
男主拉斯在调查上级“胶片”的同时,当地的恶势力也牵入进来,也要拿到柯尼希手中的“胶片”。
第三条线,是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下,
然而被最信赖的革命同志向苏联大使馆举报了,随即哗哗哗哗全是窟窿全是血。
随后如何交织,一些悬疑点也会慢慢揭开,《巴比伦柏林》整体画风非常冷峻严肃,背后牵扯出的故事线也非常庞大复杂。
最重要的是剧中的复古风格和道具也是极其用心,比如,当时社会下的柏林街道:
调色镜头极富质感,布景服化年代感十足,叙事流畅脉络明晰,演员表演也数上乘。
耳目一新,伏笔丛生,俄地下组织、黑帮、警察多线交织的剧情汇聚起来十分有看点,
话不多说,红颜秀等你来追剧~~
《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影评(二):因为喜欢Cabaret
昨晚开始看“babylon Berlin"。警匪本不是我的茶,只是过去好多年里,"Cabaret"一直被我当成自己没有之一的最爱电影,这个剧里有很多对Cabaret的“致敬”。
看了两集,来龙去脉并没有完全搞清。主角是科隆官二代警察,来到柏林警署加入“社会风化小分队”(vice squad,大概是朝阳群众那个功能,集扫黄缉毒剿私于一体)。表面上看,他追缴黄色电影和照片,并捣毁制造窝点例如图四(还有一个功能,他拿缴来的黄色照片跟药店老板换药磕,你看,哪里的条子不腐败捏?),实际上是为了拿回至少销毁一盘可能关系某领导前途的证据录影,大概是这半年来油管上爆料时经常拿来威胁对手的那种。
女主是贫民窟的孩子(住地类似大兴环境,似乎更脏乱差,尚未被驱赶),白天是警署谋杀队的临时工秘书,晚上是所谓的爵士baby(舞女还兼点儿别的)。与男主的交叉点出现在警署电梯,相撞,照片散落一地,她的都是谋杀,他的都是爱情动作。匆忙中拿混了一张,这是最常见的包袱,后来断胳膊断腿的血腥照出现在兴冲冲欣赏黄片的药店老板眼前,镜头切换,不知下文。
另一条线,是流亡的托洛茨基支持者第四国际同志们的反革命(反斯大林)行动。地下印刷厂,为五一国际劳动节暴动做准备,伪造旅行文件。然而被最信赖的革命同志向苏联大使馆举报了(图五七是革命同志),随即的血扫印刷厂一节有塔伦蒂诺“无耻混蛋”的影子,哗哗哗哗全是窟窿全是血。
卖高级酒的以次充好被餐饮大老板请喝茶,哦不是,请吃饭,煎鱿鱼吃到一半,出现《权力游戏》二丫的影子,“舌头是上帝给我们的最好礼物,能如此精准优雅地辨味,而本身也是一道美味…”哪里是鱿鱼。
一锅杂烩,还没理清,可是,who cares!好看啊,撩人啊,今年的电影电视里最让人视觉满足的就是它了。
《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影评(三):够硬够性感!德国迄今为止最贵的电视剧
上一次看德剧还是Netflix的《暗黑》,号称德版《怪奇物语》,一经播出便备受好评,IMDb上拿到了8.7分。
这次,眼光独到的网飞,又上线了今年大热的德剧《巴比伦柏林》。
《巴比伦柏林》,据说是德国迄今为止最贵的电视剧,制作费高达了400万欧元。
为了拍摄效果,制作方专门重建了一整条完整的柏林街道,部分场景中有同时300多名演员出演,制作方面的功夫是绝对下够了。
阵容也是十分强大,由国际大导演汤姆·提克威指导,就是那个曾导过《罗拉快跑》、《香水》、《云图》和《超感猎杀》的大导演。
男主,由演员沃尔克·布鲁赫扮演,在德剧《我们的父辈》(豆瓣9.6)中饰演哥哥Wilhelm,他还担当剧中的旁白。
在《巴比伦柏林》中,男主名叫格里安,是一个警察,被新调职到柏林警察局风化组,平时工作就是扫黄打非,抓些拍小黄片儿的不良人士。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柏林。
当时一战刚结束不久,德国在战争遗留下成立了新的民主国家——魏玛共和国。
大到城市、小到家庭都曾遭受了战争的严重创伤,大量贫困人口遗留,所有人都担心或者期待着一场重大政治革命的斗争......
男主格里安,在一次扫黄行动中,抓到了正在拍黄片的剧组,收获了无数部录像带,这个库存比天天的都惊人。(微笑脸)
剧组导演柯尼希也被当场抓获,和男主似乎是老相识了,被警察逮着也不乱,还以“艺术是自由的”为自己辩解。
收缴来的黄片怎么处理?
虽然男主一脸正义的样子,但是却拿这些黄片和一个医生私下交换药品。
他的搭档,他的上级各自心怀鬼胎。
女主,洛特,好美的一个小姐姐。
住在贫民窟,家里到处都是病人,吃了上顿没下顿,房租也交不起。
白天去警察局当临时工补贴家用,晚上去风月场所做点刺激的兼职赚点外快。
通过她,我们能看到街头的贫穷和争吵,也能看到歌舞厅的富裕和快乐。
男主和女主的一次交集,在电梯口。
为谋杀组整理照片的女主洛特和拿着风化组照片的男主格里安在电梯口不小心相撞,慌乱之中,拿错了一张照片。
这是男女主的第一次交集。
当然一部历史剧不止如此.
深夜被燃烧的大树逼停的火车,被冷冻煎食的人舌头,街头随处可见的娼妓和疯狂蔓延的性产业,贫穷,生活,富裕,政治,道德,伦理和腐败都是故事的一部分。
不管是视觉呈现还是故事性上,《巴比伦柏林》都是顶级的良心之作。
不仅在IMDb上拿到了8.5分,在最近揭晓的德国电视奖(其分量堪比美国的艾美奖)中,不负众望拿下了四项大奖,其中就包括最高荣誉最佳剧集奖。
现在第一季刚出了前几集,后几集和第二季也马上了。
《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影评(四):魏玛德国浮世绘
看过介绍之后就一直很关注的一部德剧。因为之看过一些德剧,所以对《巴比伦柏琳》期待甚高。可以说一集一集追完之后非常喜欢,虽然还是有一些缺陷。
故事背景设置在1929年,处于一战后希特勒上台前的魏玛共和国时期。导演想借这个舞台,为我们展示当时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处于社会底层,生活穷苦,却依然积极对待生活,一面当高级应召女,另一面却不断拼搏一心相当刑侦女警,聪慧玲珑的女主;有父亲是科隆警察局长,自己饱受一战精神创伤折磨而靠药物抑制,表面上被派去柏林当风纪警察,实则去追讨高官不雅视频的男主;有开着高端餐厅会所,手握不雅视频敲诈勒索的黑社会老大;有伪装成小提琴家,实则想从俄国经柏林偷运黄金到托洛斯基藏身的伊斯坦布尔,第四国际“红色堡垒”的柏林骨干;有变装成高端会所主唱领舞,假意给托洛斯基贡献黄金,暗中出卖队友,只想利用“红色堡垒“把自己的黄金从俄国运到巴黎的俄国女伯爵。有参与工人运动信奉共产主义准备起义的柏林工人阶级,有捍卫德国民主制度的新兴统治阶级,也有对战后现状不满、和贵族大资本家同谋、走私军火、准备发动政变的老牌帝国将军。所有势力在柏林这一舞台上轮番登场,相互交错,却不知身在历史转折的漩涡,早已无法从中抽身。而透过导演的镜头,我们可以一窥当时德国的社会百态。
虽然导演有展示社会百态的野心,但是由于野心太大,每个支线内容篇幅有限,进展的并不算逻辑完整,有一些只是匆匆交代事情经过,而并不令人信服身在其中的角色真的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样的行为。
除了展现社会百态的主线,导演也在刻画男主格里安个人成长的副线,第一集开头不知所以的片段,似乎和第八集结尾相互呼应,却又让我们觉得连接不上,而格里安结尾信中所说的真相,和第一次露脸的helgar,又给新一季挖下了大坑。可以说第一季到结束,还算完整的展现了这幕历史剧的各个人物,为各个故事设置好了开篇,期待第二季能埋好坑,能为我们刻画一个更完整的格里安,能更深入更全面的为我们展现魏玛时期的德国。
《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影评(五):实地探访
不定期更新德语资料和中文翻译。
地点:亚历山大广场 Alexanderplatz
电视剧所对应的柏林地图版本:1930年无信息窗版本 Stadtplan Berlin 1930 (ohne Infofenster)
版权:出版社Pharus-Plan © Verlag Pharus-Plan
网址:http://www.sky.de/serien/babylon-berlin/karte-berlin-1930-151272
放大版截图:
图片中德语的翻译(有增加注释):
警察总署“Rote Burg(红堡)”
警官Gereon Rath和女打字员Charlotte Ritter的工作地点:柏林警察总署在过去被称为“Rote Burg(红堡)”。该建筑位于亚历山大广场,建成于1890年,于1945年遭到破坏。1926年,德国最著名的犯罪学家Ernst Gennat (恩斯特 格纳特)在这里组建并领导了“Zentrale Mordinspektion(凶杀案中央调查组)”。
电视剧中警察总署的外景并不是在“Rote Burg(红堡)”,而在不远处的“红色市政厅(Rote Rathaus)”拍摄的。
现在的“Rote Burg(红堡)”:
亚历莎购物中心ALEXA - Das Shoppingcenter,Grunerstraße 20, 10179 Berlin
以下为电视剧第5集中的截图和“Rote Burg(红堡)”实景的对比。
“红色市政厅(Rote Rathaus)”那里其实无法拍到电视剧中城市快轨S-bahn的那个角度的(见截图2)。之后会再补上“红色市政厅(Rote Rathaus)”的实景图。
截图1:
“Rote Burg(红堡)”实景1:
截图2:
“Rote Burg(红堡)”实景2:
第一集 18:30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Alexanderplatz in Berlin实地拍摄角度: Saturn am Alexanderplatz 土星电器城亚历山大广场店
地址:Alexanderplatz 3,10178 Berlin
谷歌地图详情:
应该是在电器城楼上从上图左上角的城市快轨S-Bahn上看Saturn土星电器城
城市快轨S-Bahn在谷歌地图上的位置:
《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影评(六):不算影评,是个梳理(好喜欢德语腔和德语歌)。
掩盖政治丑闻,家庭暗涌,权力与金钱的游戏,谍中谍,不同立场的正义,瘾君子,贫困家庭,想当警察的女孩子,军人遗孀,上下级信息不畅造成错位,弥补错误撒下的谎,巧合,眼中钉如何变成朋友,窘迫到感恩,遇见爱情,决定放下秘密的人。
这个剧有好多条线,复杂又迷人。
想当警察的女孩子,她的家庭是一条线。一个姐姐,一个不上进的姐夫,一个做老鸨的母亲,得了艾滋会自己流泪,但不想告诉家人的母亲,很聪明的一个小妹妹,很贫困的一个家庭,很坚韧又愿意思考的想当警察的女孩子。
科隆来的警察,是一条线,这条线里有两条小线。一条指向家庭,他喜欢他最好的兄弟的女人,他们在一起很久了,他一边愧疚一边又爱;另一条线,帮他父亲找录像带,SM加上政治,就是政治性丑闻,会毁了他爸,所以他需要找到。
红色堡垒是一条线,他们坚信自己信奉的是对的,斯大林是错误的,他们要拯救俄国。
钢铁厂是一条线,有钱的人还想要有权,有权的前提是有制衡性,制衡性来源于杀伤性的武器。
那个俄国女人是一条线,谍中谍,假装加入红色堡垒,实则为了端了它。有一点喜欢那个红色堡垒的领袖的,也只是一点喜欢而已。(说实话关于这个女人每台看明白,那一车厢的黄金她是想独吞,所以换了车牌号,贪婪导致,如果她得不到,也不想让别人得到,估计第二季会有后续。)
那个瘾君子是红色堡垒的人,但其实他不是任何立场的人,唯一的立场是吸毒。
开酒店的女人是军人遗孀,她的丈夫在战争中牺牲了。
其中一个旅客是报社记者还是作家,没钱,钻研于各种知识和小道消息。
本来只是想镇压,后来变成伤及无辜,是上下级沟通不畅的结果。当伤及无辜的事情引起民愤后,欲盖弥彰的做法是将计就计,说成是对方先动手,所以我们才开枪的,为了证明对方先动手,需要找到一个负伤的警察,恰巧,有一个警察在某天晚上被自己家孩子无意地开枪负伤了,完美的谎言。
胖警察对那个无意中被击中的女人说的话,很温柔。
胖警察的家庭,他和他的老婆应该是有感情的,关系之所以可以继续,是因为双方都愿意迁就和退让,也可能是不得已为之,没人知道。
很喜欢胖警察和科隆警察的友情,从一开始的防备,警惕到后来的一起找胶片,一起看政治人物的性爱镜头,一起烧胶片,很喜欢这两个场景。
很开心科隆警察放下了秘密,带着秘密生活太沉重了。最后那封信,为他开心。
期待第二季,等全更完了再看。
《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影评(七):史上最贵的大尺度德剧,第一个镜头就移不开眼!
2018年才过去两个多月;
不少电视剧输出大国,就已经接二连三地推出了几部爆款。
韩剧《迷雾》,日剧《Unnatural》,英剧《少年派》,美剧《相对宇宙》。
这些剧都收获了不俗的口碑,派爷也安利过它们。
不过看多了日韩英美剧集,偶尔也要换换口味。
贴心的派爷今天就为宝宝们介绍一部新出的德剧——
《巴比伦柏林》
abylon Berlin Season 1(2017)
熟悉德剧的人不多,但看过一两部德剧的,不在少数。
从严肃战争题材的《我们的父辈》,到诙谐恶搞的《屌丝女士》,以及超自然题材的《暗黑》;
德剧涉猎的题材,向来广泛。
这部《巴比伦柏林》,则属于那种历史背景深厚、人物关系复杂、以及故事架构庞大的神剧范畴。
就算抛开剧情,单看制作和口碑,这部剧也足以被冠上“神剧”的头衔。
这部剧的成本,接近4000万欧元;
成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德剧。
etflix和Sky采购后,在全球60多个国家播出,口碑相当炸裂。
IMDB8.5,烂番茄新鲜度100%。
在今年一月举行的德国电视奖中;
这部剧更是斩获最佳剧集、最佳摄像、最佳音乐和最佳美术指导四项大奖。
这部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神剧”,得到了回报。
而高昂的成本,也都在为剧情服务。
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上世纪20年代,一站和二战的短暂间歇。
为了还原那段历史的质感;
剧组不惜重金,专门重建了一整条完整的柏林街道。
其中有的场景中,最多300多名演员同时出演。
每一个出场人物的服装和造型,也都完全符合那个时代的质感。
预算充足,也让这部电视剧拍出了难得的电影质感。
细腻精致的摄影,为这部剧加分不少。
在不同的场景和人物情境中,这部剧的色调也在黄与蓝之间不断变化;
导演将色彩运用到了极致。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下这部剧的导演,汤姆·提克威。
20年前,一部极具实验性质的《罗拉快跑》,不仅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提名;
也让汤姆·提克威在国际影坛声名鹊起。
随后,他又接连拍了《香水》、《云图》、以及美剧《超感猎杀》;
这些热门的片子,奠定了他国际一线导演的地位。
汤姆·提克威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迷幻离奇的配乐,节奏感极强的快速剪辑,以及多线并进的叙事风格;
都在《巴比伦柏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
如同派爷之前所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德国。
短暂的和平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为德国带来了经济上的复苏。
上层的权贵们,沉迷在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中,放纵堕落。
可繁荣的表象下,却是各种不安定因素的暗流涌动。
战争带来的影响还未消退,不少人依然在赤贫中苦苦挣扎;
满目疮痍的街道上,聚集着的是战后残疾的老兵,乞讨的孩子;
以及急需工作的妇女。
女主夏洛特,就生活在这样的底层社会。
她带着一家老小住在贫民窟中,全家都靠她一人挣钱养家。
到了夜晚,她换上光鲜的礼服,出入高级场所;
为一些有着特殊需求的男人,提供特殊的服务。
而白天,她则会穿梭在各个政务部门,找一份兼职文员的工作。
像她这样的女士,一抓一大把,有没有工作全凭运气。
庆幸的是,夏洛特这次被警察局选中;
为谋杀调查科的照片档案制作索引表,统计整理最近13年来的所有谋杀案。
另一个主角,名叫格里安。
他从家乡科隆,调到到柏林警察局的“扫黄小组”。
这部剧的一开场,就是格里安带队,逮捕制作色情录像的办案现场。
看到这一幕,派爷就知道,这部剧爷追定了。
但是格里安的目标,不是这群人,而是一部和关键人物有关的录像。
这个关键人物是个政客,而他牵涉到的那段录像,是一段SM题材的色情片。
这样的丑闻,对他的政治仕途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格里安要做的,就是帮助这个政客,解决掉仕途路上的隐患。
格里安和夏洛特在警察局相遇,撞了个满怀;
两个人手中拿着的照片也散落一地,杀人现场和色情现场混在了一起。
在整理中,两个人不小心拿混了一张照片;
这也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除了他们两个人之外,柏林城中的各方政治势力,也在暗中角力。
德国的军国主义分子不满于魏玛共和国的统治,准备发动叛乱;
“第四国际”社会运动者们,同样密谋着在柏林发生暴动。
与此同时,工人阶级与政府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柏林就像一个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炸药桶,充满着内忧外患。
巴比伦这个词,有着多种含义。
它既是象征着人类智慧凝聚的文明古国;
同样也是《圣经》中,“巴比伦淫妇”的罪恶象征。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柏林既是一座如梦如幻的天使之城;
同样也是一座藏污纳垢的罪恶之城。、
各种势力在这里荒蛮生长;
生如蝼蚁的普通人,只能用酒精和歌舞来麻痹神经,逃避现实。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他们却对自己的命运,一无所知,更无力反抗。
我们也是一样。
同样沉醉在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不愿清醒;
更无法断言,我们站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中。
如同雨果所说: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也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喜欢历史剧的原因。
回顾过去的人和事,是为了不重蹈前人的覆辙。
《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影评(八):1929年的柏林
难得看次德剧,还是很特别的。人设都好彪悍啊!1929年柏林,经济大萧条扑面而来,普通老百姓食不果腹,以至于女主还得兼职卖春…… 整个柏林都显得阴暗潮湿。社会矛盾重重,工人阶级受苏联的影响,gcd思潮涌动,警察滥用职权,暴力镇压,整个社会都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相信很快希特勒就要上台了吧
女主的刻画好成功,尽管在兼职卖春,仍然走路带风,心有阳光。自己却没有自怨自艾,竟然试着想考刑警,还是谋杀科。身材小小的,却做事沉稳老练。对家庭也是尽心尽力,和她的姐姐吵架的时候,姐姐说了一句,她们以前关系多好啊,睡一个被窝,当天晚上她就躺在姐姐的旁边睡着了,还帮她整理下被子,这些细节真好啊
《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影评(九):跟着德剧学历史——1929年的柏林与世界
(一)剧中讲到托派团体计划以柏林为中转站,将从苏联偷运出来的黄金转运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段故事的历史背景是苏共重要领袖之一托洛茨基在1927年因与斯大林权力斗争失败,被开除出联共,随后被流放到中亚阿拉木图(今哈萨克斯坦),1929年1月干脆被逐出苏联。因此托氏只得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避难,生活颇为清苦。
因此剧中托派小团体“红色堡垒”才要将黄金送往伊斯坦布尔资助托氏“不断革命”,对黄金的争夺是片中一条主线。
片中有”红色堡垒“成员振臂高呼“打倒斯大林”并向斯大林画像上投掷飞刀的桥段,正是为了刻画托派与斯派的极度仇恨,所谓“同行是冤家”嘛。
但片中高喊“第四国际万岁”,是不大符合历史的,因为1929年托氏尚未放弃对“第三国际”领导权的争取。直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托洛茨基才组织了第四国际。
主人公之一阿列克谢·卡达克夫之所以在“红色堡垒”遭到重创后也不去联系实力雄厚的德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这个小团体完全是个“异端”。早在四年前德共就已把德国托派团体“马斯洛夫——路特.费舍集团”开除出党选举了新的领导人,并全面倒向斯派。因此卡达克夫根本不敢借助德共的力量转运黄金。被德共发现等于被苏联发现,照样被特工打成马蜂窝,因此卡达克夫只能像老鼠一般东躲西藏,甚至和黑道联盟,试图复仇。
(二)剧中讲到德国WORKER阶级在5月1日惨遭屠杀,这一事件就是严重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血腥五月”事件。把时间再往回倒一倒,我们看到在1929年的柏林WORKER阶级的势力异常庞大,甚至颇为革命。
但这一切又是如何落幕并走向反面的呢?
这就要聊一聊魏玛共和国当时的政治环境了。随着德国工业的崛起,德国工人阶级成为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其主要代表者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与德共,而这两个党在一战前其实是一个党,那就是1863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这个党的部分思想源流来自马恩,长期以来还是比较追求正义与进步、关注底层人民疾苦兼有一定民族主义色彩。
该党是第二国际中的重要党派,但在围绕是否应该支持德国GOV打一战这个问题上,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发生了大分裂,中右翼支持打一战,左翼反对。最后结果是德国社民党选择支持一战,直接造成第二国际解体。同时该党左翼(斯巴达克斯派)自行分裂,于1919年成立德共。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社民党是第一大党,甚至是执政党,但其一般只有30%左右的选票,属于弱势党,为此其频频与其他政党组成联合GOV。又因其与德共关系尴尬,所以两党总是若即若离。造成33名平民死亡198人受伤,1200余人被捕,警方也有47人受伤的“血腥五月”发生时,恰逢社民党成员赫尔曼.穆勒出任德国总理。德共对政府的表现大为不满,两党关系降至冰点。德共中极度亲苏的武装组织“红色阵线”也因此被禁(事实上德共并不像片中那么人畜无害),关于这个组织嘛,可以把“红色阵线”和“冲锋队”看做光谱的两端。“血腥五月”事件导致工人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分化,一个不入流的政党趁机崛起,虽然现在他还很不起眼,在1928年的大选中他仅仅获得了2.6%的选票,但在一年后他们将爆炸式增长,并将社民党和德共通通消灭,他的名字就是——纳粹党!
:在波兰下跪的德国总理勃兰特和前些年的德国总理施罗德都是社民党成员,该党延续至今,依然是德国政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该党自认为150年来行的端走得正,大节无亏,因此一直没改过名字。是德国政党中唯一一个从没改过名的老党派。
(三)剧中第二集阿列克谢·卡达克夫的情人斯维塔就叛变了。她为了独吞黄金,向苏联大使管告密,引来格勒乌(?)的杀手将“红色堡垒”的成员通通打成马蜂窝。
其实这一段也是和历史不符的,因为1929年4月,斯大林派虽然早已和托洛茨基派势同水火,但是肉体消灭这一条还没有搞。双方尚把对方视为“党内矛盾”,主要靠思想斗争、开除左籍这种方式分出高下。在德国对托派的捕杀是从1930年代才开始的。虽然斯大林于1931年就说过“事实上托洛茨基主义早已不再是GC主义的一个派别了。事实上托洛茨基主义是反对GC主义、反对苏W埃政权、反对苏联SH主义建设的反G命ZC阶级的先锋队”但第三国际、苏联对欧洲托派依然没有采取肉体消灭的方式加以解决。但随着斯大林地位的日益稳固,到了1934年借由基洛夫(联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遇刺事件,斯大林展开了大肃反。并开始对托派进行肉体处决。在德国捕杀托派残党的工作由格勒乌负责。
说起“红色堡垒”成员的掩护职业“乐队”也有点可说之处。其实后来德国的确有一个红色情报机构叫“红色乐团”其活动时间为1938-1942年,最大的成就就是发出过“巴巴罗萨”行动即将开始的重要情报,1942年其领导人犹太人特雷珀被捕当了双面间谍,后逃至法国,二战结束后被苏联人关到卢比扬卡监狱待了几年,不知道片中是否算借用了这个典故。
至于托洛茨基本人那就更有意思了,从土耳其出来后他又辗转法国和挪威,期间试图进入美国但罗斯福死活不让。
最后只好在墨西哥安身,1940年8月托洛茨基在墨西哥被斯大林派出的杀手敲死,一代风云人物就这么窝窝囊囊的死掉了。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讲述国防军的故事,这可是全剧中一根威力无比的暗线呢。
(四)在剧中的国防军将领及一战老兵喊出了“是谁背叛了我们?社会民主党!”的口号。
咱们前面知道德共和社民党因为理念之争和“血腥五月”事件貌合神离,为什么国防军也对这个执政党如此不满呢?
一切的源头还是在一战。
1917年底俄国爆发革命局势动荡。国防军认为只要和俄国达成停战,趁美国还没全面投入战争,把东线部队及时调往西线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而国防军的这一梦想真的部分实现了,1918年3月列宁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割让323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宣布退出一战。
德国国防军看到了一战胜利的曙光,但是由于长期战争对德国社会造成了巨大创伤,后方的人民已经无法忍受,遂揭竿而起。以社会民主党斯巴达克斯派为首,联合海军、工人举行“十一月革命”宣布推翻德皇威廉统治,成立了以社会民主党为首的民主共和国。
由于后方政府宣布投降,正在与英法美浴血奋战的德国国防军不得不放下武器停止作战。
但国防军中高层对停战极为不满,他们认为德国还有很大的获胜可能,毕竟停战时整个德军的建制仍然保持完整,德军还保有大量的部队可以作战。协约国甚至都还没有打入德国境内。
国防军认为是社会民主党这帮叛徒摧毁了即将到手的胜利——即传说中的“刀刺在背”。
同时根据被迫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德国部队要从1000多万削减到10万,军官从5.6万削减到4000人,且不得拥有重型火炮、坦克这种进攻性武器,甚至不能生产重机枪,这一条约让国防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大量军官失业后的怒气也无处散发。
国防军很快得出了结论“是谁背叛了我们?社会民主党!”
《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影评(十):大尺度史诗级德国剧,用4000万欧元逼着我追
文/佳俊
汤姆·提克威是谁?
《罗拉快跑》、《云图》、《香水》、《超感猎杀》......
都是这位德国大导的作品。
去年他的新作品由Netflix和Sky采购,
一经播出,口碑炸裂。
熟悉我们的朋友都知道,“炸裂”这个词我们不常说,要说,那就是真的要炸。
IMDB8.5,烂番茄新鲜度100,豆瓣9.0。
《巴比伦柏林》
近几年互联网的便利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世界各国的影视作品。
悬疑的、科幻的、搞笑的、战争的,没有拍不出来的电视剧,只有你还没想到的故事。
且质量没的说,看完一集就想下一集。
美剧、日剧、韩剧、英剧,拥趸众多。
但像德剧、俄剧、法剧这类,则少有人关注。
是这些国家没有好作品吗?
当然不是。
非英语类剧集多有佳作,譬如德剧,相比英剧和美剧,数量虽然不算多,但好在风格丰富多样,且质量上也毫不逊色。
无论是捧腹大笑的《屌丝女士》,还是深邃悲壮的《我们的父辈》,亦或是温情暖人的《红腕带俱乐部》,都曾让人印象深刻。
而今天这部《巴比伦柏林》,在前一阵揭晓的德国电视奖中,
斩获最佳剧集、最佳摄像、最佳音乐和最佳美术指导四项大奖,
火爆的收视率使得剧集甚至已经续订到了第三季。
剧情开头直接交代故事背景,柏林,1929。
当时一战已经结束,希特勒还未上台,二战尚未来临,德国建立了魏玛共和国。
看似平静、短暂的和平外表下危机四伏,政府、警察、第四国际、国防军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男主由经典德剧《我们的父辈》中饰演哥哥的沃尔克·布鲁赫扮演,叫格里安,是一个警察,父亲是科隆警察局局长。
从家乡科隆调到柏林警察局风纪检查组,表面上是参加扫黄行动,实则为了获取并销毁一卷录像带。
故事借由录像带而引发案件不断的牵扯出更多隐藏的秘密,政府的选举,甚至是魏玛政府内部的反叛以及苏联斯大林与托洛茨基之间的政治斗争。
显然汤姆·提克威不会满足于一个悬疑的破案故事,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全面展现当时德国的社会面貌以及战争的残酷性。
我们已经知道之后的结局,但并不清楚希特勒上台前那几年的德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女主叫夏洛特,由于有一家子人等着交房租和吃饱肚子,除了白天在各个政府部门和其他人“”抢“”文职工作,晚上还要出入各种高档场所满足有钱人的羞耻欲望,挣点外快。
夏洛特不同于已经陷入势力争斗的男主。
在故事开始我们可以通过夏洛特这一生活在底层社会的特殊角色,既看到贫困人群找不到工作,吃不饱饭的严酷社会局面,也能窥见上流社会人群纸醉金迷,逃避现实的荒唐生活。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她为了活下去是如何对黑暗的世界慢慢妥协和挣扎。
有时她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因为晚上见不得人的工作经历,为了让自己的记录变干净,获得警局的工作,和警察发生关系,并帮助他调查格里安到柏林来的目的。
有时又心存善良。
在街上遇到朋友时即使自己没什么钱也请她吃饭。
······
除了从男女主人公的角度切入柏林社会问题,我的关注点停留在了剧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火车。
由于当时魏玛政府的无作为,一些德国政府的军官企图推翻政府。
他们用火车从苏联偷运过来一批毒气,没想到,火车半路被一群俄国革命者截获,他们在火车最后一节挂上了一车厢黄金,用来支持反斯大林运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德国的高级军官会帮助火车度过检查(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火车被劫持了)。
实际上双方都不知道对方发计划,阴差阳错下毒气和黄金都进入了柏林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
对这种有特殊背景的故事,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要想让观众觉得精彩,首先场景的还原度要真实。
简单说就是:
钱要到位。
不然再厉害的导演和演员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美剧《权力的游戏》,春节档《红海行动》能取得巨大成功,也和巨大的投资分不开关系。
故事中1929年的柏林,无论是从街道、建筑、火车、人物的服装细节等道具都做到了极为精细的还原。
为了拍摄剧组甚至完全建造了一条真实的柏林街道,成本近4000万欧元(不是美元哦),被誉为最昂贵的非英语类电视剧一点也不为过。
除了一流的制作水准,剧集的拍摄也保持了汤姆·提克威的一贯风格和水准。
这里说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第二集结尾有这样一个桥段:
由于告密者的泄密,苏联大使馆派人枪杀反叛组织及头目卡达克夫。
在这个不到10分钟的片段里,在厕所躲过一劫痛苦的卡达克夫、表演结束内心煎熬的泄密者,为了养家糊口从事风流工作的夏洛特、冷血无情的苏联特务,导演不停地切换着不同人物的视角,展现着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优雅的配乐和急促的枪声里所有人做着自己的事,最终汇聚成一种无法言说的情绪,击打在你的内心深处。
突然想到了《教父》里柯里昂成为新教父时那段教科书般的剪辑,教堂里的音乐和枪声也糅合在一起,既是重生,也是毁灭。
同样是社会动荡的年代,同样是一群只能在命运的河流里随波逐流的可怜人们。
平行交叉的叙事手法,精巧的配乐、灵活的运镜、快节奏的剪辑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多线并进的叙事结构让剧情的推进稍显缓慢,基本第一季都在介绍人物和铺垫,但多角度的切入也让我们能够全面的感知那段逝去的历史片段。
希望赶紧看到第二季才是正经事。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地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中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总结的这么好,不是我说的,恩格斯说的)
历史总是那么的相似,无论是极盛转衰的巴比伦,还是《巴比伦柏林》讲述的这段德国历史。
本剧每集开头将Babylon和Berlin两个单词闭环排列,不同的颜色顺时针前进,剧情开头的催眠和结尾呼应,不就是历史不停歇的周而复始吗?
废话不说了,快去追剧。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爬虫」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吼~
ಠᴗ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