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团:
Rachel 分享:
大家好,我想聊一聊刚才果果黄提到的部分。我与我的心理治疗师相识于2017年年前,当时有一个偶然的机会帮助她做课题。但因为2017年3月底开始她要外出进修一年的时间,所以当时就没能约到治疗。
直到2017年11月初,她发消息给我,表示可以进行网络的咨询治疗,治疗的取向为精神动力学取向。这样的治疗取向不会像认知治疗或正念治疗那样,给求助者提供一些建议,比如说,建议去跑步、建议回归大自然等等。动力学取向之下,我没有听到任何的建议、方法,这让我觉得我整个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平静的、寂静的水面上一般。这样的状态,一方面我会觉得很自由,另一方面我感到更大的不安全感。不过呢,没有建议也意味着她不会将她自己的价值观等强加给我。
没有建议这种状态一度让我觉得很迷茫、很困惑,但直到第三个月,我觉得事情发生了一些转机。
无论是与陌生人、与认识的人,亦或与原生家庭的相处,对所有的关系,以及当中存在的问题,我的处理能力都在逐渐上升。
伴随着这样的治疗,我从11月份开始参加了一个入职考试,报名、笔试、面试,到最终的总成绩公布,在与正常人同台竞技的过程中,我并没有被刷下来。这个过程中是治疗师一直在陪伴着我,给予了我一种“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在”的这么一种稳定感。
我个人不太喜欢用“和疾病/症状斗争”这样的词汇,因为斗争在我个人成长之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出路和进步,相反,我是在充分的觉察这些症状的过程中,逐渐的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以及边界感,这让我觉得好了很多。此外,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说“不”以及拒绝他人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能够更加清楚的分辨出到底是谁的部分,我也因此能够更少的受到外界的负面的影响。
当说“不”的能力以及表达自己内在真实需求的能力逐渐增强的时候,我感觉内心之中,就像是原本很无力,而现在能够用两条腿能站起来走路了一般。
这样的状态之下,我仿佛可以逐渐的迈开步子,更多的接触社会了。
—— 近期相关文章 ——
◤我的历程:从抗拒到接纳◢
◤做喜欢的事情,就是一种疗愈◢
ID:YiYuZhengGuanAi
你,不是独自一人,
倾听,温暖,陪伴,
这是专门为你搭建的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