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团:
汤至诚 分享:
刚才小米谈了谈关于“活着的意义”(相关阅读:活着有什么意义?),我很赞同她的观点。
我的想法是,活着是为了体验。开心的时候可以体验开心,纠结的时候体验纠结。
不过,抑郁的时候,我们很难静下来去体验,我们会本能的逃避、排斥这种感受。
所以说,要想体验抑郁、不开心,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甚至需要将生死置之度外,就像“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关于活着的意义,我也不想讨论太多。我们很多患友就是因为思考太多,又思考不出结果才会陷在痛苦当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继续思考呢?
佛教里说,不着相。就是说,当我们固执地想一个事情想不通,我们就会被这个想法粘住了,思维打不开,活动也打不开。
当我们决定不去思考,我们就放下了,心胸也随之开阔,打破了内心的界限。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听到内心的声音。我们每个人的内部都有智慧。
刚才小米说到打扫卫生的事情,我也不太喜欢打扫卫生。一方面是不愿意做,一方面也是一种习惯。
所以我想,要改变自己,首先要有意识,意识到自己有这种习惯。也就是说,以前是无意识的在做,现在能够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从无意识上升到有意识,这就是觉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想。
这里有一个数呼吸练习: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吸气时数1,呼气数2,坚持到10。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出现什么想法,都要回过神来继续数。
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一个信念:数呼吸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不管什么想法,都要回过神来。即使这样,坚持到100也并不容易。
在数呼吸的过程中,无论我们看到、听到、感受到什么,都可能会冒出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包括我们以前经历过的事情,或是类似的某种感受,或是对将来的期待,或是正在纠结痛苦的事。有这些想法没关系,只要我们再回到数呼吸上来就行。
再说一下我的经历吧。我今年35,抑郁了2年。我的抑郁跟家庭环境有一定关系:父母的苛责,在养育的过程中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等等。
从高中起,我就有一种强迫性的思维,想不通还一直在想。上大学以后,我发现自己一直不开心,别人很容易开心,我就很羡慕别人,纠结为什么自己不开心。持续了几年,我就开始探索人的心理,试图弄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寻找自我解决之道。
后来我发现自己太过于执着,执着于解决“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为什么痛苦,别人为什么开心”这类问题。
我还是很感动于自己的努力,有时还觉得自己挺厉害的,能坚持下来。即使当我抑郁最严重的时候,也没有停止探索自我解脱的路。
我现在的生存状态,可能物质上谈不上富足,但是我的内心很丰富、圆满,不轻易被外界的评价左右。
我总结,人的生存状态可能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别人的评价而活——为了在别人看起来,我很厉害。为什么要这样呢?我觉得其实还是内心缺少安全感。还有一种,则是为了自己而活。像我现在这种状态,我不需要按照别人的标准、评价而活,因为我自己就是圆满的。
很多人为了别人的评价而活,到头来别人开心了,自己却并不开心,因为自己想做的事情没做。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近期相关文章 ——
◤活着有什么意义?◢
◤从“抱团取暖”到“共同成长”◢
抑郁症关爱联盟
ID:YiYuZhengGuanAi
你,不是独自一人,
倾听,温暖,陪伴,
这是专门为你搭建的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