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不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支持者,但是我极不愿在婚后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由自在化,所以我一再强调,婚后我还是“我行我素”,要不然不结婚。荷西当时对我说:“我就是要你‘你行你素’,失去了你的个性和作风,我何必娶你呢!”好,大丈夫的论调,我十分安慰。 ----三毛
2、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鲁迅
3、所有的人,起初都只是空心人,所谓自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全靠书籍绘画音乐电影里他人的生命体验唤出方向,并用自己的经历去充填,渐渐成为实心人。而在这个由假及真的过程里,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是时间。 ----三毛
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
5、小的时候,我们只有听人说妈会好界叫能会别的份道上。当我的同龄人开人达一说妈会好界叫能会别时,你小种我一种极恶劣的印轻带这。 ----尤小波
6、改造社会须从改造这些造成社会,造成个人的种种势力做起。
改造社会即是改造个人 ----胡适
7、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得民心。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康熙
8、诸位,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 反过来说,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 ----胡适
9、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周国平
10、一,是对于世事要“浮光掠影”,随时忘却,不甚了然,仿佛有些关心,却又并不恳切;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先由努力,后成自然。第一种的名称不大好听,第二种却也是却病延年的要诀,连古之儒者也并不讳言的。这都是大道。还有一种轻捷的小道,是:彼此说谎,自欺欺人。 ----鲁迅
11、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 ----梁启超
12、五六淑女闲聊,偶尔说起某一女大学生做了“三陪小姐”,不免嗤之以鼻。“一晚上挣好几百哪!”——嗤之以鼻。“一晚上挣好几千的也有!”——还是嗤之以鼻。有一位说:“要是一晚上给你几十万呢?”这一回大家都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相视大笑。 ----史铁生
13、这个世界上,有教养的人,在没有相同教养的社会里,反而得不到尊重。一个蛮横的人,反而可以建立威信。 ----三毛
14、周国平《小康胜大富》———千万不要以为,这些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是天生的坏人。事实上,他们与我们中间许多人的区别只在于,他们恰好处在一个直接面对巨大诱惑的位置上。任何一个人,倘若渴慕奢华的物质生活而不能自制,一旦面临类似的诱惑,都完全可能走上同样的道路。
15、周国平《幸福的悖论》———强的男子可能对千百个只知其强的崇拜者无动于衷,却会在一个知其弱点的女人面前倾倒。
16、固然,真理是无穷的,物质上的享受是无穷的,新器械的发明是无穷的,社会制度的改善是无穷的。但格一物有一物的愉快,革新一器有一器的满足,改良一种制度有一种制度的满意。今日不能成功的,明日明年可以成功;前人失败的,后人可以继续助成。尽一分力便有一分的满意;无穷的进境上,步步都可以给努力的人充分的愉快。 ----胡适
17、周国平《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有两种自信:一种是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藐视世俗的舆论和功利;一种是理智上的狂妄自大,永远自以为是,自我感觉好极了。
18、周国平《习惯于失去》———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 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
19、画家的画无论怎样名贵,有购买力的是富人,文学者的作品如不迎合社会一般心理,虽杰出亦徒然。所以在现在,一切知识阶级都已屈服于金力之下,一字不识的军阀可以使人执笔打四六文的电报,胸无半点丘壑的俗物,可以令人布置幽胜的庭园。文士与庭园意匠师,同时亦不得不殉了“金力”的要求,昧了良心把其主张和艺术观改换面目。? ----夏丏尊
20、我的年纪越大,越感到人生最神圣的一件举动,就是口里说出和心里觉得‘我相信某件事物是真的’;我认为说这一句话是人生最神圣的一件举动,人生最大的报酬和最大的惩罚都跟着这个神圣的举动而来的。 ----胡适
22、人类文化所以能成立,全由于一人的知识能传给多数人,一代的知识能传给次代。我费了很大的工夫得一种新知识,把他传给别人,别人费比较小的工夫承受我的知识之全部或一部,同时腾出别的工夫又去发明新知识。如此教学相长,递相传授,文化内容,自然一日一日的扩大。倘若知识不可以教人,无论这项知识怎样的精深博大,也等于“人亡政息”,于社会文化绝无影响。 ----梁启超
24、关于残疾人的性 世人所以相信残疾人一定性无能,原因有二。 一是以为爱情仅仅是繁殖的附庸,你可以子孙满堂而不识爱为何物,却不可以比翼双飞终不下蛋。这对于适者生存的物种竞争,或属正当思路,可人类早已无此忧患,危险的倒是,无爱的同类会否相互欺压、仇视,不小心哪天玩响一颗原子弹,辛辛苦苦的进化在某一个傍晚突然倒退回零。 二是缺乏想象力,认定了性爱仅仅是原始遗留的习俗,除了照本宣科地模仿繁殖. ----史铁生
25、周国平《内在生命的伟大》———生命与肉体显然不是一回事,生命的质量肯定不能用肉体的状况来评判。肉体只是一个躯壳,是生命的载体,它的确是脆弱的,很容易破损。但是,寄寓在这个躯壳之中,又超越于这个躯壳,我们更有一个不易破损的内在生命,这个内在生命的通俗名称叫做精神或者灵魂。---正因为此,一个人无论躯体怎样残缺,仍可使自己的内在生命保持完好无损。
26、人到了成年以后,彼此都有生活的重担须负,入世既深,顾忌的方面也自然就多起来,在交际上不许你不计较,不许你不打算,结果彼此都“ 钩心斗角”,像七巧板似地只选定了某一方面和对方去结合。这样的结合当然不是很坚固,尤其是现代这样什么都到了尖锐化的时代。 ----夏丏尊
27、周国平《世上本无奇迹》———人最接近上帝的时刻不是在上帝向人显示奇迹的时候, 而是在人认识到世上并无奇迹却仍然对世界的美丽感到惊奇的时候。
28、我们所过的是都市的工商生活,房子是鸽笼,业务头绪纷烦,走路得刻刻留心,应酬上饮食容易过度,感官日夜不绝地受到刺激,睡眠是长年不足的,事业上的忧虑,生活上的烦闷,是没有一刻忘怀的。这样的生活当然会使人早老早死。 ----夏丏尊
29、我去到甘冒要大在个还如去到不韪,竭全道时每便以斗者,非国成之可声求免凶惨去到苦痛个还如求良心去到安顿,求人格去到确水可大于,求灵魂去到救度耳。
人谁不求庸德? 人谁不安现成? 人谁不畏艰险? 一用且有个还如围走之那出者,眼别他岂得已走之那一用哉? ----阮适
30、周国平《救世和自救》———畸形都市化堵塞了人与自然的交感,功利意识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薄。情感体验失去 个性和实质,蜕化为可模仿的雷同的流行歌词和礼品卡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