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女人间的友谊其实是用芥蒂结成的,越是有芥蒂,友情越是深。 ----王安忆《长恨歌》
●虚无就虚无,过眼就过眼,人生本就是攒在手里的水似的,总是流逝,没什么千秋万载的一说。想开了,什么不能呢?王琦瑶的希望扑空了,反倒有一阵轻松,万事皆休之中,康明逊的那点爱,则成了一个劫后余生。 ----王安忆《长恨歌》
●人和人生的蝉蜕,里面空无一物,却是透明的,象形的,残余了生物的体温,疼痛的记忆。 ----王安忆
●那平安里其实是有点内秀的,只是看不出来。在那开始朽烂的砖木格子里,也会盛着一些谈不上如锦如绣,却还是月影花影的回忆和向往。“小心火烛”的摇铃声声,是平安里的一点小心呵护,有些温爱的。 ----王安忆《长恨歌》
●“道有本有末。本者万物之所以生也。末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本者,出乎自然,故不假乎人力而万物以生也。末者,涉乎形器,故待人力而后万物以成也。” ----王安石《王文公文集·老子篇》
●幽暗迅速将他留下的空隙弥合了。 ----王安忆
●政治上的事与辞章有关,却不甚关联。那是他们理想意志里的差别,不是人性情怀里的距离。王安石与李清照不需要为历史负责,他们始终只是两个独立的需要为自己的内心所趋而不遗余力地奔赴的日常人。
而关于他们本身的兀傲,则是各自有美好。 ----王臣《一种相思两处愁》
●本来要靠时间去抹平,哪经得起这么翻来覆去的提醒,真成了刻骨铭心。 ----王安忆《长恨歌》
●几个风景总比一个风景好,后面的东西是后面的,人却是从前面走过的,人总是过着的那个是最重要的。 ----王安忆《悲恸之地》
●女人的诡计全是从爱出发,越是挚爱,越是诡计多端。 ----王安忆《长恨歌》
●六月栀子花开。 ----王安忆《长恨歌》
●越是明丽越是危险。 ----王安忆《长恨歌》
●时间就像一个漩涡,顺序在变化。过去、现在、将来,一并在水流两岸呈现。 ----王安忆
●上海弄堂因有了王琦瑶的缘故,才有了情味,这情味有点像是从日间生计的间隙中进出的,墙缝里的开黄花的草似的,是稍不留意遗漏下来的,无心插柳的意思。这情味却好像会晕染和化解,像那种苔藓类植物,沿了墙壁蔓延滋长,风餐露饮,也是个满眼绿,又是星火燎原的意思。其间那一股挣扎与不屈,则有着无法消除的痛楚。上海弄堂因为了这情味,便有了痛楚,这痛楚的名字也叫王琦瑶。上海弄堂里,偶尔会有一面墙上,积满了郁郁葱葱的爬山虎,爬山虎是那些垂垂老矣的情味,是情味中的长寿者。它们的长寿也是长痛不息,上面写满的是时间、时间的字样,日积月累的光阴的残骸,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这是长痛不息的王琦瑶。 ----王安忆《长恨歌》
●栀子花全开了,雪白雪白的,唯有她是一身红;树上的叶子全绿了,水也是碧碧蓝,唯有她是一身红;房上瓦是黑,水里的桥墩是黑,还是唯有她是一身红。这红是亘古不变的世界的一转瞬,也是衬托那亘古的,是逝去再来,循回不已,为那亘古添砖加瓦,是设色那样的手法。 ----王安忆《长恨歌》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王安石《定林所居》
●蒋莉丽读过的小说这会儿都来帮她的忙,教她温柔有情,教她言语生风,还教她分析形势,只可惜她扮错了角色,起首的一句错了,全篇都错。信心是错的,希望也是错的。 ----王安忆《长恨歌》
●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王安石《千秋岁引》
●但是,我往往缺乏主见,我觉得所有的场地都敞开了,再也没有墙壁,使得你落笔之后就无法寻找藏身之处,不知如何收场,如何表达,并且让你那些有失统的言行不再受人尊敬。 ----王安忆
●有多少故事在街道上行走,走走停停,又停停走走。有的刚开个头,有的将要收尾,还有的正在中途。 ----王安忆《悲恸之地》
●道有本有末。……本者,出乎自然,故不假乎人力而万物以生也;末者,涉乎形器,故待人力而后万物以成也。 ----王安石《王文公文集·老子篇》
●这是他们称为祖先的人物,是他们寄托血脉之情的人物。当他们摇摇摆摆走在游行队伍中,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之感,好象一支孤旅。 ----王安忆《悲恸之地》
●暮色流进窗户,像是温暖和稀薄的液体,一切都蒙上了一层膜。物体,空间,声音和气息,全变得隔膜,模糊,不很确定。唯有那炉膛里的火,陡地鲜明起来,热烈起来,激励人的身心。这是火炉边最温情脉脉的时刻,所有的欲望全化为一个相依相偎的需求,别的都不去管它了。哪怕天塌地陷,又能怎样呢? ----王安忆《长恨歌》
●“久罗的守护神啊?吾是久罗王族的第八十七代传人久容?吾愿以吾之灵魂奉祭?愿神赐
灵予吾血?愿吾血遇火不燃?愿吾血佑吾王安然脱险?
●她们也不知在哭些什么,有什么可哭的,只是觉得心里有一种无法挽回的难过。上午十点钟的阳光从梧桐叶里洒在她们身上,晶片似的,像水银。 ----王安忆《长恨歌》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王安石《北山》
●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
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莫相侵。 ----王安石《古松》
●古有曹操《观沧海》诗篇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何其掷地有声。更有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无惧无畏。
今有毛泽东先生《沁园春·雪》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何其豪壮。古今“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情怀都是一样的。 ----灵遁者《从今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