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桩案件中,要让每一个当事人都感受到正义。
陆春祥先生爱上了旧笔记,他自道:“近十年来,我一直在历代的笔记中穿梭。从《山海经》诞生的汉魏六朝开始,一直到清代,数不清的笔记,我逐字逐句读过百来部,如果按笔记的卷数算,也有上千卷了。”若说正史穿的是正装,那笔记则是休闲装;正装者,正形正声,大雅得很,在我等看来,严谨外不免拘谨;休闲装者,随心随意,不为形役,正合我等散漫人。
他以新笔记来采撷旧笔记,最合笔记体雅意,文字漫不经心,文意精准点穴,出语甚轻,落笔蛮重,字表轻松阅过,字里刀光掠过,他怕是练杂文太极拳的吧?杂文名之一体,风格却是多体,若我乱名之,则有武当派,有少林派,有南拳,有北腿,各有宗师,各有高手。陆氏杂文,算太极拳派吧。
谁纠正一桩错案、一件冤案,便给你升一个级别。王安石不是随口一说,事后不算数,空口无凭,他是要“立法”(“且立法”)为据的。在立此法前,他调来了一位叫周清者。周本江宁法司,级别不高,顶多是监狱长,业务蛮精熟,能力甚了得。王安石调他来,交他一个任务:翻旧案;给他一个政策:升新官。翻旧案与升新官,是这么挂钩的:你翻一件旧案,我升你一回新官。
有人羡慕嫉妒恨。办四件案子,便给升四个台阶,算“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苏轼批王安石语)吧。粗粗想,好像是的。然则认真算一算,其中艰辛也非人所能道。周清翻了四个案子,花费时间不长不短是四年,一年只翻过一件。一者,可见当年审案,整体质量还是不错的,看来枉法案子不算多,不是随便抽出一件就是冤假错案;二者,王公立法一案升一官,也如“一字千金”一样,对《吕氏春秋》有自信吧;三者,翻案比审案估计更难,必须说服当年判官啊,这些判官都是位高权重的,个个都精通法理和辩理。审案难,判案难,翻案难上加难。
每一桩案件中,要让每一个当事人都感受到正义。错审乱判一桩案子,在司法审判里,或许不妨碍其正确率达到相当高的水准。算达到99%吧,可是还有百分之一的错误呢?便是当事人百分之百的不公正。命案的审理,或是错误率最少的吧,而若稍有失误,哪怕正确率占99.99%,其错误率仅0.01%,一旦成错案,便是人命关天。
案件审理,自有申诉机制,当事人不服,可以上诉,这制度其功甚著,防了很多很多错案,也修补了些漏洞。当事人来求法,未必懂法,有时蛮信任审判,但有些断案者对不起人啊,空负了信任;还有一些当事人呢,嫌麻烦,吃亏算了,不上告了,因为上告成本太大。感觉有冤枉,当事人上诉或不上诉,都是司法纠错机制在司法外部行事,在司法内部又如何设置纠错呢?王安石出台“一事迁一官”文件,便是从内部来开展司法纠错实践。内外兼修,漏洞少了嘛。不过,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动力是不一样的。司法当事人,那是为自己办事,自有动力;内部监督,如陆春祥先生说的,“翻了旧案,一个官员升上去,便有一个官员降下来”,那多得罪人。得罪的是“自己人”,得罪自己人便是得罪自己。要怎样来让纠错人说服自己“干,这事我干”?王安石下了点猛药,药力甚足,铁板钉钉改判原审官员自以为办得铁板钉钉的一件铁案,就铁定给你升一个级别。王安石对公正司法,看来真是下了大决心、使了大力气的,“故刑房吏日取旧案吹毛,以求其失”。
王安石下的决心,还真不大有什么错的,不过其使的力气,感觉有点过猛,未必科学。若都这么干,某人连连给平反十四五件冤假错案,怎么办?王公法改思路洵可一鉴,其动力系统则或可再议。
(刊于2017年9月28日解放日报朝花周刊·综合版)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朝花时文”上月热读文章:
董卿:打动人心的,不是光环而是情怀
林洙:守候思成
何柏青:泡饭
吴京:票房破纪录,为什么我兴奋不起来
陈富强:木心的影子
伍佰下:骑在自行车上的三毛
王春鸣:一次返回,一次别离
从易:让我进影院的是她们的仇恨,让我哭着出来的是她们的温柔
这是“朝花时文”第1338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wbb037@jfdaily.com。 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
“朝花时文”上可查询曾为解放日报“朝花”写作的从80岁到八零后的200多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和媒体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们是谁,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复在首页对话框,如果我们已建这位作者目录,你就可静待发送过来该作者为本副刊或微信撰写的文章。你也可回到上页,看屏幕下方的三个子目录,阅读近期力作。
苹果用户请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向编辑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