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鹏举《读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句》:“雄文旷世希,王者在京畿。石鼓凭歌赋,韩碑任谤诽。云横盘硬语,雪拥感寒晖。何事来萧寺,黄昏蝙蝠飞。”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诗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在唐宋八大家中排名第一,不只是按出生前后排列的第一,更是他的文字无愧第一。中国人历来看重文章华国、诗书传家。所谓的文章,不只是说文采,而是说见地、说思想和有关国事的策论。而韩愈正是这样的大文人,这样的好文字。韩愈多次科考落榜、多次过不了博学鸿词科这一关,可以认为,他的文字已经走过了时代。他之后来到了帝王的跟前,是他个人之幸,也是时代之幸。他握有伟大的文字,这样的文字足以让时代为他昂扬。韩愈写过平淮西碑,他从国家统一的层面上,盛赞了平淮西的主持者、宰相裴度的历史功绩。后来前线战将、雪夜入蔡州的李愬家属不服,韩碑被磨掉了。李商隐因此写过名为《韩碑》的诗作,支持韩愈。李商隐的《韩碑》也是千古名篇。可见,文人的大小,文字的高下,最终是由见地决定的。
韩愈的文章,无人质疑,同样是文字的他的诗呢?历来的评价,多是看低了。韩愈写过一首“石鼓歌”。他在诗的伊始,说可惜李杜不在了,只能由他勉为其难,来称颂石鼓文了。他说先秦时期的石鼓文,是有关史迹、古文字和文学的伟大物证。可惜它的文辞,《诗经》没收入。原物甚至直到唐代,依然流落民间。他在诗里写出了“孔子西行不到秦”的名句。他很感慨地说,这么伟大的石鼓文,连孔子也给疏漏了。可以试想一下,这样的“石鼓歌”,李杜可能写出来吗?应该不能。李杜没这样的见地。再说,“石鼓歌”的文字,极其生猛奇谲,和石鼓文一样,凡大文人,总有一种天纵之姿。这一种天纵之姿,李杜也是没有的。韩愈最让人熟知的是他的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他因谏迎佛骨事,触怒了唐宪宗。朝夕之间,他被贬潮州,而且是立马启程。他因忠获罪,还是非罪远谪,妻女还待随后赶来,他的感慨自然是五内俱焚。他写了这首堪称忠烈的诗。这首诗有杜甫一样的沉痛,更有他以文入诗、独到的坚贞。尤其是第三联,十四个字,情境阔大,真气淋漓,抵得一篇大文字。这样的句子,只有韩愈这样干得九重气象的大文人,才能写出来。末句说他必死他乡,他过命的小辈韩湘会埋他。韩湘就是之后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人中麟凤,也以类聚。
少年时最早读到的是韩愈的 《山石》。记得读到“黄昏到寺蝙蝠飞”一句,心就被他震撼到了。
重读谢晋:我们的电影是否配得上时代 | 金涛
万方与曹禺,这样“扭结”了一辈子 l 王梦悦
我们的芳华,在沪闵路上回响 | 郑宪
养小 | 王太生
这是“朝花时文”第1724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 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
“朝花时文”上可查询曾为解放日报“朝花”写作的从80岁到八零后的200多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和媒体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们是谁,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复在首页对话框,如果我们已建这位作者目录,你就可静待发送过来该作者为本副刊或微信撰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