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用蓝牙耳机听歌、戴蓝牙手环跑步都不是新鲜事了,可你大概想不到,有人研究了蓝牙卫生棉条,致力于解决女性在生理期时一不小心就“霸气侧漏”的尴尬问题。
这家叫my.FLow的公司在卫生棉条上设计了一条额外的长线,能和放到腰部的蓝牙模块连接。使用这款卫生棉条,你就能随时在手机上进行“流量查询”。
丨图片来源:trackmyflow.com
也许你一时半会儿不会用上蓝牙卫生棉条,但这个产品还是会让人感慨:原来蓝牙技术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渗透到这种地步了。
2018年生产出的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100%都装有蓝牙,像你的蓝牙音箱、蓝牙耳机这样的蓝牙音频设备,2018年将制造出8亿台。(数据来源:AB)
丨图片来源:fossbytes.com
人人都在使用蓝牙,可是我们对它几乎一无所知。所以,蓝牙到底是个啥呀?
蓝牙是怎么来的?故事要从20多年前讲起。
1996年,诺基亚还是通信业绝对的爸爸,他们认为短程无线通信技术大有前途,就开始研究。
与此同时,英特尔和爱立信等公司也在研究这个,一家一个项目,一家一个标准。但是大家都知道,全球通用一种标准比几家乱打要靠谱,于是他们几家公司就组成了特殊利益集团(SIG),准备研究出短程无线通信技术的一个共同标准。
这几位通信业爸爸虽然组建了家庭,但在给孩子起名字的问题上还是谈不拢。各家公司提了好多命名这项技术的提案,最后,IBM公司提议的“PAN”(个人区域网络的英文缩写)在投票胜出了。
可是为什么蓝牙“姓蓝不姓潘”呢?
因为当他们拿“PAN”这个名字去注册商标的时候,上网一搜,发现已经有成千上万个叫这名字的了,可能就像在咱们国家给孩子起名叫“王伟”吧。
但是,这项技术马上要推广,其他的名字又来不及准备,于是,他们想起了“Bluetooth”,这是他们一直内部使用的昵称。就这样,“蓝牙”这个有点奇葩、有点俏皮的名字就传开了。
幸好有“蓝牙”这个备胎名字关键时刻顶上去,不然这东西还有可能被命名为“Flirt”,就是“调情”。当时这个提案的灵感来自西方的一句俚语“Getting close, but not touching”,倒是和蓝牙工作原理很符合。
但是如果把“咱俩连蓝牙”换成说“咱俩现在调个情”,总觉得老脸一红……
“蓝牙”这个名字是蓝牙特殊利益集团中来自英特尔的工程师吉姆(Jim Kardach)提出来的。
丨图片来源:newsroom.intel.com
有一回他和爱立信的斯文(Sven Mattisson)去酒吧,俩人聊到历史,斯文提到了一本叫《大船》的书,讲到丹麦国王哈拉尔统一了领土和宗教纷争,把丹麦和挪威统一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当他回到家,碰巧又在一本讲维京人的书里看到这个哈拉尔国王,他一下子有了灵感——
把不同的国家和信仰统一起来,这跟他们研究统一蓝牙标准的目的不是很像吗!于是他提议取名“蓝牙”,就是取自这位哈拉尔国王的英文名Haral。
丨图片来源:newsroom.intel.com
蓝牙经典的图标,则是这位国王名字的首字母H(ᚼ)和B(ᛒ)拼在一起组成的。ᚼ和ᛒ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世纪使用的卢恩字母,这种已经灭绝的字母以这种奇妙的方式流传了下来。
丨图片来源:newsroom.intel.com
话说回来,这位国王叫“蓝牙”,还真是因为他嘴里有颗蓝色的坏牙……
无论你买的是哪个牌子的蓝牙音箱/耳机/运动手环,总是能和你的手机电脑连上。蓝牙们好像都有种默契,只要打开,靠近,两台设备就能配对成功,比两个人配对成功可容易多了,这是为什么?
因为人家所有蓝牙,都在同样的频段上工作。
丨图片来源:新浪微博@冯绍峰
咳,说回这个频段。蓝牙工作的频段是ISM频段( Sc Medical Band)。ISM频段是全世界各国专为工业、科学和医用留出的频段。使用ISM频段不需要特别的许可证,也就不需要为“办证”花钱。
就像不收费的公路老堵车一样,ISM频段也挤满了各种设备。你的蓝牙和你家Wi-Fi、微波炉、无绳电话和汽车开门器,都在使用这个ISM频段,导致这条“路”相当拥挤嘈杂。
所以,为了避免其他设备的干扰,蓝牙学习装x王坂本,发动了【秘技 · 反复横跳】!
正经地说,就是蓝牙采用了跳频技术(Frequency-Hopping Sprea,简写为 FHSS)。蓝牙具体的工作频段是从2401MHz到2479MHz,每个“频道”(channel)占1MHz,共79个“频道”。蓝牙传出的信号在79个“频道”之间随机跳跃,当遇到干扰多的频道时就迅速跳换到下一个频道。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看电视的时候,一看到哪个台模糊你就马上换台,挑清楚的台看,就是这种感觉……
当然,蓝牙“换台”的速度比你快多了,是每秒钟1600次。要是按你的手速来,你用蓝牙耳机听一首歌恐怕能断一万回。
两台装有蓝牙模块的设备,是如何“牵手成功”的?
其实,不管是你用手机蓝牙开共享单车的锁,还是我现在用蓝牙键盘敲下这些字,两台蓝牙设备之间是存在主从关系的。
蓝牙模块在制造的时候就基于主从架构(master/slave arch),也就是说,蓝牙技术规定,每一对蓝牙模块之间进行通信时,必须有一个扮演“主人”,另一个扮演“仆人”,游戏才能开始。(画风有些奇怪……)
“仆人”开启广播模式,发出一些信号,然后,只能由“主人”开始查找,发起配对。
配对过程大概就是,一主一仆会固定一个时间“约会”,用约好的频率,一起跳频。
对不起放错图了,应该是这张:
当两台机器跳频同步了,它们就连接成功可以互传数据了。
不要小瞧你手里这台手机,它的蓝牙模块有时是S,有时是M——当然了,我是说它有时是“仆人”(Slave)有时是“主人”(Master),两个蓝牙设备间的“主仆”关系是会根据通信情况转换的。
现在,你懂蓝牙了吗?
luetooth.com
CSDN.net
trackmyflow.com
Tech H:How Bluetooth got its name,Jim Kardach,EETimes,2008
Why Is Bluetooth Called “Bluetooth”? How Did It Get Its Name And Logo? Adarsh Verma,FOSSBYTES,2017
安利一下你觉得好用的蓝牙设备吧
?
封面图片来源 = bore
动图来源 = GI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