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本由[奥] 茨威格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页数:28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一):【行有韶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她还是个孩子,而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开始阅读的时候,书中的文字就就慢慢将我的心带入愈来愈安静的地方,让人慢慢感受到文字的寂静,主人公隐忍的爱情,就像清晨河面上飘洒的雾气般,若隐若现,这种氛围将我包围这,一张一弛由书中起伏的情感和自己的感受所控制。这种情愫,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一个女人暗恋了一个男人一生,生命的轨迹几次与他相交,又被不可抗拒的外力作用下分离,直至女人死去,男人却竟然不知道她名字,记忆里也没有她的痕迹。
原来爱情可以这样去独自守侯,原来爱情可以这样去花开花谢,原来爱情可以在寂寞中绽放,可以在死亡后凋谢。那个成熟稳重的作家,那个在生活里游刃有余的男人,看完信后颓然坐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直到生命最后才能透露心迹,但她却给自己的心安了个家。可是他呢,漂泊狂乱的心每天都在奔跑,却每天都找不到归途,究竟谁比谁更孤独?她最终沦为风尘女子,他却始终只是一个风尘男人。
她爱上他,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一个陌生女人,她用清纯、失贞、放荡守护着自己的初恋秘密到死,轮到他也要在余生中忍受着思念的煎熬!
“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种力量,站起来,跟着你走”。这么深情爱着一个人这么无私奉献着自己,其实你只是喜欢这样痴情得爱着包容着一个男人的自己而已。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说,里面的一厢情愿有作死的成分呢。明明有机会坦诚,明明有途径让自己幸福,可就是变相虐自己,放不开的是执念。
没有一个女人,象我这样死心塌地的爱过你。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因为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激:在这点上,我愿意在你所有结交的女人当中成为独一无二的一个。可是当然了,你从来也没有想过我,你已经把我忘得一干二净。什么样的感情伟大而隐秘如这般震撼人心。我想若不是这份情感扎根于一个童稚的心灵中,那么也不会如此的执着深入骨髓。她的爱是那样的纯粹和热烈,即使深陷泥沼也不愿他为自己皱一下眉头,也不愿干涉他的自由的灵魂。我想大概她爱的就是这个不羁自由的灵魂。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而不被人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低三下四 ,曲意逢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的那种欲火炙烈,不知不觉中贪图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内心孤独的孩子才会把全部的爱集中起来,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一头栽了进去,就像跌进了一个深渊”。卑微到尘埃里的爱,教我不怎么喜欢。我想我一辈子都做不到这样。喜欢它,是因为从这本小说中看到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单纯的爱,古人结绳记事,我们也会在心中打下心结,纠结于故人往事,有人幸运的解开了,有人却只能把它们带进坟墓。心有千千结,我们常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可我们往往找错了那个系铃的人。很多时候,打上心结的人是我们自己,庸人自扰,与他人有何相干。就如这句话:我爱你,但这份爱与你无关。对你的爱我会封存至此,让我对你的这份爱干净透亮。我永不会对你说出爱,但这份爱却会一直存在我的心里。我爱你,与你无关。但赞美的同时,也为女主感情悲哀,她的一生没有快乐过,如果换种方式为自己争取一下,结局或许不那么让人心痛了!
因为爱,你为某人付出很多很多,只是你和那人绝口不谈你有多辛苦,绝口不谈你为那人牺牲多少,绝口不谈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当你这样做了,你的爱是无价的,是高贵的。一旦你跟对方说你有多辛苦,你牺牲了多少,并谈到回报问题,你的爱就不再是无价的了。爱一旦有价了,就会很有可能变得很低贱。因为自尊,她从来没有敢于直面他的眼光,告诉他,不,我们不只是简单的缘分,我终其一生都在触碰你,甚至生下你的孩子,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穷人总是遭人践踏、受人凌辱的,总 是牺牲品。我不愿意、我绝不愿意你的孩子、你的聪明美丽的孩子注定了 要在这深深的底层,在陋巷的垃圾堆中,在霉烂、卑下的环境之中,在一 间后屋的龌龊的空气中长大成人。不能让他那娇嫩的嘴唇去说那些粗俚的 语言,不能让他那白净的身体去穿穷人家的发霉的皱缩的衣衫——你的孩 子应该拥有一切,应该享有人间一切财富,一切轻松愉快,他应该也上升到你的高度,进入你的生活圈子。我为了你,用尽一生。可你,怎么能一次次地说,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呢?可当一切将在乱世里淹没,当生命如蜡烛般微弱,她终于心有不甘,要将秘密告白。勇气的来源,是因为一切她都看不到了。
只是,一个自尊的女人,在期盼等待抑或修缮自己的同时,却怎么也没有勇气揭露自己真实的身份,一次又一次,如此,她最终选择了一种生不能到达,死却可以永久索取关注的方式,来揭开自己。
这种爱,源于自知,也源于对爱人本质的熟悉和绝望,将机会寄予被动的结果,这场爱情终只能独个绽放,终究孤苦地破灭。
最后男人恍然若失的走着,他的眼神又仿佛在寻找什么。他在寻找这份深情的气味吧。空了的花瓶,烂掉的苹果,时隔多年与老管家照面时的悲凉。是一个女人用一生诠释的一份感情,我们无法评论这种偏执感情的错与对。我们只是在最后忧愁的琵琶声中唏嘘不已。
“我始终为你而紧张,为你而颤抖;可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像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紧绷的发条没有感觉一样;这根发条在暗中耐心地为你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嘀嗒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除了你再也没有一个我可以爱的人了。但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呢,你从来也没有认出过我,你从我身边走过,就像从一条河边走过,你踩在我的身上,就像踩在了一块石头上面,你总是走啊,走啊,不停地向前走着,却叫我在等待中逝去了一生。”一句“小姐”,你早,道出了这个女人的悲哀。连一个管家都认出了她,而且很尊重地称呼她。可是她爱的人,从没有真正的认识过她.这句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她落泪了,那个人永远都在那里,却永远都不会爱她!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二):不知道为什么评分竟然这么高
还是大一的时候和我挺暧昧的一个女生和我提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说这个的话剧如何如何。后来心里一直想看看这本书。现在总算读完了这部书,只能说略失望,竟然有8.多的评分。
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篇文章来谈,写的是一个爱到卑微里的女人的心路历程吧,说实话打心眼里瞧不起这种爱情,不想过多评价了。本书中其余的文章呢,也是涉及了一些情情爱爱的,不太欣赏。唯一觉得比较好的文章就是那篇象棋的故事,看来一个人的天赋会令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取得较大的成就,而专注也会让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啊,从这篇文章的各个方面也能悟到不少啊。
总统来说,本人还是不太喜欢这部书啊。。。。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三):他生莫做有情痴
普拉特尔的春天
这篇写的很美很浪漫,虽然是很短的篇幅,但是也让人感动它的美好,人生是有希望的。人生还有许多珍贵的爱值得期待。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封好长好长的信,模糊了男主角的身影,这是只有一个女人的舞台。
她爱得卑微,对她而言,那是一生一次的爱恋,他永远在她心里。而他不记得他了,她对他而言,是萍水相逢、露水姻缘,不过一场艳遇,一次欢愉,是众多女子里,也许较特别的一个,也会是他余生最特别的一个女人。
人们可能会说她被爱情蒙蔽了心,一个风流多情的男人,不会为谁停留。爱上这样一个人注定是一个悲剧。但谁能否定她曾经炙热如火焰般的爱情得到过回应,她拥有过销魂、欢愉、幸福的曾经。虽然很短暂。这些许美好回忆已是一些人无法触及的。
也有些人说她爱上的是一个完美的假象,勇敢地说出爱,也许就会发现他的许多缺点。我却觉得她清醒地让自己沉沦。这也是许多温柔女子的共同点,愿意迁就她们爱得人。她明白他的风流多情,她知道他流连花丛与各色女子舞蹈调情,她清楚自己爱的就是他这幅模样。
她迁就他,她也拥有自尊。她不愿对他说出自己的难处,怕给他添麻烦,也怕他误会自己贪图钱财而非痴恋他。她给他自由,与女人玩乐的自由。她是给予者,却卑微着期盼他的回顾。似乎它只要在爱的人面前保持纯净与真诚。
她写这封信是儿子死去的时候,这大概是因为一个丧子母亲无处宣泄悲痛,只能告诉他,孩子的父亲,唯一一个她付出真心的人。她很痛,她说儿子有多好,那在失去儿子之后,就有多痛。因为她将全部对他的爱都转移到了儿子身上,将儿子当成了他,她原以为他再也不会离开他了,结果儿子死了,连带着他好像也一并离开了。她写这封信,大概只是一种无言的安慰,还有一个他还在远方。她尽可能的给儿子最好的,不惜奉献自己。真是一种病态的畸形的爱,十年如一日。
我也曾迷恋过一个男生,留意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去他走过的地方,看他参加过的比赛,尝他夸过的食物。我把遇见他的每个片段化成文字。那时我想,写成一封长长的信邮寄给他。但我对他的深情不够,在这段单恋里,我似乎是在跟自己恋爱,爱上的只是一个我幻想中的他,我从未接近过他,总是躲得远远的。我不够勇敢,让他知晓他背后的阴影里有我的存在。我不敢靠近他,不敢打扰他。我没有她那样十年一日的深情,不如她那样即使他忘了你也义无反顾的勇敢。所以她欢喜过也伤痛过。2016-5-10 10:56:36
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啊,相逢即是重识,相逢也是别离。只是那个人不知道她对每一次的相遇有多期盼,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一期一会。这一部分结束,我觉得难过、凄凉和悲哀。她记了他一辈子,他却两次都没有认出她来,他从未记住过她。他付钱的举动侮辱、伤害了她的爱。我感动于老管家认出了她。人这一辈子最卑微的要求,就是有人能记住她,能被爱的人记住,那真是幸事一件。如果她有来世,希望她能得到完整的幸福,不再这样执着。2016-5-10 20:01:1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四):因为深爱,所以陌生。
夏日午后,低飞的蜻蜓,聒噪的蝉鸣。偶尔微风,带来的微凉,也足够让人欢欣鼓舞。
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躺在竹席上,放着清新的音乐。再次读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高三的暑假。读完后在摘记本里写了一篇名曰《存在信里的可怜女人》的读后感。
这次的再读,也是因为无意间翻看了这篇读后感。
再读本书,是电子版的。不能说与之前的感受完全不同了。因为时隔两年,自己的想法和对事物的判断都在改变着。所以与之前的那次阅读,的确有了不同的感受。但同样的,也还是有着相同的疑惑。
首先,整个故事里,除首尾对男主人公动作和心理的描写外,其余的内容均是陌生女人来信。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内容。
相遇总是偶然。
那个热爱的阅读的少女,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各式各样的书时,就已对书的主人产生了幻想。而当你次日现身,干净利落,气度不凡的样子,在少女心里,已永久铭记。
那时,少女才豆蔻之年。
其后,你无心的沼泽,却让少女深深陷入,无法自拔。少女把这些懵懂的情愫,又暗藏心底。偶然的进入你的房间,把她的一切与你相赠。又把你的一切,包括你屋子的那只花瓶印在记忆里。
造化弄人。
无奈的少女,要离开这座城了。她彻夜难眠,趴在门后,只为再看一眼,你的容颜。或许,心里祈求着与你做个哪怕最简单的告别。而你深夜归来,却带回一个艳丽的女人,那一刻她一定痛心疾首。
即使知道你是花花公子,她也从未有过不再爱你的念头。她生下了你们的儿子,她在每年你的生日为你送上玫瑰。
她努力的生活,只为心里有爱。她只想 再次见到你。
见到她的爱人。
无缘相逢不相识。
无缘不是对面不相逢,而且相逢不相识。多少次的相遇,邂逅,相拥而眠。你享受着这一切,却没认出她来,就像从来没有遇见过。
你不知道,那是她最深的渴望。你甚至拿钱去伤害她,伤害她唯一的骄傲。
儿子死了,她也即将离开这个只有你的世界。她最后的要求是:每年你的生日买束白玫瑰插在花瓶里。
她永远就像个少女,也永远像少女时代那样爱着你。
故事至此:除了深深地叹息,也只有摆摆头的无可奈何。
是什么支撑着她走的这一刻?是爱吗?还是超越爱之后的当成了一种信仰?
她从始至终的爱着,却不被得知。而R先生,也从初到末,享用着这无息的爱,毫不自知。
她或许在我们看来很可怜,故事结局很悲凉。但是在她的心里,她一定不是这样的感觉。
之所以愿意这样陌生的存在,那是因为深爱。
我想,或许这又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爱情了。成了信仰。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五):“他以千百个美好的小时欣赏艺术,却没有下过一小时的苦功来搞搞创作。”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序12.一个人随着祖国的死亡,失去的要比那一片有限的国土多得多。
「夏天的故事」
•2.他以千百个美好的小时欣赏艺术,却没有下过一小时的苦功来搞搞创作。
•2.温暖的空气像女人温柔的胳膊,温存地依偎在树影身上,她的呼吸里充满看不见的鲜花的芳香。
•6.有的少女很害羞,您可以对她们大胆妄为,因为她们束手无策,宁愿吃哑巴亏,也不去告诉别人。
「月光巷」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41.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比不上孩子暗地里悄悄所怀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如此希望渺茫,曲意逢迎,卑躬屈节,低声下气,热情奔放,它与成年妇女那种欲火中烧的、本能的挑逗性的爱情并不一样。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将他们的全部热情集中起来,其余的人在社交活动中滥用自己的感情,在卿卿我我中把自己的感情消磨殆尽,他们听说过很多关于爱情的事,读过许多关于爱情的书。他们知道,爱情是人们的共同命运。他们玩弄爱情,就像玩弄一个玩具,他们夸耀爱情,就像男孩子夸耀他们抽了第一支香烟。
•43.我的心像琴弦一样绷得紧紧的,你一出现,它就不住的奏鸣。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个小时」
•85.就我个人来说,理解人所得到的乐趣要比审判人所得到的大得多。
「里昂的婚礼」
•151.哪里人们愿意诚心诚意地在上帝面前结合在一起,哪里就是教堂和祭坛。
「被遗忘的梦」
「灼人的秘密」
•178.他以男孩子所特有的那种执拗的忠诚,在漫长的好几小时里始终痴心地等着他。他觉得走掉或者独自做点什么事都是一种罪过。
•186.任何热情压在像小孩那么纤细的肌体上,宛如压在柔软的石蜡上一样,都会留下它的痕迹。
「象棋的故事」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六):“只有你把我忘了”
“只有你把我忘了,我却记了你爱了你整整一辈子”,记得看电影的时候,这一幕,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大约这个女人是暗恋的极致了吧,也许我们并没有像她那样,那样深那样固执的用自己的一生暗恋着那个从来不记得她的人,但是我想或多或少的都有过暗恋,至少是暗恋的感觉吧!
没有人可以来评论小说里的女人和R先生的对错,看完了也只能掩卷长叹——这就是爱情,或者说这就是爱情。今天,就在今天我翻自己以前的日志,看到那句话“在这样温暖高远的秋天里,连痛苦都是明媚的吧”。对我来说,这一句话足以解释我看到这篇小说的感同身受,那种美好、纠结、痛苦,也许最终都将归为美好,可以让很多年后的我回忆起来仍然觉得是美好的。就在前些天,我仍无数次的怨恨他,我恨他带给我的无限的痛苦,那些不知道被什么一刺激就会疼起来没完没了的痛苦,我恨他认识了我又忘了我,我恨他种种,更恨自己,恨自己的种种,终结为一种,那就是那首天天听的歌——我恨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