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是:
“当你遇到一个人,他能理解你的处境,尊重你的观点和信仰,和你打成一片让你觉得很舒服。但当你想进一步和他深入交往时,会发现他总是和你保持一定距离,让你觉得你们总是隔着一层,这人八成比你聪明很多。”
确实如此。所谓“聪明人”,在社交方面,大多数是“友善、亲切但不乏距离感”。
因为他们懂得这个道理:人脉的关键,在于个人实力,而不是其他。
1
四种无效社交,要趁早放弃
1、退出牢骚满腹的聊天室
那些喜欢自说自话、埋天怨地的人,总把别人当做情绪的垃圾桶,不管不顾地倾倒所有的负能量,却不明白:抱怨,是把双刃剑,既透支了自己对生活的的热忱,又降低了他人对未来的期待。
2、远离攀比膨胀的社交圈
人一旦到了中年,经历了许许多多风雨,有了一定生活阅历,也看清了一些人。
不难发现,身边总会出现一聚到一起就攀比,互相利用的社交圈子。
有些人甚至傻傻地以为吃顿饭,说几句话,就算是拥有一个有价值的“人脉”了。
殊不知,那些奔着互相利用而结成的社交圈,易结,也易散。
并且人如果长期身处这种圈子下,不仅浪费时间,更甚的是往往会迷失自我。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攀比相互利用的社交圈,请尽早远离,还生活一份安宁。
群处时,守住嘴;独处时,守住心。
远离是非圈,告别是非人,是成年人最大的成熟。
三观不同的人,相处起来有多累?
你喜欢看书,可他们却说,看书有什么用,都是在装文艺。
和三观不同的人来往,总是劳心劳力,到头来,麻烦了别人,更委屈了自己。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频率相似的人,即使翻山越岭,也终会相聚在一起;磁场不合的人,即使朝夕相处,也终究不是一路人。
层次不同,不必凑合;三观不同,无法强融。
2
垃圾社交,不如独处
在《你手机里的常用联系人有几个》的社会实验短片中,实验者的通讯录里有上千人的好友,但是当导演要求他们删掉点头之交、点赞之交后,竟只剩下两三人。
也就是说,相识1000人,真正重要的,却只有2至3人。
原来,有时我们整日里忙前忙后“应酬”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之人。
当然,人是群居动物,社交不可避免。但人生短短三万来天里,实在没必要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垃圾社交上。
与其低质量地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毕竟,人生在世,不止喧嚣,不止沸腾,还应该有独自静守的境界。
真正高效的社交,从来不以广度论英雄,只以深度定输赢。
正如《请停止无效社交》一书中所说:
“当你的能力,资源,地位配不上你的社交野心,你所做的不过是无效的社交。”
放弃那些想走捷径的念头,拨开那些虚幻的假象吧。
种下梧桐树,才有凤凰来。
你努力了,就会自备力量、自创天地,自然也就不必曲意逢迎、自我折损。
因为,抱人大腿,不如锤炼自己大脑,看人脸色,不如提升自己成色。
人生的贵人,从来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