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看神迹吗?
人死而复生,
或者神亲自出现在你面前?
相信很多人都渴望看见神迹,
以证明自己的所信或不信。
但我们总是忽视一点:
这个让我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界,
本身就是一个神迹。
日月星辰、春夏秋冬、
山川湖海、风霜雨雪……
生命的循环往复,
你有留心观察过吗?
今天的作文,
小作者留心了家乡的四季。
让我们跟着苏更生老师一起,
去看看这神奇的自然界吧~
/学生作文/
家乡
宜东镇大堰小学 六年级 王雅琴
“我和我的家乡”征稿作品
春天的清晨里拉开窗帘,一片生机映出眼中,打开窗户,一阵花香扑鼻而来。家乡的清晨没有雾气笼罩,也不似江南如水墨画般温润。但在这晨曦中,也别有一番风味。
春雨后,花叶尖的露珠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不起眼的小草们争先恐后地探出头,你拥我挤地看这美丽的世界。不知名的野花香在春风吹拂下氤氲开来。春风不仅送来了花香,也送走了春姑娘。
行在小溪边,看那三五成群的小孩子们在溪中嬉戏玩水,一不留心就招来了青苔的“报复”,青苔甚是得意:“看你们还敢不敢站我头上了!”灸热的阳光烤着大地,引来蝉的抗议;小鸟迤逦似在附议。夜晚,躺在草坪上,望着那满天星星在它们的舞台上表演,几只萤火虫飞过将白天的劳累一扫而空。
白天,农民伯伯们抽下丰收的汗水,洒红田野。彼时骄阳正好,风过林梢,吹来秋天。
秋天的田野里不再绿油油的一片,而是一片金黄。梨压弯了枝头,玉米杆兴高采烈地举起了“举重冠军之杯”,梨树见此一幕,不经意间垂得更低了,无奈叹息。苹果与柿子挂满了整个树枝,点缀着那已没了叶子的“秃头”树。田间的小路,飘满了落叶。虽没有枫叶般的红火,但也别具一格。独自走上这洒满落叶的小路,听着脚下传来“沙沙沙”的响声,看着天边夕阳洒下浓浓的桔红,感受着晚风送来的凉爽,多么惬意啊!
脱下金黄的衣服,大地又换上了雪白的棉衣。一朵朵雪花如同成千上万只银蝶,在风中起舞,停在人们的肩头。寒风中,有着一群孩子在玩雪。全身打扮得如同圆球,小脸、小手通红,却浑然不知。而在寒风中,不单单只有那群小孩子,更有四大君子之一——梅花的身影。百花凋雾,梅花独开。正如王安石所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白开。”这梅花也为漫天白雪增加了一分色彩。”
家乡,一年四季皆如画卷。春天,百花争艳,春意盎然;夏天,嬉戏玩水,蝉鸣流萤;秋天,丰收落叶,夕阳晚风;冬天,大雪纷飞梅花独开。任四季轮回,时光变迁,我依旧最爱我那美如画卷的家乡!
/名家点评/
苏更生
作家
看得出来王雅琴小朋友的确热爱写作,也希望能将自己家乡的四季描绘得美丽动人。作文有过人之处,结构清晰,文字优美,文中四季景色分明,读来让人感受到了热爱家乡的快乐。
但也应注意,文章落入了范文的套路之中。人初学写作,使用和模仿各种范文在情理之中,但在模仿时,尽量结合自己的生活。
举个简单的例子,自己在家乡的夏天能吃什么独特的水果?冬天有什么习俗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的?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这样通过“我”的眼睛来描绘家乡四季,或许会给读者更生动、独特的阅读体验,也会让作文和其他优秀的作文不一样。
家乡
宜东镇大堰小学 六年级 王雅琴
“我和我的家乡”征稿作品
春天的清晨里拉开窗帘,一片生机映出(入)眼中,打开窗户,一阵花香扑鼻而来。家乡的清晨没有雾气笼罩,也不似江南如水墨画般温润。但在这晨曦中,也别有一番风味。
此段旁批
开头很有韵味,只是,从你简单的描写中,读者还难以想象你的家乡的样子,因为你所描写的关于家乡的风景还是比较普遍的,并不特殊。如果能够对比江南,把家乡的特点具体、直接地点明就更好了。甚至可以直言家乡的位置、名字,这样,有兴趣的读者没准还会去搜索一下照片,就会更有代入感。
春雨后,花叶尖的露珠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不起眼的小草们争先恐后地探出头,你拥我挤地看这美丽的世界。不知名的野花香在春风吹拂下氤氲开来。春风不仅送来了花香,也送走了春姑娘。(这句话不合理。春风是代表春天的,应该和春天并存,怎么会送走春姑娘呢?建议结合夏天的特征,用夏天的某样事物去代替这里的“春风”。)
行在小溪边,看那三五成群的小孩子们在溪中嬉戏玩水,一不留心就招来了青苔的“报复”,青苔甚是得意:“看你们还敢不敢站我头上了!”灸热的阳光烤着大地,引来蝉的抗议;小鸟迤逦(,)似在附议。夜晚,躺在草坪上,望着那满天星星在它们的舞台上表演,几只萤火虫飞过将白天的劳累一扫而空。
白天,农民伯伯们抽下丰收的汗水,洒红田野。彼时骄阳正好,风过林梢,吹来秋天。
此段旁批
这段话和前一段同是属于家乡夏天的景象,但前一段里你已经从白天写到了夜晚,这一段又突然写白天,只为引出关于秋天的内容,从时间线来看不太顺畅。建议可以从夏天夜晚的景色入手,进行转折过渡。农民伯伯的部分,则放到前面关于夏天白天的描写中。
秋天的田野里不再绿油油的一片(去掉“的一片”),而是一片金黄。梨压弯了枝头,玉米杆兴高采烈地举起了“举重冠军之杯”,梨树见此一幕,不经意间垂得更低了,无奈叹息。苹果与柿子挂满了整个树枝,点缀着那已没了叶子的“秃头”树。田间的小路,飘满了落叶。虽没有枫叶般的红火,但也别具一格(不要笼统地说“别具一格”,可以用具体的描述,说明落叶的颜色、形状等等)。独自走上这洒满落叶的小路,听着脚下传来“沙沙沙”的响声,看着天边夕阳洒下浓浓的桔红,感受着晚风送来的凉爽,多么惬意啊!
脱下金黄的衣服,大地又换上了雪白的棉衣。一朵朵雪花如同成千上万只银蝶,在风中起舞,停在人们的肩头。寒风中,有着(去掉“有着”)一群孩子(正)在玩雪。(,)(他们)全身打扮得如同圆球,小脸、小手通红,却浑然不知。而在寒风中,不单单只有那群小孩子,更有四大君子之一——梅花的身影。(承接上一句看,这句话有些别扭,建议稍作修改:与这群小孩作伴的,还有四大君子之一——梅花。)百花凋零,梅花独开。正如王安石所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白开。”这梅花也为漫天白雪增加了一分色彩。
家乡,一年四季皆如画卷。春天,百花争艳,春意盎然;夏天,嬉戏玩水,蝉鸣流萤;秋天,丰收落叶,夕阳晚风;冬天,大雪纷飞梅花独开。任四季轮回,时光变迁,我依旧最爱我那美如画卷的家乡!
此段旁批
结尾的概述很到位,把家乡四季的特点都点出来了,有总结全文的效果。
本文值得肯定之处
语言流畅,表达童趣
本文通过家乡四季之景表现家乡“四季皆如画”的特点,语言优美流畅,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运用自如,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生趣十足的美景。而本文最为出彩之处便是对拟人手法的运用,“青苔”的“报复”,蝉的“抗议”以及“举重冠军”玉米杆等表达都非常富有新意和童趣。
本文尚可提升之处
个人情感展现不足
个人情感的代入稍显不足。全文围绕四季景色展开,环境描写非常充分,但对于自己与环境的联结提及甚少。“家乡”是一个具体的环境,同时也是承载故事和情感的容器,建议将除了景色之外的家乡生活展现一二,写出独属于你的那一份“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