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狼.1 额仑草原》是一本由安波舜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狼.1 额仑草原》读后感(一):信任和爱——《少年狼》
少年狼
《少年狼.1 额仑草原》读后感(二):少年狼,少年郎
看到封面上“安波舜”的名字,第一反应自然是姜戎《狼图腾》的编辑。折口上的作者简介也主要提及出版人的身份,编辑代表作是《狼图腾》和当代原创中篇小说“布老虎”系列。将近二十年前,长篇小说《狼图腾》的成功,不仅是作者姜戎纯文学创作的成功,而且是编辑安波舜所创造的版权和商业运作成功典例。此书已成经典,影响力至今绵绵不绝。
故而,当《少年狼》这套安波舜当作者的儿童文学读物摆在手边,我以为——安波舜作为一位编辑家,《狼图腾》在他生命里刻下的痕迹,着实太深刻了。以至于多年之后,他会有冲动也动笔写一套关于狼的书,呼应揉进灵魂里的回响。 以阅读体验验证,这应该也是对的。《少年狼》讲述了额仑草原的小白狼巴雅尔自小不幸离开狼群,但他在成长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逐渐磨炼了生活的本领和智慧,领悟了勇敢和爱的真谛,交到忠实可靠的朋友,并最终回归狼群,少年成王的故事,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在《少年狼》里,几乎随处可见作者从《狼图腾》汲取的养分。主人公巴雅尔在还没有睁开眼睛的幼年,就因为意外而与狼群脱离——只要读过《狼图腾》小说的读者,想必不难由此联想起那头自小被知青陈阵收养的小狼。巴雅尔在草原上的人类天敌蒜头王父子,则有着《狼图腾》里人为猎杀狼群、破坏草原生态的包顺贵的影子……《少年狼》里草原上狼、羊、作为高洁象征的天鹅、战斗的骏马等不同动物“角色”的设定,除了反映出作者对《狼图腾》所写的草原生态、动物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最主要,则是这些草原动物的性格和精神,几乎都与《狼图腾》一脉相承。
《少年狼》是儿童成长小说,但也继承和强调了《狼图腾》最重要的精神内核之一,即从草原动物身上提炼出“狼性”和“羊性”,并形成强烈的对比。“狼性”代表着人格的高贵独立,坚强勇毅,不奴颜婢膝,却也不回避狼身上兽性的凶残。这是贯穿小说对主人公巴雅尔刻画的始终的。所以,即便从这部拟人化的儿童小说,读者也能领略栩栩如生的、挥洒动物自然天性的狼的风采。在小说中不少自然主义和生态主义笔触的带领下,可以投入或许为大多数读者所陌生的额仑草原,及从狼、金雕、狐狸等动物——而非人类——的视角所认知的自然界生物链。如果没有《狼图腾》在先,《少年狼》很难灌注如此强大的文字生命力。“羊性”则怯懦自私,在遇到危险的紧要关头只顾自己死活,毫无团队意识和纪律性,更加映衬出“狼性”的难能可贵。
对于具有抽象提炼性的“狼性”“羊性”,成人阅读《狼图腾》,尚要以文学鉴赏的眼光去领会。而在篇幅不长的儿童小说《少年狼》里,作者以简明生动、画面感强、适合儿童阅读的语言,描绘了几次狼袭击羊群的场面,向儿童读者诠释了“狼性”与“羊性”。而且,作者也善于创造一些凝练、隽永而优美的“金句”,十分契合儿童读者的需要。因为从认知的角度而言,这些“金句”尤其适合孩子学习道理,留下记忆,及在放下书本之后的不经意间,蓦然回味——这是给成人阅读的《狼图腾》所没有的。
试稍举“金句”之例:
人类有致命的弱点,就是自私和盲从。
你们看见过羊群反抗狼吗?看见过猪关心邻居的死活吗?
尊重长辈和照顾老弱病残,不是强者对弱智的恩赐,而是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自由不是放纵,不是挥霍生命,而是在磨难中锤炼意志,更加自律!
……
因为这部《少年狼》,我才知道安波舜也是出色的作家,发表的字数以百万计。是他编辑家的名声太响亮,反倒掩盖了作家身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另一份“看家本领”做底气,在儿童文学小说《少年狼》的字里行间,我也读到了一种的“少年气”——此书写得放开手脚,挥洒自如,几乎是完全不刻意去讨好读者。由此,反而成就了一部纯文学的成长小说佳作。 这部作品,选取在功利时代看似冷门的儿童文学主题,不回避对经典《狼图腾》的致敬,由此,得以坦坦荡荡“站在巨人的肩上”,以充沛的文字生命力,焕发全新的文学之光。整部小说充斥着文字功底卓越的纯文学式场面描写、景物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等,借草原动物角色,呈现了人性的多面与复杂。文字透出活泼泼乃至有点像“狼性”的气质,无论对儿童,对成人,都好看得很。
《少年狼.1 额仑草原》读后感(三):额仑草原来了一个贪婪而又自私的蒜头王
从前,在遥远的中国北方,有一片美丽的草原——额仑草原。
在这片草原上,有这样一个包围圈——狼群、流浪狗群、藏族獒犬群、牧羊人、羊群,一圈包围着一圈,狼群在最外面。
这是一片生生不息的草原,因为狼群夏季捕捉破坏草原的鼠,兔,旱獭;冬季围猎繁衍过剩的黄羊。传统的牧民也知道如何与这些动物和平相处,所以额仑草原千百年来世代更替,繁衍不息。
可是,贪婪而又自私的蒜头王一家来到了额仑草原,在那个冬天,他们盗走了狼群哈敦家族整个过冬的食粮,他们不似从前的牧羊人那般与狼群三七分,四六分或者五五分,而是盗走了所有。这片草原维系了千百年的平衡由此被打破,哈敦家族在这个冬天迎来了八只年轻的狼崽,这八只狼崽是哈敦家族的希望,但是狼群没有了食物,母狼托娅没有充足的奶水喂养它们,哈敦家族只能选择报复。
它们决定猎杀蒜头王家的羊群。
狼群若想袭击牧民家的羊群,必须要通过中间的三层包围圈——流浪狗群、藏族獒犬群、牧羊人。
流浪狗群不会直接驱赶狼群,但是会提醒牧民狼群来了。流浪狗群之所以会帮助牧羊人,提醒他们狼群的到来,是因为它们会受惠于牧羊人,它们本来也是敖犬,只是因为对羊群的照看不当,被牧羊人驱逐,其实,它们(曾经作为敖犬)也很难,在哈敦二世也就是白脖狼王对羊群发起进攻之后,獒犬群受到蒜头王的惩罚时,老獒王脱脱“无动于衷”,因为人类根本不知獒犬的苦衷,监管不力会受罚,若是监管过当导致羊群的损失,那么就会被踢入流浪狗的队伍。牧羊人会给予流浪狗一些残羹冷炙,所以流浪狗群也只是会提醒牧羊人,而不会帮助牧羊人驱赶狼群。
几番斗智斗勇之下,白脖狼王成功袭击了蒜头王家的羊群,获得了过冬的食物,但是蒜头王也反击了,所以哈敦家族只能放弃当前的洞穴,躲到另外一个洞穴里,在这个过程中,母狼托娅不得不丢下她的小八——巴雅尔……
--------------------------------------------------------------------------------------------- 在《少年狼:额仑草原》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额仑草原的基本情况以及由于蒜头王一家的到来,额仑草原的变化。少年狼——巴雅尔的故事就将在这片草原上展开。
我觉得,这是一本超出我意料之外的书籍。因为它的题材,我们肯定能知道,它是呼吁我们保护自然,尊重生命。但是这些道理,它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又或者说,它是通过很多张嘴告诉我们的,比如老狼王哈敦一世,蒜头妈,老獒王脱脱,獒妈花花……
举一个例子,老狼王哈敦一世告诉儿子白脖狼王——只能袭击蒜头王家的羊群,即使其他牧民也参与了盗走它们过冬食粮的行动。因为蒜头王是首恶,只惩治首恶,其他人就会围观,哈敦家族就有胜的希望,而其他人的恶,“惩罚大多数人,甚至是整个人类破坏草原的恶,是长生天的责任。”我们自己其实也是会遇到这些问题的,就比如说蒜头王偷走了哈敦家族整个过冬的食粮,哈敦家族可能因此面临着灭族的威胁,但是如果哈敦家族将这些仇恨加在所有人类身上,那么,他们就会袭击所有的羊群,不只是蒜头王家的羊群,那么这个时候,它们,其实也变成了“人类”——自私而又贪婪,袭击蒜头王家的羊群够它们家族过冬了,所以老狼王告诉白脖狼王,只袭击蒜头王家的羊群,至于其他曾经犯过错的人,它们管不了也不能管,报复的结果是自己不能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同时,这本书当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情节,比如巴雅尔还是小八的时候变成了一堆会移动的“超大牛粪”,还乐坏了屎壳郎们;比如小狼巴雅尔坚持自己是小狗……语言很幽默很适合小朋友阅读,书中还有许多插画,也是很美的。
《少年狼.1 额仑草原》读后感(四):我们一直都在寻找自己
还记得那片草原吗?额仑草原,那里的故事要从那本《狼图腾》说起。这片草原除了能够给我们带来宽广的心境同时也打破了我们的对狼的刻板印象。其实在《狼图腾》之前,我们对狼的感觉就是贪婪、狡猾、凶狠、残暴,让人厌恶、畏惧。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国人歌颂过狼但是这是因为这本书《狼图腾》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这一次的故事还是发生在额仑草原,主人公成为了一匹落伍的小狼:巴雅尔。草丰水美的额仑草原,原本是一派生机勃勃美丽的地方。茫茫大草原,是位博大而残酷的母亲,那里所有的动物:人、狼、马、狗、狐狸等等都是她的儿女,缺一不可。他们在母亲的怀抱里,组成强大的食物链,相互控制着数量来回报草原母亲,这种回报是天然的。
草原的生存环境是残酷的,优胜略汰是生存的唯一法则。所有的生物通过草原这个真实的大舞台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轮番使用,不是你死便是我活,每个能够存活终老的身影,都可以说是优秀的、顽强的、可敬的。
也许《狼图腾》这本书带我们领略了草原上人与动物之间或者说狼对于草原人民的意义所在,是生命的象征更是一种图腾般庄严的存在。那么这本书是写给孩子们的,故事中的巴雅尔,出生不久之后便与狼群分开,和流浪的藏獒犬父母生活在一起。在与藏獒犬一家相处的过程中,活泼好动的巴雅尔闯下了不少祸,待在藏獒夫妇身边,自学捕食猎物,却被流浪狗嗤之以鼻;想和獒犬妹妹一起玩耍,不料被獒王凶狠的咬掉半条尾巴;总算走向了大草原,却被迫当了狼夫妇孩子的“保姆”……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巴雅尔回到了狼群家族,但是迎接他的并不是家人的拥抱,而是成员们的不欢迎。狼群之中,只有爷爷对他爱护有加,它不仅网我能够成为狼王,更是告诉了我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一次,巴雅尔真的可以吗?这一次需要我们翻开书认真探索。这本书的推荐阅读年龄是7-10+。我的建议依旧是,突破对儿童读物这一个界限,这个故事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但是里面巴雅尔所面对的境况却是我们每年也都在经历的。融入新的集体,挑战的新的事物,面对误解,面对孤立甚至面对如何选择的时候,我们是否也选择了逃避与躲避。我们看似已经成年但是我们并未成熟,我们稚嫩的相信每一次的转变可以带来新的希望,可是过程却总是不尽人如意。
巴雅尔在成长,我们亦是在陪着他共同成长。作者运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将一个少年狼刻画成为一个独自面对成长的少年,历经千辛万苦是否归来时还是那个少年?
这本书中巴雅尔的成长故事牵动着读者的心。有人说这是一本中国版的《狮子王》,关乎成长,关乎每一个少年的心灵底色。即使遇到了残酷的命运,也要勇敢的活出自我。
书中的一段话令我记忆深刻:“珍惜你的痛苦经历吧,我的孙儿小八。你失去的,是一层像蝉蜕一样的轻薄脆弱的壳。你得到的,却是一副成熟的盔甲和翅膀。它让你内心强大,不惧生死,磨砺出一副成熟的盔甲和翅膀。它让你的内心强大,不惧生死,磨砺出一只成年狼追求梦想的意志。”
一路走来,我们也同少年狼一样,过程中收到了各种各样的伤害,我们痛苦着但是这个过程我们深知,越痛苦,我们就越能够成长。我们所经历的所有都是上天对我们的恩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看完这本书,我将这篇《孟子》反复读了很多遍,也许这就是巴雅尔的故事。草原上的故事还在继续,但是依旧充满斗志昂扬!
合上这本书,我突然明白,那股子血气方刚的冲劲儿,我一直都不能丢……故事还在继续,这就是生活,也是故事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