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女孩》是一部由Manjari Makijany执导,阿姆里特·马赫拉 / 瓦希达·拉赫曼 / Rachel Saanchita Gupta主演的一部剧情 / 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滑板女孩》观后感(一):叙事完整,跌宕起伏,有笑有泪,比较有新鲜感。
与一般直线型剧情的印度励志片不同,《滑板女孩》的人物支线颇为丰富。比如那个外教,还有“从天而降”的杰西卡,都是有故事的人。除了观众常见的励志片套路,从无到有,从阻碍到克服,《滑板女孩》的小细节处理得不错。整体来讲,《滑板女孩》叙事完整,跌宕起伏,有笑有泪。英文和印地语结合,更有商业片的氛围,与一般的宝莱坞电影表达方式有所区别,比较有新鲜感。
《滑板女孩》观后感(二):滑板女孩
这是一部“网大”,所以本身保留着网络大电影的那种气质。我挺喜欢开头部分的,特别是女孩和弟弟愉快的玩完自制的滑板后,目送弟弟进入学校时的那种失落感,还有坐在父亲的摩托车后看着同学们放学时的那种羡慕+渴望+无奈的心情,可以说整部电影如果没有女孩的演技,那这片就废了。伦敦来的女青年的出场方式特别突兀,有种救世主来到人间的既视感,当然这也是欧美喜欢的价值观。女青年来到这个村子的动机也很仓促,邦主夫人答应建滑板公园的情节也很着急,等等,这就是我说的,他充满了网络大电影的气质,很多细节刻画得比较着急,感觉是在赶时间,这样的代价的就是流于表面。说点关于人物的,邦主夫人在影片中的角色就像观世音菩萨,在需要的时候出来洒两滴仙水,不是说不行,但这样的角色塑造就是神一般的纯在,缺少了一点灵性,很难走进人心。关于女孩父亲的角色在结尾挺让人失望的,因为他突然变了个人似的,就因为他看到女孩逃婚后站在滑板的赛场上吗?我觉得不太合理,因为影片大部分时间,这位父亲是一位思想传统、固执、大男子主义的形象的,甚至让人有些害怕,而他的存在正式女孩追求自我的最大阻碍,但这个最大的阻力突然自己消失了,挺让我失望的。我自己斗胆设想了一下修改方案,父亲忍气看完了比赛,等女孩比赛结束后来到父母身边,准备回去结婚,因为女孩的逃婚行为给这位爱面子的父亲的脸给丢尽了,所以他试图再甩女孩一巴掌,但被母亲拦住了,这时邦主夫人讲话把女孩叫到身边,才打断了父亲的暴力行为,邦主的一番讲话并给女孩颁奖,触动了父亲的心,他的心态才开始转变。
女孩出现在赛场时,我特别期待能有一场让人震撼的视听语言的表达,然而并没有。这里我想到了“飞鹰艾迪”,所以比较失望。整体故事内容,我想到的是“厕所英雄”,当然两者的水平还是不一样的。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说的没错,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细节的问题。不过整体输出的价值观还是值得肯定的。
《滑板女孩》观后感(三):规规矩矩的励志片
第一幕非常吸引人
逃婚从房顶爬出这一幕也很喜欢
最后这一幕想拥有一双一样的滑板鞋喜欢
不太满意,但是很喜欢滑板这个切入点。
故事节奏一开始有些拖拉,到最后戛然而止。女孩逃了婚,参加了比赛,被认可,这能改变她的一生吗?女上君的故事?莫妮卡的身世与工作?(或者爱情线?)
反应的社会问题也是意料之中。父亲的强权,种姓的隔离,逼婚,辍学,村庄的传统观念,排外,当地政府的势利不务实事…
一张纸条,几眼相望的青春懵懂很纯洁动人,但也仅此而已。
但是滑滑板就很帅!解锁滑板➕逃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