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方法论》是一本由刘淼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阅然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笑话方法论》读后感(一):一起笑哈哈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你们嫉妒作者的文采吗?自己能写吗? 总之我看这本书的状态就是不停的哈哈哈,我舍友还以为我精神上出问题了 趣味性极强,有的是老梗,深深被人们遗忘。原因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有的是新潮段子,原名冷笑话,一手遮天,撑起新新时代的绿伞。我们还差一朵朵傲娇的大红花。支起宇宙无敌大爆炸的家。就差一个你。一起讨论使宇宙发酵(笑)的办法吧。
请看21世纪最有效的搞笑指南之一!
《笑话方法论》读后感(二):幽默与滑稽
里面有一段话,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当我们有优越感的时候,我们就会开心,正像是看到马戏团的小丑,京剧里面的丑角,星爷电影里的如花,这种令我们开心的东西只能称之为滑稽,而幽默不是这样,幽默不仅仅有滑稽,也有反讽,教育等意味,那么问题就来了,这本书让我知道的什么,就是一个出人意料,一个伤害,再加上网上那么多的段子,消化居然就成了本书,不过正像是作者说的,正经严肃的讨论幽默的作品可读性高,但无趣味,但是如果放了太多笑话在里面,我会更反胃
《笑话方法论》读后感(三):一辈子很短,我想笑着过完
我,从呱呱坠地时就被赋予了倒计时的命运,开始迈向一个已知的结局。
这样一场无法操控起点与终点的单程旅途,曾让我迷茫无助、束手无措。我像一只不知生存意义与奋斗价值的蝼蚁,在干涸的土地上呆立。偶然读到刘淼的一篇幽默小文,像一碗酥油,灌顶而明。
后来辗转了解到,读的这篇文章是刘淼《笑话方法论》的一小节。刘淼借以此书展示其幽默的人生态度。这本书囊括了古今中外的经典笑话与最系统全面的笑话分析指南,也涵盖了他自身的人生哲学与生活理念。读这本书时,我便想,或许人唯一存在的意义,就是选择怎么过完这一生吧。到底是泪奔而去,还是大笑归来?刘淼选了后者,那我呢?
最近恰逢此书纸质版面市。不禁让我想起当年读它时的心境,遂写此文,也算为这场人生的偶遇画下个圆满的句点。
《笑话方法论》读后感(四):好看的脸蛋很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有件小事竟在我脑海里存了10年挥之不去。
读高一时,关系还不错的邻桌女生手机震动,屏幕显示“皮卡丘”,接起来我才知道那头居然是她妈妈。我问她,妈妈在你的电话簿里为什么会是“皮卡丘”,她解释道,有一天,她从姥姥家回来,对她妈说:“妈,我觉得你妈长得有点像皮卡丘。”她妈觉得怎么可以这么说姥姥,气的直接回复“你妈才像皮卡丘呢!”
从此,这位阿姨在女儿的电话簿里就被存为了“皮卡丘”。
《笑话方法论》读后感(五):特地注册了豆瓣账号来写这篇评论
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书,为什么这么好的书现在才出来,为什么这么好的书出版了却没有太多人知道……
前天帮同事收了个快递,拆开来看竟然是作者送给她的签名版,被封面吸引,所以借回家看,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读完,真的是太好的一本书了,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作者朋友写这么一本书送给我?
我小时候也考虑过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一个笑话好笑,人类为什么会创造笑话?多年以来,也一直期待着有这么一本书,然而一直都没有。
我的人生中常常有低落的时刻。谁又不是呢?我时常怀疑是否自己得了抑郁症,这个世界简直糟透了……
这本书让我的心情大好,但它并不仅仅是一本笑话说,相反,它很深刻,“笑到最后”那一章真的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我已经下单买了这本书,要是有一本签名版的该多好,唉,也许我不该那么贪心。但我还是愿意把这么好的书,推荐给所有我爱的人。
《笑话方法论》读后感(六):欢乐
The way of hahaha
光是听书名,就让人觉得很欢乐,
而我喜欢听欢乐的故事,
和有趣的人交谈,
生活不容易,不如意事,八九不离十,
而这本是让人欢乐的书,
如果生活不能让你笑,那你就笑笑生活!
我喜欢这种生活态度。
摘个书中关于抑郁者的描述吧:抑郁的对立面并不是快乐(快乐的对立面是悲伤)--而是活力。抑郁是一种缺乏活力的表现。笑话可以给一个悲伤的人带来欢乐,却无法给抑郁的人补充活力。
乐观主义者:“还有半杯水呢!”
悲观主义者:“只剩半杯水了。”
抑郁症患者:“马上就没有水了,我们都会渴死,这全都是我的错!”
阳光不好,心情低落的时候,听听笑话,和朋友聊聊天,出去跑步运动,看看美好的风景,都能让人增加活力,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笑话方法论》读后感(七):每天都要开怀笑
我们每天可能都忙碌于工作,在上下班高峰的地铁上面无表情地通勤。
有多久没有好好坐下来看一本书了。
有多久没有认真笑一笑了。
其实,悲观是件复杂而容易达到的事儿,乐观则是个简单却难以得到的东西。
所以我浑浑噩噩陷入了悲观的魔障,却在越长大越成熟的岁月里,追寻创造快乐的能量。
我一路学习去繁从简,因为悲伤真是件顶复杂的事,像玲珑盒中的烟、像金丝铜炉里的蛊,让人沉迷也让人消瘦,除去则是个抽丝的过程。快乐确要单纯的多,也自有一派阳刚之气,只不过他难以得到。先学会说笑话,或许是个不错的起步,这个你们可以跟刘淼去学,他是行家,一整部书的教学指南,够你们研究一阵子了。
在无尽悲伤的岁月里,好像世间也都只是黑白的色调:
再也不会因一场雨而喜悦土地的滋润,不会因一朵花沉迷造物主的神秘,不会因市井繁华而感受浓浓生气;只剩瑟瑟悲凉、不久衰败的枯叶以及被世界遗弃的孤寂。
记忆至此,就像一条黑暗螺旋的甬道,我陷入其中,没有着力的基石,没有救赎的仪仗,越挣扎就越快速地降落,身后,则是无尽的深渊。我觉得人类是很容易陷入自我悲观的深渊的,只不过或深或浅。
能有这样一本书,在我心情最低谷的时候陪伴我,我觉得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出现在那里,我看了,所以我开心了。
你呢?
《笑话方法论》读后感(八):除了鸡汤总要来点硬货
说起来,我挺喜欢咪蒙的,喜欢当年那个能说出“社会表彰活着的顺从者和死去的叛逆者,而文人不过是时代的点缀而已”的通透的咪蒙。即使现在,我也依然会因阅读咪蒙的文章而获得酣畅淋漓发泄的快感,只是发泄就是发泄,请不要总包裹那些高大上的虚假外衣,让人迷了眼,挡了路。
我觉得人生嘛,就要活得痛快一点,要哭就大哭,要笑就大笑。哭完笑完,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谁还要费心去分辨鸡汤里掺没掺鸡精,兑没兑水,活得累不累?简书主编刘淼的人生观,我就很喜欢,快乐至上。
他有一本书叫《笑话方法论》,把笑话嚼吧碎了给你听,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笑话“逗”士。书的英文名字更搞笑,叫The way of hahaha。写到这儿,突然觉得这哥们好可爱啊。人生哭着而来,难道还要哭着而去吗?我们本就应该行走在一条通往“哈哈哈”大笑的康庄大道。
反正面对人生的歧途,既然同样是疏导情绪,为什么非要选择喝碗鸡汤呢,听个笑话让自己乐一乐,或者学学刘淼《笑话方法论》里的笑话技巧,做个一代笑“逗”,岂不乐哉?要不我也学“鸡汤”“传个教”,你们叫“心灵鸡汤”,那我就叫“笑话小料”。你们喝鸡汤当正餐,我就读笑话添个味儿,反正鸡汤不管饱,谁饿谁知道?
《笑话方法论》读后感(九):How to make people laughing
最近新买的这本书,强烈推荐《笑话方法论》。一开始只是觉得包装很好看,后来发现,确实是本笑话书,简直笑死我了。这个作者收集了好多笑话,还总结了讲笑话的方法。
如何讲好笑话这件事,我只服刘淼。
01.“你爸妈结婚二十几年从没吵过架,怎么做到的?”
“我妈嫁进门的那天,狗对她吼, 她平静地说,这是第一次。过了一会儿,狗又对她吼,她说,这是第二次。狗对她吼第三次的时候,她拿菜刀把狗砍死了。我爸对她吼,你神经病啊!我妈平静地看着我爸说,这是第一次。从此以后,他们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当时看好像是《喜剧总动员》还是什么的时候,刘亮白鸽他们说这个,笑死我了。最好笑的是作者竟然还在后面补了一句。
02.请动物保护主义者们不要伤心,这是一条虚构的狗。这个笑话一方面伤害了一条狗,同时也伤害了父亲——他可能从此需要战战兢兢地生活。(哈哈哈哈哈,牛逼大发了)
03.“你……你好,我取……取点钱。”
“你卡带了吗?”
“老子这叫……口……口吃!”
妈蛋,不是我笑点低,是真心错愕啊。
还有一个关于慢的话题的
04.从前有一只大鱼和一只小鱼。
有一天 小鱼问大鱼:大~鱼~大~鱼~你~平~常~喜~欢~吃~什~么~丫。
大鱼说:我~喜~欢~吃~说~话~慢~的~小~鱼。
然后小鱼说:喔 酱紫 造了!
当时,我看到就笑喷了啊,完全是我和我老板的写照,心累~
05.在举行葬礼时我向神父要WiFi密码。
“请尊重死者!”神父说到。
“好的,谢谢,有没有感叹号?”
06.公鸡被杀。警察过来问狗:“知道谁杀了公鸡吗?”狗回答:“母鸡啊。”这时母鸡杀出来给了狗一个耳光:“说话能不能别带广东腔。”
07.你是电,李四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08.有两颗药在大街上一直跑啊跑啊跑啊,别人问他们为什么跑,它们说:“要不能停!”
09.我曾经得过精神分裂症,但现在我们已经康复了。
10.有一种凄凉叫这道数学题已经超越了我的语文理解范围。
《笑话方法论》读后感(十):总结
这本方法论里,没有方法,只有论。笑话一般,条理不清,逻辑生硬,但仍然有可取之处,对此进行总结提炼。
笑话要素:出人意料、带来伤害
出人意料:新鲜感 / 打破惯性思维
新鲜感,来自新奇事物,不在读者认知范围。为什么孩童笑点低,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都很新鲜。
打破惯性思维,两种方式:
1、无需铺垫,打破听众常识经验,又可细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和逻辑经验,谐音梗就属于利用听觉经验。
2、通过铺垫建立惯性,又可细分为归纳和因果。
归纳:相声中的三番四抖就是这种模式,三翻就是要在短暂的时间内使听众形成思维定式,四抖时将这个思维定式打破。例如打豆豆笑话。
因果:因果关系符合正常逻辑,却有悖于常人经验。
因为小明努力学习,所以小明高度近视。因果变形:先给出结果,再给出一个有悖于常人逻辑的原因。
“你得了一种罕见的传染病,”医生对病人说,“我们准备把你隔离,你只能吃薄煎饼。”“薄煎饼能治我的病吗?”“不能,因为门缝下只能塞进去薄煎饼。”从内容上,常见的有:
吹牛:夸大事实。
白日梦/错觉:例如你已经是个成熟的进度条了,要学会自己成长。
自相矛盾:例如给我双份鸡腿堡套餐,对了,可乐不要,我减肥。
鸡同鸭讲:例如病人告知医生手术刀落在肚子里了,医生说没关系,他还有备用。
请君入瓮:因为陷入对方的圈套而"无言以对"。
学校有很多人谈恋爱,一天政教处主任来到我们教室:我长得丑不丑。全班静,然后他大吼一声:我长那么丑都找到老婆了,你们急什么!带来伤害:听众幸灾乐祸,从被伤害群体身上获得优越感
又分为物质伤害和精神伤害,常见的有:
性别错位:例如女母老虎,男像娘们。
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地域歧视:例如黑人长得黑,四川耙耳朵。
相貌歧视:例如丑、胖。
身体损伤:例如崴了,摔了,脸肿了。
* 传统笑话和冷笑话
传统笑话:情节取胜。
冷笑话:语言实现荒诞,凭借荒诞不经的逻辑破绽,让听众取得智力上的优越感而达到幽默效果:
家里人说我方向感差,我不服,直到今天买西瓜竟然买成了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