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100个基本》是一本由[日]松浦弥太郎著作,文治图书·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元,页数:4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100个基本》读后感(一):自我更新·自我反省·自我发展
- [ ] 此外我还意识到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 我们使用的都不单是大脑 更有心 用心享受 才能学习更多东西
《新100个基本》读后感(二):和自己的约定
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系列,是我在书店一见钟情的书,趁着世界读书日这个幌子,又给了自己买书的借口。其实在书店都快翻完了,但本着只有作为信条保留在身边,才能让这本书的作用最大化,遂买了一套。好多人说这书是不落俗套的心灵鸡汤,道理当然谁都懂啦,但我是把它当作有用的生活准则的,如果足够自律每天来更新自己,就算我最终还是成为一个普通的成年人了,也会是一个超nice的人吧,内心有对生活的热爱,生活肯定也不会差。我也开始写自己的100个基本啦,其中一条是每天记录一件幸福的小事,这是个好的开始吧。今天是立夏哦,我在深圳书城待了一天,看了两本喜欢的书,我感到很自在很幸福。
《新100个基本》读后感(三):思考时不妨读点书
思考,就是在迷茫的时候想要寻找到答案。思考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人喜欢去交流,和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吸取对方的观点和态度,从而充实自己的头脑。有的人喜欢听课,利用资源寻找到生命的方向。有的人喜欢看书,我就是这一类。且不说我看书的目的,就是打发时光的活动里我也是最喜欢看书。看书可以帮我解决问题,例如沟通问题,例如自我成长问题。看书还能帮我增长见识,例如历史地理。看书还能帮我打发时间。其实人无时无刻不是在思考,日常的交流也是思考的过程。也许一本书中的一点点内容就能帮我们打开放在心里的扣子。看着书皮,我们可以想入非非,也可以聚精会神。也许,当我们把书本放在膝盖上时,我们内心便会无比安宁。
《新100个基本》读后感(四):走在知行合一的路上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语言简单而有力量。真想随身带着,失落的时候翻一翻。可惜我知道这治标不治本,我需要实践,而不是看两眼就自我安慰了。
这本书于我的价值,就是提醒我,知道了之后,还要实践。所谓知行合一的难度,就是知道了却没有做到。于是可以每一天更新一下这条书评,因为每天解锁一条基本,慢慢实践起来。嘿!
【001】每天更新一下自己。
因为在可视化的工作坊中脑洞出了一个情绪可视化的表,紧接着自己又做了一个工作可视化的表,五颜六色的excel,非常激励我记录自己每一个时刻的状态,保持实时觉察,自己当下的状态是否需要调整,可以怎么调整,等等。
【002】
《新100个基本》读后感(五):200个基本鼓励自我更新的人生
几年前看过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这次在图书馆偶遇新100个基本。这次最大的不同是提供了工作和生活各100个基本理念。算起来一共200个锦囊妙计呀。
最让我感到新颖的一个比喻是,他把爱情和友情比喻成一个蛋糕上的奶油和蛋糕胚。前者是甜蜜美丽的,但是夫妻双方要有坚固的友谊,如同蛋糕胚,才能让爱情得以存留。
这本书的内容设计特别方便,左边页面是一句话,代表这个基本习惯的主旨。右面是简短的三两段文字,写出为何要保持这个基本习惯,以及如何做到。
可以随时把这本书放在案头,随心翻阅也能有所得。松浦弥太郎也鼓励大家自己写出自己的100个基本,定会为自我更新带来不竭的动力。
《新100个基本》读后感(六):自我更新
知道这本书是从一个微博的博主那里,看到她分享了一下照片,看封面的第一眼就感觉是一本励志类的书——比起里面提到的各种自我更新指南,我认为它的励志功能可能更加大一些。有一些作者提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是作者松浦弥太郎个人的经验和想法分享,虽然我们没办法完全效仿,但是可以作为一种引导,给我们一些自己对于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启示——关键是让我们有了“去自我更新,发现自己在生活与工作中的基本方式”的意识,能够有这样的意识,我们就能借着作者手秉的烛火,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发现自己的生活,工作基本。 因为作者有了这样的初衷,所以随书附上了一本小册子,给我们写自己的100个生活基本和100个工作基本,是一位心地很好心思细腻的作者,看得到他真诚希望读者的生活越发改善的心。 TT
《新100个基本》读后感(七):别着急发牢骚&不说可是
1.别着急发牢骚
遇到问题时,人很容易立马摆出防御的姿态, 和问题保持距离,接着发牢骚"我为什么这么倒 霄""原因不在我身上"。牢骚原本就是想说就说 的东西,更何况有些牢骚也很正当、很合情合理。 但是,发牢骚不能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请主动面对吧! 在问题被解决之前,请紧闭双唇,先别着急发牢骚。
2.不说可是
虽然"可是"不代表恶意,但这一癖好会招 来麻烦。比如对方告诉你"那家店不错",而你 却说"可是这家店更好",在我看来,你之所以 做出这一举动,是因为认知受到了威胁,好像完 全不接受对方的意见。如果你有这样的癖好,请 积极改正。优秀的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坦 率,不管什么话,都会抱着一颗欽佩的心谦虚倾 听。听说有好的事物,就去勇于尝试;听说有不 错的电影,就去积极观看。正因为这份坦率,收 获才会越来越多。
《新100个基本》读后感(八):工作与生活的间接经验
《新100个基本》集合了100条职场哲学和100条生活哲学,总共200个基本,是作者从仔细观察生活和工作中得到的感动和发现。文字不多,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较适合现在一些讲究“快”的年轻的读者,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看完一本书。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又花了不少时间,因为作者每一处的感悟和发现都值得反复推敲,都值得细细品味。许多工作中遇到的共性的烦恼,作者的智慧却总结出了完美的应对之策和切实有效的自我调节的方法,许多生活中的场景及应对的技巧,让我也找到了自处时的游刃有余的状态。
作者松浦弥太郎是生活美学家,担任老牌生活杂志《生活手帖》的总编辑,开设了个性旧书店“COW BOOKS”,他还被称成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生活手帖》一直是我很喜欢的生活杂志,对于我们内地来说,经济的繁荣慢慢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活”,开始关注该怎么活,该怎么工作,该如何自处。不得不承认,日本作为老牌的强国,虽然经济总值被中国赶超了,但是文化方面确实领先了我国很多年。我们作为学习者,一方面仔细地剖析和学习日本精致的生活艺术,另一方面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摸索富有传统特色的文化生活。从这本书中,我也读到了日本人工作与生活的精细与认真,这200条间接经验,或许在你人生的岁月中会有某一刻是有启发和触动的。
《新100个基本》读后感(九):日式小清新鸡汤
就喜欢这种小清新风格的鸡汤,很日式。
在佛山岭南天地逛书店的时候看到的,成功被书店的陈列洗脑,回来就买了。
关注日本人写的关于生活感悟的书,得追溯到《简单的艺术》,作者不是日本人,但写的是日式的生活,姑且也算。
这类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读完有一种内心安宁的感觉。没有强迫说教,只是很温柔地提出建议,告诉你这样做的话,你会变得更好哦。
栗子。书中有一节是关于选择的, 它提醒我们要重视选择这件事情本身。其实人每天要做的决定远比想象中多,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决定,那也是我们个人意志的体现,你选择什么,从一定程度上也定义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多多斟酌挑选,不要稀里糊涂,也不要随便就对自己交代了,是认真生活的态度。
封面那排小人儿也是很有意思的。要从背面看过来正面。
字数不多,一口气读完了。然后放在一旁,时常翻翻,翻到哪看哪。然后就每天正能量满满啦。
《新100个基本》读后感(十):新100个基本
之前看见有朋友在打卡100个基本,有点好奇就找了松浦弥太郎的新100个基本。 1.有几条都在写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我觉得这点比较难。遇到一个能理解你的苦心的人还好,如果遇到一个不知回报的人人生只怕越来越难。 2.有说到快速回复会带来好运。但是我觉得快速回复会打扰我们当前做事的节奏和思维,之前看的小强升职记和深度思维也比较提倡批量处理邮件,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告诉我如果晚一点回复,他人也会在这个空隙找到解决方案。 3.我感觉人生对我们的要求真的很高,又要有团结合作的意识,又要有不随波逐流的意识,既要学会合作,又要警惕集体意识。 4.永远记得自己能做到。 5.有说要了解世人点评的事。但我精力有限无法事事顾到,而且我对一些事真的不感兴趣……就很难做到了解或者略微懂行。 6.要和优秀的人一起玩。只有被大佬虐成渣渣的时候才会努力奋斗呀,就好像俞敏洪说自己组建公司都找的是比自己厉害的人,富爸爸穷爸爸里的富爸爸找的也是比自己聪明的人给他做事 7.每天更新自己。每天把“现在正在思考的事”和“今后想要做的事”都做个记录,未来就能明确知道自己这段时间在想什么了。 8.学会谦让忍耐。每个人的话题都是围绕自己多一点,但总要有人倾听。这大概就是我总是冷场的原因,可是感同身受真的好难鸭。不会说话的我也真的想融入大家的话题[流泪] 9.了解自己想吃什么。人在身体不利的时候总会想吃刺激性的东西来麻痹自己,这可能是身体崩溃的前兆。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