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活好2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1-31 03:17: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活好2读后感1000字

  《活好2》是一本由[日]日野原重明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好2》读后感(一):活久并不能代表生命的意义,活好才是让生命更精彩。

  《士兵突击》许三多有一句: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要好好活着。那什么是有意义呢?

  日野原重明老先生在他的《活好2》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只是关注自己通过这件事情能获得什么?还要想一想这件事情为别人带来了什么?为社会带来了什么?这句话就是我在书中到关于活好的意义所在。

  一百多岁的日野原重明老先生,每周坚持出诊,每天将所贝所思所得写成专栏供读者阅读。坚持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在生命的时间长河里如何乐观的为他人提供有用的东西才能使得生命有意义,换过方式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才是活好的意义,无关生命长短。

  在《活好2》一书中日野老先生还记录了他生活中的许趣事 以及他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 ,《活好2》不仅堪称教科书级别的 “老人生活指南 ”,也会为其他年龄段的人带来丰盈的生活启迪。所以无论你处于什么年龄段,你都值得把这本书拿来读一读 !

  《活好2》读后感(二):我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育儿焦虑,居然被一位105岁老爷爷治愈了。

  是不是觉得,105岁的老人跟人工智时代,好像根本就不沾边。 但是,先看看这位老先生,100多岁时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1.我100多岁了,还能不断学习新知识。 2.将生命赋予的时间尽可能地用于扶助他人。 3.永远做新的事,就永远不会老。 4.我在外面将手写文稿,传真给秘书,秘书录入电脑,发给编辑。未来还有什么新式工具会成为我的伙伴? 5.如果一件事别人努力尝试100次,那么妹妹一定会努力尝试200次。 6.能随时用诗歌记录生活中的感悟;会写歌;会用钢琴谱曲;能用绘画调剂生活。 《活好2》可以说这是一本浓缩着,日野原重明老先生先生100多年人生智慧的书。

选自豆瓣相册

  老先生直到105岁的时候,每天还忙着各种工作,还要到各地做演讲: 他鼓励老人要有意义地生活; 他给小学生普及生命和死亡的意义; 他尝试用音乐倡导世界和平。 我有幸在30多岁时,就能聆听到这位充满睿智的百岁老先生,娓娓道来他对生命和死亡、对生活和工作中,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感悟。

老先生画像

  一直以来我都在焦虑:到底要怎样培养孩子,才能让她适应未来人工智能时代? 听着老先生睿智而风趣讲述,我忽然释然了! 从老先生100多岁时,蓬勃向上生命质量,倒推孩子的教育。 我找到了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是适合未来的好教育。 第一,未来一定要培养孩子双赢的思维意识,让他学会思考,他选择去做的事,除了能达到自己目的,还能帮助到哪些人? 第二,要让孩子养成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第三,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能勇于去尝试良好的新鲜事物。 第四,要锻炼好孩子的意志,让孩子有做事不怕苦,不畏难的毅力。 第五,要帮孩子培养一个,持久精通的爱好,去调剂生活里的苦涩。 这就是我在老先生身上学习到的育儿理念,如果孩子有了这些能力,不管未来怎么变还会怕吗? 像老先生这样,就是再活100岁,也能很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并做出更卓绝的贡献!

  《活好2》读后感(三):短暂的人生旅程,怎么才能用力活好

  

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上,出现了一个10秒钟的镜头,镜头上面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奶奶,这位老奶奶还有个口头禅:莫言写的,我也能写!

这个人就是姜淑梅奶奶,当时她81岁,出版了4部作品。而她开始识字,是从60岁才开始的。

60岁之前,她一心养育6个孩子,大字不认识一个。60岁的时候,老伴提前离世,女儿担心她走不出那个阴影,便提出教她识字。 很快,姜奶奶便达到了幼儿园的水准,可以看一些简单的画册书。这对于一位60岁的奶奶来说,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了,但是在她75岁的时候,她又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姜奶奶开始写作了! 姜奶奶在看了山东老乡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蛙》,还有半本《红高粱》之后,她说,这些故事,我也能写。 于是,2013年10月出版第一部作品《乱时候,穷时候》 ,随后还出版了《苦菜花,甘蔗芽》和民间故事集《长脖子女人》。 你看,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刻都充满了各种变数。 罗永浩欠债6个亿,但在2020年的综艺节目中,他说自己已经还了一半了。你看,人生不管到任何时候,总还是存在着希望的。 就像105岁的日本国宝医师日野原重明,在很多人选择退休颐养天年的时候,他却选择在100岁的时候,重新开始新的人生活法。

101岁在纽约,克服了恐高症;102岁出了自己的第一本童话书;103岁学会了骑马。 直到104岁时,老先生仍在意每天的举止和生活礼仪,他将自己打扮得干干净净,非常整洁,他是用一种虔诚的态度,来活好人生中的每一天。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让他在103岁高龄的时候,仍然每周抽一天时间给病人看病,成为这个世界上执业时间最久的医师之一。 在《活好2》这本书中,老先生讲述了他从100-105岁的生活状态和心里变化。这也是即《活好》第一本书畅销15万册之后的又一本新的著作。 就像老先生在书中提到的一样,活在当下的心态,是永远保持年轻的一剂良药。这一点,在上文提到的姜奶奶身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 《活好 2》也因此,被称为教科书级别的“新老人生活手册”。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那些过来人的经验,对于生活的感悟,恰恰是我们当下成长中最为需要的。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份经验感悟中,有所成长,度过一个又一个快乐祥和的新年

  《活好2》读后感(四):百岁老人的人生经验

  

《活好2: 105 岁国宝医师的生命日志》是日本百岁老人日野原重明的新著,这本书是日野原重明在 105 岁的时候,以采访的方式写下这本书。他用42个故事来讲述他的人生智慧和长寿秘诀。你没法这是一个百岁老人在百年岁月里累计的人生经验,更是百岁老人发自肺腑的每一句话,都是用自己生命的岁月,触动了人们心弦的人生经历。日野原重明说的话很有意义。一位能够活到 100 岁的人,却还有着清晰的哲学和思维方式。当他谈到对死亡的看法。日野原重明先生说:“单是被你问到这个问题我就已经怕的要命了!但还是喜欢活着,而且每天都要活得更好!”在谈到亲人的离去时,他说人老了以后,往事会更加清晰地浮现在面前,离去的亲人以另外一种方式陪伴着我们。

对普通人来说,长生不老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其实,我们不仅可以拥有长寿,在保证健康的体魄和拥有青春活力的同时,还可以拥有超越百岁的长寿。日野原重明在本书中为广大读者自己的百岁以后的生活实态,解读长寿的“秘诀”。阅读本书时,从书中的叙述中可能会发现,长寿也来自于人的心态,并且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这些秘诀是什么呢?

勤奋与自我奉献,一直都被当作人人追求的人生哲学。在日本,一个人说自己“辛苦”,包含了一种复杂的情感,越辛苦越自豪,越辛苦越能体现价值。“勤”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赞誉。

为什么日野原重明老人可以活得如此洒脱与自由,还是思想观念上的不同。现在,这样老人的人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日野原重明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生命另一种新的开始”他认为死亡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比如每天回忆起或者被回忆起音容笑貌,记忆犹新,也是一种美妙无形的存在。他在100岁时开始写俳句,记录生活,102岁时出版童话绘本,103岁时第一次挑战骑马,105岁时又出版了两本书。可谓是不可思议也。

日野原重明老人曾经是皇室家庭医师,将健检带入日本,是日本提倡预防医学的第一人,曾任国际内科学会会长等职,全世界执业时间最久医师之一。日野原重明的老年生活十分精致,年龄越大,而他的生活状态仍然非常活跃。并仍在工作中发挥余热,为自己以后创造价值。积极乐观的生活。他晚年的生活并未脱离社会轨道,始终保持着全面发展的良好关系。这种老年状态身心健康,心态也很积极,即使到年老仍然有自己的梦想,想要为这个梦想而奋斗。这种想法支撑着他们,即使满头白积极乐观的生活也看不出苍老之感。

《活好2:105 岁国宝医师的生命日志》这本书是日野原重明老先生在105岁时留给我们人类的最美好的祝福和嘱托。

  《活好2》读后感(五):《活好2》:这个世纪难题,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都说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对于这个问题,儿时的记忆只有恐惧,那份因为无知,面对各种悼念仪式所带来的恐惧,久久都不能平息。 直至高考那一年,从小照顾我长大的外婆就那样悄然离世,让我对死亡有了不一样的触动,留在心底的,是遗憾,还有无尽的思念。 从来没有想过,这就是生离死别的场景,今天有幸读到《活好》一书日野原先生说的话,我想我可能懂了。 曾经那么充满活力的一个人,我今后再也见不到了,这就是死亡,让人伤心欲绝。 女儿还不到五岁时问过我,意思大概是婆婆现在老了,会不会离开我们?宝贝说不想长大,不想妈妈像婆婆那样变老,不想妈妈也要离开。 说实话,看到女儿闪着泪光的双眼,那时我回避了,不知道是问题来得太突然,还是话题有点太伤感,回答也就变得含糊其辞。 不知道你是否也被同样的问过,答案又是什么?就像日野原先生说的,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事。 所以我希望,你和家人现在就开始讨论死亡时要面临的一切可能,然后相互理解、不留遗憾地过好每一天。 傍晚,特意带上女儿走到村口,告诉她以前这里有一块石凳,我的外婆总是坐在那里等我…… 是啊,十几年转眼就过去了,石凳没有了,等的人也再不能见到,可是那份熟悉的感觉还在,仿佛一直都没有离开,一直都珍藏在心里的某个地方,只要你愿意想起,爱一直都在。 女儿问我难过吗?我说不难过,因为我还记得外婆对我的爱。也正此时,我想重新回答女儿过去问我的问题。 人类自然无法抵抗衰老,但找到活着的意义是比抵抗衰老更重要的事。 宝贝,你会长大,妈妈也会变老,总有一天婆婆会离开,妈妈也会离开,我们不能改变这个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在分别来临之前,彼此珍惜在一起的时光,把爱变成能力。 这份爱和能力,不会因为谁离开了而消失;这份爱和能力,将会变成你的力量,成为你一生的陪伴,活好属于你有意义的一生。 这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只有开始意识到死亡,人才会更加珍惜现在,才更明白活着的意义。 不管是从小孩长成大人的过程,还是成年以后慢慢变老,又或是从衰老到离世,我们都会面对体力跟不上或者健康不达标的时候,所以我们都需要积极向上的心态,创造自己的价值。 永远做新的事,就永远不会老。 当不好的情况发生,偶尔还是会陷入沮丧的情绪之中,这些都很正常,希望你能够坦诚地面对这件事,把内心的矛盾告诉家人、朋友和你认为相关的人,这有助于调整情绪,处理问题。 从小公公就教育我们“遇事要冷静”,这句话希望你也能践行,就像小小的你也会说妈妈不喜欢打扮,但是妈妈让人感觉很好,宝贝,这就是教养,我很开心你能懂得。 礼仪不仅指举止和礼貌,还代表一个人的做事方法、风格、作风。 突然又多了一份期待,不知道长大以后你会是怎么样呢?呵呵,我想一定很美好吧? 如果有那么些不如意也没关系,我们人类是可以想办法的,希望你懂得自己的价值,也发自内心地感到满足,把施加于自身的压力向积极的方向转变,让精神负担自然而然地转为良性动力。 如果身体感疼痛,希望你一定要“小题大做”引起重视,让真实感受发挥身体信号的作用,倒无须过分在意身体的数值健康,而要想想每天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 如果你能保持画画的兴趣那就太好了,因为热爱画画的你也会热爱生活,你还可以每天吃一根香蕉,每天睡前写写日记,注意是记录一些积极向上的心情,这些都会让你拥有良好的睡眠,自然也会有充沛的精力。 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对于变老和死亡,我想这就是看完《活好》一书而有所感悟的新答案吧,没有恐惧,而是顺应自然之下的有所作为。 活好,大概就是感知身体的信号,相信专业的科学和医学,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无常,珍爱生命珍惜时光,有能力爱人也有能力爱己,仅此足矣。

  《活好2》读后感(六):只要做对这两件事,长命百岁不是梦!

  导语 西游记相信大家都看过,里面有句经典台词,几乎每集都在说:“吃了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这句话让所有妖怪为了长生不老,都在千方百计的抓唐僧,给师徒制造了很多磨难,从经典中可见人们对长寿的执念。 从秦始皇练仙丹,到现如今的保健品盛行,长寿从古至今都是人们追求的终级目标。那么现代人面对各种压力,怎么才能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找到长寿秘诀呢? 105岁国宝级医师日野原重明在《活好2》一书写到:“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是实现百岁人生的法宝。”书记录了他百岁以后的见闻和感悟,从这位百岁老人身上,我们找到了“活好”的真正含义! 一、关注我们的身体,保持良好习惯 作者写到身体疼痛一定要“小题大做”,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遏制疾病的发展,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最容易忽略的事。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大、熬夜、缺乏运动,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写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过心慌,头痛,胸闷等症状,而去医院检查的人却很少,往往是忍一忍就过去了,最后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前段时间拼多多公司女员工张某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倒地,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年轻鲜活的生命因为身体的透支,最终导致了猝死。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想要长寿,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这是基本条件,那我们该如何保持健康呢? 1.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保持好习惯 大家常说“管住嘴,迈开腿”,但真正做到的寥寥无几,这是因为我们的意识受潜意识影响,虽然我们知道很多道理,但是我们的潜意识并没有认识到问题重要性,所以往往知道做不到。 想要知道又做到,可以把有助于健康的事,比如早起、控制饮食、运动等,培养成习惯,每天坚持做,形成固定模式,融入到潜意识,这样身体才能越来越健康。 2.关注自己的身体,每年定期体检 我们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要爱惜身体,但是平时一忙起来,却很少关注自己,由于超时工作、透支健康,越来越多的疾病呈现年轻化。 其实我们每天睡前都应该跟身体对话,用心感受一下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适当放松、按摩,必要时去医院检查。而且每年都应该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遏制疾病的发展。 二、保持年轻的心态,不断尝试新事物 作者说“每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我又可以去探索未知的自己。”一个百岁老人,还在积极探索未知,我们是否更应该积极乐观一点呢? 我们常说“心情好,一切都美好”,每天醒来,都是新的一天,可以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自己要美美哒。 1.保持年轻的心态,心就不会“衰老” 我们每个人都会衰老,身体的衰老我们阻止不了,但是我们可以阻止心的“衰老”,心的年龄是不受控制的,我们可以永远保持年轻。 当你对一切保持好奇,你才会对未来充满期待,当你足够强大,就没有人能够打败你,尽情享受此刻,活着,其实就是活个心态。 2.勇于挑战,不断尝试新事物 作者百岁以后还在不断尝试新事物,第一次骑马,第一次坐直升飞机……他从未停止过挑战,他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你的心中还有梦想吗,有没有想过尝试过不一样的人生。其实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学习一些新事物,可以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结语 《活好2》这本书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用最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让我们从这位百岁老人身上看到了生活的真谛,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命百岁,最好的答案就是跟随百岁老人一起,感受生命,让我们心动不如行动,把每天都过得热气腾腾,从现在开始活好每一天!

  《活好2》读后感(七):活得精致、气质好、又自律的人,何惧年龄的困扰?

  79岁的抖音“网红”汪奶奶拥有千万粉丝,每天起床都会护肤、化妆、弄造型。

  汪奶奶气质高雅,像有种吸引人的魔力,身材没有臃肿,保持苗条,喜欢学习舞蹈,60多年来从未间断,我想她的精致一定是来自自律。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老了,60岁时,70时,80岁时,90岁时,100岁时,你是怎样子的吗?驼背?满脸皱纹?行动不便?病痛缠身? 我想过的,我想没必要活得那么长,因为害怕丑,害怕扛不住病痛的折磨,担心会给我的孩子带来很多很多的烦恼。 我的朋友说我这样的想法不对,人难得来人间走一场,每一次的年龄段都应该好好的走完。 还让我去看看《活好2》这本,去看看别人的百岁人生经历,就知道想活得更好的人,一定是希望过更有意义人生的人。 101岁时,克服了恐高症; 102岁时,试实现了“我要成为一名童话作家”的梦想,第一本童话书《我是个顽固的孩子》问世; 103岁时,用尽全部力气,骑上马; 104岁时,仍在意每天的举止和生活礼仪,时不时会像照镜子那样,检查反省自己。 105岁时,与爱人将命名好的玫瑰栽于长野县中野市的一本木公园,盛开。 这就是日野原重明先生从101-105岁的经历,每年每天都爱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不同的看法。 尽管身体日渐衰弱,难于出行,但这些因素并没能阻拦他去尝试迎接新事物,挑战未经之旅。 出彩的人生,不该因为年龄,选择等待渐渐老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也在想,我应该活不到那么长,不过,年老时,能活得精致一点,好像没那么难,有一点点向往去面对老去的生活了。 不该去抗拒年龄的到来,我们改做的是保持一颗有梦想、有“诗”和远方的心,年轻时来不及完成的“人生”,为什么在余生的岁月里,不去完成它呢? 活好!不把生活过得精致一点、有趣一点、有意义一点,怎算得好! 希望我们所有人在面对年龄的时候,不必抗拒、不必害怕,努力把它活好就行,这般,人生的遗憾也在一点点减少呢!

  《活好2》读后感(八):100多岁的老人,仍然活得像个少年

  

《活好2》是畅销15万册《活好》姊妹篇,记录了日本国宝医师日野原重明从101-105岁的所思所想,告诉我们如何在困难重重的生活里活得热气腾腾。

《活好2》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许多人都陷入了焦虑。一方面,人们为自己年龄的日益增长而感到恐慌,觉得年纪越来越大,内卷,后浪,之类的热词出现,让人慌得不行。另一方面,人们又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中,刷手机沉浸在大量的碎片信息中,不知不觉一个晚上就过去了。在这样的矛盾之中,人们有些迷茫,渐渐很久不再思考生命的意义。

正如作者所说,“人类自然无法抵抗衰老,但找到活着的意义是比抵抗衰老更重要的事。人类的身体就像瓷器一般脆弱,会出现裂纹,甚至会碎裂。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在有限的生命里,应该将生命放入这不堪一击的容器中”,我们要认清人会衰老的事实,找到生命的意义。

身体方面,作者在101岁与可怕的胸椎骨折进行抗争,意识到身体疼痛一定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当代年轻人熬夜通宵已是家常便饭,其实第二天心脏的刺痛就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了。年轻时期不顾一切代价的爽,年老了就需要承受后果。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有的以命换钱,有的不顾身体健康纵情享乐,要么早早进入亚健康状态,要么患上大大小小的各种疾病。

心态方面,作者一直没有放弃尝试新鲜事物,这也是他看起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原因。101岁,他克服了自己多年的恐高症,102岁,他专心画画,坚持写俳句,还实现了自己的百岁梦想——成为童话作家。103岁,他开始尝试人生中第一次骑马。104岁,他坐着轮椅进行迷你旅行。105岁,他还坚持写着日记,记录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事情,睡前给自己正向的心理暗示。他的生命结束在105岁,但是他的一生是有意义的一生。

我很佩服这位百岁老人的豁达心态。到了他102岁的时候,他依然乐观地在书中写道:“我很年轻呢!”105岁的他说,要“顺其自然好好活”。关于年龄的焦虑,每个人都有。有一句话叫三十而立,但是这句话其实一直被人们误解。孔子说的“三十而立”仅仅指代做学问,但是后期慢慢的,被人们自由发挥成现代的含义。到了三十岁,就必须要买房成家生子。父母也常常说,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然后越来越多的人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把自己活成了样板间。

但是,事实上,任何年龄的人,都存在无限可能。

摩西奶奶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场妇人,70岁开始画画,80岁举办个人画展,引起轰动,还获得了各种大奖。她在《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里写道:“做你喜欢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60岁了”。人到底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并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我们想做,就从现在开始。

最帅大爷王德顺,24岁当话剧演员,44岁开始学英语,49岁创造造型哑剧,到北京开始北漂,一切从头开始,50岁开始健身,57岁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活雕塑,70岁开始练腹肌,79岁走上T台,到了80岁他还有新的追求。当你觉得晚了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用年龄来推说不合适,有可能只是懒惰和胆小的借口。

北野武,是一个把七十岁过成十七岁的男人。他原本是一个电梯小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一个相声的暖场,由于表现太出色,因此名声大振,受到了人们狂热的追捧。相声说得正好的他突然去拍起了电影,而且得到了命运的垂青,竟然两次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他还自学表演,最终成为了日本影帝。后来,他突然对画画生起了兴趣,就在法国巴黎举办了一场自己的画展。画完了画,他又弹起了钢琴,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还开始写小说。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仍然像少年一样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他说:“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未来,人们将进入长寿时代,百岁人生会越来越普遍。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我们每一个人,不管到了什么年龄,都要勇敢探索。就像哲学家马丁布伯说的,永远做新的事,就永远不会老。

  《活好2》读后感(九):充满活力不老心,顺应自然过百年

  芊芊的爷爷65岁了,每日晚上8点睡晚觉,早晨四点多就起床,然后开始简单吃点早餐,天微亮就迫不及待地出门走路,围绕小区附近转悠几圈,买点菜再回来。然后休息一下,上午10点多又开始睡觉,中午起来和老伴一起吃个午餐,就开始看各类电视节目,尤其是养生节目,每集必看。养老保命、延年益寿是芊芊爷爷60岁退休以来最最重要的生活目标。

  芊芊爷爷退休前在职工作时也是很积极上进的,连年都是技术带头人,深得领导重视。退休以后一下子失重了,没有工作压力,又没有业余爱好,甚至除了同事关系,根本就没有可以一起交流的朋友。每天大把的时间只能到处转悠一下、看看电视,不然退休老人还能做什么呢?

  现在中国也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依然有很多50多岁退休的人士根深蒂固地认为退休了就是彻底老了,要子女出去奋斗了。自己已经被社会边缘化,体力下降、精力不够,只能混一天赚一天,再不肯多用一点自己的体力脑力,非常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头脑。

  到底什么年龄就是老人,再也没能力去尝试新事物,内心就必须一潭死水了呢?也许你读了日本国宝级医师日野原重明的《活好2》,内心会有自己的答案。

《活好2》封面

  这是一本105岁老人的生命日志,讲述了作为医师的日野原重明先生101岁直至临终前的故事:101岁在美国坐直升飞机浏览风景,克服了困扰一生的恐高症;103岁成功跨上了马背;104岁依然到处演讲、出版新书。在中国,一般年长到100岁以后的老人,应该除了端坐在家闭目养神、晒晒太阳,基本什么都不用做,只能等待别人的照顾了。

  而日野原重明先生100岁以后的每月日程安排,俨然比很多年轻人时间安排的都紧密,依然满心欢喜地去画画、写作出书、做音乐指挥、骑马…我作为一个不到他年龄一半的人,羞愧自己对时间的浪费和目标的迷茫,如果将来我也是个长寿的人,难道也像芊芊爷爷那样努力拖长自己的一生,只为活着?

  虽然芊芊爷爷已经60多岁了,可是因为退休金较高、有医保,他又特别注意保养,身体还是基本健康的。芊芊爷爷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即使体力不能再亲力亲为地去工地上工作,然而可以作为技术指导,在关键的地方给予恰当的工作指导,年轻的工程师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这是千金难买的一生工作经验的价值所在。又或者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整理出来,借助现在发达的网络,可以做一些分享,至少这是让人身心愉悦的事情,而且充满成就感!

  正如《活好2》一书中日野原重明先生所说,人类自然无法抵抗衰老,但找到活着的意义是比抵抗衰老更重要的事。

  宸宸的外公今年70岁了,退休前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退休后由于常年练太极拳,身体健康,气色很好,看起来好像60出头。宸宸的外公年轻时就喜欢写作,退休以后时间多了,经常写文章、写古体诗,除了自娱自乐以外,也会投稿给报纸杂志,经常被发表出来,还有意外的稿费赚。宸宸爷爷常常把自己的文章拿给朋友或客人看,语气里满是自豪。

《活好2》封底

  日野原重明先生2000年秋在日本发起了“新老人会”,呼吁年满75岁,身心健康的老人多多参与义务活动,贡献社会。倡导不过度保护高龄者,倡导老年人将那些只有他们才能做的事情作为使命去实现。

  日野原重明先生从100岁开始,一直在为成为一名童话作家和童谣作家而努力,这是他少年、青年时代就一直憧憬的职业,是他的梦想。102岁那年,日野原重明先生终于实现了梦想,出版了第一本童话书。世间多少年轻健康的人都不曾努力追寻过自己的梦想,我被这位高龄长者充满活力的有趣灵魂深深折服。

  岁月流逝,我们每个人终将老去,如何有价值地度过退休后漫长的老年岁月,在人们越来越长寿的现代社会,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理性规划。希望每个步入老年的人都能如少年般心怀美好,活出自己的价值感,生命之树长青。

  《活好2》读后感(十):既要活得久,也要活得好 —— 一位百岁老人给我们的启示

  

在你的心中,活到100岁时的生活会是下面的哪种?

第一种:耳不聪目不明、行动不便、外出需要轮椅,生活必须有人全职照顾。

第二种:完成演讲127次,海外出差7天、克服恐高症。

你会不会觉得:第二种可能吗?年轻人也不一定做得到啊。但实际上,这确实是日本国宝级医师日野原重明先生在101岁时的生活状态。日野原重明是日本提倡预防医学的第一人,2005年日本文化勋章获得者。历任圣路加国际医院内科医生、内科主任医生、院长等职。

我们来看一看日野原重明先生在《活好2》中记录的101岁到105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101岁:完成演讲127次,海外出差7天、克服恐高症、乘坐直升机观光

102岁:完成演讲86次,海外出差17天;第一本童话绘本问世

103岁:完成演讲69次,海外出差5天;人生中第一次骑马

104岁:完成演讲54次;观看马拉松比赛,居家协作

105岁:完成演讲14次,海外出差2天

如此高龄还能拥有这样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除了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身体机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一起来看看日野先生在书中给我们的三个关于身体的忠告:

一、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要重视体重控制。理想的状态是维持30岁左右时的体重

日野先生为了控制体重,一直坚持每天控制饮食。当然这里的控制饮食并不是采用不健康的节食方式,而是结合自己的年龄和运动情况控制热量的摄取。日野先生建议高龄者和运动量小的人要把每日摄取的总热量控制在1600卡路里以内。

二、身体的疼痛要“小题大做”

日野先生在101岁时胸椎骨折。相对而言,骨质疏松的人更容易发生骨折,所以他体检时会特别增加对骨密度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日野先生的骨密度状况“超过了70%的60岁以上的男性”。所以本来他以为自己并没有骨质疏松,但实际上他属于骨质疏松患者。一次,因支气管炎发生剧烈咳嗽,当时胸侧骨头就有疼痛感。一天之后,疼痛发展为剧痛,检查结果表明胸椎骨折。日野先生接受了比较先进的微创修复手术,术后疼痛感很快消失,又可以继续演讲和写作了。

所以日野先生忠告我们,对于身体的疼痛要“小题大做”,这个小题大做并不是让我们在遇到任何病痛时都惊慌失措,而是要重视尽早发现疾病的契机,早发现、早治疗,迅速遏制疾病的发展。比如,划破了手,贴个创可贴就可以。但是如果有头疼、胸痛,就不要太大意。此外,积极采用更有效的治疗方式,也是让身体更快恢复的有效手段。

三、始终鼓起勇气,对身体条件进行正向思考

日野先生在102岁时,由于出差海外体力不支,开始使用轮椅。其实日野先生最开始也有心理包袱。每当碰到熟人,他都恨不得把脸蒙起来。后来,他开始把轮椅看做能够帮助自己继续完成医生和讲师工作的伙伴,就开始慢慢卸下心理包袱,接受用轮椅生活了。还多次给大家分享坐在轮椅上的心得。用日野先生的话说,是“鼓起勇气翻开人生故事的新篇章”。

人生的事情不能始终如意,身体也会不断遇到病痛,尤其是高龄人士。对身体条件进行正向思考,能够更好地接受现状,积极调整生活的状态,让生活多一些新的角度和体验。

良好的身体机能是健康的基础,而始终服务他人、成就他人、积极和包容的心态是健康的保障。整本书更让人动容的地方,是从这些平常而温馨的叙述中透出先生“始终对过去保持感恩、始终对未来保持期待”的生活态度。在不断思考人生价值的时候,这份初心才是对我们最有价值的礼物吧。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这份百岁人生的礼物,推荐你读读这本《活好2》。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活好2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