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美学(第一卷)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16 00:03: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美学(第一卷)读后感锦集

  《美学(第一卷)》是一本由黑格尔 (Hegel G.W.F.)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页数:3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学(第一卷)》精选点评:

  ●黑格尔对美学的探讨,是基于这样一种确信:艺术,从建筑开始到诗歌结束,是作为人类意识的表达工具这个根本概念的。他或许认为艺术无法达到宗教和哲学的最高境界,仅是作为一种表达的工具而存在。无意评判这是对是错,亦或放在今天这种观点是否过于武断和极端。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美、美学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数学、科学是美的,秩序、理性是美的,细胞、人体是美的,一切存在都逃不过美学范畴

  ●再没有比这本更难读通的书了

  ●释放

  ●也许是最容易读的黑格尔文本,感谢朱光潜先生的流畅翻译。此书不仅是美学,也涉及许多哲学、社会学和法哲学的论述

  ●#毕业论文系列 不愧是大哲学家 把你觉得理所应当的东西解释地让你心服口服 悲剧之美的论述让人鹈鹕灌顶 就是朱光潜能翻的好一点就好了…

  ●作为科学的反面,人类达到真理的另一个路线;黑格尔的写作,每次的绪论都很长,跟他妈数学差不多!!!应该作为一种文学理论和批评去读。其实那个时候,我没有理解。 黑格尔的必然性,纯粹性,统一性,时时刻刻在他的书里表现出来,感觉特别的死板,关于滑稽部分的自我说,倒是一个新的来源

  ●理性,到黑格尔这里,发展到了极致

  ●黑格尔构建了一个精神大帝国,将艺术的各种手法题材都无孔不入地纳入到这一个帝国之中,顺从他的精神哲学.

  ●序言的学术强调无味至极,反倒越看到后面章数越是有趣(尤其是黑格尔的举例)。尽管许多观点现在看来狭隘又过时,对东方艺术的偏见,对音乐的低评价,想想要是黑格尔见了现代艺术会怎么样呢。 朱光潜的翻译实在太好了,现在都少见翻译成这样的论文类文本了,最有趣的是看他的注解,一边认真翻译解释,一边用他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批评黑格尔,太逗了。

  ●使劲看 真的看不下去的教科书。

  《美学(第一卷)》读后感(一):美学批判

  这本书是朱光潜先生所译,我对先生的文学修养还是很钦佩的,但是有点让人吐槽的是注释里面按照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进行了一通批判,个人认为不是很适合放在译文里面。不过这也是大时代背景的原因,如何取舍还是在读者。

  黑格尔是以自己的哲学为指导发展了美学体系,比较一下其实有点像一直以来做阅读理解的方式,时代背景,情节,动作等,可见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影响很大,至少对马克思主义是影响巨大的。马克思主认为黑格尔是倒果为因,唯心主义不对,唯物主义才对。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蛋疼的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两者相互影响。

  按照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正反和三阶段辩证统一的思想,应该有二者的结合体出现啊,难道就是现在的存在主义?

  还有就是这样发展出来的美学体系难免严肃,但是想想哲学这么一件严肃的事情也就情有可原。只要维持基本框架不变,没必要非要按照这样严格的标准的看待艺术,自由发展虽说有入歧途之险,但是歧途也有歧途的价值,历史终究会回到正途。

  《美学(第一卷)》读后感(二):艺术、宗教、哲学

  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关于绝对精神的自我认知的三种基本方式——艺术、宗教、哲学,其逻辑上是过渡、转化关系,或叫作“扬弃”。《美学》主要反映了黑格尔的美学思想,这是他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其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悟的具体表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艺术的发展经历三种类型:想象型、古典型、浪漫型,浪漫型艺术之后艺术便终结了,进入到宗教阶段。

  对“艺术终结论”的反驳:浪漫型艺术的终结并不等于所有艺术的终结,浪漫型艺术之后,出现、开启了另一种新的当代艺术形态——自由艺术。[复旦大学朱立元老师《内在提升·辩证综合·自由艺术——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思考之二(上)》]

  关于宗教:“精神”原文Geist,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表示绝对者的本质、最高的真理。德文圣经Geist对应“圣灵”,基督教神学中“圣灵”也就是“神”。可见在黑格尔哲学体系里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底色。

  “精神”从普遍性到特殊性再到个体性,这一动态的发展过程对应基督教义中(神是三位一体):“圣父的王国”、“圣子的王国”、“圣灵的王国”。

  《美学(第一卷)》读后感(三):《美学》短评

  全书序论

  一 美学的范围和地位

  1.自然美和艺术美

  2.对一些反对美学的言论的批驳

  二 美和艺术的科学研究方式

  1.经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2.理念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3.经验观点和理念观点的统一

  三 艺术美的概念

  A.一些流行的艺术观念

  1.艺术作品作为人的活动的产品

  2.艺术作品作为诉之于人的感官的,从感性世界吸取源泉的作品

  3.艺术的目的 a)摹仿自然说 b)激发情绪说 c)更高的实体性的目的说

  .从历史演绎出艺术的真正概念

  1.康德哲学 2.席勒,文克尔曼、谢林 3.滑稽说

  四 题材的划分

  1.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

  2.理想发展为艺术美的各种特殊类型

  3.各门艺术的系统

  这本书算是很难懂的,黑格尔有讲有评,娓娓道来,我不想过多评论他的美学思想内容,我想聊一聊他缜密有趣的论证方式。他通过条理清晰的框架列出有关美学的知识架构,提出前任的学说和思考,先是正向阐述,然后提出问题,说明这一理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个方法一步一步导出一个客观公正的理论,就好像在和读者商讨一样,慢慢走到了终点。而不是将形成的理论直接灌输给读者,这很重要,也很出彩。

  《美学(第一卷)》读后感(四):关于机械

  豆瓣读友们很多评论道黑格尔机械,过于自洽等等,其实是很对的,但是黑格尔的机械并不仅仅是方法论上的,后面关于艺术家的章节黑格尔说的很明确也在一直重复的,“灌注生气”、“轻巧灵活”。如果没有感性材料,那么黑格尔就是一直在纸上谈兵,并且他强调过:艺术家要将得到灵感的真实内容完全揭示出来。那么黑格尔必定要举一些真正的触动到他思考的东西而不是单单是用已创作完成的戏曲来作为印证,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总是在用结果来研究答案,他总是带着答案去看问题,这样当然能成立一个圆融的体系,并且会得到一些较普遍的答案,可是如果真的要研究美学,就不能仅仅去站在整体以外去做一些不费力气的探索,他应该离的近一点,让读者看得更鲜活一点,艺术的内在矛盾是什么,什么是艺术创作中的自由,这些黑格尔都是一笔带过,当然他可以说为了在整体上把握就必须剔除繁琐的东西,但是如何剔除繁琐?在哪种程度上可以称为繁琐?为什么不讲一讲?如何评判繁琐?你不能只讲只研究已经创造的很完美的作品啊,你得讲讲伟大作品是如何产生的而不能只讲伟大作品是哪样的。

  黑格尔不会讲的,因为有一定艺术素养的人都知道,评判繁琐与否是靠“直观感受”的,但是人的直观感受如此难以被抓住,且不符合黑格尔的理念观,所以他更多地在讲,“用感性材料表达理念”这类抽象的、有点“纸上谈兵”的定义。

  黑格尔始终是在以他所谓的“作风”在谈美学,这就过于“一招鲜吃遍天”了,正反合,他始终没突破自己的“作风”问题。 后面关于情境,情致,性格,动作的描述还是可以理解的,黑格尔探究的很多东西还是很本质的。再,关于艺术家的探究挺有见解的,慢慢领悟吧。

  《美学(第一卷)》读后感(五):黑格尔

  逻辑即哲学,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实体即主体,主客统一于理念。

  绝对理念,绝对的无限的否定。

  康德那里,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的理性具有有限性,无法把握物自体领域理性的无限性,无法成为上帝。康德从人的有限性出发,而黑格尔直接从无限性出发,也就直接从上帝出发,完成了绝对理念的圆圈化演绎。

  黑格尔的逻辑学与哲学是同一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既是其论述逻辑,也是其理念哲学的本质发展道路。正反合的三段论演绎是每一个观点的言说思路,成为整个哲学的体系框架,也是内在的本质和真理逻辑。正题突破自身的有限性发展出反题,反题蕴含了正题的本质与理念同时成为正题的异化异在,正题的本质理念在更高层级上综合正反在合题中达成同一。

  看似最有逻辑的黑格尔哲学其实是最没有逻辑的。

  149美是理念,即概念和体现概念的实在二者的直接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须直接在感性的实在的显现中存在着,才是美的理念。

  理念的最浅近的客观存在就是自然,第一种美就是自然美。

  148无论就美的客观存在,还是就主体欣赏来说,美的概念都带有这种自由和无限;正是由于这种自由和无限,美的领域才解脱了有限事物的相对性,上升到理念和真实的绝对事件。

  142美就是理念。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与真,感觉的对象与思考的对象。

  137理念就是概念与客观存在的统一。

  130感性关照的形式是艺术的特征,因为艺术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显现于意识,而这感性形象化在它的这种显现本身里就有一种较高深的意义,同时却不是超越这感性体现使概念本身以其普遍性相成为可知觉的,因为正是这概念与个别现象的统一才是美的本质和通过艺术所进行的美的创造的本质。

  92这就等于提出这样一个要求:理念和它的表现,即它的具体现实,应该配合得完全符合。按照这样的理解,理念就是符合理念本质而现为具体形象的现实,这种理念就是理想。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美学(第一卷)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