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数学(第一卷)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2-05-13 16:15: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数学(第一卷)经典读后感有感

  《数学(第一卷)》是一本由[俄] A. D. 亚历山大洛夫 等著作,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数学(第一卷)》精选点评:

  ●有计划读读,哈工大的金天国教授推荐的。

  ●头痛

  ●以前的高数白读了

  ●这种书应该在大二左右读的,自己都研究生二年级了,惭愧好多东西都忘了。 前3/4读的还是比较细致的,结尾部分读的很匆忙,看了个大概。 这本书读的拖的时间太久了,要改变这种读一点放一月的习惯。

  ●高二读时非常感动

  ●这是一套出版的比较早的书了,但直到现在仍然有阅读的价值。俄罗斯到现在虽然有些没落了,但前苏联的确曾经辉煌过,在重工业,在国防工业曾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这实际上体现了在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运用方面,也就是说,对计划经济的运营,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运用,前苏联达到了一个我们永远也无法达到的高度。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高度依赖于数理科学,反应数理科学水平的一个窗口就是教科书,我认为我们国产的数学教材,仍然没有达到前苏联的水平。这套书虽然不是教材,而是一套高级的科普书,虽然它的意义不能和数学百科全书相比,但也体现了很高的水平,不光是撰写者的水平,还有组织者的水平。可以说在整个20世纪,这样的书还是不多见的,非常适合非数学专业人士阅读,如果他想了解一下数学。

  ●什么是好书?这就是真数学科普的做法

  ●2006-2-27 18:15:00借书

  ●新概念:数学的由来及其发展史、数学公式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举一反三:研究数学、推导公式的方法;

  ●开拓眼界的书

  《数学(第一卷)》读后感(一):从来没见过这么证明勾股定理的

  刚开始看,那个证明太牛逼了。

  不得不承认本人的见识实在少的可怜,原来还有这么想问题的,

  知识的海洋太丰富了,真是让人畅游不尽啊,哈哈哈

  先写这么多,近来事比较多,等什么时候读完了,写一篇认认真真的评论!!

  《数学(第一卷)》读后感(二):很失望的一本书

  俄罗斯数学家五十年代写的东西,第一篇里面满眼的唯物主义、列宁同志说。。。让人想起阶级斗争那个年代了。纯科学的东西非要用政治化来装饰,真正的科学精神又怎么可能被重视呢。仅仅是当作一本数学的入门读物可以,但要上升到讨论数学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这样的高度,这本书难当起重任,比较后悔买了它

  《数学(第一卷)》读后感(三):glimpse

  “除了能以高速度进行算术及逻辑运算外,同一台通用计算机还能够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这种计算机在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工具,它不仅能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也能解决过去被认为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拷贝自一本成书与6,70年代的苏联大学教材译本;这本书里藏有大量这样的真知灼见,而它们的思考者却无名无籍;但解决“不可能的问题”这点我们是真切地感受到了,毕竟“苏联”已经不存在了不是吗?)

  《数学(第一卷)》读后感(四):第一册:适合学过高等数学的人看

  看了一下其它朋友写的书评,说实话太令人失望了。个人觉得没有哪条书评涉及到这套书的最本质的问题。

  不知道其它书评的作者都是学什么专业的,以我的猜测,他们应该都不是数学化程度较深的专业。

  要讲关于这本书本质的问题,首先要讲讲苏联/俄罗斯数学的特色。俄罗斯数学一直是与欧洲大陆的数学相联系但却有其自身十分鲜明的特色的。俄罗斯数学的特点就是严谨、抽象,虽然这是所有的数学都必须具备的特征,但俄罗斯数学在这方面最具特色。因为俄罗斯的数学教育从本科乃至高中就按专业数学的要求来教学,而其它国家的数学教育数学专业与非数学专业是有相当的区别的,太过抽象的内容除了数学专业的学生之外不会有人学,俄罗斯就不一样了。

  回到这本书上来。这本书主要是为了介绍数学这门学科的各个分支而写的。所有参与这本书的写作的作者都是专业的数学家,再加上俄罗斯学生的数学功底,所以这本书对于其本国读者来书就相当于一本普通的科普书一样,而对于中国学生,尤其是现在这种水平的本科生来说,这本书说是天书也不过分。因为这套书中的内容都是严格按照专业水准编写的,只不过是省略了作者认为过难以及不会再次出现的证明。但作者认为的简单的内容,还是很难的。

  其实这类书是有很多的,个人推荐柯朗的《什么是数学》,此书比较适合国内各理工类专业的本科生读者。而亚历山大洛夫的这套书则适合数理学科各专业的研究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数学(第一卷)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