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一卷)》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15 04:1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一卷)》读后感10篇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一卷)》是一本由[英] Timothy Gowers著作科学出版社出版的536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2014-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一卷)》读后感(一):对《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部分 引论》的修订意见

  哥哥作为市县边区优秀的数学爱好者,在本年度“618特惠”活动期间以414(-200)的价码高价收藏了科学出版社的《普林斯顿数学指南》(全三卷),经过天才初览完“第|部分 引论”。根据齐民友先生译者序》里说到的“……请读者赐教并指出翻译错误,谨致诚挚谢意”。也不在文末留个邮箱地址,足见虚伪客套。

  已经通过多种方式就版误问题联系科学出版社,至创作本文时,也没有收到任何回复。本人浏览的是“2014年第一版#2018年第五次印刷版本。以下创作的内容是提出对《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部分 引论》的修订建议。修订内容有三大类:一,字符印刷错误;二,语句逻辑错误;三,汉语言习惯问题。对于汉语言习惯问题,有很多主观定性的成分,请读者不要过多进行道德审视。

  (001,二)正文4页第三段:“……这就是说上述证明是一个典型分析证明【的意义】.”――“……上述证明是……意义”,语言逻辑错误。建议修订为“……上述证明是一个典型的分析【型】证明.”

  (002,三)正文6页整自然段第二三段:“……怀而斯(……)关于费马大定理[V.10]的著名【的】证明就是一个显著例子·

  有趣的是,按照这里【的】讨论观点……”――省略两个【的】,更符合汉语言习惯。当然,电脑翻译一般还注意不到这种细节

  (003,二)正文6页“2.3几何”条目下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在研究流形时,可以依据何时可以把两个流形看成是“真正不同【的】”而作进一步的分类,依据的是何时可以把两个流形看成是“真正不同的”流形.”――这句话同意反复的有点不知就理。建议如此修改“在研究流形时,依据研究的具体需要设置两个流行被判定为“真正不同的”条件,依据这“真正不同的”判定条件,对流行作进一步分类。”

  (004,二)正文7页,整自然段第一段第四行:“……这个邻域就很像一个平坦平面”。在数学里,平面都是平坦的。所以应该如此修改“这个邻域就是一个【光滑的】近似平面”。“光滑的”本质上可以省略,这里不省略,是为了解释“近似平面”,在曲面微分里,一个光滑曲面的一小部分,就是一个“近似平面。”――“钱不值钱了”这样的民间语言还是少使用为佳。

  (005,三)正文10页“2.10数学物理”条目下,第一段第四行“……20世纪中叶,这两门学科已经相当地分离开【来】了.”省略【来】更符合汉语言习惯。――接着本条目下第三段第二行“……疑过的命题,要验证其真理性,【远不只是】充满书生气的数学习题.”――【远不只是】修改为【远非是做】为更加佳。

  (006,一二三)正文10页“1.2数学的语言和语法――1.引言”条目下第一段:“……其实,成人也能从不去想什么词类……等等就能【活】得完全满意……而且为此也不需要【能够】解释这些错误所违反的规则是什么……而对于需要语言比较【多】的人……”……这里【活】应该是【说】;“不需要能够”这种句式还不太汉语言习惯,建议修改为“……而且为此也不需要【拥有】解释……是什么【的能力】”.“需要语言比较【多】的人”太有歧义了吧?建议修改为“需要语言比较【严密】的人……”

  (007,三)正文11页,整自然段第一段第三行:“……如果构成这些语句的各个部分不是清楚而且简单,……”――有多种更符合汉语言习惯的表达可以调整之:“……的各个部分是不清楚(、)简单的,……#的各个部分不是清楚而简单的,……”请读者斟酌。

  (008,三)正文11页,整自然段第二段第一行:“为了说明数学【的谈话】所需的清楚和简单……”【的谈话】直接修改为【语言】就可以。

  (009,一)正文12页“2.四个基本概念”条目下,第三行“5是25的【算术】平方根.”根据上下文这里应该添加【算术】二字,相应英文也需要调整。

  (010,三)正文14页,第二行:“……的时候集合时常【是】很有用【的】·”把【是、的】删去,行文则简洁有力。――接着第四五行:“这时,如果能够设计一种很简单的语言……至少在原则上能够把所有数学命题都翻译成这种语言,就会【对什么:数学研究(活动)】大有帮助.”这个句子明显缺乏“大有帮助的【客体对象】”,是一个不完整的句子,上面已经做出补充。――接着第九行“……过程当然有点矫揉造作,【很不自然】……”【很不自然】跟“矫揉造作”同意,或者其语言意指已经被“矫揉造作”包涵,在现代读者语汇不断丰富情景下,完全应该省略。

  (011,一)正文23页,“3.4自由约束变项”条目下,第三行:“……,而不论它是否【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对象……”这里明显缺了一个【是】。

  (012,三)正文24页,“4.形式化的程度”条目下,第四五行;“……有一些技巧需要整理出来,但是,如果不但允许以集合为基本对象,还允许以数为基本对象,连【这】也是可以省略的·”这句话里的【这】值什么?“需要整理出来的技巧”被省略后,不就是“不需要被整理出来”了吗?

  本条目下,第二自然段倒数第二三行:“……这样做有时【确实是必要的】……”可以把【……】内容调整为【很必要】,少了几个字,让语言更简便。

  接着第三段“例如,考虑数学归纳法(许多证明都【靠的是】它)的如下的重述:……”这里把【靠的是】改为【依据】,就显得咱们是数学专业的人在说话。

  (013,一)正文32页,最后一行:“……一个向量空间不会有两个大小不同的【基底】”――两个不同的基底有没有大小比较关系我还不知道?这里【基底】是否应该修改为【维数】?

  (014,一)正文40也,注释一倒数第第二行最后:“……g(u)g(【n】)=g(w)”,中【n】应该是【v】·

  (015,一)正文41页,第四自然段第六行:“……这里p,q是【1】任意整数……”中【1】应该为【一】.

  (016,一)正文46页,被注内容“……这个序列趋近于2〖这个地方有个注标〗,”既然知道原书错了,为什么不直接改过来?

  (017,一)正文71页,第一自然整段倒数第四行“……,则可以把[根号下]x'(【y】)^2+y'(t)^2〖*〗 dt重写为……”中【y】应该是【t】.

  (018,一)正文81页,倒数第三段:“……这是12【=】30+20=2.”中【=】应该是【-】,即减号。

  (019,一)正文94页第二行:“……,0^2+【4】^2+【4】^2+【4】^2以不同方法……”这里三个【4】都应该为【2】.

  (020,三)正文106页,标题“9.寻找显示的证明和算法”,上面一句:【无疑今后还会是这样.】简写成【今后将亦然.】更有汉语言风味

  (021,三)正文112页,第四五刚:“……但是,甚至这些【非常的】以定理的证明为导向数学家时而也会发现,一个好的定义【对于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起了重大作用.】”省略【非常的】一词也没有什么问题,“甚至”一词就有了“非常的”一词的意指了,重复强调等于啰嗦;而【对于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起了很大的作用】修改为【能明显的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之后,句式更简洁。

  (022,三)正文113页第三行“……,至少【是可能有】有趣的性质与人为地选取某个特定的数有关……”――这里【是可能有】修改为【存在一些】,更符合汉语言“数学”习惯。

  初步浏览这套书的“第|部分 引论”,发现:版误近十处;不考虑语言习惯问题,翻译错误也是有两三处的。或许齐民友先生阅读英文高度习惯了,对汉语言习惯不敏感,于是整个文风就跟机器翻译没有太大的区别了。这正为敝人的才华表现提供了罅隙。敝人觉着我这种付出是一种“有潜在正社会效应”的劳动行为,剩下的就看科学出版社如何面对我这种可争议,以及齐民友先生如何表达“诚挚的谢意”了。

  (本文完)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一卷)》读后感(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找不到参考书籍

  当你学人工智能学得正起劲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串文字“为了保持流形特征,我们采用了xx方法……”所有的字都认识,合在一起就看不懂了。你感觉到这段文字的核心概念似乎是“流形”。于是立马搜索一下“流形”。网上好多介绍流形的文章,你却一篇都没有看懂,但是好歹知道了它是一个数学概念。然后心理暗暗地骂一句“我恨数学!!!”察觉到自己数学基础不足,想从基础补一下“流形”。上网爷爷奶奶“各位大神谁知道学习流形需要看什么数学书”。等了几天,零回复!书一扔,发一条朋友圈“数学阻挡了我前进的脚步啊啊啊啊!”

  这样的场景反复地出现各行各业中。非数学专业的人想学习一个数学概念的时候该怎么办?《普林斯顿数学指南》告诉你答案。《普林斯顿数学指南》首先介绍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让读者形成一个数学框架。其后《指南》沿着数学各个分支脉络介绍一些重要思想和概念。最后讲解数学未解之谜和传记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的主编是英国大数学家Timothy Gowers。他在1998年获得数学界诺贝尔之称——菲尔兹奖。书中数学各个分支邀请领域杰出的数学家撰写,其中不乏菲尔兹奖得主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群英荟萃好书

  回到最开始话题,怎样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个数学概念?这里以“流形”为例。首先在目录里找到流形。

  《指南》在第382页介绍了流形,翻到这里:

  我们可以看到:橘黄色部分——欧几里得空间,是了解流形的预备知识。如果在学习流形的过程中感到很吃力,则需要到书中第1部分,第三大节,第6.2小节去学习相关知识。

  流形的基本定义——红色部分,则放在了第1部分,第三大节,第6.9、6.10小节。

  当我们需要了解更深入的内容时,就需要查找紫色部分——微分拓扑、代数拓扑、代数几何、模空间和里奇流等等。这里讲解流形的拓展知识。

  下面我们进入书中看看

  橘黄色部分——预备知识——欧几里得空间:

  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普林斯顿数学指南》平易近人风格。它并不像一般的数学上那样堆砌公式,让人望而生畏。而是用大白话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让读者了解这个数学概念是什么。

  红色部分——基本定义——流形

  紫色部分——拓展——微分拓扑等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四部分是数学的各个分支,如微分拓扑。本书一般用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作为开头,引入相关概念。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书中没有任何公式,所以没有基础的人也能读懂。

  在每一个分支的最后面都提供了相应的书单,由浅入深。看到英文教材不要怕,去百度中文版的。这里推荐的书籍都是数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一般都有对应的中文版本。

  最后:

  这里只介绍了《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的一种用法——理解一个未知的数学概念。这本书的深度广度远不止如此。如果你想对数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或者你想了解数学目前的发展,亦或是了解一下数学未解之谜都可以看看这本书。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一卷)》读后感(三):关于《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一卷)》“第|||部分”的修订意见

  终于初步浏览了《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一卷)》,第三部分涉及的微分方程我基本无知。下面依然对“第三部分”的一些疑似版误,提出看法

  (001,一)正文240页,行文第一整自然段第四行“由此可得……但是P[A【|】B]=P[B【|】A]...”这里两个【】里的内容应该是【^(和)】。

  (002,二)这个关于“III.5厦(Buildings)”在xxii页翻译成了“建筑”,这是不合适的。

  (003,二)正文244页,第一二行:“……而且可以对它“几何地”进行研究:【不】考虑一个向量空间V【+的什么】,其中原点自然会起一个独特作用……”:这里如果真的“不考虑一个向量空间”,还怎么考虑它的原点?

  (004,二)正文278页,“……(iii)没有一个点含于多于d+1个Vi中.……而使得X的每一点最多含于【d+2】个Vi中……”前后行文不一致个人学识浅薄,不确定,这是否是一处版误。

  (005二)正文314页,第五六行“……这样,就有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为数巨大的应用中的两个【.】工程是一个更直接的应用的来源……”这里突然多了一个句号,语句不通顺,疑似缺少很很多信息,比如两个工程的名称。

  (006,一)正文341页,第三行“……任意的一对元素u和v的函数【<v,w>】……”这里【】的内容,应该是【<u,v>】.

  (007,二)正文390页,倒数第四行“……在除以10时给出相同的余数,就说他们【modulo】10同余……”这里【】内的没用应该翻译成汉语。

  (008,二)正文419页,标题“5,正态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前面:“……而试验数据确实证实了它们,这就给我们的模型以能够服人【+的】科学依据.”这里少了个【的】字。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一卷)》的第III部分的校版质量已经明年比前两部分好些,而且不符合汉语言喜欢的句子也明年减少了,体现了翻译者的“某些需要鼓励的翻译态度”。个人学识有限,不能认真校对书中的微分方程公式。请读者见谅。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一卷)》读后感(四):可能是最棒的数学科普书

  关于作者T.Gowers爵士我是在世界大数学家画传里面看到的,做泛函和组合数学,fields奖得主。

  我对作者最重要的印象就是太英俊了。

  这本书翻译的是原来武大的校长齐民友教授,翻译的时候已经80岁了,令人钦佩。从翻译的质量来说,足可以看出用心良苦,与数学家精益求精的态度。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从现代数学的角度,从数学概念,数学分支,数学家,数学猜想分类,从四个方面讲数学科学学史。

  相比于古今数学思想这种名作来讲,这种分类更具体,而且时间更为新,是各个教授编写的不同章节,简约而详尽。

  我认为这本书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数学发展的进程。因为从认知的角度上来说,这样集大成的优秀的科普类教程,会给学数学的年轻人一个更清晰的框架:这里有什么,分别是什么,我能做什么。

  如果没有数学基础的读者可以建议从第三册开始读数学家传记部分,然后从第一册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去看第三册的猜想,之后读第二卷和第一卷的下半部分。

  看到这本书真的太令人激动了,可以胜过大部分的愉悦的事情。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一卷)》读后感(五):对《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部分 现代数学的起源》的修订意见

  依然按照先前三种角度(一,版误;二,语病;三,汉语言习惯。)对这部分文本提出修订意见。

  (001,三)正文116页,倒数第七行“…….【由此】看来在数学发展的很早时期,为计算而计算的快乐……”这里建议添加【由此】一词,使行文更通畅。

  (002,三)正文117页,第四自然段第一行“……他们【的】标准【的】例子是关于……”这里两个【的】可以省略一个。

  (003,二)正文118,标题【3.十进位值】下,有“十进位值的记数法”和“十进制记数法”的不统一表述,应该进行统一性规范。

  (004,三)正文122页,整自然段第三段最后“……这些表达式的集合服从通常的算术【的】规则.”这里可以省略【的】。

  (005,三)正文123页,第三整自然段第一行“出现在斯坦尼兹的工作里【的】向着抽象化的运动在数学的其他部分【里】也发生了……”这里省略前面的【的】,添加后面的【里】,更符合汉语言习惯。

  (006,二)124页,条目“1.引言”下“新的理论完全颠覆了【整个一种】思维方式。”这里“整个一种”是什么,个人觉着莫名其妙。

  (007,三)125页,第二三四行“几何学的这一个侧面与绝大多数其他科学的区别在于【它的】高度演绎的本性.确实好像【是】只需拿起最简单的概念……对于空间就能建立起一个给人深刻的演绎【型】的知识体系……”联系【它的】改为【其】,【是】删除,加上【型】。

  (008,二三)125页,标题“3.希腊几何学的形成”下第三四行:“……否则就不可能建起那些大城市、那些【精心建造】的庙宇和金字塔.”――“不能建起【精心建造】的……”这不是中国人习惯的语言方式,建议把这句话改为“否则不可能建起那些【伟大的】城市、那些【精巧】的庙宇和【宏伟的】金字塔.”

  (009,二三)126页,第四五行“全书以五个正多面体的作图以及再没有其他多面体存在【+而】结束.第五个也就是最后一个多面体的发现是使【-得】柏拉图大为激动的【主题#事情】.”

  这里为了行文简洁,【】内有加号的表示添加后面的字词,有减号的表示省略里面的字符,而#符号,表示的前面的字符更换为后面的字符。

  (010,三)正文134页第四行“这件事高斯【压根儿#根本】没有做过。”国际有弱化“儿化音”语言趋向。同志们应该注意世界潮流。

  (011,一)正文144页,第一整自然段第二三行“……三次曲线y=ax^3+bx【添加^2】+cx+d”、四次曲线y=ax^4+bx【添加^3】+cx【添加^2】+dx+e……”

  (012,一)正文148页,第一自然段倒数第五行“……【-(】Abu Kamil(约公元……)……”

  (013,三)150页,第二整自然段最后“代数学【+正】在打破它孕育其中的几何【-的】蛋壳【+了】·”

  (014,三)151页第二整自然段倒数第三行“……就可以自由地用他的代数技巧来探讨倾向于几何的卡尔达诺【很明显难以#明显很难】涉足的领域【+了】.”

  (015,一)164页第五六行“……则必存在两个多项式Q和R使得【添加A=BQ+R,】【或者#其中】R=0……”

  (016,二)165页第三行“……这个算法会给出一个【+结果】.”

  (017,二)178页第一整自然段第七行“……其方法【-的】缺少基础的清晰性【+的特征】,在以后的时期中,招来了批评也得到了弥补.”

  (018,一)181页,标题“2. 18世纪的处理方法以及对它的批判”下第七八行“……这是【-由】泰勒、约翰·伯努利和【丹尼尔·伯努利(字体不统一)】、……的贡献.”

  (019,二)197页,标题“2.希腊数学”上面最后一句“我们不来讨论证明是怎样生成的,怎样变成公众所接受的,怎样被传播、被批评、又时常被重写和改进的,【+虽然】这些都是有趣的问题.”

  (020,三)198页,“证明(……):于是,图形EBCA,【DBFC#DBCF】都是平行四边形……”

  (021,二)208页,正文第二、四行“……【-论时间始于】1830年代开始为公众知晓……迫切地需要重新修正关于几何知识的本质【的#中】最基本的长期存在的信念……”第二十一行“……帕施还没有走到对于几何学的完全形式主义的【观点#立场上】·”

  (022,二)209页,第十八行“……这个观点并没有把佩亚诺引导到关于证明的完全的形式主义观点【+上】·”

  (023,二)211页,第二十五行“……他是把公理化的途径看成是种对现存的很精巧的理论【-的】进行概念的澄清的【工具#方式】.”本页最后“然而,逻辑学向一种新的形式的概念前进的最有意义的一步,是对逻辑量词……在形成现代的数学证明的作用【的#作】进一步了解.”

  (024,一)219页,第四行“现代方法的拥护者和构造主义批评者的分裂【等#都?】在那里.”

  (025,一)222页,第一整自然段最后“……只有少说几个哲学家(特别是所谓“维也纳学派”【+)】除外【-)】.”

  ……(出版质量有待提高……)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一卷)》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