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05 00:55: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读后感锦集

  《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是一本由王序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精选点评:

  ●2002年出版的,再不买就只有去图书馆偷了……

  ●前面的几个小理论看着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后面对产品的介绍可以说只是一个图片的罗列,既不具体也不实在。

  ●代表日本血脉的风、土、光、影的设计观

  ●好 奶子 和奶子 和屁股

  ●图片集

  ●黑川雅之把设计等同于诗:诗歌的目的在于存在,而设计的目的也在于诗。无论是一个建筑还是一个城市,人追求的不应该是自身环境中事实的堆砌,整个环境应该成为一首诗。同时重要的设计不但是善,而且推动人们行动。黑川雅之的诗是一首极简的诗,只有寥寥一句的诗。

  ●经典设计作品集

  ●极简/素色/几何/阴影/拼搭

  ●前面有些思考还是不错的。产品就一般了。

  ●the black handle

  《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读后感(一):建筑师的产品设计小册子

  很小的一本册子,印刷质量还是不错的。

  前几页介绍了一点他的理念中英双语的,后面部分的内容就是他做过的一些产品,或许他的建筑师背景的关系,有一大部分设计都是为他的建筑设计服务的。造型都很克制内敛,注重比例材料张力控制。

  价格不贵,合适买来看看。

  《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读后感(二):产品设计的七个理论--黑川雅之

  even Theories of Product Design by Masayuki Kurokawa

  理论一:时间的含义

  Theory One: Time Implication

  理论二:身体感觉、触觉的时代

  Theory Two: Towards the Age of Bodily Senses and Sensation

  理论三:编辑的记忆

  Theory Three: Editing Memories

  理论四:材质和形体的诗

  Theory Four: Poetry of Materials and Form

  理论五:晦暗的影子

  Theory Five: Obscure Shade

  理论六:意义的冲突

  Theory Six: A Crush on Meanings

  理论七:系统与结构

  Theory Seven: System and Structure

  [via]

  《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读后感(三):黑川雅之关于产品设计的七个理论

  理论一:时间的含义

  设计应该萌发于特定的地点,同时也经历着漫长的时间才得以形成,因而必须强调特定地域的历史,传统和自然特性,集成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化,至于将来,那是历史的延伸。

  理论二:身体感觉、触觉的时代

  设计同时建立着和真实事物的联系。设计的原则在于事物被人认知的方式和应用的方式。功能,外观和材料的纹理都是表达这一原则的语言。在人类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这五大感觉中,视觉和触觉是最接近设计的。但是在当今,视觉的重要性在强大的国际影响下被大力强化,对于要把信息通过大众传媒以图片,印刷品和影视片的形式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而言,视觉对于大众人群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然而,人与生俱来的感觉是动物最为原始的味觉和触觉。人们相信在二十一世纪,曾经在二十世纪被遗忘的那些没有开发的感觉将再次重要起来。从一个追求全球号召力的年代到一个强调个性的世纪意味着身体感官的重要性得以加强。设计将强调重量和软硬程度,甚至形状也将为材料的纹理手感而决定,人们应该在设计形成之前首先认识到材料。

  理论三:编辑的记忆

  设计是创作一件真实物件的过程。创作的目的是产生一件真实的物件,设计于是就不能停留在表达思想上面,而是关联着行业和人的精神。设计的完成要通过编辑“与生俱来的形体和材料”,这是人类记忆的载体。人类的记忆联系着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形体,颜色和材料,这些都不能逃离人的记忆,追溯这些记忆,设计得以实现,获得了意义和感觉。设计的工作就是编辑这些多样的复杂的记忆。

  理论四:物质和形体的诗

  勾画事物,联系存在的设计和生活与生产直接相关,使用的容易程度,价格的合理性,视觉上的美观程度,都是表达我们怎么想怎么说的媒介。

  理论五:晦暗的影子

  对于日本人而言,阴影不单是光照的结果,本身也是一个目的。他们相信美不在于清楚地表达每一件事物,而在于发掘隐藏在晦暗当中的东西。日本的美学则如月亮一般晦暗。无论科学发展到何种程度,对自然中无法理解的事物保持真诚谦恭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和神秘性仍然无法用科学清晰地加以阐释。无论是一个建筑还是一个城市,人追求的不应该是自身环境中事实的堆砌,整个环境应该成为一首诗。

  理论六:意义的冲突

  据说死亡是命中注定的。毁灭等于创生,但这并不代表创生一定伴随着毁灭,而是毁灭本来就是创生的一部分。设计给予人类的记忆和想象富有力量的表达,通过背离人们习惯的方式挑动人的意识,设计对人的记忆的编辑并不单单只是剪贴收藏而已。人们说有两种善良,分别是母亲的怀抱和父亲的棒子。如果设计是对人的宣扬和帮助,重要的是设计不但是善,而且推动人们行动。

  理论七:系统与结构

  决定结构的因素有很多,动力特性,材料特性,生产过程,材料和部件的寿命,不见得可换性,维护方式,组装次序,表达的意念以及决定存在方式的结合因素等等。同时为了保护全球自然环境,物料和部件的再回收变得重要起来。每个部件因而有了明确的标示,以适应分拆程序的需要。即便对于使用者而言,管理回收的技能也成为必需。我们需要一个结构把这些概念融合成为一个体系。

  《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读后感(四):最高的境界是成为诗

  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

  - 黑川雅之(1937年4月4日-)

  - 印象:建筑师、设计师,被誉为开创日本建筑和工业设计新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他成功地将东西方审美理念融为一体,形成优雅的艺术风格。

  - 例子:《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设计的修辞法》《设计的未来考古学》《反对称的物学》

  - 出处:[黒川雅之 - Wikiwand](https://www.wikiwand.com/ja/%E9%BB%92%E5%B7%9D%E9%9B%85%E4%B9%8B)

  - 设计的一个目标,就是激发人心中生命的能量和创造力。

  - 印象:可用性与可供性。一个东西可用是不够的,同时,它能够给予用户创造的可能。它的结构是可以如同树一样生长,让更多人加入创造。

  - 出处:《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

  - “诗歌的目的在于存在”,而设计的目的也在于诗。

  - 印象:诗是终极奥义。(我笑曰:“大师皆可诗”。)最高的境界是成为诗。超越设计本身,成为诗。

  - 例子:无论是一个建筑,还是一个城市,人追求的不应该是自身环境中事实的堆砌,整个环境应该成为一首诗。

  - 出处:《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

  摘抄

  - 时间

  跨越历史与将来的设计意义重大。

  设计的一个目标,就是激发人心中生命的能量和创造力。

  - 身体感觉,触觉

  从一个追求全球号召力的年代到一个强调个性的世纪意味着身体感官的重要性得以加强。

  设计将强调重量和软硬程度,甚至形状也将为材料的纹理手感而决定,人们应该在设计形成之前首先认识到材料。

  - 编辑的记忆

  设计在这里有着一种以人类记忆为主线的共同语言,设计激发、触动、抚慰着人们,当中就包含了每个人的记忆。

  人类的记忆联系着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形体、颜色和材料,这些都不能逃离人的记忆,追溯这些记忆,设计得以实现,获得了意义的感觉,设计的工作就是编辑这些多样的、复杂的记忆。

  - 物质和形体的诗

  设计的终极目的在于抚慰和唤醒人们。“诗歌的目的在于存在”,而设计的目的也在于诗。

  虽然美一直被认为和秩序等同,这种秩序并不必然意味着传统的稳定和谐,而可以视为一种带有混乱和挑衅、毁灭和重生的新的秩序观。

  - 晦暗的影子

  阴影并不是指光照下产生的影子。晦暗是孤独中徘徊的思想……日本美学的代表是月亮而非太阳。

  无论是一个建筑,还是一个城市,人追求的不应该是自身环境中事实的堆砌,整个环境应该成为一首诗。

  - 意义的冲突

  通过激发行为来打破原有秩序,这是美和兴奋地概念,生存并不意味着追求稳定,但还是带来不安全感和毁灭的瞬间。

  重要的设计不但是美,而且推动人们行动。

  - 系统与结构

  一整个意念体系,决定着结构,决定着物件存在的方式。

  ---

  黑川雅之对于时间跨度的理解、具身认知、集体潜意识,以及后面的“诗”、光与影的对比,最小行动……种种在设计上的体现,以及对结构直觉的把握——大概这些是敏锐的本能?中国对于物,向来避免耽溺,以免玩物丧志,或成为物品的奴隶。而之于日本,其人于物之间注入感情,以另一种促成人的目光贴近它、探问它、发现它。物即是人的投影,人的格塑造了物。物不仅是设计者的,更是设计者与使用者的联结。

  物和人一起,组织、创造环境,空也是一种物。正如光是一种物,影也是一种物。它们彼此之前交织、促发、融合,在对比中形成韵律,或在光影中塑造景深,最终演化为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