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是一本由李赋宁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精选点评:
●老人的语言很平实耐看。 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都是如此的让人敬仰。
●一般啦,前半部分可看看,后面随便翻翻就行。话说学英国文学的老师,这个名字起的
●作为学科史料的价值更大。
●呃。。。整个一本流水账啊,还是一点都不生动的流水账。看到一半看不下去,快速翻完都没发现任何实用点的英语学习建议或技巧什么的。看来是我自己误会书名了。
●读了好多遍的一本好书。天资、家教、勤奋、老师、留学、家庭等因素共同成就了一代大师。
●学习好榜样
●第一本高价入手的原版书。书的字体版面等设计的不好,字太小,全书还是怪怪的红色,以致当初电子版翻了几页就放一边了。不过书中似是平淡的叙述中可以窥见李赋宁先生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大家的内在因素。也是了解那个时代真正的学者治学、育人的方法和态度的一扇好窗口。
●本来是想学习一些学习英语的经验之谈,后来发现完全是人生历程。不过启发也不少,读到后面李赋宁夫人写的传记,突然感慨,人生伴侣可能真的是选择比改变重要。
●老先生的文字非常浅白,可读性强,导致我下午开会内容一点都没听见。那个年代的文化圈真是让人羡慕,看上去似乎是勤奋的人就能有所作为,开放而又纯净。
●了解一个人,了解一个学;了解一个时代,了解一段历史。
《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读后感(一):学意深植,惟嫌复沓。
李老中文表达显然力不从心。其清华同学说其英文近于奥斯汀。客气太甚。无谓的图片也打消了许多想象空间。如找人校订一下,篇幅可以删除23,会是一部极好的小书。
回忆的精彩之处在其叙述文革时,篇幅很短,信手而过,好像不值一提。再结合其夫人的回忆文章【几乎全部篇章尽在文革】看,心怀可叹。
《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读后感(二):文风谨慎
1、我们从书籍了解知识分子,如能类似地通过种种媒介了解各行各业的人员,也会发现他们中的庸人和天才,狭隘与坦荡,迂腐与创造。
2、能融会贯通是学者,在此之上又能创造的是大师。
3、老好人是人类中宽厚的基石,却也少了砖瓦的历久弥新。
4、单说经历本身,好玩的片段。1)山东盛产花生,老乡常用框子提着花生在校园里兜售,有时正在上课,老乡推开教室门,大声嚷嚷:“卖花生哦!”2)一日我教研室一位年青教师将正在播放歌曲的小型收音机放在宿舍床上,转身去盥洗室取水,返回宿舍途中见一老乡背的背篓内,放着他的收音机,还在播歌曲哩!这位教师嚷着说:“你怎么拿我的收音机?”这位老乡竟然理直气壮地回答说:“你要听,俺也要听。”淳朴的农民,并未感到做错了事。我们是来向工农学习的,哪敢和老乡理论?这位同志无可奈何地听任老乡大摇大摆地走了。
《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读后感(三):大师的天鹅之音
相比它的定价,它的内容可真是物超所值。知道李先生是从冯象的木腿正义中,以及记不清是否是北塔所写的吴宓传中提到了李先生与吴宓的关系。当时觉得他就是吴宓的追随者——当然,这是浅薄之见。后来偶然买了一本李先生的纪念文集《回声》,接着往前追溯,看他的回忆录(本书)以及《回声》之前的一本纪念文集。
相比于其文笔,这本书的内容更好一些。怎么说呢,李先生外文极好,通四五国的语言(有很多学者号称如此,却相距不可以道里计),但文笔似乎如其文字(书写),清晰,简单,近乎单调。但恰恰是由于他经历丰富,接触名家甚多,平实道来,真实可信,让人怦然心动。正是由于这本书,我对吴达元先生平生仰慕之情,陈乐民先生在《在中西之间》也提到了吴先生,似乎远不及李先生深情。
从技术上讲,我更喜欢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可能是前半部分更多讲自己在语言上的精进和奋斗,以及那些已经绝响但仍然令人神往的人物……
《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读后感(四):《学习英语方法论》
1,哑巴英语的原因是用中文思维,说话时要先转成中文,说话时先思考语法和单词。
2,12岁之前儿童学习英语是直接吧语言和形象思维挂钩的,成年人学习是另建立起一个记忆区把英文和中文挂钩然后再转成形象思维(形象触觉味觉感觉等)。
3,他们通过一个形象思维片段来说话(形象《——》语言),语言不是记忆,而成人学习语言是通过记忆的
4,语言学习中要有可理解的输入。
-----------------------------------
先听说,不读写,到了高阶段再说,【避免文字性学习,导致错误路径】
英语学习的程度
1 早期
看图片(单一事物)听声音,心里产生图片的形象思维,带动全身感官,不要看中文,不要看拼写,不要说。【只是将声音和感官建立联通】
2提高器
听懂简单的句子,通过行为表达来理解句子的意思【练习听力找打可理解性的输入,但不是中文】
【英语的本质是语音,而不是汉字那样会写】
3听的东西要有可理解性,输入信息要有效
4.学习的时候尽量使用外语思维。而在正常使用中可以辅助使用母语思维,两种过程目的不同
【调动全身的感觉去学习英语,】
---------------
中国古老的先背诵然后再理解的教学方法是不对的。
【听单词--听句子--听对话--学习口语---看简单的阅读--看单词和语法等】
【显然是先要把听力和口语达到一定程度,能够熟练使用的程度,然后再学习读书和写作】
【【 这才是学习英语的 正道和正见】】
《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读后感(五):做的一个小小的book list
English books in Li Funing:
Literature: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omerset Maugham/ Cakes and Ale
earl S. Buck/ The Good Earth
莫里哀/ Enemy of the People
hakespeare/ The Merchant of Venice
王尔德/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Lady Hartley Montagu/ 书信集
Teaching books:
Rostoffzef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Robert Jameson/ A Short History of European Literature
Masterpieces of European Dramatists
Masterpieces of British Dramatists
Matthew Arnold/ On Translating Homer
Empson/ Seven Types of Ambiguity
Lytton Strachey/ Landmarks of French Literature
Rene Welleck/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lmer: Indo-European Linguistics
Fred Robison&Bruce Mitchell/ A Guide to Old English
Abrams/ The Mirror and the Lamp&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Literary Terms
文学研究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因为文学反映社会现象。
Literary is a continuous story.
Art lives on art.
张谷若先生(《德伯家的苔丝》译者)说要扩大知识面,他喜欢读英文广告,货单,旅行指南等杂书。
The consolation of a teacher is to have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