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燕子》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01 03:23: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燕子》读后感锦集

  《燕子》是一本由朱少麟著作,九歌出版的1999-3-10图书,本书定价:NT$ 23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燕子》精选点评:

  ●更深切的用字遣詞

  ●很想在广州买到

  ●爲了堅持自己的夢想,是不是就一定要以最殘忍的代價來交換 流下了一滴眼淚,融化了整個心房 抬起頭,似乎看到了那個爲了飛向藍天而不斷拋棄沙袋的熱氣球。。。

  ●燕子

  ●Borrow at PolyU

  ●读不到心里去~

  ●我喜欢这种小说,就这样

  ●很喜欢

  ●阿芳为何如此特别,给个理由先。。

  ●这个很好看!

  《燕子》读后感(一):沉重的主題

  朱少麟的燕子延續上一部作品的風格,繼續著關于生活、工作、情感的討論,這些都是圍繞自由展開的。自由是一直哲學家、政治學家關注的話題。“自由”太沉重,以至于不去想這個問題。

  一口氣讀完,看過之后,卻又豁然開朗。我開始重新考量自己的生活。或許這就是讀書的益處之一。

  《燕子》读后感(二):继续未说完的话题

  从伤心到燕子,可以看到如此清晰的类似自言自语的延续的痕迹

  只是,在燕子里缺少了伤心里压抑的倾诉的欲望

  仅仅只是为了结束未说完的话

  但是因为是朱少麟

  一切都可以原谅

  而且今年的秋天读到这本书

  也算是种命运的安排

  一切从向内的质问到向外的寻求再转回向内的审视

  生命已经走完了一个完整的圆圈

  不是结束

  而且找回了自己的完整

  不再需要那样带着缺憾的拼命挣扎

  这就是从身体里重生的燕子

  有一双完整的翅膀

  用自己的力量就能脱离地球引力的牵绊

  《燕子》读后感(三):我们的心房深处都只有一双翅膀

  早已说过,看这部小说,大部分是由于书名。一开始,我坚持着看,渐渐地开始喜欢看,前后只用的3天时间,对于忙碌的我而言,已是不小的奇迹,特别是今天整个下午,看了将近一半的书,完全沉浸其中。要说明的是,这是我读完的第一本小说。

  《燕子》主要以主人公之一的张慕芳为第一人物,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书的开头与结尾的呼应令人甚为感慨!《燕子》讲述了一群非科班出身的舞者,在卓教授的魅力下汇集,合演《天堂之路》,故事一路以阿芳的思想过程为主线,引发了天堂与缺陷的思考。阿芳是一个矛盾的集合,广读诗书,情感细腻,观察细微,但是与世格格不入,与人交往甚少。我觉得她是一个略显孤傲,却又常感自卑的这样一个人物。从小时候,对卓教授的崇敬,到加入舞团的兴奋,再到与卓教授的强烈冲突,最后感激卓教授。整个过程曲折,耐人寻味,又有些不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化相当的细腻。

  龙仔,我觉得是本书中缔造翅膀的核心,他是卓教授最后的作品。他舞艺超群,却被搁在舞团之外,以见习者身份留在卓教授身边。他与阿芳交往甚好,但两人之间性的冷漠令卓教授称他们为“冷石头”。舞蹈,在卓教授看来,是需要热情的,需要爱的,只有满腔的爱才能跳出完美的舞蹈。而聋哑的龙仔,只是一味的追求技巧,他说过“我是用命在跳舞,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句话令人一怔!书中多次写到龙仔的平静,冷漠,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这也理所当然。在书的末尾,海边,在没有任何观众的注目,龙仔跳起了舞,没有章法,但那是美的,来自心灵的舞蹈,只为自己而跳,只为为世界增添一份美丽而跳。

  荣恩,一个充满有趣想法的大孩子,总是讲一些看似瞎编的故事,却令人久久回味。一个孤儿,她的心理很难去揣测,她的行为也一样,我写不出对她的评价,因为我没有读懂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她有着自己的梦,一个可爱的梦~

  其他人物还有二哥、克里夫等等,人物的性格各异,作者描写地很细致。

  我读这本书,很多时候会感觉自己浮在空中,一个人,很落寞的感觉,很多时候,也会被书中的场景所打动,眼眶湿润,特别是在年初五彩排后龙仔带着阿芳,在雨中,在街头,龙仔打开阿芳心房的那一段。

  整本书主要阐释了天堂与缺陷的关系,或者说是完美与缺陷的关系。这是一个很富哲理意味的问题,天堂里没有缺陷,但为经历“缺陷”又怎么会感觉到“完美”的存在呢?

  每个人的心房里都只有一双翅膀,带着这双翅膀,我们可以触摸天堂,哪怕只有一次,感觉也会是那样的真实!

  《燕子》读后感(四):“瞎子摸象”看《燕子》

  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尊重每个读者以瞎子摸象的特殊心情来享受阅读小说的乐趣 .”呵呵,这么理直气壮地抛弃所有的专家性评价和理论之上的解读,这么开心地满足于相信自己的感受,于是,拿到这本《燕子》索性也闭上眼睛,摸到什么是什么,想到哪儿算哪儿(嘿嘿,其实这只不过是给自己找一个小小的借口,因为……因为,朱少麟的书里充满了意象隐喻和大段大段的思辩性的话语,要想解读实在是太艰巨太繁难的工作,岂是平庸如我能做得到的?)

  书很厚,做为一本小说,就更显得不尽人情的厚了,原本只是想把它当作另一种安眠药企图唤醒瞌睡虫的呀,却没想到一下子坠入作者耗费心力层层搭建的一个并不算复杂的故事之中,再也没有了渴睡的念头。书中的“我”阿芳有机会参加卓教授排演的舞剧《天堂之路》,于是认识了身边那群舞者之中的龙仔、荣恩、克立夫、风恒,更借她视之为生命的舞蹈疏泻出心底久未理清的思索,关于童年被母亲抛弃的心结关于自己是否真正想跳舞,在一步步接近自己释放自己的同时,在卓教授的近乎威逼之下终于顿悟“幸福其实包含着缺憾”。——若砍去那些丛生的枝蔓,剩下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可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却无法不被那些枝蔓所迷惑所吸引,那是些无处不在的总是时常跳出故事之外的大段的独白——

  “我渐渐明白,青春期的辛苦并不能完全推委在延迟入学,我的性情应该负更大的责任,只是不免又想,才那么樨嫩的一个少女,在天性的完成上还大有未竟之处,我的性情造成了我的窘境,孤单的境遇又不断添进养成了后来的我,这是两条交缠的锁链,绑缚出了我的二十八岁,察言观色,抱头求生,挥汗如雨,拼着命追赶同侪的舞步。”

  “我的名唤‘纵横’的公司是一栋真正的不夜城。当年在一片天真的情况下,通过层层甄试进入了这个地方,美其名曰为政治公关公司,肉搏站似的辅选工作让我迷惘,我非常希望有一些真正属于我的东西,真正对人群有用的东西,只是又没办法将它实质化成一条路途。会在这家公司待上六年是因为惰性。……到最后我发现我的工作根本非关高尚与优美,选民是一串数字,这是一个数大便是美的世界,左右选票的不是人格却是媒体,如果魔鬼懂得投票,地狱也可以组成民主社会……”

  ——在大段独白中作者躲在人物背后袒裎自己,并且不无强迫地请你跟随她抽丝剥茧回溯童年回溯之前走过的每一步。

  那些枝蔓还是其中每个人物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吸引你的也许是美得不象话的龙仔,也许是那个任性自私如蟑螂般贪寻爱的孤儿荣恩,或者是专横却睿智的谜样难解的卓教授……是他们让故事张力十足,华美如盛宴。哦,最虬结有力的枝蔓还应该是那些让人看得头晕脑涨却欲罢不能的对话,作者下了足够量的“哲理”猛药,带着不把你掀翻不罢休的狠劲儿。摘录一段如下——

  “从没见过这样满口秽言的老师,我的太阳穴隐隐生疼了起来,我想我知道这种人,肯定读了不少书,在所学中得到一种抽丝剥茧的中心概念以后,翻来覆去一以贯之,得心应手并且感到高处不胜寒。……‘小女生你有什么不满意?饱食终日,吃喝玩乐,听不得一句重话?’

  没错,我就是听不得这种贬抑,‘饱食终日不是我们的错,至少我不这么想,生在这种逸乐的时代也不是我们的错,也许您不同意,但是要过这种生活不只辛苦也要忍耐。’‘你嫌日子过得太安详了?’‘不是,安详很好,只是我不想美化这种安详,我们就是活得够好了,所以代价也够大,既然您要谈艺术,你一定知道,文艺复兴就是发生在最贫乏的时代里,浪漫注意发生在最动乱的时代里,数百年最安详的瑞士产生了什么?巧克力和咕咕钟。’‘所以你不满意你的颓废时代了?’‘我只是奇怪,不管你是哪一代,上一辈的人都要称你是颓废的一代,而且不管我们发出什么声音都要被指控成无病呻吟,我觉得我们活在一个没法使力的时代里,过的是丰美又单一的生活,大家的经验都一样,满腹理想但是没有时间,满怀叛逆但是缺乏战场,只是请您知道,这样并不好过,光会批评我们颓废,不只是矮化,也是钝化。’‘我不是小女生,学校里教些什么您都清楚,您为什么不问我,为什么我被教会了国文数学英语地理,却还是被教得不会表达感情,不会处理愤怒,不会跟别人合作,不会唱歌不知道什么才叫做幸福,还有妈的不会画图?’”——哎呀,真是读得人好累,可是,难道你不能体会到作者固执宣泄后的幸福?

  读这本书的乐趣在哪里?,引用某人说的吧“当沉醉在故事中或者文字里时, 不由自主心蹦蹦跳跳脱原来的规律似遇上触电倾心的人正在眼前让人神游一番, 她没施展媚功, 也愿把灵魂暂时缴交了出去的无悔吧! 就跟一次棒透了的鱼水之欢一样, 绝对还想再来一次。”就是了就是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燕子》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