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全能星战》经典观后感集
日期:2020-12-31 03:54: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全能星战》经典观后感集

  《全能星战》是一部由江苏卫视执导,吴克群 / 张韶涵 / 顺子主演的一部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能星战》观后感(一):一场闹剧

  不得不说,确实“为观众呈现不同明星的人物性格”,一眼就能看出哪几个人最讨人厌。

  音乐方面,龚琳娜跟吴克羣可以说是有亮点,其他人仿佛只是在唱卡拉OK而已。 一些改编有些不到位,可以说是亵渎了原歌曲。

  制作人点评这点很差,做不到中立,捞金两人总是吹捧自己的艺人,而且把话说的很满。

  《全能星战》观后感(二):中国音乐的悲哀

  看全能星战的时候我不断的感到脸红,为了金武林在德国人面前丢了中国人的脸,我可以看得出来老罗为了中国音乐感到多么悲哀,因为中国没有懂音乐的观众,也没有有音乐素养的音乐人,而那些所谓音乐人还正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鄙视中国传统的音乐和音乐人,以创新发展为名糟蹋中国的传统戏剧和民歌--那些中国真正有价值的音乐。

  《全能星战》观后感(三):金武林用打零分告诉你:全能星战不是比赛

  金武林有个性,说真话,不做作!

  给明星评分就只能一团和气走过场吗?既然赛制赋予了制作人行使打分的权利,既然没有设定评委打分的下限,那么如何分配自己手里的100票,“打多少分是我自己的事情,跟谁都没有关系。”------这难道不是现场大众评审的心里话啊?

  金武林带着自己的审美,实话实说;他喜欢实力,鲜明表达好恶;他有点儿居高临下,确是只对歌,不对人。不管是出于音乐的专业性,还是个人的喜好,我们都应该尊重金武林的打分。

  《全能星战》观后感(四):爵士之战 是否有些不平衡。

  首先我不是他们其中的任何人的粉丝,也不会有任何翩然. 看到陶喆改的那么好,一首那么不爵士的歌,能唱的那么爵士不得不说,那个分太低了 和他这首歌的表现不平衡. 还有就是 其他几个歌手的改编 孙楠 吴克群 黄小琥 吴彦斌啊.. 感觉都没有唱出爵士的那个味道, 只能说有几个爵士乐的乐器+改进了一些爵士风的曲调. 总觉得唱的没有融入那个乐器和曲调里。总有种 唱的是独立的一边, 曲调和乐器是独立的一边 没有融入的感觉. 张韶涵和龚玲娜 比较安守本分,唱的原汁原味的爵士 比较保守. 但龚玲玲和张韶涵的话 龚琳娜唱爵士更有难度。 所以 这个爵士风的比赛 我心目中的排名是 陶喆第一 。

  《全能星战》观后感(五):太注重面子的明星---张韶涵

  全能星战是一个展现艺人多方面才华的平台,无论你头顶上又多

  么辉煌的荣耀,得过什么奖,在全能星战你就是一个考生,第一次摇滚类

  的张韶涵表现不错,以后她哪次遵循题目了?制作人说她什么,她总有理

  由总有辩解,还说自己用心了,可是谁不用心啊,偏离节目规定的主题你

  用心那是对吗?要的是你的态度,哪怕你就是唱得不好听,淘汰了你也努

  力了,可你呢?拿你的自大和你的假努力在那炫耀什么意思?你的隐形翅

  膀我一直喜欢,过了好久才把这个彩铃换掉,没想到唱这首歌的人,音乐

  涵养这么低级、、、、

  《全能星战》观后感(六):音乐没有零分,但唱歌有,比赛有,零分的冲突不纠结结果,而在看乎态度。

  断续看过这几期节目,印象最深的还是金武林给零分的冲突。

  话说我特意用手机翻出视频来看,想看得也是这场冲突。

  金武林在节目还结束时强调:音乐没有零分,那我们在这比什么?

  他要说的没有错。这是比赛,就要不把它往高处扯,不要明明是唱歌比赛,就不要升华到音乐鉴赏或人生品味上去了。他爱给多少分给多少分是他的事,其实观众无法在这上面挑错。因为他本身并没有错。

  然而,为什么观众会一边倒的给他嘘声,要他道谦?

  这还不是他自找的。他自称这是比赛,既然和孙楠搭档,就要为他保驾护航。但他实际真这么想,这么做么?看孙楠被观众唱叫金本人道谦时,就能看出孙楠有多难堪。一场娱乐节目,冠军给谁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比赛中赚到观众好感,赢得人心,但他如此做,对孙楠好吗这难道是对孙楠好?这明明就是高级黑嘛!

  这只是一个比赛,只是一场娱乐节目。金既然知道,还故意在上面撒尿,惹众怨。理论上给多少分完全是他本人的自由,但既然是个比赛,就应该要照顾到观众情绪和节目安排,如果他有什么不对,不是怪他的零分,观众厌的是他的态度,看他一幅瞪的大大的死鱼眼,观众哪里能舒服。如果他和颜悦色的和观众解释,观众绝对不至于一边倒。

  究竟是个娱乐结目,谁太过认真,钻牛角尖,谁就是输家。

  《全能星战》观后感(七):爵士之战 是否有些不平衡。

  首先我不是他们其中的任何人的粉丝,也不会有任何翩然.

  看到陶喆改的那么好,一首那么不爵士的歌,能唱的那么爵士不得不说,那个分太低了 和他这首歌的表现不平衡. 还有就是 其他几个歌手的改编 孙楠 吴克群 黄小琥 吴彦斌啊.. 感觉都没有唱出爵士的那个味道, 只能说有几个爵士乐的乐器+改进了一些爵士风的曲调. 总觉得唱的没有融入那个乐器和曲调里。总有种 唱的是独立的一边, 曲调和乐器是独立的一边 没有融入的感觉。

  张韶涵和龚玲娜 比较安守本分,唱的原汁原味的爵士 比较保守. 但龚玲玲和张韶涵的话 龚琳娜唱爵士更有难度。 所以 这个爵士风的比赛 我心目中的排名是 陶喆第一 ,上一场 民歌是龚玲娜, 第一场摇滚 没有特别好的,张韶涵排的第一 但感觉她唱的那首歌 实在和分数不太平衡。

  ————————————————————————————————

  总的这个节目第一期没感觉有什么看点,后面两期 每一场的风格不一样,每个歌手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挑战,加上后面一两个歌手的唱的 确实给我一些惊喜。特别是龚玲娜 一直觉得她是个只会唱 忐忑 金箍棒等疯癫的歌,靠一些操作出名的,也从来没认真听她唱过歌。上期的民歌 真给我不小惊喜 果然是有实力的。 最后反倒她变成了一个看点。

  《全能星战》观后感(八):灵魂歌者——龚琳娜

  她是浑身细胞都在唱歌的人!她是用生命在唱歌的人!她的歌里面的歌词朴实、曲调简单又有韵味;大气磅礴,洒脱,自由,清新,舒服,技巧情感融入歌曲的每一个细节,感染力极强,无可挑剔!

  这种歌声来自的地方一定是她的灵魂深处,是龚琳娜心灵深处的释放!看了龚琳娜的介绍,很佩服她在可以功成名就的时候,不去随波逐流,选择了内省,去欧洲的森林中居住,听着鸟语,赤脚在林间散步,寻找最纯真的声音。回到国内,去山林中寻找中国从远古发来最纯真的音符。在听到《相思染》《山中问答》《诞生》《希望》《你在哪里》……后,被彻底征服了。原来音乐是可以这样的纯,是一幅韵味十足的的中国画,真美。成了她的粉丝!

  即使后面她比较创新的歌曲《忐忑》《丢丢铜》《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遭受到了很多人的抨击,各种讽刺,贬低,厌恶,反感,戏弄。这种潮水般声音并没有使龚琳娜退却,她说,即使很多人不喜欢,也得创新,挑战未知的音乐世界!

  如今,看到了《全能星战》里面的龚琳娜,每一期都能给所有人带来惊喜,《明月几时有》的豪放,《小河淌水》的深情动容,《我希望你爱上我》的妩媚,《戏曲忐忑》的融合,《致青春》的怀旧,《双截棍》的惊艳,《隐形的翅膀》的创新,《山中问答》的豪爽与不羁……以至于每个星期五晚上都会满怀期待着她的演唱!让我们期待未来的龚琳娜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全能星战》观后感(九):发现好音乐,发现好声音

  五星是给歌手的;至于电视台,我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了。

  第一场结尾时,宣布下一场唱民歌,我就知道龚琳娜(以下昵称“神婆”)会翻牌,这个完全是她的强项啊~

  第二场,民歌之夜。我真的被神婆唱哭了,我第一次听歌听到哭。至今都不会主动听第二遍《小河淌水》,因为怕又会哭了;至于孙楠的《我的祖国》我觉得唱得不错,编排得不错。我本身就喜欢这首歌~

  第三场,爵士之夜。我首推陶喆,真的是人歌合一啊。听完他唱,我觉得不听其他人的都可以了。呃,可是,分数不是太高。

  第四场,戏曲之夜。我最喜欢的一期。我觉得这期非常好玩。大家表现的东西都不一样。被胡彦斌的《秋意浓》震到了,曲太好听了。可惜歌手本身不是专业唱戏的,所以,唱的效果还是差强人意;龚琳娜真是游刃有余,神婆可以随意“肆虐”,(*^__^*) ~~ 至于,孙楠,态度是认真的,出来的作品也能让人接受;张韶涵的《北京一夜》很好玩,不讨论是否跑题,我觉得歌好听,唱得也蛮好听的;黄小琥,唱得真好,歌也好,可惜上一场分数低加上人气也不高被淘汰了。

  第五场,民谣之夜。当一听到比赛命题,我感觉是神婆又要发威了。

  复活赛之夜,龚琳娜《拯救》高音太厉害~~ 就是总会带民歌腔。所以,真的很难说每个人都可以“全能”。

  踢馆之夜,龚琳娜《爱情买卖》我听到目瞪口呆,在场的歌手反应也一样吧,现在想来感觉蛮好玩的。龚老师生活是否也如此幽默。

  总决赛之夜,以后《一剪梅》就一直在我的手机里repeat,我真的被胡彦斌的声音电到了,从此我叫他小胡,从此我路转粉;《我和你》我再一次被神婆的声音电到了,我可以形容她的声音有磁性吗?我真的被吸引住了。《One day more》,填词好像不是太押韵;《法海你不懂爱》曲实在是太好听了,但是感觉人声同旋律不是可以完全Match到。

  其实,我觉得同《蒙面歌王》相比较,还是《全能星战》好玩些;但是《蒙面歌王》的歌会比较容易上口,好唱。

  反正,看完《全能星战》,我的得着是发现了好音乐,发现了好声音

  《全能星战》观后感(十):真人秀节目映射出国内音乐制作人的虚伪?

  电视荧屏上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十多档同质化的电视音乐综艺节目,在电视圈催生了新的行当——导师评委群体。圈内叫得响的明星大腕们都被搜罗了一遍,但是即使这样,导师评委资源还是严重紧缺,因此许多明星大腕,都开始“不务正业”起来,有人跨界去当导师,有人跨界去帮普通人圆梦。在洗劫了影视圈的明星大腕后,电视音乐综艺节目又要将触手伸向那些幕后的制作人。《全能星战》就让多位神秘的音乐制作人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音乐制作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一个新兴的职业,这里的音乐制作指的是作曲,编曲,录制,后期等一系列的工作,以前曾经叫过音乐编辑,主要从事音乐的创作和制作方面的工作。透过《全能星战》的节目可以看出编曲的重要性,词曲是骨架,情感是血肉,编曲是灵魂。

  纵观几场不同主题的节目表现,孙楠单凭他的“高音”就仿佛一直“土豪”下去,在国内流行音乐圈,孙楠的名字可能仅次于处于半退休状态下的刘欢,他在这个圈子里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评委席上的制作人也相当的给面儿。而张韶涵的音乐可能在这个舞台上发挥不出她的优势,以至于被制作人金武林一直向她“开炮”。音乐制作人是音乐产业的“设计师”,一个普通的音乐作品在制作人的“设计”、“装饰”下,会让音乐作品更加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制作人是幕后工程师,而不应成为话题主角。透过在节目中的表现,也暴露了一些音乐制作人之间的相互诟病不专业的现状。比如,金武林捞仔就是内地制作人的一个小团体的表现,他们相互之间只有赞美,然后还跟台湾制作人的意见总是不合,其实就是相互看不惯不待见,相比于内地制作人的毒舌,台湾的制作人的点评都过于圆滑,这可以与其台湾的文化有关。很多观众在《全能星战》的舞台上真正的了解老锣和喜爱老锣,因为他一个德国人虽然不懂中国音乐市场但他在一直谈论着自己所认为的音乐,那份执着是其他制作人所没有的,也正是老锣的对音乐的执着追求才赢得了众多观众的称赞。

  《全能星战》顾名思义,星战的内容在于全能,要全能,在于事事优能。全能是“星”的定语,“战”是全能的具体呈现。在这里不禁想起金庸老师的《神雕侠侣》中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对于能者小马哥个人觉得:“能之大者,厚德善身”。

  《全能星战》的舞台上八位不同风格的歌手和各自选择的八位金牌制作人组成战队,挑战六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进行十一周的实力对战,精彩程度不言而喻。从“戏曲之夜”张韶涵的摇滚加飙高音的大胆尝试,从观众的角度看她的表现已是突破,可是评委席上的金武林却很挑剔给出了火辣的点评。从此,金武林的话题就一直没断过,从张韶涵到吴克羣他都不客气而且很毒辣。从金武林的辛辣点评再次展现了内地音乐人的小肚鸡肠和某种程度的虚伪,对待熟人客客气气,对待陌生人不留情面。

  制作人与音乐之间应该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这其实是一个需要不断反思的文化命题。音乐如此、电影如此。制作人本属幕后,就应该回到幕后,回到歌手身边,何必在聚光灯下享受那份本不属于他们的关注,哪怕是恶名。

  说到底,论资历和改变小马哥认可陶喆,论惊艳看好龚琳娜,论谦卑看重吴克群,论随和喜欢胡彦斌,论气度看好张韶涵,论淡定独爱黄小琥,论制作人就看好老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全能星战》经典观后感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