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龟》是一本由(德)米切尔·恩德 文 / (德)曼弗雷德·施吕特 图著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0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犟龟》精选点评:
●“乌龟不是个大傻瓜 她会快快地往前爬 不管她要爬多久 她会到达 她会到达”
●坚持自己的决定,永不放弃
●2014.07.28 乌龟淘淘其实并不一定要去参加狮王的婚礼吧,她只是想努力一下,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到达目的地,对吧。不管结果是不是符合预期,努力过就值了。(儿子自己肯定看过,但当时可能不太明白故事的意思,现在读给他听,他也愿意。)
●执著的小龟~
●只要上路,必有庆典
●只要向着前方不停歇地爬去,即使我们会错过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我们也能准时赶上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让我们做一只缓慢爬行但从不停下的犟龟吧。
●3.5 四肢着地,不卑不亢 稳稳地爬。走错路也没事,换个方向继续爬。很想读the neverending story。
●贼无聊贼没劲,贼丑。
●励志故事 坚韧不拔的犟龟面对轻蔑的蜘蛛、怯懦的蜗牛、强权的壁虎、自以为是的乌鸦,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故事
●故事棒,而且居然配了曲子www 作曲好像叫威尔弗里德·希勒吧~
《犟龟》读后感(一):绘本故事:犟龟(我的决定,不可更改)
⏏点击,收听故事
朗读者=小狼妈
音乐=불꽃심장 - 햇살 '가끔은 말괄량이 공주님'
《犟龟》读后感(二):犟龟的多重反思
以犟龟的成功作为结局,这是一篇表面上肯定理想、行动、坚持的童话,对儿童有一定的煽动性,但是我认为犟龟的动机、行动与坚持都值得反思。 ①动机:“如果所有的动物——大大小小、男女老少都被邀请了,当然也会包括我。我为什么不也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我认为这里犟龟表现一种自卑、从众、凑热闹的心理,而没有反思参加婚礼对于她到底有什么意义。 ②行动:“第二天一大早便上路了。”这里就埋了一个问题,所以后面蜗牛说:“你完全走反了方向。”犟龟的行动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因为缺乏理性认识。虽然被他人纠正,也听从了建议,但还是表现了她行动的盲目:万一蜗牛指错路了呢? ③坚持:面对壁虎的劝退“婚礼取消了”,犟龟就没信,反对的理由只说:“我的决定不可改变”。这种坚持其实是非理性的。 ④结局:表面上犟龟是成功了,但是其实是一种安慰、补偿与幻象,她的最初目标是失败了。她的幸福完全是自我感动。 综上所述,她的“成功”,有太多巧合的因素了,现实情况更多的是失败。盲目鼓励儿童盲目树立目标、盲目行动、盲目坚持,我不认为是好事。题名“犟龟”其实是很合适的,她真的很犟。 如果让我来改写这个童话,我想让犟龟直面现实的失败,而不是给予一个富有欺骗性的圆满结局。这也许很残忍,但是尽早给儿童打预防针不好吗?我不是否定理想、行动与坚持,而是希望更理性。
不过再细想,我也于心不忍,或许可以更委婉一些,增加反思性的情节:比如蜘蛛也跟她说走错路了,逼迫犟龟自己去思考如何寻找正确的路;或者走到最后,她也参加了婚礼,但是反而觉得失望、无趣,而不是陷入自我感动的幸福,而开始反思自己的动机……
再反思我的改写,表面上立意是更高,但是与最初依然有相同的寓教于乐的逻辑。童话为什么不能是单纯的、有趣的故事呢?成人在书写童话时无形中灌输了多少意识形态啊!
《犟龟》读后感(三):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最早接触这个故事是在书房工作时,前任馆长同幼儿园及钢琴店联合的活动,书房负责讲故事,钢琴师负责配乐,幼儿园孩子听——这本故事书区别于其他绘本很大意义在于她的故事里自带琴谱,是一本带着音乐节奏的绘本,少见。
她的故事倒是很‘一般’,一只很慢很慢的乌龟听森林里其他动物说狮王二十八世邀请所有动物参加他的婚礼,乌龟想啊,那我也得去呀,别的动物和你一样想~等你爬过去早就结束了吧!但是犟龟认为他是被邀请的,一定不要错过!
于是犟龟爬啊爬,路上遇到很多小伙伴,纷纷觉得这只乌龟“太傻冒”,赶不上的!等他赶上都要结束了,和何况犟龟开始爬的方向都是错的,以及狮王中途去打战了...前途未卜。
犟龟无论如何都在坚持上路,坚持前行。以至于最后爬到时,狮王二十八世都过世了(不过是战乱身亡的),他却意外遇到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哈,这只犟龟真是终于好歹赶上了。
这本书有一点点小喜剧,戏剧。也算是一个小寓言,故事非常地长,配乐很多(如果不懂音乐就很难来体会),大概是很适合演绘本剧的!
喜欢这本书在于她的理——请大朋友小朋友都记住这个哲学:上了路,就天天走,总会遇见隆重的庆典。
学习这只小犟龟,内心认定的事,那就去做吧,不论他人,环境给你多少冷眼,只需要你坚持自己的路,不断前行,你始终会收获的!
也同时,在路上,路边的风景也会风富你的人生,在终点抵达前,你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遇见,这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成长历程。
步履不停~2019.3.17我们在路上2019.3.24我们在路上2019.3.31我们在路上
《犟龟》读后感(四):行走,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吗?
打开《犟龟》,源自于博库网组织的“亲子21天阅读计划”。女儿一年级了,原本是对阅读有一定兴趣的,也陆续给她储存了一部分好书,还给她办了市图书馆的借阅证。但最近发现,她似乎更加沉迷于看电视和玩手机游戏,每次让她读书,都有些不情愿的感觉,甚至——抗拒或者敷衍。
除了她自己的原因,认真反思,作为家长的原因更不容忽视——我常常对她只有要求,没有陪伴。更准确地说,是没有真正的陪伴。就拿阅读来说,常常是她读她的、我读我的,这样的阅读对她而言,是非常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刚好有了这项活动。有人向活动发起者问起了活动的奖励,我开了句玩笑:最好的奖励——是孩子的阅读习惯。其实,对于我而言,这已经不是一句玩笑了。
但共读的《西顿动物记科普绘本》还在路上,所以暂时先和女儿读其他的书。
第一天,该读什么呢?原本,我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的,可是,这一次,我做主了,我们读的是《犟龟》。
这本书的盛名早已耳闻,但内容自己也还没看过。封底梅子涵老师那句“上了路,就天天走,总会遇见隆重的庆典”常常让人思绪万千,我直觉拿这个故事来开篇一定很有意义。
果然,内容很不错。读完故事后,问女儿想说点什么。女儿告诉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能一直坚持,错过了一个庆典还有下一个庆典。
我暗自得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于是顺势告诉她:咱们读书也是一样,今天开始了,就得天天坚持,到最后也一样会遇到我们的“庆典”的。她很有信心地决定要“天天走”。
对于孩子,这就足够了。
让女儿睡下后,这个故事依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
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一只乌龟,偶尔听到鸽子夫妻俩讨论要去参加狮王的婚礼庆典。于是动了念头,也要去凑凑热闹。出发后,她先是遇到了蜘蛛发发的嘲讽;接着被慢吞吞的蜗牛指出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方向走反了;再接着遇到壁虎告诉她狮王取消了婚礼与老虎开战了;最后遇到乌鸦们干脆告诉她国王已经死去了。但这只比驴还要倔的乌龟总是认为只要坚持,一步一步总能到的。当然,故事的最后,她真的到了,虽然没赶上狮王的婚礼庆典,可遇到了新狮王的婚礼……
结局很美好,寓意很深刻。
可总觉得,还有些什么隐隐横在心头挥之不去。
首先是她上路的目的。她走这么远,克服这么多困难,只是为了参加一场别人的婚礼——说穿了,就是去凑个热闹而已。从孩子的角度,当然可以说这是告诉我们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可是,如果从成人的眼光去衡量,是不是还得考虑这个目标值不值得?是庆典时那一场属于别人的狂欢更重要,还是“坐在她那舒适的小洞前,从从容容的吃着车前草的叶子”更舒坦?当然,两种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人各有志而已。
其次是她行走的方式。这只倔强的乌龟属于典型的“埋头苦干”型,上了路之后只顾低头走路,从来不抬头看天。直到——那只蜗牛友情提醒她:你方向弄反了呀!这样的行为,咱们早已经有过一个很典型的先例,那位南辕北辙的老兄,不是还在沾沾自喜他的车好马壮钱多司机强吗?所幸的是,故事里这只小乌龟及时调头了。当然,你若一定要说地球是圆的她朝反方向也一定能到,我也没办法反驳。
此外,故事的结局。乌龟很明显必须错过狮王的婚礼——不然这也实在说不过去,但这故事要怎么讲下去?作者的安排独具匠心,让乌龟赶上了新狮王的婚礼,一个很典型的“付出总有回报”的圆满结局。然而,我们都知道,那只是童话里的版本,正如白雪公主一定会醒过来灰姑娘一定会遇见王子一样。而现实中的版本其实是“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的,当然,还有一句“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但后一句,已经被很多人用各种理由例外过了,不说也罢。
综上,不免疑惑:行走,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吗?我们的人生,要不要这么功利?但如果没有目的的话,行走的意义又在哪儿呢?
忽然记起这样一个句子来:
没有西天,没有极乐,只有永远无尽的长路,走着一代代不肯绝望的人。(今何在·《西游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