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放虎归山》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10-12 16: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放虎归山》读后感1000字

  《放虎归山》是一本由李零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放虎归山》精选点评:

  ●没错,写杂文就是应该说大实话。李零先生的杂文时而活泼,时而矫捷,好在不刻薄。许多文化上的问题都从考古学的路径入手,让我对这些似曾相识,又常常没有勇气阅读的“著名考古学家们”又多了一些认识,或是学术上的见解,或是些掌故。

  ●早期作品

  ●思维好跳啊 有点跟不上

  ●在学术圈(juan)里呆久了的老虎,见到鹿都会恐慌,于是奉命归山,写了虎虎有生气的杂文。直到他不再为《读书》写杂文了,还有朋友说起,正因为没李零的文章,所以《读书》也连带着不好看了。说实话,今年最好看的书,还真是李零的《鸟儿歌唱》。

  ●有些意思,翻翻即可

  ●李陵心事久风尘。老李自己就说了,俺这是旧体诗写油了的打油诗。

  ●李零的杂文集

  ●1988—1995的时代感“放虎归山”,到2010年代,最跳得出的还是属于时代感的冷记忆和没有时代感的杂论|本辑首推《汉奸发生学》

  ●普及类,对我用处不大,也不是我的笑点。

  ●几篇文章略有些意思。

  《放虎归山》读后感(一):观点诚实的证言

  这本书搜集的是李零1995年前的散文,老实说,我以为是李氏很好的广告,是告诉读者,在十几年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变迁中,这位学者不曾背叛。

  有多少人敢这样发表自己多年以前的时评呢?“时评”者,“时”也。十几年之后还值得读,是因为观点之后的某种东西并未过时,就是那种文化态度,那点常识。

  《放虎归山》读后感(二):读的是老李的文笔和学识

  这本书收录的多是李零八九十年代的著述,其中有不少是针对当时事件的杂文评议,对于了解彼时之学术概况有些帮助。另外,李零的文笔很好,能把较为枯燥的学术问题娓娓道来,加之作者本人专业涉猎“三古”领域,能够及时吸收西方相关理论,治学视野较为广泛,就更增添本书的可读性和知识性,而这些都是本书值得一读之处。

  《放虎归山》读后感(三):旧文也精彩

  这本书是旧文加上几篇新作重版。作者十几年前的文字,现在读来似乎描述的仍是当下的情况,比如争当孙子故里的活剧现在还在到处上演。看起来这十几年我们的文化生态并没有太大的进步,如果不是退步的话。

  李零的文笔似乎颇受赞誉,看了这本书,我也觉得不错。可是以前看《花间一壶酒》时,我的评价是“文笔销欠”。也许可以用作者说的南北方言习惯的差异来解释。

  最近山西人民出版社颇出了一些不错的书。

  《放虎归山》读后感(四):拉虎下山

  对作者来说研究古代是专业,研究现代是业余,对于读者来说,古代现代都是业余。

  虽然作者不喜欢承认自己是专家学者,但事实就是如此,这个圈子里的事情,一般老百姓是不了解的,可能有其可恶的一面,作者是深恶痛绝的。

  作者对传统的看法我觉得很新鲜,他所说的毁掉真的建设假的,靠此沽名钓誉很有意思。还说农民办博物馆就是女尸和五腿毛驴,我觉得不是辱骂农民,而是指一些管事儿的人没有应该有的素质。

  曾经翻过《中国方术考》,当时没注意作者和本书的作者是同一人。

  《放虎归山》读后感(五):看进去了

  第一次借这本书,翻了两页压根没读进去。

  在读了柏杨之后,惊为天;再读李敖,柏杨速显浅薄与卑鄙;再次读李零,比起李敖的谩骂,还是李零文雅些。想读李零的《花间一壶酒》了。

  5 强调“向后退”,是因为只有“向后退”,“视角”才能扩大,看到的画面才比较宏阔,才能找到现实的准确坐标点,才能看清未来的方向。他说,人的眼界都受到生命尺度的限制,这个尺度只有一百年,太小,逼得太近,反而看不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可以说历史学是为了“超越生命”。“超越生命”也是贯穿于哲学、文学、艺术和宗教的一种主题。

  76 为了对付早晚要爬上来的年轻人,职称头衔也是一种圈子。评上了是“罪有应得”,评不上是“死有余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放虎归山》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