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10-12 16: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1000字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是一本由叶嘉莹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精选点评:

  ●挑着诗人看的

  ●远不如说杜甫那本。

  ●风骨居然是可以读出来的

  ●骂王维骂得太过了!一哭!讲李白那章真是令人击节叫好!

  ●讲稿读起来太不容易分重点了 略看了看感兴趣的部分 王维我很喜欢 她不喜欢。。

  ●文学的气象反映时代的盛衰。你说谁更孤独呢,“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还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沫若先生又何尝不是把人格当作了一个艺术品来塑造。//男儿应纵横四方我在这里窝着算什么

  ●看到一百多看不下去了TT是我学识太浅 过几年再来吧

  ●叶嘉莹演讲讲稿,语言自然流畅又平易近人,情感真挚,由浅入深,对于诗人的用典解释得非常详尽,当中又有延伸,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诗歌重要的从来不是韵律,而在于其所感发的生命,因此诗歌鉴赏的入门教育里,培养一种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是很重要的。

  ●值得一读再读!

  ●叶先生读诗的品味和她的老师顾随先生类似,爱陶与杜。我少年时最爱王昌龄,不说杜甫,李白的好处都后来才渐渐体会。汉魏风骨,盛唐兴象。这一本讲王维的部分倒是让我豁然开朗,难怪我读不进王维的律诗,却喜爱他的五绝。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一):本书几个侧重点

  从该书可以总结出叶嘉莹先生讲诗一向存在的几个侧重点:

  一、古代读书人仕与隐的情意结(朱自清先生在《怎样读唐诗三百首》提到过的问题)。

  二、“遇”与“不遇”的问题。“遇”与“不遇”分别是古代读书人能遇到的两种情况。“不能出仕”固然是“不遇”,无法实现理想;但很多时候,“能出仕”也不代表就是“遇”。

  三、作诗的两种手法:“感发”成诗和理性的技法成诗。这又涉及到两种鉴赏方法:从“感发”的力量去鉴赏或是从文笔的设计(也就是书中多次提及到的“思索”的安排)去鉴赏。好诗贵在有“感发”的生命——这一贯是叶先生讲诗的主题,可谓贯穿始终。

  四、所有的诗歌鉴赏最终指向了同一个人生命题:自我的完成。

  如果不了解第一点和第二点是无法深入研读中国古诗的,因为无法理解古人的意志和情感;第三点是教会读者如何辨别一首诗的好处和不足;至于第四点,这已经是个哲学命题,也是读诗之终极意义所在。

  其余建议看明鑫的读书笔记,很详细很全面。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二):与其说是说“初盛唐诗”,不如说是说“初盛唐诗人”

  与其说是说“初盛唐诗”,不如说是说“初盛唐诗人”。先生的“说”大致是这几方面:

  说诗:律法平仄等技法。“感发”,从景物中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

  说人:作者的生平际遇和历史背景。

  私以为,说人比说诗还生动。古代读书人仕与隐的矛盾、遇与不遇的纠结。若不了解,是无法体会作者的细腻复杂的情感的。“感发”是对诗歌价值的升华。诗人或渴望建功立业,或实现自我价值,都是对生命意义的感悟。诗贵在有“感发”,这应该是先生十分看重的吧。因而,王勃,应该重视的是他的艺术性,对平仄对仗的多种运用。但思想境界不够高,因为个人的生命并不深厚。孟浩然,未能成为第一流的诗人,是因为他的生命是没有完成的。一生挣扎在出仕与隐居之间,结果落得两头空。杜甫,诗歌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人民与历史的归一,从而拥有了强大的感发的力量,因而是“诗圣”。

  读时觉得对诗歌的解读更有深度了。然而,冷静下来想想。评价诗歌时,先讲的是诗人的祖辈家传如何、品格是否高尚,这是不是隐含了道德评价而不客观了呢?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三):教我读诗,教我做人

  盛唐气象,这个词我很熟悉,可是这气象怎么个辉煌法,我却拙于表达——除了能背诵几首缺胳膊少腿的诗句或者八卦一些不知出处的野史趣事。一直想把自己武装得专业一点,可惜没有针对我这种笨脑袋的教材。

  先生把唐诗以及唐代关键性的诗人,放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坐标上,引导我们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不同类型的作者和作品,用广博的知识打通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的隔膜,用严谨的辨析论证不同版本的正误与优劣,每一个章节都如同甘甜的泉水,清澈又绝不乏味,对于象我这样大学里不怎么用功,把知识胡乱堆放在脑子里的半吊子中文学生来说,先生的书象是一部精密的仪器,帮助我梳理贯通,十分幸福地补上了这一课。

  非常喜欢先生对诗人超越作品之外、对他们的心灵做出的剖析,比如仕隐两得的王维,曾经是我认为活得最成功的诗人,从没想过他之所以寄情山水、没有更多的去抒发感情,不仅仅是受家庭影响和他性格恬淡使然,而是因为他不敢面对自己灵魂深处的软弱。表面上看是我所了解的材料不够多,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人云亦云、不求甚解的态度。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先生将王维与陶渊明和东坡做比较,一下子让我悟到了“名家”与“大家”的区别,“名”是对艺术功力的肯定,而“大”是对人格品性的赞美。为了给自己的过失打圆场,王维讲出一通看似合理的歪理,令人气闷!虽然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高古之事很难做到,但是是非黑白不容混淆,公允地说,陶潜和苏轼对人生的持守,的确是千古楷模!

  永远忘不了先生的话:一个人,不是别人说你好你就好,说你坏你就坏,你留下的作品才是永远都洗刷不掉的证明。

  形式美的文字我们喜爱它,精神美的文字,除了喜爱,我们更敬重它!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四):诗歌,是生命的感发。

  《说初盛唐诗》是根据叶嘉莹唐诗系列讲座的讲稿整理而成,并发表于台湾《古典文学》杂志上。作者主要结合诗人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从隋末一位隐士王绩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讲到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提到了王勃的奇闻逸事,评析了李白的潇洒不羁,探讨了张九龄的为官之道,也感慨于孟浩然的晚年凄凉。

  读完这本书收获了很多文学知识,也了解了一些以前课本上未曾提到过的“幕后花絮”。比如王勃为人十分高调,出风头就是他的生活常态,只是可惜20几岁就英年早逝了,虽然才华横溢,文采不凡,但如作者所说,她本身感发的生命不够,诗歌的力量有厚薄,大小,深浅,高低等等不同,一个人对人生的体悟还远远不够时,很难成为一流的诗人。而另一位诗人,骆宾王却恰恰相反,他为人低调又深沉内敛,王勃是处处炫耀自己的才能,而骆宾王很不屑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你有才华,不见得就非得把别人打倒,这是他的价值观。他曾多次谏劝过武则天,无果,于是转投到了徐敬业手下,徐敬业失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人说被杀,有人说自杀,总之不知所终。

  看到这时我就想,如果小时候在学习唐诗或者在背诵唐诗300首时,能了解这些历史背景,能知道这些人物的性格,能感怀他们人生中每一次际遇,那么这些诗歌会不会更有生命力!所以虽然有些诗很小时就会背诵,可是看完这本书时会突然感慨原来作者要说的是这个意思!

  诗歌,是生命的感发。诗人的境遇不同,性格不同,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他所感发的生命也就不同,仕与隐,是困扰中国古代诗人的一大难题,所谓学而优则仕,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仕,很有可能同流合污,隐,很有可能抱憾终生!遇与不遇都是要有待于人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可是内心真的做到这一点,是何其难啊!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五):跟着叶嘉莹先生读古典诗词

  记得第一次读到叶嘉莹先生的书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似乎生平第一次和古典诗词靠的那么近,第一次和那些个古代的诗人们有了某种熟悉感。

  叶嘉莹先生是一个把生命奉献给古典诗词的人,在台湾讲课,在国外讲课,在内地讲课,给小朋友讲课....她说“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而且常引用她老师顾随先生的话,“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

  最大的感受就是,叶先生每讲一首词,一首诗的时候都结合她自己个人的感受,个人的人生体验。讲的非常清楚,这首词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所以每次看完之后,我都几乎能背出那首诗词来。

  “感发”是叶先生常用的一个词,“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人为什么能写出诗来,一个是能感之,有一颗善感的心,被自然间的事物或者人生的体验感动了,不表达出来不快;二是能写之,能够把这种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

  至于这本书讲的主要是初盛唐的诗人,包括从“初唐四杰”到边塞诗人们。她几乎把每个人的特点都讲出来了:

  王勃虽然有才气,能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名句来,但是生命的厚度不够,所以感发的力量不足,也许与他英年早逝有关吧;

  然后孟浩然仕隐两失的悲哀,早年求隐,而且因为才华出众,获得很好的名声;但是后来为了生计,出来求仕,几次失败之后,把隐居的那种心境丢了,所以有生命的落空,写出“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他也想像羊祜那样建立一番事业,为后人记住,可是....

  王维是一个仕隐两得的人,但同时又是一个懦弱妥协的人,不能和那些个李林甫之流划清界限,但又不愿靠近,所以过着半仕半隐的生活。他的开拓之处在于写景诗,王维一般都不把自己的真实情绪写进诗里,但是他的写景诗因为用字的精准,很容易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之感。

  李白是落入俗世的仙人,受不得俗世的那些个束缚,所以虽然有用世的志意,却不得实现。“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他内在有种强烈的热情,同时又具有很高的天赋,他对音律的掌握似乎常人难以企及。

  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喜欢叶嘉莹的都是好孩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