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拼图》是一部由都筑淳一 / 佐藤原太执导,柳浩太郎 / 中村优一 / 中川真吾主演的一部日本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一般啦
●结果谁也没死
●不错哈~
●看到柳酱,我就心疼……
●啥都猜到了,这是《考死》的清水版么。
本片采用了一种很特别的分镜述事手法,其创新的意识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有几个致命伤,一是故事薄弱,没有任何曲折性,现有的几个故事悬念设计又非常的老套,不好意思,真的是一眼就能看穿导演编剧的意图,所以本应是悬疑剧的片子,也便没了悬疑剧的味道。二是这种人物采访式去述事方式所占的比例明显太过臃肿,让人看的非常拖拉昏昏欲睡!
《死亡拼图》影评(二):我是来吐槽的
首先,看到人设的打扮和言行就有一种出戏的感觉。剧中的学校是传说中的大牛学校,而那些学生又是精英中的精英,也就是学霸的感觉。但是日本的学霸真的和中国差的那么多吗?日本的学霸都打扮成原宿风的吗?
还有人物的言行,为什么在我印象中学霸的举止都没有那么情绪化呢?很少有人能够一直考第一名,多数的学霸都是稳定的保持一个好成绩而已,既然这样,第二名对第一名的陷害真的有必要吗?接着,学霸的心理承受能力真的这么弱吗?因为被老师区别对待就报复社会?为什么我身边的人遇上这种老师都是努力考一个高分,然后把分数单砸在老师脸上的?而且,在这种高手云集的班上,真的就有人永远第一名?有人永远最后一名?为什么印象中一个50人的班上,前五名总是差不多的?
接着,“闻道有先后”。想想学生时代,那个老师的成绩肯定没有他的学生好,否则,很大的可能是老师也去赚大钱去了。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学霸的学生们完全可以不在意老师啊?我能说,高中的学霸经常提一些难题,老师都答不上来吗?而且,和中国一样有着类似高考考试的日本,高中老师对于学生上什么大学只是一个辅助作用,重要的还是考试要考好。既然这样,老师又怎么样?转学了又不代表就一定考不好了。就算是考不好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考试决定一切的。君不见,多少大学都没有上过的人白手起家?如果现实生活中真有这种老师,他把学生都得罪光了吧。
总而言之,看这部剧主要的感觉是完全不像是现实——如果日本的现实和中国类似的话。
《死亡拼图》影评(三):其实不必深夜档!
今天花了一个多小时时间看完《死亡拼图》。
在此之前就已经看过了这部日剧的介绍,以“学校被绑架”为舞台很吸引人,理所当然的一切拯救行动需要学生来完成。曾几何时,就想要看这种题材的作品了,所以立即就被吸引了。
作品本身并不血腥,四话的剧情从头到尾就没有见着什么血,重点设置在悬念上。莫名其妙被绑架,被控制,大家处在这不知所云的状态下,带给人窒息的感觉。再加上审讯与回忆的同时进行,把观众更深一层地带入到迷茫中。警察的审问带给我们更多疑问,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活了下来,人质到底有没有被射杀。而学生们接受审问时的坐立不安却掩埋不住被解救后并没有感到轻松,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本人也猜出了谜底的几个关键要点。1拼图是一定有问题的。到底拼出来是个什么东西了?犯人精心准备了两千多块拼图,再加上四处藏匿,难道就是随随便便找来的拼图吗,总要跟那些学生有什么牵连。至少拼好的图片上有这几个人吧,至于状态如何就不得而知了,说不定是要告诉他们死路一条呢。2直弥同学一来就说些怪里怪气的话,说什么最后一次见面,这句话颇有暗示性,绝不是空穴来风,不过他被绑架和射伤暂时掩藏了这些,成为一个“无辜者”。3犯人的真实面目和动机是?看前面或许还理不出头绪来,而发现了拼图的真面目就是A班同学一年级的全班合照时,我便知道了点眉目,而动机也就在合照里了。犯人很有可能就是照片中的人了,如果说是仇恨之类的动机的话,不正是那些被迫退学的学生最可疑了吗?说不定在音乐教室的学生当中还有共犯了。
果不其然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他们的老师,还是复仇嘛!不过这种复仇情绪也是被长期压抑出来的。A班实在是太没有班级的风范了,似乎学校就只是学习的地方,连文化祭,出游都没有,搞得跟中国的某些学校一样了,成为那里的异类,老师也灌输“别人就是敌人”之类的残酷思想,这样就失去了一个班级本来的作用。人人为了竞争而忽略掉了重要的人际交往,所以说,整个解密事件不如说是对某种内在的唤醒,是对失去的过往的回顾。
结局顺着剧情发展,犯人们幡然悔悟,最终是“零死亡”,冷漠的人际关系逐渐复苏,最后回顾起来,倒像是大家做得一场游戏了,弥补了他们枯燥的学习生活,也是想表达些东西吧!
作为深夜剧的话,真的不算是阴暗。作为黄金时段来播出也不错呢,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它并没有像我当初想的那样越来越绝望,它是走向光明的!
(最后说一句:片头的拼图很有创意,暗示总有一块是拼不到的,那关键的一块,直指最不可能的那一人,就如他们当中的共犯刻意配合的一句:真是讽刺啊!)重点是设置悬念上
《死亡拼图》影评(四):错,却无法评判
很多年以前就想看这部影片了,记得小柳(《网王》舞台剧的第一代龙马:出生的经历和龙马很相似哦)当时正红。
直到今天才知道它原来是一部4集每集约20多分钟的迷你剧。
该剧讲述了在一所集中精英学子的学校,突然闯入了4名武装分子,他们占据学校,并扣押一名老师和学生作为人质。 武装分子要求全校最优秀的3年A班的10名学生玩一个拼图游戏。他们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一共隐藏着2000块拼图,只要找到并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就能顺利救出人质。他们切断了一切通讯设备,在完成之前,所有人不能离开学校也不能企图和外界联系。如果违反规则人质就会受到惩罚,被暴打或射伤。
影片开场以从未出境的督查官询问学生的口供开始,期间穿插事发时间点发生的情景,有点类似回忆和独白。刚开始或许会令人感到枯燥,但随着悬疑的深入会令人愈陷愈深。
也许听到这个剧情,大部分会猜到4名武装分子和这所学校还有学生有关。我也这样想,甚至还以为会是老师和校长扮成恐怖分子演绎的一场闹剧,因为他们强调是在“玩一场游戏”,不过又觉得惊动了督查问话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吧。
小柳扮演的湯浅作为从来不喜欢和人争斗却稳坐第一名的学生,从始至终以冷静的姿态组织大家寻找拼图。只有发现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只能位居第二始终仇视自己的大高企图逃跑时才将自己的情感暴露一发。结果讽刺的是武装分子抓住了企图发求救短信的女教师,作为惩罚他们杀死了作为人质的学生三留直弥。随着三留的死和搜寻拼图的难度加大,大家也逐渐开始泄气。有学生质问,“到底有谁真的想救安田呢?”大家都沉默了。安田是一个严厉的老师,甚至可以用无情来形容。在他眼里只有成绩,一旦在班级里垫底的学生就会被他认为“拖班级的后腿,还是赶快退学吧”。结果一名叫作神田的学生就因不堪安田的压力跳楼自杀了,可安田却说这只能怪他自己不好,承受力太差。面对这样死不认错的老师,学生们还是义无返顾地寻找拼图,因为答案只有在完成拼图的那刻才会揭晓。有学生无意发现拼图里有自己的脸,原来这是A班一年级时拍的集体照。在这个学校没有校园祭等一切娱乐活动,学习的压力很多学生因为跟不上只能转学,能熬到最后的只有他们10个,死去的三留就是事发早上去安田办公室交退学申请的一名。看着刚入学时,大家脸上的笑容还有那么多同学,而如今很多连脸都记不起来了。而把他们变成竞争者和陌生人的正是这个叫安田的老师,他不断给他们灌输在这里没有朋友,只有敌人的概念。
当拼图逐渐被完成,“剩下的最后一块居然是三留,这真是讽刺啊!”中村说。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猜这一切会不会是死去的三留策划的呢?
时间快到了,最后一块拼图究竟在哪儿?湯浅突然想起早上三留因为不想回班级见到别人请他帮忙整理衣物柜,交给自己一把钥匙,拼图很可能在里面——我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果然最后他们没有完成拼图。
湯浅已经知道了罪犯的真面目,正是拼图上曾与他们奋斗却因跟不上而退学的四名学生,而策划这一切的正是屏幕中死去的三留。三留站了起来,让所有人都震惊了。他让湯浅看看上衣的口袋——最后一片拼图就在他的口袋里。原来他们之中有奸细,而奸细正是一向对人体贴的中村。
“湯浅,你没有得过B的经历吧,我们曾经也是。但在一群优秀的人中,势必就会有垫底的人。对这些学生,这家伙做过什么你们根本不知道。”三留拿枪指着安田时这样说。至于那场关于心灵和救赎的对白只能各位自己去体会了。
三留最后选择了自首,“虽然一直在怪老师的不好,但是似乎不是这个样子的。我曾想过跟你们一起毕业。”他是那样的平静,因为不管怎样的理由,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或许他是被安田的教育排除在外的,但不能说对他的教育是失败的,至少他敢于悔悟以及承担后果。
记得湯浅之前说过一短话:已经不想再让谁死去,希望大家都活着。我明白直弥的心情,所以说不了什么大话,但是……既不想让他变成杀人犯也不想让他随便丢弃性命,两者都不想。直弥就只有一个直弥,代替他的人哪里也没有。我觉得轻视生命是绝对不可以的。”
督查官问他经过这次事件大家发生了什么变化。湯浅觉得大家都感觉到了发生的变化,至少见面时会喊一句“早”。
影片的最后是湯浅把印有三留笑脸的最后一块拼图拼了进去,摆着手臂离开了教室。
对这部影片会有感触,可能是因为我喜欢小柳的时候正是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那是我人生中唯一一次和你们一起奋斗,就像他们为了考上更好的学校一样一起努力。
记得那年我十四岁,你们十四岁,我们十四岁。片中的主人公们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