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城记》是一本由老舍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1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到心塞,中国有风骨有奇才的destopie啊,没有之一;语言水准更是一流
●2017-01-29 在读。科幻寓言外表下的批判现实主义。有时候作者懒得编故事,大段叙述显得有点说教。
●算是第一次读老舍的小说,故事是个科幻背景下的讽刺小说,鉴于年代问题,其实有很多的讽刺我倒没怎么看出来,估计是年代的代沟了。而最难忍受的,还是老舍的文风,总之阅读的过程中各种不适应,总感觉上下文之间不够流畅。说道文笔幽默,抱歉,我还是比较喜欢王小波那种,老舍不合我口味。
●这是对人民多少的恨与爱, 才能写出这样恨铁不成钢的文 叫我看到连呼吸都要颤抖 “我真佩服猫人,因为佩服他们,我不敢再往下听了,恐怕由佩服改为骂街了” 我慢慢理解了高晓松先生说的真正伟大的作品不需要华丽语言的藻饰 有学校而没教育,有政客而没政治,有人而没人格,有脸而没羞耻,大概是老舍对那个年代最大的无奈 战争是自卫的唯一办法 所谓猫人:生而为人,却没有人格,人间失格 此书致那个年代“”伟大的光明的自由的中国” 也真希望老舍先生能看到这个年代的光明自由伟大的中国。 老舍的去世是纯洁的,因为他的灵魂还是他自己的。可是他决定不再动了,他感觉不到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最后,村上先生是完全没有读懂这本书 以上
●揭露了众生相,对国民性格和当时国共的抗日政策都有批评。可惜,49沦陷之后,自我矮化批驳自己,说是他最不满意的一本书。不过就我看来,猫城记抵得上三本《四世同堂》、十本《骆驼祥子》、二十本《茶馆》、一万本《龙须沟》……老舍跳太平湖,不仅是对尊严的捍卫,也是对自动上缴灵魂的忏悔……sigh!命也夫!
●曾经非常喜欢,披着科幻外皮的魔幻现实主义,难以想象出自骆驼祥子的作者。从小学同学那里借的书,一直霸占着,刚算了算,快二十年了,挖鼻孔。。嚼片迷叶冷静一下。。
●我在火星上又住了半年,后来遇到法国的一只探险的飞机,才能生还我的伟大的光明的自由的中国。
●他是真的很喜欢很喜欢猫啊。
《猫城记》读后感(一):现实的投影
这本书是我很早的时候看的,大约是初中吧,当时看过之后就感觉那些独特的猫星人还有别的寓意,现在一想,或许是对国人劣根性的投影吧。那个时代的人都这样,写个什么东西,就一定有救国救民的寓意吧。现在的人再看,或许会感觉很累。
《猫城记》读后感(二):幸好我们的民族站起来了
一直很压抑的读完了,虽然老舍先生说“猫人是猫人,与我们不相干”,但是还是会忍不住联想到并且痛恨萎靡颓废的清末时期!
不过幸好,我们的人格还在,幸好,我们的爱国志士还在,幸好,我们的人民清醒了,因而,我们的民族还在,而且愈加坚强~
《猫城记》读后感(三):时候未到,无需点破
猫城,猫人,迷叶,各种荒诞,如此认真的荒诞……倘若一一点破,不但不会给你的聪明加分,反而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国歌是怎么唱的?——“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一直忍气吞声着,这最后的吼声还是被迫着发出的。好在我们还是有这最后的吼声,猫人并没有。
为什么没有吼声了?因为**民族还没有到”最危险的时刻“。
《猫城记》读后感(四):心绪难平
难怪此部作品在国内的名气不高,不论题材、行文方式还是内容都难与他的传统代表作差别较大。其实直到最后部分才算干货丰富,悲观的笔调也是愈发地让人心酸。好在华夏并未完全糊涂,才使得生民免遭更重的涂炭。
老舍先生虽在书中言说“我”不懂政治,但入微的笔触却将一切都揭露出来,最终的情绪也近乎失控,几乎以控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最后希望破灭的悲伤。
《猫城记》读后感(五):人应该学会反思
很多年前看到一个介绍,说老舍写的科幻小说叫《猫城记》,总觉得不可思议,老舍竟然会写科幻类的,总想找来读读。现在读了,与其说是科幻,还不如说是对当时现实的反映。虽然历史已经远去,我却总能从今天看到昨天的影子,诸如猫人没有思想,自私,窝里斗。。。。。。
做为一个现代的人只有不断的反思,对民族中的一些问题保持警惕的态度,才不会倒退走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