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人》是一部由中田秀夫执导,馆博 / 黑木瞳 / 广末凉子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还OK啊…
●2018年上海电影节。冲着老头子去看的,故事情节先不论合不合理,反正老头子我是看的很满足,一如既往的大长腿一如既往的西装革履一如既往的斗不过老婆(噗嗤.jpg)
●介于好看和好睡之间
●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是田代刚退休去公园晃悠的时候,一个正在长椅上吃饭团的老大爷,一粒米掉在了长椅上,又捡起来吃掉。
●看到最后一幕,确实是生活的样子,没有金手指。。但导演最终想表达的主题很模糊。
《无用之人》影评(一):无用之人
《道德经》中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的无用反而显示着以有用更大的“作用”。
只是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显得非常的“荒诞”。人们纷纷去追求着有用,要学习有用的知识,去做有用的事。混然忘记了无用之用。
宗介田代显然也是个有用之人。东大毕业,在银行身处高位还颇受赏识,只是后来显然斗争失败被放逐,但也是高位退职。但正是这种情况下退休后,他忽然变得无用起来。日子便过得非常非常之郁闷。这点在中国文学中许多退休干部们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
于是他开始追求生活,不仅立场考上研究院,还交了个年轻的女性朋友。后来又被新兴的IT企业邀请去担任高层,进而成为总裁。田代似乎又余热起来。
只可惜这些显然都是镜花水月,女子只是把其当所免费饭票,公司也破产并害得他个人破产。于是他灰溜溜地回到老家。当然最后他投身于志愿事业,似乎又找到了新生活。
田代的人生似乎就是为了证明老子的那句话,人生固然要努力拼博,但切忌过于目的性强,一定要完成或者说达到些什么,其实拼博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无用也是一种人生境界。要学会生活。
《无用之人》影评(二):黄粱一梦
中田秀夫用非常直男和老套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大叔退休后的生活。退休等于社会死亡,无所适从的晚年危机。于是重拾工作热忱,遇见第二春艳遇,眼看就要登上事业顶峰,不料迅速坠入倒产深渊,黄粱一梦。 比起拍百合片,恐怖片出身的导演对男性为主观视角的题材明显更得心应手一些。这当中,老男人对退休生活的百无聊赖,对回春的渴望,对功亏一篑的不甘心,一系列心理描写得很到位。偷偷摸摸窃喜,鬼鬼祟祟赴约,装模作样的安排,却被临门一脚放飞机,恼羞成怒尽显男人本“色”,真是又辛酸又好笑。 片中男主角夫妇的关系非常微妙。亲近得客气,疏离得自然,亲热全然不见。连醋意都没有的感情是很可怕的,堪称典型的“熟年离婚”。风风雨雨几十年,退休了相聚的时间更多,原本忍让的格局被打破了,婚姻反而撑不住。经济独立的妻子,负债累累的丈夫,婚姻注定走向了名存实亡。其他配角的情侣关系也若有若无,不知道哪天就分了的松散感。离婚率高企,结婚人数逐年下降,新生儿越来越少,这些都是影片里隐藏的符号。 一部片竟然出现了三个寡妇。日本人纵使再长寿,男人走得比女人早是自然规律。好好对待发妻,才不至于最后几年要睡胶囊旅馆。说得好听,是“结婚毕业”,其实就是彻底分居的事实离婚。妻离子散,人去财空,对老年男人来说和灭顶之灾差不多。片尾是给了一点点安慰的光,实际上大家都知道,现实中男人只会在故乡老死后,早已貌合神离的夫妇才有再见之日。在葬礼上,再给他吟出这一句: 散る桜、残る桜も 散る桜。 (飘零的樱花,留在树上的樱花,也终归是飘零的樱花)
《无用之人》影评(三):岂能指望退休后就会有想要的人生
非治愈系但又带点童话感的现实主义题材 一个退休了的人,却经历了人生第二冬,退休之前平平淡淡一事无成,退休之后为了摆脱现状,却反被人生摆了一道 仿佛是「父女七日变」的延伸,职场中碌碌无为而家庭生活也不甚如意的川原,在馆博的饰演下,摇身一变成了退休的"无用之人"田代,工作依然乏善可陈,而家庭也同样问题重重,明明没有非要想着成为人生赢家,明明也很努力,却像是缺了什么关键的事情没有做,导致把生活搞得一团糟 在下半生刚开始时的各种骚动之后,离婚回到故乡的田代,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归宿,而某一天,在老家的樱花树下,已经"婚姻毕业"的老夫老妻,分别拎着自己的袋子,前妻说"我来给你染头发",于是过了大半辈子的夫妇俩终于和解 跟久里的爱情小插曲,略显奇怪和多余,但像是编剧故意给田代早已伤痕累累的生活又补了一刀,而田代奉劝久里适时放弃童话作家的梦想,又像是编剧想要倒掉鸡汤的一个尝试,但事实上,谁又知道如果坚持下去,久里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呢 归根结底,安心都是很私人的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说,"或许正是在自己故土上的这种陌生感才会迫使他们远走他乡,去寻找一处自己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所",远方似乎比故乡更让人熟悉,可这份熟悉最后怎么会把自己的安全感搞砸了呢 仔细琢磨,不管是人在东京奋斗的田代,还是那些留在家乡的同学,最终其实也都没什么主流社会价值观中的成就,这样的平庸确实让人不安 往大了说,老龄化的背景下,也许最稀疏平常的日子是被迫接受的现实,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在生活了几十年的小城 可说是不要和回忆较劲,道理谁都懂,但真的就是"那时候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可能性啊" 不管怎样,恭喜毕业,也许那件没有做的关键事情就是忘了告诉自己,毕业并不会必然让你过上想要的日子 只不过这跟什么梦想被现实打败无关,就像原来是HR后来当了打拳裁判的二宫说的那样,"我想着有一天能主持世界大赛,这就是我现在的梦想" 须一瓜的风格搭上三浦紫苑,其实更适合讲这个故事,真幌站前的两个落寞中年人多田和行天也好,Y镇孤独终老的国政和源二郎也好,说到底,还是一边安身立命,一边找寻自己内心的安心之所
《无用之人》影评(四):你是个有用的人吗?这个问题究竟是谁说了算?
有时候也挺喜欢这种一开始看不太懂的电影,没什么事的时候,一段段的回看,有些片段的代入感还是比较强的。
---已经十年了,你却毫无所成,说明你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还是换个目标比较好
---那我这十年就白费了
---十年而已
---若你仍要傻傻坚持,浪费的就是一辈子了
---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热爱的表现
这是我们的主角田代先生跟邂逅的姑娘进行的对话,典型的机会成本分析。道理都挺明白的,真到了自己身上,姑娘说的很对啊“那我十年就白费了”,谁也没有看见未来的能力,努力了十年了,怎么就那么确定成不了,怎么有刹车的决心呢?我想,每个人多少都有过这样的纠结
豆瓣不到7分的电影,都得介绍一下剧情:
主角田代先生,东京大学毕业生,日本立花银行最优秀分行长,因为竞争董事失败,下调到附属公司,到了60多岁,迎来了退休。退休回家,全家安慰,还让田代找点事情做,不如谈个恋爱什么的
到这里,结合标题,电影的主线就出来了,退休后重新工作不如意,感情生活起波折
先说工作的事情,本来田代觉得工作了这么多年了,退休了也该休息了,每天的生活是看电视,逛公园,图书馆,可是不到两天就发现这么做的人都是行尸走肉一般,以自己的学识和曾经的地位不能成为这样的人,然后开始报名培训班考研究生,健身,找工作。幸运的是,工作很快就来了,担任IT公司财务顾问;没几天,老大领了盒饭,田代因为其丰富的经验被推举为新的社长,“这是一个工薪族梦寐以求的事情啊”。当然了,好事总是来得快去的也快,因为一项业务下游公司倒闭,款项收不上来,贷款还不上,我们的田代先生成了全部责任人,剩余欠款9000万日元(大概600万人民币)。
剧照日本的家庭男女关系已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男女平等的观念盛行,女士思想和经济的独立,让她们的家庭地位顺当提升。田代先生的老婆千草在美容院上班,攒钱开了一家理发店。他们已经到了那种老夫老妻的日子,同房但是分床,吵吵闹闹的过日子。田代先生退休后却遇到了第二春,遇到了培训班前台女孩,自己陷入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情。
剧照良宽和尚辞世诗句“枝头,空中,终需落,皆樱花”
现在正在盛开的樱花,事不关己的看着那些散落的樱花,但他们自己也将凋零,剩下的那些樱花也逃不过飘散的命运。都是同样的命运,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一样的人生,却又不一样的精彩。就看你怎么活。。。你是不是一个有用的人,真的不是你自己努力就可以的,对其他人有价值才能叫有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叫巨婴。
情节逻辑清晰,生活细节完整
感情表达细腻,结局意料之中
《无用之人》影评(五):要有点用才好——日本老龄化社会的写实之音
忘了当时为什么要抢上影节《无用之人》的票了,可能是这次国内上映算早,想抢先看一把中田秀夫的新片吧。(但也可能是电影院离得比较近…)
一开场我就笑了。会社员的姿态,老年出租车司机,喝酒喝酒喝酒……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符合我对日本社会的认知。事实上整部片子,场景设置也好,想揭示的问题也好,在我一个外国人看来,没有为追求“日系”而刻意“日系”,却是在插科打诨间展示了日本很真实的一面,后文将一一解读。
片子两条主线,田代退休后的事业危机和情感危机。
《无用之人》剧照日本有“终身雇佣制”的概念,也就是俗话说的一份工作干到底。在年轻人那里这种观念可能淡泊了点:他们真要遇到很不顺心的事或者被欺凌,还是会考虑转职的;但他们依然担心下一家公司面试的时候就会问到为什么要跳槽,以至于下一份工很难找。真正在一间大企业从业很久的人,就不太会跳槽了,就像片中的大叔,虽然被“流放”,但还是一直为这间银行服务到退休。
田代应该是六十出头就退休了。但现在这个年龄在日本都很难算“老人”了。随着老龄化现象日益严峻,日本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已经调整了能被称为“老人”的人的年龄划线。所以很显然,田代大叔非常不愿意接受自己退休成为“无用之人”、约等于“死了”这个现实。他既不想在家里躺尸,也不想随便去个公园、图书馆、健身房遇到的都是退休爷爷奶奶,而是想努力寻找新的出路。
我不太清楚日本老年人上成人大学的比例有多高,但我了解退休之后再就业的老人是很多的。当个出租车司机,或者继续去会社上班发挥余热,不但他们自己愿意,政府也是很鼓励的,体现在实处就是,也许以后退休越晚,平均每月能领到的养老金也就越高。
但田代叔的再就业之路好像并不顺利。他特别出众的履历反而成了他向小公司应聘的阻碍——我们没法招这么牛逼的人。这又体现了日本企业文化中长幼尊卑的“秩序”,大家都很尊崇这份关系,却又很难处理,搞不好就会让他人为难。后来他被一家IT公司挖去当顾问,身份地位能力都很相衬——人家就看中这点,对整个公司的信誉担保都有好处。
好景不长,IT社长心肌梗塞挂了——今井翼这段演技恕我直言差点看喷——这可能又在pick日本职场过劳死的问题。身为顾问的田代叔最德高望重,就接过会长的位子。没想到被合作方坑了,对方破产,自己公司跟着倒闭,债务连带到会长个人,田代不但没能如愿以偿地在退休后再干出一番名堂来,反而欠下一屁股债,还被老婆赶出家门。
这是个该怀疑人生的时刻。忆往昔,青葱少年,穿过东大红门,风华正茂。堂堂一个东大法学部毕业生,能留在东京,到著名的大银行工作——似乎都是很值得骄傲的东西,为什么偏偏到退休了,才发现自己活得这么平庸,既没有像老伙计小A一样转型成酷炫的拳击裁判,又没有像老伙计No.16一样继承一间照相馆的同时还能发现小行星,也没有像老伙计小C一样为3.11地震灾后工作自己建立NPO组织。
以前...真的专程去膜拜过东大法学部...原来大家都挺行啊。只有自己还在吃东京看似光鲜的履历的老本。不过田代终于将心中的彷徨向大家坦白,承认自己已经一无所有。便有了好基友鼓励的一句经典台词:
跟回忆较劲是永远不会赢的,重要的是想怎样活下去。一群老人载歌载舞,几乎是庆祝他们才过了六七成的人生。当然,为印证这一点,片中还引进了橄榄球场上那种“拼是一定要拼,但胜败乃兵家常事”的精神。看到橄榄球就感到年轻,感到年轻就对漫长的未来重燃希望。
这都是“事业”这条线的现实指导和教育意义。
再看“感情”线。田代只能说是有一个比较充实的家庭,但他跟妻子之间基本上是“不碰对方”的老夫老妻了。原想说日本夫妇之间本来就相敬如宾,有疏离感,但这对都分床睡了,就当彼此已经性冷淡了吧。
妻子千草有自己的事业,很有想法。这也是在隐射当今日本家庭观念的转变:不一定是男尊女卑,妻子不一定要做家庭主妇,相反,女人在家里也变得逐渐有底气起来了,赚的钱也不一定比男人少了——近三十年来日本夫妻关系是在朝女强男弱的态势发展的。片中千草存下一千万日元,作为自己开店的启动资金——不必惊讶,日本年纪大的人好多好富有的!随便攒下一两个亿都是有的,毕竟养老也贵!
在婚姻中也几近成为“无用之人”的田代怎么办呢?还能怎么办,柳暗花明又一春啊!这个时候遇到小自己一半的同乡小美女——广末凉子饰演的一个幻想成为童话作家的女孩,田代竟然找到了“恋爱”的感觉。讲真这段戏主要还是为了增加全片的喜剧成分而存在的,可以一笑而过。但田代叔作为过来人,劝姑娘果断放弃写童话一幕,看得我蛮感慨的。
姑娘说,我好不喜欢现在的自己噢,看到别人得奖,就想他们出点事什么的。 他说,你写了十年吧。写了十年还没成功,那就说明你没有才能。 姑娘又说,那我现在放弃,不就白白浪费了十年吗。 他说,你要是不放弃,那就浪费了一生。是不是木心先生说的,你现在叫我判断有没有才能,我怎么知道。你要写,写了才知道。写多久,十年。就好像十年是个坎,要坚持难,要放弃更难。就像一篇限时完成的高考作文,虽然不太顺,但你已经写了好几段了。这时候你突然觉得或许有一种更合适的思路——问题是时间和稿纸都用掉不少了,这时要不要把前面已经写的通通划掉重来?这是个多艰难的决定啊。田代的意思就是,别勉为其难把不好的东西写完了,划掉吧,至少你还有新的可能。
讲回婚姻。这段婚姻的存续,非常矛盾。既没有要坚持的意思,也没有硬要分手的决绝;既没有很快乐,也没有很痛苦。夫妻之间刷一下存在感,重大决策参与一下,发表一下意见,其他就没什么了。总之这个相处模式我看得挺尬。到后来女儿都劝分了,他俩还很委婉地称之为“结婚毕业”(??)按我通常理解,“毕业”意味着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可喜可贺。他们结婚那么久,到底是领会了什么道理,才觉得走到现在这个状态是值得庆祝的?个人觉得这段关系处理得过于迂回暧昧了。
最后妻子忍不住去到丈夫的家乡,假借帮他染头发之名,实则探亲撒娇。两人在樱花树下散步,又有点找回年轻时相爱的感觉。
石川啄木,写短歌的诗人。“落樱,残樱亦成落樱。”一句,成了贯穿全片的线索。其实田代第一幕接下班的妻子去赏樱的时候(鉴定一下那是不是小石川后乐园?),有诠释过这句诗。风把樱花吹落,纵使现在花开得旺盛,不久也会凋零,也会堕入尘土。人皆有一死。死亡是每个人最后的、唯一的、相同的归宿。田代,一个退休大叔,看周围每一个还活跃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很清楚他们也会有成为“无用之人”的一天。能改变的无非是再与风多抗争一会儿,盛开得更久一点,坠落得更美一点。
人生も、仕事も、愛情も。
对了,看到评论区有盆友说三观不合的,别方,那是日本价值观,是和我们的思路有差异的。
.刚刚看完主队德国的比赛简直被气死,整个人超清醒,就顺便过来把影评写了。
.想当年也是给上影节翻译过字幕的选手,都没去看自己翻的电影。这次听着好听的片尾曲,看着屏幕下方打出来译者的名字,心儿一颤。这份活不容易啊,热门片的翻译老是被吐槽的。
偷偷拍到片尾曲名字!后面几天接着在SIFF看日影!
y栗子(转载请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