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家乡澧县的涨水记忆
日期:2020-06-24 18:31:51 作者:马远国 来源:澧水河 阅读:

家乡澧县的涨水记忆

  近期连续滂沱大雨和多次强降天气预警,使身在外的我老家怜悯之心由然而生。怎么不牵挂呢,深知其中的艰辛,如果庄稼被淹,一年的收成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泡汤,农业不比其行业农作物生长周期长,弄不好要等到下一年。老是个容易被水淹的地方,几条小河想必早已被洪水涨满了,打电话一问果然不出所料,洪水已近道场边,站在屋边可以摆脚了。我心里一凉,不会又重蹈2013年覆辙,泛滥的洪水又进屋吧。

  2013年,我在县化工厂外采矿区钻井队做事记得也是五六月份,大雨下个不停,到处水满为患。请了假回家看看,老家是稍微发大水就有可能被水淹的一个地方,抄近路走涔河上的杜家河(桥)或戴家河(桥)是回不去了,只能绕道大堰垱。等我赶到离家还有短短500米时,被洪水阻隔了,两眼望去,附近一条公路如一座拦河坝,把上游的家围成了像一座湖泊似的,八晌农舍耸立在滔滔洪水中,摇摇欲醉。只见洪水中不时有鱼儿跳跃,那有心情那些随水欢游的儿,内心五味杂陈,真正才体会到是有家不能回啊。

  公路上漫起了尺多深的水,一些车辆被阻隔,聚集了附近许多村民望水兴叹,在家的邻居们都跑到公路上来了,大家沮丧神色,看得出心情不好。不知家里的冰箱、家俱、床上用品被水浸泡成怎样,米坛油坛不知被水荡翻没有,鸡鸭猫狗不知生死,是否还在,田地里的庄稼还有扶救的希望没有, 堰塘里的家鱼还在不在,一切都是未知数可想而知的是,经过洪水的洗劫,都不是那么完整美好了。

  从我懂事起,还没有涨过这么大的洪水,顶多洪水淹过低处的田地,损毁庄稼,没有进过屋。好恐怖的洪水,与附近一条公路有点关系,怎么这样说呢,是因为公路硬化时,要增加宽度原来沙土公路适应不了现在交通运输需要,主要是公路桥要加宽,加宽公路桥就是增加桥洞长度,增加桥洞长度相应制约流水。好比一节管道,管道越短,流水越快;相反,管道越长,消弱了流水。以前公路桥没有加宽时,洪水没有漫过公路,自从加宽公路桥后,才出现这种现象我们组在村里来说位置又低,而我们七八户人家位置又最低。所居住的地方前后有两条小河沟,到下游公路边汇合成一条小河经公路桥孔流往远方。汛期公路上侧与下侧形成很大的落差,犹如一道拦河坝,将洪水逼进了我们几户农家屋里。冰箱报废,油坛倒着漂浮进水油流出,家俱浸泡变形,床上被单湿淋淋,地上淤泥一层,土砖小屋倒塌,遍地是洪水淹过后的痕迹

  洪水过后,家里够清洗,这些都是次要的,可怜的是庄稼倒匐在地,冲的地方植株根部裹露在外,供植株生长的一层熟土冲得一干二净,只要还有一点根扎在老土里,一人慢慢的把它扶起,一人用锄或锹培些土。不当冲的地方,植株被浪渣覆盖着,得小心 翼翼把浪渣弄走,再把植株扶起来。经过几个露水的滋润,被扶起培了土的植物,奇迹般的长出新叶,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孕育出新的果实,不负农民的辛勤劳作,总还有一些结果回报,虽然甚微,不致于失收。堰塘里的家鱼随滚滚洪水而去,留下一塘浑水要多日才能澄清。

  我生长在这个既易淹又旱不着的地方,从无挂无忧的童年,经历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文革洗礼,边劳动边学习在乡境内走读完了9年学校,庸智的我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从事父辈的劳作,耳闻目睹了由于贫穷、一些人做了些愚昧无知而又极端的事,回想起来幼稚可笑,这是大环境造成的,谁都无法改变,谁也无法左右。

  时代的变迁,儿时的伙伴都各奔东西,昔日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的境况不再了。自从出来打工,有的联系也中断了,好在有了微信,老家人建了微信群,昔日的伙伴你拉我、我拉他纷纷加入群里,仿佛一下拉近了距离,各自诉说衷肠,互表相思情谊。很多话由于不能当面言表,只能通过网络表达出来,视屏聊天看到各自的音容笑貌,还是乡音未改,只是鬓角已白。

  ————

  © 马远国(大堰垱镇陈管垱村人,在常德市打工。)

  如果觉得有收获,看完请点“在看”,还可以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谢谢支持澧水河。没关注的欢迎加关注。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家乡澧县的涨水记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