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和月入20W的房东聊了一小时,我有些崩溃了
日期:2020-06-16 11:15:33 作者:啡小沫 来源:啡小沫 阅读:

和月入20W的房东聊了一小时,我有些崩溃了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啡小沫

  如果你喜欢啡小沫,可以把我置顶星标哦~

  作者 | 啡小沫

  来源 | 啡小沫()

  转载联系授权()

  01

  我们请的育儿嫂琼姐,经常从家里给我们搬各种好吃的。

  鲜美的笋,软软糯糯的芋头,清甜的小土豆各种各样绿色蔬菜,甚至还有明前的龙井茶……叫了十多年外卖的我,俨然要过上绿色无公害健康生活。

  我感觉琼姐像变戏法一样。琼姐说:“她们家有座山啊。”

  当年农村征地,可以补偿一点钱或者一座山。琼姐问她时还在读小学儿子,是要钱还是要山?她儿子说:“要钱一下就花掉了。要山吧,山一直在那里,年年能产东西。”

  这么多年过去了,要钱的,那点钱确实早被通胀吃掉了。他们的山,也真的成了年年源源不断给他们提供各种作物宝库。甚至都不怎么用打理,自由生长,妥妥的“被动收入”。

  02

  小孩子真的是很有灵性的。

  琼姐儿子小小年纪一语道破道理,我们很多大人、甚至是已经赚到了很多钱的“有钱人”,活了几十年都没想明白

  以前写文章写到过两个厂老板故事。他们十几年前都抓住了商机,靠办厂赚到了钱。

  一个厂老板用赚的钱陆续买了一、二线城市的几十套房产,又买了厂子附近的土地。如今厂子生意不好,他把厂子关掉了,用赚到的钱,在土地上盖起了小楼。几十套房产和这小,给他带来每月2、30万的租金收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朋友喝喝茶聊聊天,看看还有什么其他好的投资机会

  另一个厂老板用赚的钱在城市远郊买了自住的别墅,好几辆豪车,这两年又给长大孩子们也分别送了别墅。如今他的厂子生意也不好,却也不敢关掉,全家人开销都靠着这“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厂子赚。远郊的别墅涨幅并不喜人自己住着也没办法变现。豪车们用了这么多年,更是贬值到只有自己开划算

  第一个老板,如今资产过亿。倘若他现在想买自住的别墅,小楼一年的租金收入就能换一套。

  十几年前同样赚到了第一桶金,为什么十几年后差距这么大?

  03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中,作者罗伯特·清崎专门花很多笔墨探讨有钱和富有区别

  作者给出的财富定义是:“当你完全不工作时,在你现有的生活水平之下你所能生存的天数”比如,你在北京一个月花6000块,你现在有60000块的存款,那你的财富就是10个月。罗伯特·清崎说:“财富是用时间衡量的,而不是用钱衡量的。

  基于这个理念,虽然在1989年,他和妻子就成为了百万富翁,变得很有钱,但他并不觉得他们当时很富有。他们的企业当时发展的很好,能源源不断帮他们挣钱。

  于是,他们努力把这些赚到的,变成房地产股票等其他能源源不断为他们赚钱的资产。终于,在1994年,他和妻子实现了财富自由,成为了真正富有的人。

  如果你还觉得不好理解,作者给出了两张表。

  图片来源:《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一张是损益表,一张是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包括收入栏和支出栏。资产负债表包括资产栏和负债栏。

  资产是不断给我们带来正向现金流的东西,也就是源源不断给我们带来收入的东西。负债相反,是让我们的支出增加,让钱流出我们口袋的东西。

  想要变得富有,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不断增加我们的资产,从而让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

  而大多数人的操作则都是相反的。他们最大的资产是他们自己,不断剥削自己劳动,换取金钱,再把换到的金钱变成负债,从他们的口袋里源源不断把钱掏走。美其名曰,享受生活

  懂得不断增加资产的人,似重点不再享受生活,但最终的结果是,他们需要花越来越少的时间在工作上,拥有越来越大的选择权,真正享受到了生活。不断增加负债“享受生活”的人,终其一生为没有足够的金钱而焦虑。

  再回头看上文两个厂老板的例子,正是这两种人的对照表现。

  老板一把厂子赚来的钱,变成了房产、土地、能出租的楼房,这些资产不断把更多钱装入他的口袋,让他的收入越来越高。老板二把赚来的钱,变成了豪宅、豪车,这些不但不能赚钱,而是需要源源不断花钱维护的负债,收入仍然只是单一的靠工厂来提供。

  两个人曾经都是有钱人。十几年后,一个人成为了真正富有的人,另一个人吃尽了红利后日子仍然紧巴巴。

  04

  不仅在真正富有前买豪车、享受奢侈生活这些显性的负债行为不明智,还有很多隐性的行为我也会在你梳理后一目了然。

  比如我身边有家庭条件一般的父母,为了孩子能在本科期间享受国外教育而倾其所有。孩子选了个就业一般的专业。回国后,也只能找一份普通的工作,用时间换取普通的薪水,买不起房,还要面对为了她读书已几乎返贫的父母。

  投资孩子、投资教育固然重要,这点我是认同的。但是这不计成本倾家荡产送孩子出国读书的选择,却是整个家庭寻求上升过程中性价比极低、风险极高的决策。

  我身边还有朋友,当年面前摆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风险也可控,但是她不愿意把赚到口袋的钱掏出去,于是生生错过了。

  这也是对资产认知的偏差了。不仅仅钱本身可以是资产,一切能把钱装进我们口袋的东西,都是资产。能更高效地钱生钱,不比存在银行抵不过通胀好?

  人人都想有钱,但是要让赚来的钱高效用起来,还真是个技术活。

  我建议你也做出自己家庭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并练习在做每一个关于金钱的决策时,都对照上面的两张表来看一看,让自己真正走在变得富有的康庄大道上。

  共勉。

  -END-

  你的转发

  是对小沫最大的支持

  也许你还想读这些,点击阅读:

  职场好课 |一位36岁裸辞,工作10年的人忠告:没有这3项底层能力,别想拿高薪

  小沫观点| 知乎高赞:年轻人还能靠自己在一线城市买房吗?

  职场故事 | 靠6千赚200万:你看不起的方法,往往最挣钱

  专业测评| 未来5年,哪种职业最适合你?丨职业性格评估

  欢迎添加『啡小沫』个人微信号

  围观小沫朋友圈

  作者:啡小沫,985硕士

  前互联网平台联合创始人,首席市场官,

  多个财经/职场平台特邀作者,定居北京。

  公众号:啡小沫() 知乎:啡小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和月入20W的房东聊了一小时,我有些崩溃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