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当心理咨询师遇到的那些怪诞事件3》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05-30 23:0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当心理咨询师遇到的那些怪诞事件3》读后感精选

  《我心理咨询师遇到的那些怪诞事件3》是一本由胡定乐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当咨询师遇到的那些怪诞事件3》读后感(一):解密7种心理疾病前因后果

  本书之前没有看过前2部,直接看的这本。其实最主要的是对“心理咨询”这四个字吸引了。一直对心理咨询师充满了憧憬感觉是一个非常高知也高回报职业,几个小时的聊天就可以拯救一个崩溃边缘的人,一切似乎很简单样子,但其实,像一些严重病患,应该也需要很长的拯救时间吧。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的看书的感觉吧。这本书很好读完,在地铁里,一周的通勤时间就可以完成了。

  1. 关于本书的结构

  这本书的结构其实很简单,就像是主治医师打开自己的收诊案例,将每个病患的案例都讲述了一遍,每一个病患的故事对应一个常见心理疾病,比如爆炸综合征、YIPS症候群、病理性半醒状态等。通过对病患的故事进行描写梳理阐述病例病理、病原、病因提出解决方案也最终给故事一个完美结局,所以每个小故事看的都比较入迷,最终也豁然开朗,心想:原来还有这种心理疾病呢。比如第一个爆炸头综合征,如果不看这本书真的不知道原来有人会有这种睡障碍,如果不是碰到专业的心理医生和大量的证据证明,恐怕自己真的会担心身边有什么地方塌陷了吧。

  这一部一共讲了7个故事,也就对应了7种病症

  2. 关于情节描写

  作者对于病患的病例梳理,应该是本书的最大亮点吧,如果不是作者是个心理咨询师的职业一直提醒着读者,估计会把所有病患的故事都当成是悬疑片来看了吧,而且作者的描写手法真的是很生动,不管是面部表情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还是情节的推进上的埋伏笔。做铺垫等等,从头开始娓娓道来完全是讲故事的心态,让你越看越入神,越觉得玄乎,比如第一个故事里,病患总是能听到隔壁老王家女生说话的声音知道是有女孩上吊死了之后,搬后还能听到,按照中国人的封建迷信思维肯定会想到女鬼缠身之类的吧;肯定很想知道女孩生前的故事,还有第二个故事里的病患突然间就不会说话了,还貌似自己创作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语言。第三个病例里的公主病、还有奇怪跟踪者这些故事,情节设计的都非常玄妙,让你一直带着悬念读下去,有时候八卦心里让你都不愿意去相是心里疾病,最好有个更奇幻的结局。

  3. 关于读本书的收获

  如果非要给本书写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作者通过讲解7个病例的“真实”故事使我们了解了“爆炸头综合征、YIPS症候群、病理性半醒状态”等7种睡眠障碍、心理紧张等精神和心理疾病,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我当心理咨询师遇到的那些怪诞事件3》读后感(二):咨询师的奇遇

  拿到书,看到那个奇特的封面设计,与书名的内容同频,是够怪的,延长的手指,红色餐盘和红色筷子,象征着什么?让读者的视觉感触象天上的云朵一样,任你想象成什么样子,只要你的想象力够丰富……

  怪诞,指怪异无稽,荒唐离奇,与普通事件相比不普通,与众多相比极少,大多是人们不曾经历过,不曾看见过,甚至不曾听到过。如物以稀为贵,还可以把带有某些害怕成分的事情说成,事以稀为怪。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小说的形式把心理咨询中遇到的典型怪诞事件展现出来,如侦探柯南侦破扑朔迷离的案件一样,故事中充满着悬疑、曲折、惊险和斗争,考验着心理咨询师的智慧、悟性,功力,某些方面甚至超出一位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能力范围,让咨询师跳出心理去看来访者的生活事件,跳出世俗去审视来访者的心理世界。

  这些怪诞事件放在心理咨询领域,绝对是颠覆人的认知的事情,心理咨询涉及的问题大多是普遍的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其他更严重的神经症问题都会转介到医院精神科,由心理医生去治疗。而此书中的件不同寻常的故事,如一部惊险刺激的小说一样,故事中的主角是心理问题的来访者和咨询师,配角是与来访者相关的同事、家人、陌生人,还有咨询机构人员,与咨询师相联系的老师、同学等,这些主角和配角、那些离奇的精神病症和心理问题,还有纠缠着来访者内心的那些“结”,导演着一幕一幕、一页一页、一场一场扰动人心的蒙太奇。

  不管怎样离奇,不管怎样荒诞,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关系,离不开情绪与认知,这是生理疾病与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无人可以与此割裂,无病不与此有关。

  “隔壁房间总是传来奇怪的声音”看似象古老的封建迷信鬼故事,然而却在述说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隐喻的感情,痴心的相守,难道不是人们向往的吗?“一夜之间突然丧失语言能力”不是在讽刺迷信的神神道道吗?不是在向读者展现父母对孩子学习的过人期待吗,以至传染了老一代人,用曾经的“信仰”方式尝试改变孩子的智商和学习行为,这样的方式在社会上依然存在,而且某些地方还盛行,值得社会深思,值得家长反思。“一个反转不断的坠楼罗生门”,曲折离奇,不同观点,万种猜测,对楼的邻居,坠楼者女儿,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一切心理问题都源于关系问题,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领导关系、朋友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

  人,都逃不过千丝万缕的关系网络,或支持、或依赖、或帮助、或鼓励,这是人生存的动力,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我当心理咨询师遇到的那些怪诞事件3》读后感(三):《我当心理咨询师遇到的那些怪诞事件》——恐怖的大脑

  略显惊悚的封面这是一本非常难以确定类别的书,是悬疑小说?是真实的病例记录?抑或是科普?

  有人质疑这本书里有关精神病人的故事是否真实?我觉得是真的。因为曾经听脑神经学家说过,人类大脑里的传导束抻直了能够绕地球好几圈,又说现在发现人类大脑疾病几百种,但是找到治疗方法的却只有几十种而已。所以说,大脑的复杂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就导致我们在遇到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时会感觉很神秘,甚至有些恐怖。

  “爆炸头综合征”听过吗?“外国口音综合征”听过吗?还有“病理性半醒状态”、“缅因州跳跃的法国人症候群”、“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Yips症候群”以及“可卡因幻虫病”……我想也许很多人跟我一样一个都没有听说过。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有一个非常大的感悟就是: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书中的“我”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心理咨询师,他像一位医生一样根据病人的情况给出治疗方法,又像侦探一样从多个角度去发现诱使病人发病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去进行治疗。在现在的中国,其实很多人对于心理疾病还是持讳疾忌医的态度。如果听说周围有谁去看心理医生,多半会在背后给这个人扣上“精神病”的帽子。从而导致本来可以顺利治愈的小病被拖成大病,最后导致严重后果。然而从本书中我发现,很多精神上的问题其实最终还是归于生理上疾病。

  比如其中提到的十岁男孩罹患的“外国口音综合征”。十岁小男孩一夜之间无法正常说话,说出来的话谁都听不懂。奶奶说他是中了邪,请“法师”给他去除“脏东西”。但是后来经过“我”的诊断,发现男孩是由于去庙里拜拜的时候被钟撞了头从而损伤了语音控制神经,这才引发了这个病。最后小男孩到医院接受了一系列的治疗和康复,同时也回到了学校正常学习。

  很多人总是认为心理咨询是形而上的东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你碰到了“我”这样的专业正规心理师,心理问题一定可以迎刃而解。

  当然也有一些心理上的病症纯属在心理上的扭曲变态。比如书中讲到的我认为最最恐怖的一个故事,就是那位罹患了“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的母亲。这是一个非常悲惨又血腥的故事。我在这里就不剧透了,等你们自己去发现。总之就是一个“爱你爱到杀死你”的故事。

  所以,这不是一本故弄玄虚一惊一乍的悬疑小说,它能够让我们在得到阅读快感的同时了解到正视心理问题、及时治疗心理问题的重要性。期待续集。

  《我当心理咨询师遇到的那些怪诞事件3》读后感(四):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我对心理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心理医生(咨询师)也有着崇高的敬意。总觉得他们是一个很神秘的职业。通过与你的谈话聊天,就能从中洞察你的心里所想。

  看过的书、影视作品也有很多涉及此题材。像《催眠大师》摇一摇钟摆,打一个响指,就将你带入深度睡眠,和你一起走进你的童年,走进你的过去,走入另一个你愿意或不愿意的世界;我也曾通过微表情、重口味心理学等通俗普及性的作品去尝试解读他人内心,但实在有如赵括的纸上谈兵不得要领。

  与这本《我当心理咨询师遇到的那些怪诞事件》相比,大概高铭的那本《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类似题材吧。那还是几年前读过的书。里面都是作者几年间遇到的实例,虽然那些故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引起过争议,但我对其中的一些观念、一些预言很有认同感。

  真相是什么?什么才是真理?有时候,谁能说得清呢?就如同哥白尼的日心说与当时的宗教不相适宜,遭到恶毒咒骂并最终惨死在火刑架上。

  一些我们看到的怪诞事,我们不能理解的事,又有谁知道究竟是我们眼中的他们怪,还是他们眼中的我们怪呢?我们只是看到了两种不同的世界吧。

  这本书,作者以一个心理咨询师欧阳子瑜的身份讲述了七个故事,其中有每晚临睡前就会听到隔壁发出奇怪尴尬声音的单身女孩;有去了一趟湘西后就会突然昏厥形同蜡人、并然而丧失了语言能力,只会说些怪语的小男孩;有总是幻觉有人跟踪,会迫害自己的女作家;有要通过割伤自己自残来保持成绩的运动员……

  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人感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但同时也感到,身为一个普通人才是幸福。

  在当今这个社会,或许都为生活所迫,没有了几十年前的铁饭碗,每个人都要不停地奔波,甚至连小孩子都不能幸免,家长要求他们从小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生活的劳碌让人无暇去关心自己疲惫的内心,即使事业有成也难抵心灵的空虚,更何况有多少人每天都处于为了生计而披星戴月呢?那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疲惫!

  想当年,我们还为“哥哥”的纵身一跃而震惊,看现在,抑郁几乎已成了日常再普遍不过的一个词,名人名星,亲朋好友中,患上了抑郁症的越来越多,虽然他们的症状或许没有书中所述的那么离奇,但究其根本,这些大多都是心理压力过大后产生的效果,要说心理问题,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些,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本书作者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笔,在子瑜与张哥的嬉笑互动、与安大美女的暧昧暗恋中,为我们讲了一个个怪诞离奇的故事,揭示着一个个痛苦的经历与纠结的心灵。

  凭着对心理学专业的高超技能,子瑜精心为他(她)们医治,有的恢复了往常,但仍有以失败告终的案例。心理问题是一个比较玄妙的问题,可能目前还不能完全被破解。

  心病也须心药医,或许,他们需要的更多还是爱吧!所以,我们还是更多来关注心理精神的健康。当我们遇到一个患有精神类疾病的人时,不要害怕,给他们一个微笑,付予爱与关怀,因为或许我们的亲人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人;当我们不幸也成为其中一位时,也不要害怕,相信世界是美好的,生活中充满着阳光,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我当心理咨询师遇到的那些怪诞事件3》读后感(五):好好对待自己的人生

  其实作为一个医务人员很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的疑难杂症,也是医生无法去掌握的,无法去救治的,而疾病也分为很多种,最大的系统便是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我身为医务人员去医治的是病人的躯体疾病,一旦当病人出现一些心理疾病的时候,那就不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而此时正有了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出现。 其实以前的我也曾经动过去当一个心理医生的想法,但最终都是被现实打败。 这一次读了这本书,让我觉得它满足了我的一个幻想,也满足了我在兴趣上的一个缺失。 《我当心理咨询师遇到的那些怪诞事件》这个系列,刚出版就受到了很大的欢迎,而我也不例外,同样是这本书的粉丝,我好久的等待,终于等到了这本书的3出版,但是令我惊讶的是,作者在这里面给我们带来了与以往不一样的事件。 在这本书里作者主要介绍了他在当心理咨询师的时候遇见了一些怪人怪事怪病,在每一个故事之前都有这个病人的资料,以及他的一些症状,以及这次治疗的成功失败与否,在看到有一个病人失败的时候,我其实还是挺惊讶的,因为我本以为这本书作者都会介绍他一些成功的事迹,所以说这一点让我对作者的好感突然觉得很大。 这本书里主要介绍了七个病人,或者说是七种疾病,七种我完全没有听说过的疾病。 以前也看过一本类似这样的书籍,叫做《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但是相比之下,还是这边书让我觉得更加奇妙,更加真实,因为这本书它好,主要好在他对病人的叙述要更多,而没有完全从医生的主观感受去叙述,这样既不会让我们觉得作者在显示他自己的能力,也能够更加让我们理解这个病人的症状。 读完这本书的感觉之后,大概就是很多心理疾病都与个人的因素有很大的影响,个人的职业经历幼年时的影响,以及自己的心态。 在这本书里,这名患了病理性半醒状态的女孩儿,我在看一个电视剧中的一个女生很类似,他们同样是觉得有人在跟踪自己,甚至给自己寄血书,发短信,恶意骚扰,但是不同的是,电视剧中的那个女孩是真的精神疾病,这本书里的这个女生却有着比那个女孩儿更加严重的病理性半醒状态,因为他有更加激烈的暴力行为和虐杀行为。 这本书整体的风格属于半悬疑半心理,很多事儿都说它读起来就像一本悬疑小说,但它还是现实中的事而不是虚构,所以说读起来还是很快的,虽然字数有点多。 现在给大家,同时也希望能够读到这本书的人,好好掌握自己的人生,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其实作为一个医务人员很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的疑难杂症,也是医生无法去掌握的,无法去救治的,而疾病也分为很多种,最大的系统便是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我身为医务人员去医治的是病人的躯体疾病,一旦当病人出现一些心理疾病的时候,那就不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而此时正有了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出现。 其实以前的我也曾经动过去当一个心理医生的想法,但最终都是被现实打败。 这一次读了这本书,让我觉得它满足了我的一个幻想,也满足了我在兴趣上的一个缺失。 《我当心理咨询师遇到的那些怪诞事件》这个系列,刚出版就受到了很大的欢迎,而我也不例外,同样是这本书的粉丝,我好久的等待,终于等到了这本书的3出版,但是令我惊讶的是,作者在这里面给我们带来了与以往不一样的事件。 在这本书里作者主要介绍了他在当心理咨询师的时候遇见了一些怪人怪事怪病,在每一个故事之前都有这个病人的资料,以及他的一些症状,以及这次治疗的成功失败与否,在看到有一个病人失败的时候,我其实还是挺惊讶的,因为我本以为这本书作者都会介绍他一些成功的事迹,所以说这一点让我对作者的好感突然觉得很大。 这本书里主要介绍了七个病人,或者说是七种疾病,七种我完全没有听说过的疾病。 以前也看过一本类似这样的书籍,叫做《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但是相比之下,还是这边书让我觉得更加奇妙,更加真实,因为这本书它好,主要好在他对病人的叙述要更多,而没有完全从医生的主观感受去叙述,这样既不会让我们觉得作者在显示他自己的能力,也能够更加让我们理解这个病人的症状。 读完这本书的感觉之后,大概就是很多心理疾病都与个人的因素有很大的影响,个人的职业经历幼年时的影响,以及自己的心态。 在这本书里,这名患了病理性半醒状态的女孩儿,我在看一个电视剧中的一个女生很类似,他们同样是觉得有人在跟踪自己,甚至给自己寄血书,发短信,恶意骚扰,但是不同的是,电视剧中的那个女孩是真的精神疾病,这本书里的这个女生却有着比那个女孩儿更加严重的病理性半醒状态,因为他有更加激烈的暴力行为和虐杀行为。 这本书整体的风格属于半悬疑半心理,很多事儿都说它读起来就像一本悬疑小说,但它还是现实中的事而不是虚构,所以说读起来还是很快的,虽然字数有点多。 现在给大家,同时也希望能够读到这本书的人,好好掌握自己的人生,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当心理咨询师遇到的那些怪诞事件3》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