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最近在用的超快学习法则,和你分享几个诀窍
日期:2020-05-16 22:16:01 作者:媛媛姐 来源:逆刘而上 阅读:

我最近在用的超快学习法则,和你分享几个诀窍

  最近有个刚毕业小朋友跟我说,要开一个教人直播课程

  刚开始时候,我不怎么好。

  薇娅、李佳琦都还没有开直播课程,怎么你直播两次,就开始教人直播了呢?

  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个课居然还真的开起来了,而且学员反馈也还不错

  反思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又想起来那个词:20小时入门红利

  如果还有人没看过这个视频的话,建议打开

  学习一个新东西需要多长时间

  一万个小时天才理论大家都很熟悉

  刻意练习一万个小时,可以让你精通某项技能,成为某个领域专家

  20个小时够干什么?

  可以让你入门,超过90%的人。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从熟悉到精通的曲线,并不是逐步上涨的,而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从开始到初级,是一个迅速提升的过程,从初级到高手,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像我这个朋友,他就是狠狠的学习了一阵子直播,看了些书,分析了一些案例,就差不多是个初级的水平,但是已经比大多数人更懂直播了。

  初级的,就可以教什么都不懂的。

  我跟他说,你不仅可以开小课,你还可以写一个报告,给老板看一看,但凡公司有直播相关的业务,都绕不过你了。

  这就是20小时的学习红利。

  20个小时

  就能让你脱颖而出

  这个红利,可以在求职时获得

  面试的时候,在自我介绍环节,大都会说,自己很好学。

  但是好学的表现是什么呢?

  除了大学四年的课程,什么都没学过,就是好学了?

  专业之外,辅助学习了许多相关技能的候选人,是最容易认可的。

  我之前遇过一个特别棒的女孩,自我介绍的时候先介绍自己的专业,也就是视频后期方面取得的成果,然后介绍了几个自己入门的技能,学过漫画和配音,我一听,就觉得她既努力可塑性又好,会的东西又多,很喜欢她。

  但是后来她选择大公司了。

  进入公司以后,20个小时红利更突出

  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

  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掌握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

  一个人过去的经验,很难匹配新的工作。

  所以新工作里应该充满了学习才对,深度学习20小时,就能让你从同事里脱颖而出。

  年轻人其实有耐的少,大家觉得20个小时很短,连一天的时间都不到。

  但是这20个小时,是高度专注的20小时,是深度工作的20小时。

  一个人平均每天深度工作的时间,在4小时左右,这点时间,连杰出完成本来的工作都不够更何况是学习一个新东西。

  假设一天拿出一个小时深度专注的时间,你学习一个新技能,也需要将近一个月。

  连续坚持一个月,比你想象的要难。

  所以大多数人的学习清单,都变成了一场空谈。

  老油条比年轻人的问题还严重,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根本学不动任何技能了。

  尤其是在僵化体制里工作的人,学了,也不会获得认可和嘉奖,不学,也不会降工资,这种人生最可怕,没有创造性,只能在家庭和娱乐中找意义。

  你看,真的能学点东西的人,太少了,少之又少。

  少到,你只要真的发力20小时,就能变成一个“小专家”。

  

  关于20小时学习

  我自己的经验。

  学习一个新东西,常感觉是无从下手。

  想要学一个东西,什么都不懂,连学什么都不知道,学习就变成了无尽的拖延。

  我们上了很多年的学,但是完全没能拥有自学的能力,不被安排的时候,就无法推进。

  《20小时学习理论》里提出了学习的十个原则,结合我自己的学习经历,我总结了下面几个学习的步骤。

  以我自己学习短视频来举例子。

  1、确认技能练习的目标。

  

  学习到什么样的程度,自己要有个清晰的认识。

  例如学音乐,可以学一天,也可以学一年,可以学作曲,也可以学弹唱。

  我们的目标应该非常的具体,例如“写出一个小程序”、“为家人自弹自唱一曲”。

  而我的目标,是独立拍摄和剪辑出一支视频。

  2、搜索。

  这时候不用看专业的大部分资料,而是先去表层的了解一下这个技能。

  去知乎、豆瓣、甚至微博上搜索一下,大概了解学习这个技能,都包括那些部分,都需要用到什么工具。

  3、分解技能。

  把一项大技能分解成几个小技能,逐个突破。

  例如学习短视频制作,分为拍摄和剪辑。

  拍摄的话,又可以拆分成很多学习的步骤,我想学习的包括,相机的使用、镜头设计和打光。

  剪辑:基础剪辑技能和包装技能,调色先不学。

  4、补充搜索。

  

  按照想学的主题和分解的步骤,去搜索学习资料,这就跟咱们考试的时候需要看教材一样,你必须找到好的教材,否则也是浪费时间。

  自学的资料无非就是:书与课程。

  可以先去知乎、微博上去搜索达人的推荐,书的话上豆瓣看评分就可以,确定哪些是好的资料。

  比如我选了一门手机摄影的课程,就是首先看到大家推荐,然后自己去搜索了老师的资料,发现他写过书,评价还ok,大家都说适合入门学习,才购买。

  5、做出计划,专门时间,集中训练。

  各个步骤找到的资料,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对象。

  接下来就要把计划做起来,这20个小时的时间,都应匹配什么学习资料,应该放在什么时间学习。

  我要求自己9点之前必须下班,把所有工作都做完,回到家开始学习关于短视频的资料。

  这个时间,属于一个专门的时间,以前是拿来录课程的,现在课程录完了,缩短了一点录课程的时间,拿来学习新东西。

  大家千万不要造新的时间来学习。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不急迫的事情,如果你以前没有早起的习惯,现在要拿早起的时间去学习,基本上你的学习计划就黄了。

  最好是拿以前就有工作习惯的时间,去做长期不紧急的事情。

  执行的时候,可以结合番茄时间等方法来提升效率。

  6、创建快速反馈机制。

  你要学写作,就不能怕丢脸,要勇敢的发到朋友圈,让大家看到、评论、点赞。

  学习过程中,你可以及时的去分享你的笔记。

  你也可以自己做测试。

  到底做的好还是不好,有反馈才有动力去继续。

  20个小时的学习,是一道门槛。

  一个技能的门槛,一个优秀与平庸的门槛。

  每天像没吃饱饭一样,饥渴的去学习吧,吃掉所有的困难、未知,学的越多,你握在手中的武器越多。

  小伙伴们明晚八点我会在抖音、快手两个平台直播分享,欢迎搜索刘媛媛关注我看直播~

  北漂10年、搬家6次:我的租房史,也是奋斗史

  薇娅一年带货27亿:对于牛人来说,闲暇是一种罪恶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最近在用的超快学习法则,和你分享几个诀窍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