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论文化》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03-29 23: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论文化》读后感摘抄

  《论文化》是一本由[英] 特里·伊格尔顿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18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论文化》精选点评

  ●第一次从文化批评角度审视了周围的世界。伊格尔顿这位知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文化的概念打开文化与时代关联无疑是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理论宏图具体内容我无需多言,因为自己探索是最有趣的。但是想说几个小意见。一,一定注意这是马克思主义视角进行分析。因此尽管文化的作用神奇多彩,但仍然无法摆脱物质桎梏。二,伊格尔顿对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的分析研究的相对较“浅”。比如他认为民族独立仅仅是因为民族受到迫害。这单一的Just—cause理论已经被相关学者驳倒多次。更实际的或许是民族,边界个体主义与社群主义的辩论残留。三,伊格尔顿的文学案例相对要求较高。除去基本的格列佛游记耳熟能详作品。直接用到的普鲁斯特托马斯曼文学作品的分析还是一会定距离。四,从文化分析对其他专业的分析,仁者见仁

  ●我老头!太幽默风趣刻薄机智了。本书也可以叫《伊格尔顿教文献综述》。#20

  ●不同视角下的文化面面观

  ●需要一点背景知识,因此政治那部分读起来有点费劲。很有激情的读完了,主要是被调动起了一种很本初的热情,想要努力论点什么最终走向一个有形状共同体里去。

  ●“权力必须欺骗我们的感觉创造有益虚构激发我们幻觉普通人需要的不是真理,而是精神高涨灵的慰藉,而只有一个善于操纵象征仪式国家才能够为他们提供这些。如果一个国想要繁荣昌盛,就必须转变为一件艺术品。”——Eagleton新近对文化的解读,像是繁华看尽,返璞归真,句句有深意,欲辨已言。

  ●虽然是给大家普及文化论的小书,但是也已经做到论述精准优美纵横开阖的全球视野

  ●最后一章爆发了。

  ●9分。1.诗意盎然。完全可以当作诗歌来看。2.作者特别拧的清楚文化的内涵古典的那种文化,今天已经不生产了。今天生产的文化与古典文化已不是同一个涵义。文化被稀释了,稀释于市场活动中,稀释于日常活动中,稀释成了四不像的文化产业

  ●打发时间的科普,蛮好玩

  ●读得震撼灵魂热血沸腾。又回过头反思结合艺术发展史,确有深意。

  《论文化》读后感(一):这可能是我在一本小册子里见过及能见到的最密集的“译者注”

  我知道这是一本带有某种暧昧不清的商业态度面向所谓大众的普及性书籍,对,我指的是这个中译本,因为尽管原版就是一个定位入门的带有明显商业属性的小册子,但是这种属性并不包含着一个“暧昧不清”的修饰语,这个修饰语荣幸地由中出版社和译者独享。

  主要原因,这是一本你随便翻开一页,看不到译者注的几率小于你能同时看到两三个译者注的书。好,我承认我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夸张,因为我担心你们仅仅为了验证我的话而去买书。

  我声明,为一般读者理解计,你要解释“德克萨斯是产油区并且民风彪悍”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如果能很明确地定位入门,再常识性的解释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读者群体是差异化的,而大家都曾是门外汉。当然这也不是完完全全没有问题,尽管原版也是这个定位,而编辑似乎没有说服伊格尔顿加上一堆作者注或编者注,而你的译者注又不都是英美语境里的常识。所以我只说这只不过是可以理解的。

  这不是真正的问题。

  让我一个停用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豆瓣号上来发火,主要是因为你翻译在解释德克萨斯州、紧身裤、粮食银行之余,频繁地向另一类读者解释你个人对伊格尔顿说法的理解,有的甚至不是理解而是阐释,最可气的是你甚至兜售你觉得“可能”的解释。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两类完全因为书籍定位不清而产生的乱七八糟的译者注中又存在着数不胜数的错误和不规范,关键你译者注的数量还那么多,让我必须认真对待,恐怕伊格尔顿自己的注在翻译的裹挟下溜走。

  我本来想举几个例子,但是由于书的定位问题,我发现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带有阐释性的译者注全都有问题,懒得说了。

  我相信有很多读者跟我一样,面对伊格尔顿,想看的只是这个单口相声大师的掰活,没人想听台下一直有人在刨活,还净是错的,似乎还带着一种似是而非的学术腔,难道这本书是属于你的某种形式的个人学术产品?难道你只是真诚地想得到读者的审稿意见?

  “暧昧不清”翻译成普通话,也叫“拧巴”。

  我也当过编辑,你这个锅,编辑也可以一块儿举着。

  随便与原文对照了几处,正文只能说准确性应该不是大问题,味道不对。

  我知道很多人早就不看国内译的伊格尔顿了,甚至译的各种尔顿都不看了,所以这事,还是怨我。

  两颗星,没法再多了。

  《论文化》读后感(二):文化是什么及文化的消失

  文化最为一个涵盖极广的概念,它的历史和它的含义,它的地位都是神秘且令人好奇的。伊格尔顿这本小书,虽然只有不到10万字,却格外丰富和扎实。 第一章介绍文化的4个含义,主要是“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成了一系列质疑文明的价值观,文化更少受到功利的支配,更少被实用因素左右”;文化与自然的矛盾——如何平息自然的破坏力,又不削弱其创造力;艺术是文化的典范。 第二章批判后现代主义推崇的绝对的文化多样性,不是所有的统一性和一致性都是本质主义,有些一致性是必要的。 第三章“社会无意识”作为文化的一种含义,是我们生活的底色,拉康所说的“大他者”。英国思想家埃德蒙·伯克精彩地表达作为社会无意识的文化观念,他的主要观点是,法律和政治应该建立在对文化的敏感性上,反对殖民主义。 德国文艺理论家约翰·赫尔德与伯克一样认为“文化比政治更具有决定性”,一样憎恨殖民掠夺。在一些问题上赫尔德比伯克更激进,尤其是认为权力必须让位于属于大众的生活方式。 艾略特关注的是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联系,同样认为文化首先是社会无意识。艾略特提出,高雅文化“必须被认为对自身具有价值,同时能够丰富低层:因此文化的运转将走向一种循环,不同的阶级相互滋养着对方。”他说,维持“一种高雅的文化不仅仅需要让这种文化有益于维持它的阶级,而是要有益于整个社会”。 第四章 为艺术而艺术的王尔德终身致力于“自我实现”,他重视物质,“是物质条件决定文化能够走多远”,他无视贫苦大众的存在,“如果人们都被贫困和苦力劳动弄得麻木,那么他们就不可能与文化互动,艺术只能委曲求全,试图适应他们对艺术笨拙的鉴赏。因此,艺术就有失去它的真正价值的危险——艺术应该是为不再有贫困和苦工的未来提供范例。” 第五章 曾经被认为占政治上风的文化逐渐成为政治的一部分,“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文化的观念逐渐成为对工业制度的批判,它同时也为浪漫的民族主义打下基础”,“现代文化观念的另一个来源是上帝之死”,“如今文化大体上已经不是对现代生产的批判”。文化在和其他社会形式的融合终失去了自身,也没能成为上帝已死之后新的信仰。现在的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都是贫瘠的。 现代历史见证了文化“这一崇高理念逐渐失去神秘色彩的故事”。当资本主义从物质领域蔓延到非物质领域,当文化被物化为文化产业时,文化的魅力不见了。“正如伯克所知晓的,文化的活力来自本土地区对自身文化的忠诚”,可随着商品经济的全球化,属于我们自身的独特文化连同我们的附近一起消失了。

  《论文化》读后感(三):王尔德的那部分特别有趣

  卢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文明用“花束掩盖了拖累我们的枷锁”,“科学进步了多少,我们的心智就退化了多少”《论科学与艺术》 任何在人性共通的立场上声称人的共有特征的论调,都是以虚伪的普世主义之名压抑人的文化特质。 在进步的资本主义环境中,一切都全是可塑的、暂时的、一次性的。同时文化被惊人地认为比自然更具可塑性。断然难以驾驭的文化被简单地忽视了,要知道移除一座山肯定比废除性别歧视较为容易。特定文化习惯迟钝而固执的一面被遮盖了。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任何既定的事物都像流言蜚语一样随意。人类的肉体被规范、敲打、装饰、印刻,还被重新塑形。那些拒绝西方霸权的地区也被塑造得对宇宙之主俯首称臣。 一旦权被溶化进文化中,溶解在我们日常行为的基质中 ,我们所有人都会渐渐愉快地忽视它所保留的高压手段。 葛兰西《狱中札记》文化霸权 如果权力不想以抽象而吓人的样子出现,它就需要将自身安顿于日常经验之中,将自己掩藏在大众忠诚的外表之下,如果权力显得太令人生畏或是孤高自傲,那么它就有疏远自己臣民的危险,而这些臣民正是它试图抓紧的。 单靠时间就足以稳固统治者的正义性,时间在人类的心灵上缓慢地运作,使它们服从于一切权威,让权威看起来公正而合理。——大卫,休谟《人性论》 国家就像弗洛伊德严重的个体,靠压抑出生时的创伤而繁荣生长,将这伤痛推向政治无意识。这就是雅各宾派没能成功做到的地方,在他们关于抽象领域的狂热中,他们对事物的质询过于深入,剥去了文化装饰性的外衣,使得社会存在的可耻来源裸露出来,他们将不虔诚的目光投向父亲的阳物。然而没有人在看待崇高的权威时不被炫目。在法国大革命中,这种盲目就是过度的光亮所带来的眼花缭乱,而这光就是理性。 权力必须欺骗我们的感觉,创造有益的虚构并激发我们的幻觉。普通人需要的不是真理,而是精神的高涨与心灵的慰藉,而只有一个善于操纵象征和仪式的国家,才能够为他们提供这些。 奥斯卡王尔德与埃德蒙伯克 19世纪下半叶,英国展开了一场反思工业化的设计改良运动,即工艺美术运动,以约翰拉斯金为理论指导,威廉莫里斯则是主要实践者。 道林格雷是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主人公 文化的羊皮手套下隐藏着政治的铁拳。 关键的问题不是图像和偶像,而是巨大的欺骗和体系化的掠夺。 精神的等级制度和社会不平等携手共进。而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目标就是在废除等级制度的同时维持不平等。 商品虚假的平民主义以及它对等级、排异和歧视热心的拒绝,建立在对所有人空洞的漠视之上。漫不经心地对待阶级、种族和性别的差异,对所有人绝对地不偏不倚,这种平民主义将委屈自身,以一种妓院的精神来接纳任何一位有钱购买商品的人。

  《论文化》读后感(四):读书笔记

  5. 容量极大。第一章,伊格尔顿从descriptive/normative之别辨析文化与文明之概念。浪漫主义与启蒙主义,praxis与practice,symbol practice与实际活动(如经济活动),文化与文明宛若兄弟,开始血浓于水,后来分道扬镳,现今怒目相对。第二章,文化相对主义到后来的文化激进主义,循着后现代的年轻潮流,鼓吹plurality与hybridity。伊格尔顿并没有放弃文化本质主义这枚棋子,从团结一致出发,他认为多样性这种后革命时代的特征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有着不可切断的联系。后现代思想家太过于无条件的肯定他者,乃至消解了斗争的欲望。而文化主义者太过于强调文化与生活的相关性,乃至将文化绝对化,使它成为上帝一般的不可追究之物。第三章,自我的reflection永远穿透不了the Other的包围圈,对社会无意识的讨论引发了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概念纷争。作为英国保守主义者,伊格尔顿笔下的伯克认为语言应当是performative的,文化应当取代强权威慑,成为连接空间语言亲情信仰社会的纽带,取代的过程就像masculine过渡到feminine一样。而艾略特则成为了伊格尔顿笔下的小丑,认为文化就是pre-understandings的他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精英文化,重塑中世纪的社会秩序,在拒绝少数精英价值延伸到大众群体的同时,艾略特认为文化不应当成为大众自觉的一部分而只能是无意识的真理的片段。第四章,伊格尔顿将王尔德与马克思相比较,发掘出王尔德主张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层面上与马克思主义相似的对人完善的关注。第五章,如何在劳动(个人)被流水线分割成无数碎片的时代中寻找完满的、艺术层面上的满足?马克思不认同弗洛伊德的不满足本性(反抗满足),他认为“为他人提供自由地实现自身的条件就是我们实现自身的唯一方式”。后半段,民族主义实则有着深刻的文化内蕴,而浪漫民族主义更是将文化作为神的代替物。但伊格尔顿批判道,殖民主义不是关乎文化的事(不要被文化遮蔽双眼),而是政治经济上的压迫,我们与其关注民族文化上的冲突,不如关注更为具体的压迫细节。而正是在这样的误区中,伊格尔顿认为文化成为了政治的积极力量,乃至异域化被殖民地的力量。最后一部分,则主要关注文化在现今的分支:影响力极大、政治经济审美化的大众文化与以乌托邦的形式存在的高雅文化。最后一章,伊格尔顿对文化做出了最后的清算,力图将它拉下神坛。从distinction到difference,文化向政治投降,用自由中立主义者的态度消解政治冲突。伊格尔顿措辞犀利,认为文化为物质和政治战争的结合提供了条件,但并没有成为战斗本身,对问题、人性的讨论,是时候从文化神学转向其他地方了!

  《论文化》读后感(五):《论文化》结构线索

  根据作者本意将《论文化》这本书的大概线索整理了一下,要不要读 ,可以绕开书评自行决定。

  出发点: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舍弃论述的完整性,谈及文化的各个侧面。

  1.文化的含义

  区分作为艺术的文化和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

  2.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文明包括物质享受、知识的发展传播、习俗风尚、人际交往等,属于事实存在的问题;文化和文明一样,包括物质机制,但总体上属于精神现象,能够对文明提出质疑和批判。

  文明是一种事实性的问题,文化是一种价值观的问题。

  文明是文化的前提,文化是文明的产物。

  从道德和艺术层面来讲,文化使我们活得更加充实。艺术为我们提供生活方式的典型,是更有启发性的美感。

  3.对后现代文化主义的质疑

  对文化多样性观点的质疑:多样性消解了矛盾斗争性,反而使问题变得简单。

  对文化相对主义的信条提出异议:文化相对主义的人通常都是出于极好的目的。他们不愿意使自己的价值观绝对化,他们对待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也是宽容的。如果宽容不是我的生活方式呢?你也应该对此保持开放吗?

  文化主义者强调文化的独立自主。然而,物质条件可能是文化更深层次发展的原因,它使文化成为可能,而且为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化相对主义的弊病:忽略了文化习惯和愚昧的陋习之间的区别,并不是每一种存在都是合理的。

  4.文化可视为一种社会无意识:列举支持者埃德蒙·伯克和赫尔德

  我们的许多信仰都处在半成品地状态,人们或许会将它们称作无意识——大量的直觉、偏见、虔诚、情绪、尚未成熟的观点和自发性的假设,它们支撑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我们很少对其发问。事实上,有些假设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不能质疑它们,除非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就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被给予的”生活方式。这种无法统观的背景就是雅克·拉康所说的the other,我们所有的语言和行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获得了意义。对于马克思而言,自我的盲目性在阶级社会也是真实的。

  在伯克看来,权力的运作依赖于虚构和伪装,权力为了显得不那么严厉,将其自身遮盖在仪式之中。伯克的整个文化事业,都是为了不让民众看出来皇帝没穿衣服。如果一个国家想要繁荣昌盛,就必须转变为一件艺术品。

  他们都认为文化比政治更有决定性;统治国家需要依靠习俗、传统和感情,社会必须被看作是有机的、非机械的产物。

  向王尔德这位文化批评家致敬,他亲身践行了美的追求。

  5.总结观点

  为什么在现代更加世俗的时代,文化的概念却膨胀得如此厉害?

  ①审美乌托邦的文化对工业资本主义的批判

  ②革命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政治身份的兴起

  ③上帝之死,人们对宗教替代物的找寻

  ④文化产业的出现,使得文化纳入商品消费领域。

  6.结论:文化并非对现代社会起核心作用

  文学批评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弱化

  大众文化的繁荣是资本主义的成功,并不代表文化越来越重要。这种美学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证明比以往的模式更残忍而有效。

  文化等级的覆灭也是商品消费逻辑的结果,商品虚假的平等实际上掩盖了日益加大的物质上的不平等。

  文化作为对文明的批判被后现代的偏见给毁了。这种偏见认为任何批判都会像绝对知识那样陷入社会统一性的幻想。文化概念的批判维度迅速衰败了。

  身份政治和文化多元主义能够成为激进的力量,但就总体而言它们不具备革命性。

  人性在走向新的千禧年时所面对的核心问题在根本上与文化无关。它们比文化世俗得多,物质得多。如果人们在谈论文化时不能将文化的概念扩展到更为现实的层面,那么也许保持沉默会是明智之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论文化》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