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是一本由华斯比 选编 / 柳荐棉 / 周浩晖 / 何慕 / 鸡丁 / 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17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精选点评:
●感觉每篇都有亮点,喜欢岁月神偷、山狐、护陵手记和爱丽丝漫游乌托邦这几篇。
●1.秋之气息:手法不惊人 动机不深刻 3星 2.醉虾:故事会水平 2星 3.岁月神偷:故事会2 2星 4.请勿高空抛物:虽然逻辑推理过程很简单 但对白和心理描写的很有意思 4星 5.山狐:一篇高质量的作品 解答的细致令人印象深刻 5星 6.乱世蚁 •恨别惊心鸟:侦探太没有主见了 2星 7.五行塔事件:解答篇惊艳 5星 8.护陵手记:当冒险小说看即可 解答无感 3星 9.爱丽丝漫游乌托邦:多重反转 且都是自说自话 生硬感十足 3星 10.十重人格:悬疑味道十足 但结尾貌似有点开放 4星
●意外的惊喜!国内推理还是有不少的新锐作家,其中更不乏许多精品作品!不过推理难啊!需要靠悬疑的外衣去包装,以迎合市场。
●整体上质量还是挺高的,虽然没有特别惊艳的。华斯比的选编很有意思,十篇文章,十个不同的故事,一半以上都是手记体,。《山狐》个人强推,《五行塔》的诡计非常不错,《爱丽丝漫游乌托邦》的多重逆转非常给力,《护陵手机》印象深刻,格外的好看,最后一篇不知道作者在写啥,此选编的最大败笔。
●大部分作品都已在推理杂志和单行本上读到过,推荐《乱世蚁•恨别惊心鸟》《五行塔事件 》《山狐》
●大部分的作品易读不做作,特别喜欢时晨的《五行塔事件》。感觉很高大上。希望这些年轻作家继续努力,给中国悬疑推理带来更好的作品。
●爱丽丝那篇我最后给看糊涂了,反转太过,我一下子没搞懂,所以是两个女人结婚吗?我之前一直以为泰勒是个男的。好吧,这个让我想到了日本那部小说杀意集结之夜!十虫人格那篇脑洞好大哦!我很好奇,干掉一堆警察的那位罗厨师去哪儿了?那个洪先生来自首,难道是因为害怕妻子来干掉爱丽丝,所以觉得躲进监狱比较安全吗?五行塔事件告诉我们,天才和土豪的世界我们不懂,为了杀死一个人、直接给盖了一个豪宅、我只想呵呵哒……你开心就好
《2017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读后感(一):总体质量高于2018年选(附喜欢的篇目及理由)
《醉虾》:家国情怀的推理,喜欢 《岁月神偷》:每次交锋时,故意卖个破绽,然后亲眼看着对手走向深渊,那感觉不要太爽 《请勿高空抛物》:鸡丁老师光环加成,牵扯到魔都推理宇宙的部分很逗比,侦探的思路提前猜到了~ 《山狐》:在华斯比《给孩子的推理故事》里已经看过一遍,二次推荐,温馨且不是日常的骗局 《五行塔事件》:强烈推荐(1),在同名短篇集中看过,这次重温了一下解答篇,很新颖有趣的诡计。 《护陵手记》:里面的心理诱导有点意思,解答一般,结局很喜欢。 《爱丽丝漫游乌托邦》:强烈推荐(2),优点:三重反转,每个解答都很有意思。缺点:(貌似也有人提到了)模仿某篇坑爹作品还挺明显的(看名字就能猜出来),但是实话实说,模仿的挺成功。我爱这篇大于被模仿作。
《2017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读后感(二):年选年年选
华斯比已经连续好几年都在做悬疑小说的年选,在实体杂志日趋减少的情况下,要选出这一年的优质悬疑类小说,越来越难。可供选择的文章越多,年选的文章的质量就越有保障,而伴随着早些年的类型文学的日薄西山,年选的水平也就相应在下降。2017年的年选中,既有周浩晖这样的头部作家,也有何慕、时晨这样已然穿出自己一片天地的中流砥柱,更有好多之前完全没有听闻过的90后年轻作者。如此一来,你就会发现2017年的年选中,作品不仅仅是风格迥异,更重要的是还真确实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在我的阅读体验中,有那么几篇我倒是非常想看下去,但实在是忍受不了文笔和讲故事的能力,强忍着看了几十页之后,选择放弃。甚至是这些作品中,还有一些,他所采用的解谜方式,我总觉着是讲不通的,或者说不符合我对于悬疑推理小说的固有认知模式。诚如华斯比所言,这是90年新生代作者的天下,但如果是目前他们就能从前辈手中接过悬疑小说的大旗,自立山头,我觉着还为时尚早。综合下来,年选依旧保有华斯比选文的鲜明风格。
《2017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读后感(三):短评写不太下。
个人对短篇还是比较严格的,这与篇幅有很大关系。短篇二星大概就是长篇的两三星了,及格或微雷。短篇三星便是优秀,四星神作,五星旷古烁今。一星是特别不喜欢。打星时,短篇成集会自动加一星。
本书基本都是及格作,没有特别踩我雷区的。以下都是拙见,轻喷。
《秋之气息》:两星。杂志上看的,作为处女作,能写完就OK了,存在大问题也无可厚非。但作为这部集子的第一篇,显得不太够。这点看作者短评,他应该自己也明白了。主要没有十分突出的亮点吧,无论是密室还是叙诡都没有很多其他作品处理得好。
《醉虾》:两星半。还算优秀,但既非推理,悬疑也不像,大致就是个复仇故事,胜在短且流畅有趣,赏心悦目。
《岁月神偷》一星半。不喜,我经历过的校园暴力和很多作家笔下的都不一样,作者的艺术加工让我感觉自己没上过初高中。很多作者应该都是直到这么件事,然后开始自己构建这件事,写的是自己认为怎么样,并不具备真实性。当然,就如同旅游村镇,如果读者、旅客认为这确实会发生,真实性也便具有了。但我觉得假。这篇优点在于化解暴力的手段还算能让人感到有些意思。
《五行塔事件》:三星。以前看的,创意够了,但合理性不够,一朵华而不实的花。我不是在说可行性,而是说人的选择,不论是凶手还是被害者,抑或其他参与者在遭遇一些事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并不会像作者想的那样,做出能让诡计实现的行为。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说不定可以迈入短篇神作。但本文硬伤很难完缮。具有可见另一个长评。
《请勿高空抛物》:三星减。前半逻辑推理不错,但后半逻辑实在缺乏公平性,这篇注重逻辑,但逻辑没有铺垫,也就失去了意义。但至少鸡丁的逻辑还是正确的。另外本作开头的处理很有卡尔的影子,能开篇吸引住人。
《山狐》:三星半。完成度很高,但问题在于太好猜,我的答案和解答几乎一模一样,除了某个噪音的莫名其妙的解释。但这就已经不太妙了,这说明奇想还不够奇,当然,这对公平性有好处,至少不会坑或雷,脚踏实地,考虑到这点,印象可加分。
《乱世蚁:恨别鸟惊心》:两星。差评,内核过于简陋,有种想本格,本格不起来的感觉。案件本身就不需要侦探出面,线索根本不足以做出十分准确的判断。似乎作者想有社会派的作为?但这个剧情电视剧常客啊。本文好在文风简练清秀,这大概也是作者的优势。
《护陵手记》:两星半。设定不错,但有点不伦不类,盗墓和推理没有结合好。作者完全可以不要现代剧情,这样一来剧情就不是割裂的,反而会有浑然一体的感觉。边盗墓边推理也没毛病,手记推理的形式多此一举了。
《爱丽丝漫游乌托邦》:三星。这个文风让我不太适应,之前几篇我都觉得是中文作家写的,这篇有种译作感,作者大概是有意模仿翻译腔吧,倒是没有因此扣分,我hold得住。本文的重点应该是在逆转上面,窃以为密室都没什么公平性,也没什么合理性,坐在栏杆上滑落速度可能并不快,至少我滑得时候感觉很不稳当,摩擦力也很大。而这些逆转的铺垫也不怎么够,没到草蛇灰线这种程度。这篇的感觉就好像作者通过炫技构筑出了表面上宏大的城堡,但其实不仅城堡的内里没有优质的填充物,就连外表也不过是泛着光,而没有令人驻足的细节雕刻。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铺垫的原因,让布局没有很好地发挥效果,另一方面,这个架构可能需要写的更长。写成长篇,如果完成度OK,能成为很不错的作品。
《十重人格》:不做评价。
综合的话,作为悬疑短篇集可以三星半。想支持打高分,但五星还是有点不太够。
《2017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读后感(四):剧情梗概、泄底和笔记
*有关键情节透露*
***spoil alert***
《秋之气息》:第一人称叙述,“我”高三复读时,闺蜜A在实验室中自杀,与十年前死去的少女B如出一辙。“我”与另一闺蜜C不认为A是自杀,先后提出了物理老师、课代表、A的父亲杀人假说。多年后,“我”推理出A是C为了报复A的父亲而杀的,C已经复读了十年,十年前就是少女B的好朋友。B曾遭到A父亲的猥亵,因不堪屈辱而自杀,而C想让A的父亲一辈子荒废在痛苦与自责中。C报复成功后自杀。
笔记:C复读十年这个情节实在太不合理了,其实作者完全可以换个方式处理C杀害B的动机。
《请勿高空抛物》:倒叙推理,刑警找出主角抛物的破绽,无诡计。
笔记:以心理描写见长的罪犯视角,让我想起此类型的经典《心理测验》。
《山狐》:全书最佳,从两位少年小时遇到狐仙的故事推敲出合理的解答:独眼山妖是穿着防护服、头上戴着探照灯的研究员,狐仙是脱下防护服的女研究员,她会飞是因为搭上了直升机。研究员们在寻找被窃的放射性物质,“狐狸”是“钴60”的谐音。
笔记:这一篇从被加工过传说中提取真相的思考轨迹值得肯定:
“所经历的真实”被“孩子气的记忆”所取代,而这记忆在成长过程中被一步步巩固,最终成为他们相信的“毫无疑问”的“事实”。《五行塔事件》:五行塔的五层从上至下分别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材料制成,三位受害者先后从塔顶坠亡。解答:五行塔地下是地热井,犯人打开引热开关,地热传导到顶端,金属比热容低,室温和地面温度上升极快,住在“金”层的受害者因无法忍受酷热而跳楼。其他人居住在“水”层,水的比热容高,人们只是略微感觉到热。
笔记:这篇包装得不错,最可惜的地方在于没有铺垫地热相关的内容,仅以一杯咖啡作线索,导致解答略不公平;死者一声不响地跳楼也不够合理,有更好的自救办法才是——不过对于此类宏大谜面的作品,通常得对解答宽容点。若增加一些建筑学和云南风土人情的灌水,完全可以扩写为长篇。
《护陵手记》:略带推理元素的盗墓小说,盗墓者们盗的是在伪乾陵基础上建成的成吉思汗墓(作者脑洞够大)。结尾反转:手记的作者并不是考古研究员,而是盗墓者中的一位。研究员在盗墓过程中死亡,而他借用研究员的名号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爱丽丝漫游乌托邦》
注意:以下泄《无人生还》《十角馆》《爱丽丝·镜城杀人事件》。
无常住居民的镜岛上包括爱丽丝在内的六名女性因中奖而共宿。她们素不相识,以代号称呼对方。六天后,所有人死亡,尸体均被烧焦,爱丽丝的丈夫根据爱丽丝临死前留下的手记追查真相。
解答一:某位死者是假死,把所有人剁了之后自杀。
解答二:爱丽丝在岛上的代号并不是“爱丽丝”,而是“疯帽子”,岛上存在第七人:代号为“爱丽丝”的女管家。爱丽丝根据自己的手记,也即是剧本杀人,她在杀害包括女管家在内的六人后离开镜岛。爱丽丝夫妇“侦破”的许多案件都是爱丽丝一手制造的。
最终解答:杀死爱丽丝的是她的丈夫,岛上的痕迹都是他根据妻子的剧本伪装的。
本作致敬意味明显,第一重解答照搬《无人生还》,第二重解答中,在岛上人取代号处做手脚很容易想到《无人生还》致敬作、新本格开山之作《十角馆》,而将孤岛命名为“镜岛”再加上爱丽丝的名字,以及“爱丽丝”其实是被“隐身人化”的女管家,无法不与新本格话题作《爱丽丝·镜城》联系起来。最终解答其实也不难猜,毕竟全篇就这么几个活人不是?
《醉虾》《岁月神偷》非推理;《乱世蚁》故事节奏很好,但案件本身没什么可讲;《十重人格》不知道在写什么。
《2017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读后感(五):没写完,先到这里
“ 書衣偵探華斯比 说:2018-06-12 14:29:43
某人摆出一副“为国产推理操碎心、磨破嘴”的姿态,觉得国产稀烂还没完没了地找虐,然后动不动就指点江山,却美其名曰:找出一条“质量良好”的标准线。第一次见“严肃讨论”的评论家满嘴喷粪,还常把生殖器挂在嘴上。您太辛苦太不容易了,国产推理太对不起您了,让您失望了!”啊看到没电脑 说:2018-05-20 19:21:30
就是我得有一条线你知道吗,如果我认为所有国产作品都很烂,都打低分,都觉得很垃圾,这就不对。就会显得非常强行装逼非常为黑而黑显得非常想火(虽然我也不知道要怎么靠这种方式火起来),所以我得在现有的作品里找一个代表那条意味着质量良好的线,来一个标准,这样大家就皆大欢喜了。但现在的问题是————————
秋之气息·柳荐锦
我不太懂。
这种文笔又屎,剧情又无聊,“叙诡”也很脑残的,如果当成推理作品绝对是不及格的,纯粹是练手作的作品,出版社编辑是出于什么理由收录到书里,还敢放在第一篇的?复读十年啊朋友,你改成五年也没什么问题吧?【非常抱歉,把出版社编辑做的弱智事情怪到华斯比老师身上,在此诚挚致歉】
書衣偵探華斯比 (首届“华斯比推理小说奖”开始) 2018-06-12 16:37:51
额外多说一句:篇目的排序是出版社编辑自己定的,和我无关;图书质量也不是我自己能决定的。
——————————
醉虾·周浩晖
还算可以,比故事会好那么一点的故事。蛊虫在虾头内,主角吃的时候只吃虾身。
——————————
岁月神偷·何慕
跟《谁杀死了知更鸟》讲的差不多的故事,只是很浅。连悬疑都算不上
——————————
请勿高空抛物·鸡丁
比去年的作品好。但侦探给出线索和推理还是铺垫不够太刻意,且主角一开始消除证据和后来随机应变的能力也略差。
“绝非吹捧,因为作者是个傻逼,我跟他关系一点也不好。 ”那还在作品里用他的垃圾书当道具?16年推理小说精选也是这样,有意思吗?好玩吗?除了出戏以外还有任何鸡巴用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