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李敖自传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03-17 23: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李敖自传读后感锦集

  《李敖自传》是一本由李敖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8.00,页数:48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李敖自传》精选点评

  ●讲的东西有些在李敖的节目演讲有听过。之前读过他的《北京法源寺》,现在读完自传后对李敖有了更加全面了解。李大师一生都在为了公道自由顽强斗争。

  ●人老了会啰嗦

  ●李敖80岁人生的一次总结,2年后首次大陆出版。

  ●“在暗室里,我要自造光明!”李敖已经去世,似乎想怎样骂他都可以了,然后那些骂他的人有没有想过:以李敖的生存环境而言,谁能兼具独立思想、敢于鸣放的勇气犀利文笔敏锐思维、不囿于一隅眼光九死不悔毅力、对敌人穷追猛打坚韧因势利导灵活一身?李敖非完人,但精神高贵之处,决非几个蚊蚋聒噪所能抹杀的!

  ●书名去掉了“风流”二字,内容有所删节,这都可以理解,可第179页“余XX之一”中“余XX”是谁,可谓人尽皆知,与其如此,还不如像第180页“一个女作家”中那样,直接用“XXX”,而且可以略去“之一”二字,以免有头无尾。李大师深知现代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理,同时深谙“一鸭三吃”之法,所以写就此书只花了四十天。

  ●台版673节,简体版647节,即有26节被全删,另有部分删节、改动增加编者注、作者原文错误、编者改错之处、审查者批语删者……我已做好标记估计明晚整理出来

  ●《李敖回忆录》、《李敖快意恩仇录》是一流自传,这本无非将前两本割裂粘贴,一星情怀而已。人文出版社竟远不如友谊出版社,非但没一句话言及删节,连余光中、聂华苓的名字也以XX代替,可笑可笑。

  ●他独坐书斋、独步文坛、独立抗争;他狂放不羁锋芒毕露、风流多情;他博闻强识、皓首穷经纵横捭阖;他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他用一支笔震撼海峡两岸, 用一张嘴影响无数华人。他是李敖,他阅尽人情世事,豪显文采风流。

  ●深度一般吧,但读起来饶有趣味,在图书馆翻阅时,读来跳跃丰富意趣盎然,狠心购入。李敖大师的人生看来是不虚此行的。

  ●20180608——》20181121。断断续续居然看了五个月,大师最后的作品零零碎碎片段镌刻了最后的智慧。于是一个时代终结,再无李敖!

  《李敖自传》读后感(一):再见李敖!谁不会死啊!

  抱歉,这并非一篇书评

  二月二龙抬头,传说是"尧王"的诞辰,从此也成了李敖的祭辰。

  李敖是我最佩服的当代名人,没有之一。

  为什么说是名人?而不仅仅是作家

  因我对他的了解来自方方面面。比如在《李敖有话说》里,引经据典满腹经纶大学究;在台湾立法会里声色俱厉脱鞋怒掷立委的正直公民;在《康熙来了》里跟小S满嘴胡诌的可爱老头;但你又见他在《上山上山爱》里写尽男欢女爱,以及谈到旧爱胡茵梦时那般的不依不饶,却又看到《不爱那么多》里流露出的真情皎洁......真实真知真情流露,快人快语快意人生。这是我佩服的李敖。

  引用一段网上的评论:"他独立书斋,独步文坛,独立抗争;狂放不羁、风流多情;他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来救世。"

  都说你佩服他什么就证明你缺失什么。

  我希望有一天我不再佩服李敖。

  我希望有一天,我也会说:“问我佩服谁,我就照照镜子”。

  再见,李敖。

  谁不会死啊!

  《李敖自传》读后感(二):嬉笑怒骂,快意恩仇,也是人格特点

  书摘: 早在1981年我就提出人格的两层面的说法,什么是人格的两层面,第一层面是管仲的层面,第二层面是匹夫匹妇的层面。管仲的层面是大人物的层面,是特立独行的层面,是大无畏的层面,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层面,这种层面所表现的人格是大人骨格。匹夫匹妇表现的是小人格。 我承认有些人了不起,但他们活在我活的时空里,不会凌我而上。王阳明说他做圣人他做不到,但圣人做他也不会超过他。我一生朋友不多,也不花时间招朋引类,所以自大其身,全靠自己吹捧自己,吃不消我自吹自擂的人应该惭愧,你们本该替我吹的,但你们闪躲我就只好自己来了,我吹牛,因为你沉默。 书评: 这本书是李敖八十岁出的自传, 文体奇特, 书中都是碎片化的记忆。 用他的话来说,庭主妇似的念叨。 然。越是这样的问题, 信息含量越大。 两点印象比较深刻。 其一是不屈不挠 他一生坐牢多次, 但始终保持了一个斗士。 其二是有仇必报 他不主张宽恕, 他认为有仇不报就是对不起正义, 要维护正义就必须有仇必报。 无论如何 这也真是嬉笑怒骂,快意恩仇的一生 当得起奇人二字。

  《李敖自传》读后感(三):与敌斗,其乐无穷,与邪恶斗,其乐无穷

  1、从书的写法而言,李敖果真是随意而为,有点像微博的段落,每段不多,读起来也不累,每段都有一个主题,都是李大师人生段落,段落与段落间看起来毫无逻辑,然而拼凑出来的整本书,便可大概了解大师八十之前的生平。

  2、李大师的风格很犀利,很孤傲,甚至很自我,也因此得罪了很多很多人,但是往往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活得遂自己意愿,与敌人斗,其乐无穷,与邪恶斗,其乐无穷。

  3、看似李敖是一个强势的人,一个喜欢认真计较的人,但也说明他辨是非、分善恶、明事理,不会忍受尊严被践踏,更不会忍受正义被埋没,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挣回来,世界缺少这样有风骨的大师。

  4、纵观他的生平,可谓受尽波折,如此大起大落一波三折的人生与他的才华和为人分不开,也因为经历过这些磨难,他才有那么多的真话要表达。人们不喜欢听真话,是因为真话打破了人们的梦,即便只是迷梦。李大师才不管这些,人们对虚伪和邪恶的坚持,都源于无知与不辨是非,都是被惯出来的。

  5、都说世间天才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怀抱佳人无数,李敖在这一点毫不回避,有话直说,不管别人评判“淫”或“乱”,始终坚持自我,这很难得,也难怪那么多女孩子毫不遮掩表达对他的欣赏和钦佩。

  《李敖自传》读后感(四):人应该活得有骨气,善恶分明

  今天网上武汉理工大研究生跳楼的事被传得沸沸扬扬,看网上的爆料,这个导师手握生杀大权,对学生颐气指使,已经严重超越了师生的范畴,甚至是把学生当勤杂工,家奴使唤。导师对学生变态的控制欲,直接影响到该生的前途。学生当着母亲的面跳楼身亡。这个妈妈心碎了。

  唉,也许我们真该反思,一味教育孩子听话,忍让是否正确。这世界真有坏人啊,遇到坏人,该沉默隐忍吗?引导孩子向善,也应该告诉他们什么是恶?坏人没有标签,而且是可能在你身边的人。你的邻居,你的老师,你的老板,是坏人怎么办?唆使你犯罪怎么办?应该勇敢说不啊!

  在我小时候,教条主义害死人,脸谱化的看人识人,从来没有想过老师也会道德败坏,领导也有心术不正的,直到自己吃亏上当受骗被利用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人并不是神,也会混进来心术不正,道德败坏的人。

  孔子早就说过,“君子,能好人,能恶人。”“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没说以怨抱怨,但也不支持以德报怨,如果都以德报怨,那这世上恶人岂不是越来越多?李敖也说“忘记报复就是亵渎正义”,这话虽然过激,但也不无道理。恩怨不分的人,让人莫名其妙。至于不但有仇不报还反过来助纣为虐,迎合坏人各种要求的人,李敖说得对——“太可耻了。”

  《李敖自传》读后感(五):李敖的最后一本自传

  李敖先生去世之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这本李敖最后的一部著作。这本书用李敖自己的话说,他是希望在80岁生日之时出版,也就是2015年4月25日在台湾出版了《李敖风流自传》,当时只花费了几十天时间,利用剪刀和浆糊完成,不过这也是一些读者批评所在。

  李敖在1999年先后出版了《李敖回忆录》和《李敖快意恩仇录》,随后参加台湾立法会之后又出版了一本带有回忆性质的《李敖议坛哀思录》,这三本书可以说包含了李敖一生绝大多数的经历和故事,老读者一般都是先看过这几本书了,然而李敖在晚年又写了这本《李敖自传》,对于大部分老读者可读可不读,对于新读者而言,在这个讲究碎片知识的时代,读这本短篇合成,有点像日记体裁的传记是个很好的选择。

  前不久,李敖住在台北敦化南路的金兰大厦老邻居口述了一本《四十二年,我的恶邻李敖大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李敖自称“恶邻”,叫院长“芳邻”,彼此交往融洽四十二年时间,有趣的是这位“恶邻”张太太也用了无数个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李敖大师的故事,因为年龄大了,又非写作专业,只能通过口述的形式来讲述与李敖的交往趣事。记得李敖曾经说过有两位老太太写的传记最好,一位是赵元任的太太杨步伟,另一位是胡适的老婆写的。如今有一位老太太来写李敖,真觉得有趣极了!

  回到主题,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李敖自传,不论评价如何,对于李敖这样一位跟祖国有着紧密联系的爱国知识分子来说,真的是需要出版,很高兴人民文学出版社抢到了这个机会,不过遗憾的是编辑上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有很多地方,之前在其他出版社的版本里并未删除的段落或名字,这次也被删除或其他符号代替。未能出版一本完整版的李敖自传甚是可惜。不过还是相信社会的进步,未来重新出版这本书的时候能够见到更加完整版的李敖自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李敖自传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