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的记忆》是一本由[日]森山大道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感受森山时的不适就像我们对自己的一个声音,一种情绪那样陌生。当下即是”的摄影观念,正如森山喜爱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加缪的“存在主义”。对于森山,“摄影即道路,人生即旅途”。
●大道 1982-1983
●是我太年轻了吗
●我的摄影记部分太好了
●#省图有好书#
●在又一个焦虑彷徨的曾经的年轻人身上,为自己的摸索再擦亮一点对照的希望。毕竟寻找不易,说干就干也需要勇气。“我不关心大师,我只从大师身上学习好的东西”,其实更多的,是作为心理上同伴一般的依赖。
健身完毕,在高德找了一家小餐馆,点了韩国拌饭,凉拌菠菜,和一盘卤肉,想着等下去书店看看吧,于是找见这本书。
理光GR的“森山大道“模式大,用户是十分推崇的,当一个摄影师的风格成为相机中存储的风格,那是真的厉害。
翻开书,文字居然还挺有意思,例如有一段,“我眼看就要25岁,为了庆祝我结婚,细江先生送我一个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时钟模型,东松先生送了一本书,《性生活的智慧》,那年秋天,东京奥运会热热闹闹地开幕了”,文字方面竟然全然没有森山大道这个人名的大牌。
这时才知道,森山作为摄影家和其他大师一样,对于艺术的高明是各个方面的,森山先生是一名摄影作家。
《犬的记忆》读后感(二):认识一只猫
“没有哪本图鉴里的猫,脸是悲伤的。”
看森山大道的文字,我彷佛是在他身上寻找自己遗失掉的野性。他在书中最后的后记里谈到,“当时活得太过投入,实际感受反而淡薄,然而那个时代的几多回忆,对我来说就像从手心里溜走的‘悲哀的小鸟’一样,始终念念不忘、追悔莫及。”
我似乎没有这样的时刻,活得太过投入,像是一个诅咒让我难以忘怀,时刻提醒着我,对生活太过于小心翼翼。那些突然冒出来的事情,都变成压力和抗拒,我无法真正地投入其中,我只是应付着工作,应付着交通,应付着阳光从我身上流过。我的心活在可遇见未来的边缘地带,充满不安和焦躁。想要努力付出,却担心一切付诸东流。如果人的一生果真就是在无数风景中穿行,那我大概就是那种,想要看清楚每一帧画面,但又迫切期盼着下一个风景,从未舍得按下暂停键,好好欣赏当下片刻,接着在新旧交替的那一瞬间开始后悔。
森山大道的回忆中时常出现“海”这个意向,是那种灰蓝色的日本海,一片清冷,无味的蓝色波浪。相较于这个意向的冷静,森山本人的生活则显得躁动不安,读他的文字,我感觉他是一只晚上才出来觅食的流浪猫,白天都在垃圾堆和车轮胎下闷头睡觉。夜晚,他出来,和霓虹灯、摇滚乐、酒精一起迎接人造世界。
通过这本书,我才了解到最初让森山名气大噪的是“横须贺”系列。今天回头来看这些照片心中难免会想,啊,就是这些照片吗?!如果要做横向比较的话,我更喜爱同时期石内都拍摄的横须贺,那种带着成长岁月积淀的认识,每次看到都会感动。照片所拍摄的一瞬更像是风景自身的历史,那一刻它通过镜头向摄影师倾述了所有,即便是空空的街道,也可以感受到曾经人来人往,正午的太阳把这里烤得赤热,夜间情人们相约散步,无数的灯开启又关掉,鸟儿们都从天空中飞过……才成就了如今的这条空巷。显然,这样的感觉我更多是在石内都的照片中感受到,而非森山当时拍摄的横须贺。
森山让我更为注意的作品则是在PROVOKE时期创作的,更具力量,也能从画面中强烈感受到摄影师当下的思考,展示着只属于森山大道的街头。大概我就是很难喜欢一个艺术家创作早期的作品,其实这样的作品中蕴含着很多天性的灵光,但总体而言容易显得薄弱。就跟我自己写豆瓣一样,只要肯多写,漂亮句子难免是会有的,但整篇文章也就是个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的玩意儿,没有结构、逻辑,更别提还蕴含怎样的寓意。
不过或许才华因此显得可贵,不然有那么多摄影师不缺构图和精良设备,却不能让一条空巷敞开心扉,说出一段历史。
《犬的记忆》读后感(三):关于摄影的一些往事
二十岁左右痴迷摄影好几年,那时我用暑假做兼职挣来的钱,买过一个卡片相机,还有一个单反相机。起初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被一股狂热且盲目的热情激励着,不仅仅是日常扫街,还去图书馆遍寻摄影画册。当时网易推出过一个轻博客网站,LOFTER ,我会把每天拍到的照片上传到这个网站自己的主页上,引来不少同道互相吹捧点赞。
尽管如此,这个网站上面的确有不少非常优秀的摄影师,堪称艺术家。有一个ID叫一个好人的摄影师,拍的照片有着鲜明的个人印迹。他的域名yigehuairen.lofter.com,有网友问他为什么这么分裂,他转发回复一个好人点抗母被人注册了。他经常在自己的主页上和网友互动,抖机灵辱骂那些来惹是生非的,同时引来不少吃瓜群众。据我所知,他生活在南京,没有家庭,朋友也都天南地北。经常见他在主页上留言没钱吃饭,要卖掉相机诸如此类的信息。回过头来讲他的作品,一以贯之的粗颗粒,高反差,情绪压抑。看这样的作品大概就能猜到相机背后那个人。后来听说他在某个摄影比赛上拿奖了。但他好像很多年都没改掉少年时那种任性。他自诩为是森山大道的精神师承,包括他的成长经历都很相似。
《犬的记忆》收录了森山大道不少代表性的作品,还有他的文字。文字上我看了几页就停下了,跟他的照片所传递的信息一样,不能自抑的感伤,怀旧,沉溺,像个记忆漩涡一样吞噬着时光。森山大道镜头下的都市景观荒芜,冷漠,大多跟核武器炸过似的。当然也有性感,美好的纯真,那多情妩媚的女人背影,男女之间意味深长的舞台剧定格。有天晚上我随手翻看这本画册,我被其中一张照片深深吸引,那张照片拍的是一台雪花屏幕的电视机。
我被这张照片彻底打动了,就像脑子短路,一片空白,没有语言和修辞跑来胡说八道,就跟那台电视机不需要图像来填充自己便可以证明自己的存在一样。以前读罗兰巴特的《明室》,对他的刺点理论记忆尤深,却又不能很有把握地说自己完全明白。联想到这里,我突然有所感悟,刺点难道不就是当事物通过图像揭示出它的本质所携带的属性么。森山大道的照片就像这个普遍都市化的世界的投影,情感冷漠疏离,人被自己所生产的消费景观所异化。更让人不安的是,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无可逃避,哪怕是相机背后发现这一切的摄影师。
《犬的记忆》读后感(四):一人的街 灵魂游荡的乐章
森山大道,热爱摄影的人对他不可谓不熟悉,他在八十年代是摄影界的大师级人物,他出版的野犬三部曲,也是多少艺美青年掏空积蓄也要收入书架的殿堂级作品。
在网络图片多如牛毛,再也不需要为了一睹大师镜头下的图片而买单的今时今日,依然靠一本摄影作品登上图书畅销榜首的奇迹就是属于森山大道的。
他的图片,全部是黑白的,光影深沉的,黑色漆黑如墨不留缝隙,亮色犹如绝笔一笔闪而过,虽是摄影但是更胜水墨丹青。如果你也喜欢中国的水墨画,你绝对招架不住森山镜头下的画面,那些画面是和水墨绝对相反的两种对立,水墨画淡雅温柔,像秋天雨前的龙井像雨后的霞光,像远处山间的笛声,像牵手亲人的心安。而森山的摄影作品,像黑夜里面寻找不到出口的窒息,那种死一样的安静摁住了咽喉,他的图片带着一丝残忍的揭露,每一张图都在试图揭示灵魂的疮疤,街道,动物,人物,孩子,肢体,器官,每一张图都带着恶意的快感,炎热,且温度攀升,陷入图中感受着像是炙烤的捶打,像地狱的温度。
我想象不出拥有这些图片的一个灵魂有着怎样的文字,他的话语讲述怎样的故事,是刻薄还是戏谑?是忧郁还是决绝?直到我读到他的这部自传体的散文集才终于找打了答案----是感怀。他的文字写满了感怀。一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老人,在怀念他逝去的至亲,怀念他的童年,他的家乡,文字里面装着一份深情的感怀,用和他镜头下决绝沉钝有力的图片不同的文字,共同打造了一个无比温暖的文字世界,就是这本《犬的记忆》带给你的礼物。
我有一个朋友,他在大城市工作的最初几年收入颇丰最始终无法负担的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新房子,租住着一套一居室,使用着房东的一切,听着邻居的噪音,他最大的休息是偶尔借着工作的机会去漂亮温馨的宾馆小住几日,享受一个人的安静,24小时的热水,舒适的大床房,干净漂亮的家具和颜色艳丽的墙纸,这对他来说是短暂的享受是逃离。
但是对于我来说,我逃离现实有不同的方式,我喜欢借书遁,翻开一本书,我就迅速遁入了书中的世界,一本书就是一间属于我自己的旅社,但是较之更雅更静更洁更专属,我的新书在我之前无人翻动过,我的新书是永远属于我自己的,我的书籍写满了智慧的话语,比起千万个人入住过的宾馆房间,也许根本没有洗干净的床单,不敢使用的宾馆水杯和拖鞋,我灵魂的栖息地有着千百倍的好处但是却没有多少人能够欣赏,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喜欢埋头纸本书的人更是稀有物种。
可是在这个时候,森山大道的摄影散文集带来了更大的冲击,他的文字搭配着他的图片迅速的抓住读者的眼睛,就算忙碌的年轻人沉淀不到文字的城堡中去,也能被他图片中落雪的街道冻结,能被那片炙热的向日葵缠绕,远处若隐若现的富士山是那么孤独,就像穿着和服的背影,读罢你会为二岁就夭折的兄长悲叹,会缅怀他长大的那片海,会跟着由衷的叹一句:“晚秋的京都真美好啊”。
《犬的记忆》读后感(五):追忆往昔分享过往
《犬的记忆》是日本著名摄影师森山大道的一本摄影随笔集。看到书的名字,第一感觉这是一本介绍我们所熟悉的犬的百科书,犬是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动物,俗称狗,犬有很多的品种,它们具有灵敏的嗅觉,正是因为它们的这种长处,被人们利用在生活中的众多领域。但是关于犬的真实介绍了解的并不是很多,看到这本书犬的记忆,终于可以认真看一下,了解一下关于犬的系统全面的知识了,想想就很兴奋,尤其是封面那只肥硕的狗更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可是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根本就不是我想的那样,这是一本摄影随笔集。
可能是因为国度的不同,文化的差异,日本作家森山大道的这一本书,在名字上让人产生了歧异。但是看了本书,觉得确实是一本不错的摄影随笔。森山大道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出生于大阪府下池田町宇保,作者一直从事摄影工作,刻苦努力工作加上天赋使得作者很快就脱颖而出,他的摄影风格受到大众的喜欢,并且被用在广告设计上,早期作者的作品以黑色基调为主,这也与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很大的关联。作者也曾经远离日本,在世界多国游历,随后豁然开朗的作者,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并且一改往昔风格,近些年来,作者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巡回展览,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好评。
本书 是作者多年的作品随笔,有些自传的性质,书中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作者的过往经历,并且配有多幅黑白色彩的照片。作者书中共分为两大章节,第一章节就是主题 犬的记忆,在后半部分书写了 我的摄影记。这些真实的经历和带有历史记忆的照片把我们带回到过去,追随作者的思绪,在那个色彩单调的记忆里徘徊。作者出生的年代正是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时期,作者的胞兄也在二岁的时候夭折了,家庭的不幸,国家的疯狂让作者的童年也黯然失色,这些也在作者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让作者久久不能释怀,不能平静,甚至比较惆怅,抑郁。这些在文中和照片中都能够找到痕迹。作者的文字和图片很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些都是历史的真实写照,黑白色的图片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力,一幅幅自然界的风光,动物,植物都是那么真实自然,还有一些色情的海报也是当时历史的再现。这不仅是作者一本简单的随笔摄影,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带我们重温历史。
作者的文字与拍摄的影片比较恰当的融合在一起,字里行间都有着真实的情感流露,看的出作者的坚强隐忍和内心的随性。文中不加修饰的辞藻,正是随笔的真实体现,让我们读起来更加亲切。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世界各地的游历都能直击生活的要害,拍摄到动情的一幕,作者的书名就暴露了他的生活方式,像犬一样,浪迹于世界的各个角落,记录着发生的一切。
《犬的记忆》是日本作家森山大道的一本摄影作品随笔。这本书文字照片都反应了当时的历史气息,也是作者的回忆自传,文字和照片的单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原貌,也表露出作者的情绪。真实的记录,真实的图片,让我们在作者的真实中感受那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