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绘本的一年》是一本由(美)薇薇安·嘉辛·佩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5,页数:1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假如你想拥有一段如梦的阅读旅程,看看这本美好到心扉深处的小书,它将带给你无限的启发与暖意。
●短小简洁,发人深省。最好的教育是以孩子为主角,大人们往往太自以为是,太怕麻烦了
●李欧李奥尼读少了,成为了我阅读本书的障碍。 /我现在我读完了李欧李奥尼又重新回到这本书了。
●两个小时可以读完的小书,但是可以一遍遍重读的好书。以后会读更多的绘本,也会一直陪女儿读更多的绘本,还想临摹绘本,创作故事,表演话剧。不断读就不断有想法冒出来。
●读起来很轻松又很深刻的一本小册子。轻松缘于看似简单的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深刻于教师的人反思于孩子的发言。惊讶于主人公5岁棕色皮肤的的小女孩瑞妮过人的理解力与洞察力。对我们的绘本教学很有启发。
●前三分之二都很好,尾巴部分一般般。主要针对的是李欧李奥尼的作品系列,也激发了我带孩子们系统阅读李欧李奥尼的兴趣。
●喜欢佩利也喜欢李欧李奥尼。
●每一个孩子都能从李欧·李奥尼的书里找到自己。李欧·李奥尼又画了多少个自己呢。一直以为他觉得自己是小黑鱼或阿佛,昨天看到他说自己是一寸虫,有些不解,倒从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一寸虫的目的还是要逃离啊…
《共读绘本的一年》读后感(一):可爱的李欧李奥尼
这本书,是在爱阅的群里,听阿甲老师回答家长问题的时候看到的,看到书名的时候,还以为是家长和孩子共读绘本的一年,结果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读了一年的李欧李奥尼的绘本的故事,有这样的老师好棒啊。能够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超乎我的想象,甚至很多问题,我也没有思考过,但是瑞妮和她的朋友们却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鲜有趣的观点,这一点对于只会 读绘本的我来说,真的是羡慕又惭愧。
李欧李奥尼的绘本,之前我只接触过《let’s play》,还有一本《自己的颜色》买了还没有给
《共读绘本的一年》读后感(二):孩子们天性里的宽容和多元,疗愈成人的心结
《共读绘本的一年》里,与其说是佩利老师带着孩子们读李欧·李奥尼,不如说是孩子们用他们天性里的宽容、多元化,以及天马星空的想象力帮着佩利解开了一个心结。
这一年,是佩利老师在幼儿园执教的最后一年。她其实是刻意回避李欧·李奥尼的绘本的,因为她对其中一本《蒂科与金翅膀》非常排斥。这源于她自身的经历。在早教儿童作家领域的成名,让她在幼儿园同事里多少显得另类,也有过被排挤和嘲讽的体验,进而对蒂科产生同理心。她很不满意蒂科的处境:蒂科有权利追求与众不同,为什么没有人为可怜的蒂科辩护?她也为蒂科主动放弃金翅膀的行为感到惋惜:“金翅膀本来能让他飞得更高,看到更多风景”。
好巧不巧,新学年刚开始,新班级里最具有自我认同感的小女生芮妮一眼看中李欧·李奥尼的另外一个绘本《田鼠阿佛》,而后,几乎全班小朋友都喜欢这个故事,也喜欢李欧·李奥尼,他们将自己代入阿佛的世界,会用“李欧·李奥尼的石头”、“阿佛啥啥啥”来形容身边的事物。他们公开讨论,有人认为阿佛不参加体力劳动的做法很自私,芮妮辩护说“阿佛不是自私,他在思考,而思考需要安静和时间”。
佩利与一班四五岁的小孩子严肃讨论,为什么阿佛的朋友们那么友好,而蒂科的朋友们那么刻薄?蒂科放弃金翅膀的结局是不是太不公平?
或许是因为孩子们没有经历成长过程中的同伴倾轧,还保有最大的宽容天性,愿意接纳多元。也或许芮妮超乎旁人的强大自我认同感和安全感让她明白每个人都有主动选择的权利。芮妮回答说:蒂科想要金翅膀的行为并没有做错,蒂科也没有认为自己比朋友们厉害。但是,他感受到了朋友们的不满,并主动做出了选择:放弃金翅膀,回归平凡。
芮妮的观点打开了佩利对《蒂科与金翅膀》的一个心结,使她不再纠结于蒂科的境遇是否公平。但是她仍然疑惑为什么李欧·李奥尼会写《蒂科与金翅膀》。于是,她去图书馆找来所有李欧·李奥尼的作品,并发现另外一本《鳄鱼哥尼流》。
这三个绘本,简直像是成长三阶段:1964年的蒂科从众,1967年的阿佛自信独立,1983年的哥尼流勇敢从刻薄的同伴中出走。
更好玩地是,当佩利问小朋友们,为什么蒂科和哥尼流的朋友们那么刻薄,为什么他们不能像阿佛的朋友们那样友好?
脑路清奇的一位小朋友回答:蒂科和哥尼流的朋友相互是朋友,所以他们一样刻薄。这下热闹了,一堆小朋友都认同这个看法,于是李欧·李奥尼绘本里的角色开始相互串门。甚至有人认为,故事里的人物会魔法,在这个故事里变成鳄鱼,在那个故事里变成鸟儿。
很多时候,幼儿的天真、宽容以及“胡说八道”的想象力,真的能带来疗愈和欢乐!
《共读绘本的一年》读后感(三):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没那么难
这本书并没有系统地教育老师或者父母亲,如何系统地引导孩子进行绘本的阅读,它更像是一部小的“读书记录”,可是作者——可爱的幼儿园校长“薇薇安”老师,却是那么地善于观察和发现孩子,她对于天然对绘本有感知力的瑞妮的兴趣的捕捉与支持,使得这本书如同流水一般行进,使幼儿园的“李奥尼”年主题阅读活动不断地产生惊喜,因此这使得她的这本小小的“读书记录”更像是一部宝石寻找记。看薇薇安老师这样发现了她的灵感小天使:
“从来没有哪个孩子像瑞妮一样,如此乐意地引领我。我好奇她怎么会指导,学校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在不破坏每个人个性的基础上,找出共性的教学方法。”
“她能很清晰地描述自己:这就是我,我长这么大了,我很了解自己。瑞妮如此轻易地就发展出自我认同的能力,这正是我一直渴望却困惑了大半辈子的事。”
“这个叫瑞妮的小女孩究竟是何方神圣?她怎么知道蒂科的问题会让我陷入困境,迫切需要解决?”
你看,一位教龄30年,马上就要退休的幼儿园校长,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居然就在共同的内心深处,衍生了这样的联系。这怎么会不是一本奇妙的书呢?
除了瑞妮这样感知力和探索欲超强的孩子以外,在这本书里,你能找到生活中可见的各种类型的小朋友:总对阅读课和写作课不感兴趣的布鲁斯,被贴上孤独症标签的奥利弗,懵懵懂懂总是配合朋友的柯芮,因为新环境而自卑不能融入大家的沃特……孩子们对于绘本信息的翻找是随意的,总是从一无所知到发现许多有趣的信息,比起只是读绘本,听故事,他们更有着许多更加有趣的反应和输出,比如随机编出一支有趣的儿歌,“啦啦——啦啦,他们是李欧·李奥尼的小田鼠”,比如画画,“这张海报现在挂在钢琴的上方,非常醒目。它已经开始发挥效用,直截了当地改变了我们班的说话风格。”随着作家笔下的形状、颜色和文字不停地出现在教室里,孩子们的歌声和话语中,也带上了绘本中的奇异色彩。这样的一个场景,应当是幼儿园里最常出现的情景了,那也是最让你心动的地方:
孩子们尽情沉醉在绘本的世界当中,从绘本中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从故事中寻找到自己和他人。
尽管书本中更多地强调了老师和学生的习得,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我还是努力梳理了文中可以借鉴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梳理如下:
角色认同:从书里找到最像自己的角色,我们也可以说,读书就是一场自我发现之旅。
瑞妮:一开始她觉得自己是田鼠阿佛,盯着草地采集诗歌、词语、颜色的老鼠。
后来她更愿意称自己为带着大家战胜敌人的“小黑鱼”。
奥利弗:聚精会神,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艺术家阿弗”。
布鲁斯:再一次成功逃离森林的“一寸虫”。
沃特:刚从波兰搬来的自卑的“一小块儿”。
薇薇安:不错,老师也发展出了自我认同,想要拥有金翅膀,不愿意为了配合朋友拔光金羽毛的“蒂科”。
角色迁移:我最像谁呢?还是像故事里的其他人,如果我做了这些选择,我的朋友们会有什么反应?
故事迁移:由于阅读和讨论交流的深度不断增加,学生渐渐从绘本的故事中,寻找到探索自身经历的能力。
群体联结:在众多外界与自我的冲突矛盾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特殊之处,又能够把每个人都变成朋友。
编读故事:学生从绘本当中寻找到乐趣,并发动自己的想象,在编读输出中锻炼表达和构思能力。
1.读书,读到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其实这是适用于阅读水平在萌发阶段的孩子,阅读重复性内容的最好方法。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不识字,对于故事的掌握大多是在反复的翻阅和倾听当中。
2,排练短剧表演。短剧表演是一种阅读输出形式,在这个过程中,针对我们的阅读引导对象,对于叙事性内容的重复能够使引导者及时监控孩子的阅读理解情况,在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语气讲话时,能有效提升表达的流利度,增进情感表现。
3.画成海报。创作海报,是体现孩子对于故事的理解情况和兴趣点的最佳体现,也是增加阅读手段的一种方式,创作的过程可以是连续性的,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增添人物、颜色,最后的成果一定会让孩子兴奋不已。创作成果还可以用作布置现场环境,让孩子更容易投入到其中。
4.讨论最喜欢的地方。这是绘本阅读中引导式阅读最好入手的地方,读后讨论或读中讨论要视情况而定,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导者最好是一边读,一边注意观察你的倾听者的表情和动作,好及时做出回馈和调整。
5.比较不同书中的人物。因为本书中,薇薇安校长和孩子们开启了:李奥尼年,的主题阅读活动,因此讨论不同书中的人物成了不断增进对人物理解的好方法。
6.编出自己的章节故事。这个环节非常新颖,孩子们都有自己的讲故事时间,可以选择给大家讲故事,这些故事或长或短,或简单或复杂,或搞笑或宁静,都体现着孩子自己对于书中人物的理解。
7.不干扰学生对于故事的长时间注意力,找到实现连续叙事的方法。
1.观察和思考孩子的行为,聆听孩子的心声。
2.引导式提问,假如你事先读过的话,可以针对你想提问孩子,或是希望他/她理解的地方进行提问。
3.做好准备:阅读作者背景资料,思考作者意图,寻找教学的参考框架,这是我们常说的提前设计。但是设计知识框架,其实课堂还是由孩子来填补的。
4.主题年活动:长时间的,连续的,主题稳定的读、演、创作活动系列。
5.寻找故事关联。唤起孩子的深层思考和感受。
6.推进理解。每本书读完后,都加深对书中人物的理解。
7.经历关联:结合学生之间的实例,增添故事阅读的平行线。
写了以上那么多,从介绍书籍到梳理书中可借鉴的引导方法,其实最终回归到书籍的本意,作者只想介绍一场美妙的经历,这场经历由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共同铸就,这也是这本书触感柔软的,与孩子发生奇妙共鸣的独有感受。做好的引导者,应当从那些灵感的瞬间开始,跟随自己的心和孩子的脚步,去发现自我与世界的联结,去探索故事中的世界,以及世界中的故事。
《共读绘本的一年》读后感(四):伊米妈妈笔记 心得
笔记
她们要画的那种眼睛,是两个嵌在稍大的白圆圈里面的小黑圆圈。简单,确透着不同寻常的温柔和善良。虽然阿佛的行为在朋友们看来很奇怪,可是朋友们看他的眼神仍然充满了温暖,这抹温暖能够直抵读者的灵魂。我希望自己在埋头写书,看起来冷淡或心烦意乱的时候,我的同事们也能用这种眼神来看我。-p12
光看文字可能感觉不到文中说的那种善良温柔的眼神,可当你真的去细细看插图,就会明白文中描述的大大的圆圆的眼里透着温柔善良是什么意思。我觉得一本儿童绘本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教孩子们养成好习惯,那都是表象。真正的好绘本,应该传导出的是教会孩子们善良温柔的对待人和事,哪怕这个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奇奇怪怪,我们也应该去包容和理解,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去judge别人。如果我的孩子善良,我会觉得我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在一上午的时间里,孩子们知道了艺术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明白了思考所必需的条件,还有音乐,美术对情感的影响,“这只棕色小老鼠就和我一样!”瑞妮简单的一句话,预示她将是一个注重内省的人......他们努力地从作品中寻找自我启示,让我相形见绌。-P15
不要小瞧孩子们的小脑袋瓜,尽管他们小,不代表他们没有思考能力。他们在作品中寻找自我启示,是否会让我们注意选书时的质量?为什么要读优质绘本?原因就在这里。
奇怪的事,我们在排演《田鼠阿佛》这个故事的时候,瑞妮决定扮演阿佛的朋友。“我以为你会想演阿佛。”妮莎说。“他的朋友们更可爱。”“你不喜欢阿佛了?”柯芮问。“不,我喜欢,但是他的朋友们都那么爱他。”-P19
好的作者心怀慈悲,爱自己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哪怕再不起眼的角色也会给读者去爱的理由。
作者究竟有什么意图,才在创作了一个牺牲自我、迁就大众的悲情英雄的同时,又创作了至少两个与他截然相反的人物?我又看了看摊在桌子上的这些书,回想着书里的人物和情节。似乎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个体与大众之间的冲突,而这种冲突以十几种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读者一定会产生疑问:“蒂科、阿佛,或者哥泥流,我最像谁呢?还是故事里的其他人?如果我做了这些选择,我的朋友们会有什么反应?”-p28
迫不及待想带儿子看李欧李奥尼的所有作品,想听听看他对冲突的理解。
对她来说,蒂科并不是我所认为的殉道者,而是一位珍视群体、注重他人感受、可尊可敬的好朋友。看待事物,不应该读遵一理,百花齐放才是春。-P29
讨论型阅读的目的所在,理不辩不明。
孩子们给李欧李奥尼写信,已经85岁高龄的李欧李奥尼身体抱恙,却依旧满怀歉意和诚意给素不相识的孩子们回了信。如今,李欧李奥尼先生已经去世很多年了,这个据说很像阿瑟米勒,迷一般的伟大儿童绘本作家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我的孩子们也让我给他写信,我该怎么办呢?
“哦,对不起,我应该早告诉你。图书馆里有一本书叫《有关作者的一些事》,里面讲的全都是童书作家的故事。......—p58
我需要去查看英文原版,来找到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很想读啊。
-p63提到了《一寸虫》的创作背景,竟然是李欧李奥尼大战各路广告商的背景,也是很有趣了,哈哈哈,这个 不愿妥协,机智可爱的老头。
李欧李奥尼刻画“低人一等”那种感觉的技巧简直出神入化。小p其实就是每一个刚进入这个班的孩子。“我属于这里吗?有人关心我吗?”也许小p去的那个砰砰岛实际上就代表学校,孩子们全部碎成一块一块,这样成人才得以观察、贴上标签,将他们分门别类。然而,经过了这样的分解。孩子们怎么可能再变回完整的一个?值得深思...我是不是也是这样给自己的孩子贴标签?敏感,内向....我是不是有意无意也伤害了我的孩子?
p89这里提到了种族歧视问题。我有些赧然。孩子的学校也有不少的黑人孩子,扪心自问,我也是有些看低黑人的。他们的妈妈总是一脸疲惫送他们来幼儿园,没有温柔细语,也没有笑脸,黑人的孩子总是精力旺盛的跑来跑去,大声笑闹,举止,有些粗鲁。穿着,说实话,看起来有些寒酸。和白人的孩子还是有差别。
但不可否认,也有各别黑人家长从事体力劳动,却依旧对孩子温柔细语,对我们也很友善。
我不阻止孩子们和黑人孩子一起玩耍,我希望他们明白这个世界是多样的。但是内心里,却依然无法摒弃对黑人的某些低视。我自省。
李欧李奥尼作品年表
1959 《小蓝和小黄》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
1960 《一寸虫》Inch by Inch (伊米妈妈笔记:http://woniuread.com/2018/10/25/%e3%80%8ainch-by-inch%e3%80%8b-leo-lionni-%e8%9c%97%e7%89%9breview/)
1961 《沙滩上的鹅卵石》On My Beach There Are Many Pebbles
1963 《小黑鱼》Swimmy
1964 《蒂科和金翅膀》Tico and the Golden Wings
1967 《田鼠阿佛》Frederick
1968 《字母树》The Alphabet Tree,
《世界上最大的房子》The Biggest House in the World
1969《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Alexander and the Wind-up Mouse
1970《鱼就是鱼》 Fish is Fish
1971《西奥多和会说话的蘑菇》Theodore and the Talking Mushroom
1973 《绿尾巴老鼠》The Greentail Mouse
1975 《自己的颜色》A Color of His Own
《佩泽提诺》Pezzettino
《兔子乐园》In the Rabbitgarden
1977 《跳蚤的故事》A Flea Story
1979《音乐老鼠洁洛婷》Geraldine, the Music Mouse
1982《我们来做兔子吧》Let's Make Rabbits
1983 《何人》Who?
《何物》 What?
《何地》Where?
《何时》When?
《一起玩吧!》 Let's Play
《鳄鱼哥泥流》Cornelius
1985《颜色》Colors
《数字》Numbers
《字母》Letters
《词语》Words to Talk About
《这是我的!》It's Mine!
1987《尼古拉斯,你儿哪儿了?》 Nicholas, Where Have You Been?
1988 《六只乌鸦》Six Crows
1989 《蒂莉和高墙》Tillie and the Wall
1991 《玛修的梦》Matthew's Dream
1992 《城市老鼠》Mr.McMouse
《忙碌的一年》A Busy Year
1994 《一只奇特的蛋》An Extraordinary Egg
《共读绘本的一年》读后感(五):最好的教育——好像什么都没做,一切如此自然地发生了
此书来自小可爱阿殷老师的推荐。
周五下午用了两个小时读完,一本小小的书,几乎没有可以让我想提笔摘录的句子。但读完很通透,有很多想法和冲动,所以又细读了一遍。以后可能还会再翻出来读,这就是好书的力量了吧。
薇薇安老师记录了她在幼儿园工作的最后一年,与孩子们一起读李欧李奥尼的绘本的故事。她是整个阅读计划的幕后策划者,却把舞台交给了五六岁的孩子们。不干预,不打扰,躲在幕后,又置身其中,与孩子一起感悟和成长。
前序里说:最美妙之处就在于,薇薇安老师好像什么也没做,一切如此自然的发生了。
这给我很大触动。
薇薇安书中的小主角瑞妮,是一个特别自信充满求知欲的棕色小女孩,她自我认同力很强,了解自己,能清晰地表达自我。薇薇安说道:我好奇她怎么会知道,学校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在不破坏每个人个性的基础上找出共性的教学方法。
一起读李欧李奥尼的绘本,成了实现这一美好教育理念的纽带。
以后会读更多的绘本,也会一直陪着女儿读更多的绘本。我们可以从书里学到许多很切实的读绘本的方法:与孩子共读,一遍遍细读,边读边讨论里面的人物、故事情节,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疑惑;临摹绘本里的画面;为人物创造新的故事;表演绘本里的情节或是新编的故事……这些做法非常诱人,我跃跃欲试。
【但是不要忘记,孩子才是整个阅读经历中的主角,我们能做的,只有陪伴。】
下附李欧李奥尼的绘本作品年表,以供查阅。
1959《小蓝和小黄》
小蓝和小黄9.1(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08 / 明天出版社1960《一寸虫》
一寸虫8.7(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09 / 明天出版社1961《沙滩上的鹅卵石》
1963《小黑鱼》
小黑鱼9.1李欧·李奥尼 (Leo Lionni) / 2010 / 南海出版公司1964《蒂科与金翅膀》
蒂科与金翅膀9.1(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12 / 南海出版公司1967《田鼠阿佛》
田鼠阿佛9.1(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10.1 / 南海出版公司1968《字母树》
字母树8.6(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11 / 南海出版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房子》
世界上最大的房子8.7(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11 / 南海出版公司1969《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9.1(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10 / 南海出版公司1970《鱼就是鱼》
鱼就是鱼8.7(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11 / 南海出版公司1971《西奥多和会说话的蘑菇》
西奥多和会说话的蘑菇7.7(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11 / 南海出版公司1973《绿尾巴老鼠》
綠尾巴的老鼠评价人数不足李歐·李奧尼 / 2003 / 道聲1975《自己的颜色》
自己的颜色9.0(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11 / 南海出版公司《佩泽提诺》
佩泽提诺9.1(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11 / 南海出版公司《兔子乐园》
1977《跳蚤的故事》
1979《音乐老鼠洁洛婷》
音樂老鼠潔洛渟评价人数不足Lionni, Leo 李歐·里奧尼 / 2010 / 道聲1982《我们来做兔子吧》
1983《何人》《何物》《何地》《何时》
《一起玩吧》
《鳄鱼哥尼流》
鳄鱼哥尼流8.9(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10 / 南海出版公司1985《颜色》《数字》《字母》《词语》
《这是我的!》
这是我的!8.4(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10 / 南海出版公司1987《尼古拉斯,你去哪儿了?》
1988《六只乌鸦》
1989《蒂莉和高墙》
蒂莉和高墙8.8(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11 / 南海出版公司1991《玛修的梦》
玛修的梦8.4(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10 / 南海出版公司1992《城市老鼠》《忙碌的一年》
1994《一只奇特的蛋》一只奇特的蛋8.5(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 2010年7月 / 南海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