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去旅行》中国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02-08 23:26: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去旅行》中国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去旅行》中国版》是一本由《去旅行》(中国版)编委会著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1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去旅行》中国版》读后感(一):绘本里的中国

  去旅行书评 刚收到这本书的时候,简直被这个封面迷了。都是一些很有中国特色东西,像什么熊猫,福娃。兵马俑雷峰塔,故宫等等。很引人注目的封面,也很让人有购买欲。 这本书带领略了中国的六个城市,分别是北京,杭州,哈尔滨,广州,成都和西安。分别介绍了每个地区风俗特点地域特点,饮食文化历史事件等众多。 第一章是首都北京,首先讲述背景文化,然后从学生角度写了日常,还介绍了著名茅盾故居曹雪芹故居等,最后还有介绍北京的特色菜的做法。提到首都就不可以不提天安门和故宫了,都是跟著名的地方,东城区和西城区属于市中心,西城区附近更是有许多著名的学府,比如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都可以去参观的,除以之外还有颐和园,圆明园遗址公园,天坛,罗刹海等著名地点 第二章是西湖杭州,着重写了西湖的景色,三潭映月,钱塘江,雷峰塔等著名旅游景点然,学府自然是不能少了国美,中国九大美院之一。 第三章是冰城哈尔滨,因为临近俄罗斯,所以哈尔滨的风景建筑偏向苏联的风格,那种欧式教堂顶棚。还有最著名的冰雕雕,还有闻名世界的哈尔滨红肠和俄罗斯大列巴。都是很值得推荐的。 第四章是广州,一个一餐不可以没有汤的城市,一个占据了近代史一半的城市。我们对广东的印象是什么?早茶?粤语?还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看了第四章,你知道的就不会只有这一点的,而且,你会对这座城市产生向往的。 第五章是成都,火锅天堂。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两顿。 第六章,也就是最后一个地方,是十三古都的西安,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妹子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西安这个地方的,可以成绩如意,没考到理想学校。emmm,对于西安,很多人停留在肉夹馍上面,但是,西安的面食可是被称为一绝。听说那里的新媳妇结婚后第一天早上就要做一顿面食,来给婆家看看自己手艺。除以之外,就是著名的关中十大怪。在此就不一一说明了,有兴趣小伙伴可以去百度。 这本书带给读者的远远不止我说的这些,还有喜欢其他的内容,整本书就像一个绘本,即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这本书会让你学到很多内容,虽然我们不能行万里路,但是我们可以读万卷书,我们虽然不能领略祖国各地的风景,但是,我们可以在书中得到对其他地区的了解,知道其他不同于乡的其他地区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风俗习惯,有什么节日,有什么方言。 我们要学习的还有许多,也许这本书不能满足我们,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学到的,也是不一样的。 并不是每一本儿童读物都是幼稚的,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是可爱的,是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也是让我们羡慕的。这本中国版的去旅行真是一本很好的儿童读物和儿童绘本,不仅仅让孩子在书中了解到其他地区的文化艺术,也能让家长与孩子在探讨的过程中拉近距离。比起孩子,其实这本书更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来看,在书中拉进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才是这本书真正的意义。

  《《去旅行》中国版》读后感(二):居然这么美,不去看一看那就太遗憾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多,爱出门去转一转、看一看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接下来的问题是,那些旅游目的地,可看、想看的太多了,然而时间却是一个大坎。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以看到自己想看的、应该看的,确实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做好这一点,除了事先做功课,还要找帮手——这帮手,不单指的是到达一个地方,要是能找到熟悉当地情况的帮手,那就可以减少不少麻烦;而且还指的是一些类似于攻略性质的旅游指导册子,拿到之后,删删改改,符合自己的行程和要求,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这一个标准来看,《去旅行(中国版)》就是一个很好的帮手。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值得去看的地方太多;而不同的人对于自己想要看的、愿意去的又有不同的口味。虽然众口的确难调,但为此努力的还是大有人在——《去旅行(中国版)》就是其中之一。中国那么多的城市,各有各的地域特色,各有各的文化内涵,各有各的历史风云,更别提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了!所以该讲究的时候就得讲究,该挑剔的时候也不妨挑剔一些,一切都要以玩得尽兴为第一标准。

  为了尽可能充分地满足更多挑剔的目光,阳光秀美童书馆在《去旅行(中国版)》中按大的区域划分挑选了国内的6个城市作为代表:华北选了北京,东北选了哈尔滨,西北选了西安,华东选了杭州,西南选了成都,华南选了广州。可以说各大区域都有一个代表城市——这个“代表”是否就合大家的意,说实话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没必要过于纠结和较真。要知道,虽然《去旅行(中国版)》足足有近200页的厚度,却也只不过讲到了6个城市而已。而如果真的想把其中任何一个城市值得一去的地方和它最美好的地方都介绍和展示出来的话,那就不是这样的厚度了!

  所以,单看这样的一组数字,就已经颇具规模与震撼力,更不要提数字背后所展示的更多的辛苦工作了:192页的篇幅里,包含有6个城市、200幅手绘图、300张实景拍摄、8幅生动手绘地形图!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有两个当地的小朋友,暂时充任一下小导游,把十大世界文化遗产、十大博物馆、80处非遗、84个历史古迹逐一道来,内容涉及到包括人文、地理、政治、历史、文化、体育、饮食等方面的知识、典故!虽然算不上是非常全面的旅游攻略,不过,如果旅游的时候到达了书中的那个城市,那《去旅行(中国版)》这本书还真是不会令人失望——表现已经足够优秀了!

  当然,因为《去旅行(中国版)》主要还是写给小朋友们看的一本书,对他们关的内容介绍得更为详尽一些;而其中有不少内容大概也不太完全符合成年人的旅游需求——倘若哪位旅游达人有心有才,不妨可以花费时间和精力也做一本《去旅行(中国成年人版)》来,相信一定会受到热烈的欢迎!

  《《去旅行》中国版》读后感(三):带你去旅行吧

  文:薇薇安 因为距离北京相对比较近的原因, 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就会带着孩子去景点玩儿, 每次去之前都要自己查路线, 怎么从高铁站转地铁,出地铁口怎么走,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线,不论去到哪里转车都很方便,所以决定出去玩儿其实还算很方便的, 在网上查景点的特点,周边美食等等。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带着孩子去,一方面交通便利了很多, 一方面孩子自己也喜欢去不一样的地方玩儿。 特别喜欢的就是有着老北京气息的景点,比如南锣鼓巷, 这周边有着多位名人的故居。 同时也可以吃到很多美食。 也有比较现代的景点,比如博物馆,动物园,游乐场,天文馆,科技馆等等,这些景点里有专门给孩子设立的展馆,有时候几个家长一起相约出门,孩子们聚在一起玩儿也很开心。 记得去年的时候同学还专门在等北京下雪的时候去故宫, 就是为了在雪中拍下故宫的景色。 北京的名吃也有很多, 所以每次出去玩儿的时候也会特别留意有特色的小吃。 特别喜欢的就是北京特色的点心。 这本由阳光秀美的出版的《去旅行(中国版)》介绍了六个城市,分别是北京、杭州、哈尔滨、广州、成都和西安, 这六个城市有各自有着各自的特点。按照城市的地理位置划分,分别位于不同的地区, 每到一个城市都有两位当地的小朋友给大家介绍当地的特色,还介绍他们学校里的生活。用200多幅手绘图和300多张实景图,带着读者领略中国六个城市的人文、地理、文化、地理、体育、饮食。每到一个城市小导游们都带着读者们领略当地的衣食住行,小导游们还带着读者去学校里参观, 在中国学校的作息时间的按照北京时间,学校里面的小朋友每天上午四节课,下午的时候会有两节课, 有的学校为孩子们准备了午餐,在放学之后孩子们在托管中心等待父母来接他们。 小导游们热情的介绍自己的家长。希望小读者们能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家乡。 最后,作为小导游, 两位小朋友各展示了一个当地特色的菜, 小导游们的菜单有配图,有清单, 有详尽的做菜的步骤, 相信编辑也是谨慎的审核,照着这个菜谱估计就可以做出一道美味的菜来。 作为一本介绍城市的绘本, 这本书的编审组从中国的661个城市中选择了特点突出的6个城市, 这里有多张实景图片,例如秦兵马俑、哈尔滨冰灯、天坛, 对于刚刚开始看绘本的宝宝可以家长读给孩子听, 孩子们自己认字的可以自主阅读, 由于是图文并茂的, 孩子读起来会很容易理解。 最有特点的是每一个城市之后都有一个二维码,可以通过音频的方式来了解这个城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一本介绍城市的绘本,通过实景图和手绘图就能了解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 我们去不了每一个地方, 但是可以在书中读到这些城市的内容。 在我们去到这本书所写的城市的时候不妨带着孩子也一起去这些景点去转转。 小朋友再长大一些可以带着她去距离远一些的地方, 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和风俗。 去欣赏美景品尝美食。 我们一起出去转转,四处看看, 看到的和去到的哪儿不一样呢? 亲自去看看,我们出发旅行吧。

  《《去旅行》中国版》读后感(四):去旅行,去探索,重新认识身边的城市

  前几年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人这一生,一定要有两次冲动,一次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是奋不顾身的爱情。”看来,旅行已经上升到了和爱情一样的高度了,为什么呢?

  旅行,可以是在故宫里体味一场历史的盛宴,可以是在丽江听着民谣让时光慢下来,可以是两个人在马尔代夫的酒店里缠绵,也可以是去北欧等待极光降临身边……无论是什么样的旅行,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或者一群人,让自己在路上,去旅行,去探索,去重新认识身边的城市,毕竟,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如果现在没有办法去旅行,那不如来看看这本书吧——《去旅行(中国版)》,在这里领略一下祖国的雄伟建筑、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吧!

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

  这本书是《去旅行》(中国版)编委会邀请资深记者、当地优秀教师、出色插画师、资深摄影师等共11人一起参与制作的一部大开本的绘本旅行手册,包含了【跟我游北京】【跟我游杭州】【跟我游哈尔滨】【跟我游广州】【跟我游成都】【跟我游西安】这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又根据城市特有的风格来介绍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人文生活、城市名片、方言、食物等,比如北京这一章节的南锣鼓巷探胡同,结合着地图介绍了南锣多条有名的胡同,哈尔滨这一章节里有对哈尔滨的船舶博物馆与中国十大名船的介绍,广州这一章节里有对羊城广州所特有的岭南文化的介绍,成都这一章节有对成都话中的“巴适”“吹壳子”“瓜娃子”等等的讲解。可以说,这本书涵盖的内容五花八门,写作的语言幽默诙谐,所用的画风明朗可爱,是一本很好的亲子共读图书,也是一本可以让孩子自己做攻略的城市旅行指南。

  在这本书中,我要着力推荐一下我所在的城市——西安,众说周知,西安是著名的十三朝古都,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书中主要为我们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古城墙、城墙马拉松、石榴节以及西安的各种美食:biangbiang面,肉夹馍,泡馍,油泼面等等,看得我垂涎三尺,一边看一边暗暗感慨,一会儿就要出去吃它几碗!

  或许,也听人说过:“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但是,当我们学会按照书中的方法去探索,就会发现,我所在的城市也很美,他所在的地方也很好,每个城市都有他独特的魅力,而这些魅力或许也正滋养着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去旅行,去探索,重新认识身边的城市,认识他的美吧!

  《《去旅行》中国版》读后感(五):世界这么大应该去看看

  一直很喜欢看儿童绘本,可能是因为从小就对画册一类的东西感兴趣,所以总是会对各种各样有插图的书情有独钟。

  《去旅行》这本书无疑非常符合大众对儿童书籍的定义:有趣生动的讲解,各种手绘的插图,不同颜色大小的文字,可爱的字体和舒适感很强的排版。

封面

  可能不同的人对旅行会持不一样的看法,但有一点,我们都赞同应该多带孩子去外面转转。前两年爆火网络的那句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便是现代人对旅行生活的一种向往,我们自己尚且对世界怀有一份探索与热情,更何况是还未触碰生活压力的孩子们?

  现在很多父母习惯于从小引导孩子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让孩子对外界感兴趣是父母最大的期望,再进而通过兴趣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这也是我为什么强烈推荐本书的原因,它无疑非常契合这个教育理念。

  现在具体来说一说这本书。

  《去旅行》中一共介绍了六个地点,由北向南,哈尔滨,北京,西安,成都,杭州,广州。

  仔细想想这六个地点的选取,它其实涵盖了中国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个不同方位极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城市,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融入一个城市。而这本书很有特色的一点是,它在每个城市里都选了两个小朋友作为向导,这对孩子来说很有共鸣感,好像从你拿到这本书的一刻开始,你便从一个试图了解城市的旁观者变成了行走在城市街头巷陌的游客,而更有意思的是,在这本书里面,每个城市都是不同的风格,绘画者和摄影师不再只聚焦于城市的景点,而更多的会深入到城市具体生活,市井巷陌的生活气息就这样透过纸页扑面而来,真实而深刻。

  书里有大量各城市著名景点的手绘图画,通过手绘简单画出了城市的基本地点和城区形状。

成都手绘图

  当然,也许有人会对去景点觉得有些排斥,认为利用景点和城市饮食来了解一个地方会显得有些刻板,但对于孩子来说,这其实是最中规中矩的一种旅游玩法。因为一个城市的旅游景点大多都有文化底蕴和深厚历史内涵,孩子们可以通过接触这些地方丰富自己的课余知识。

  书里在对于成都的介绍里,首先提到了天府之国这个概念。

  火锅,串串,猫,芙蓉花。身在成都的人都说,这四个词连起来,就是整个成都。作为一座极其有历史底蕴的城市,书中在总概成都之时便将历史发展线简略明晰地介绍了一遍,内容详细而有趣,不仅提到了建城历史,甚至还提到了纸币交子这种历史小知识。

  对于小孩子来说,博物馆枯燥的文献显然没有图片更有吸引力。而这一点作者显然考虑周到,在介绍博物馆的同时在周围添上了很多有趣的照片与博物馆实景,大大增添了孩子们的兴趣。

  最令我惊艳的是“小丁和虫虫的菜谱”,孩子对特色菜系会有明显的兴趣,有些孩子可能还会主动拿给妈妈们看,这样妈妈们在做饭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在旁边一起动手,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可以让孩子更了解做饭的过程,体谅父母们的辛苦。而能吃到自己亲手做的菜,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激励。

菜谱

  旅行是深埋在我们每个人心底的一种最原始的愿望,如果能通过这样一本书激发孩子们对探索世界的乐趣,增加孩子们的生活体验开拓视野,那我想这也是本书的最大价值所在。

  《《去旅行》中国版》读后感(六):说走就走的旅行。

  据统计,2017年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4%。这说明旅行在国民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份,特别是在假期,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带孩子出去旅游。在人民越来越富裕的二十一世纪,旅游率逐年递增,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我认为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以下两个问题。

人为什么要旅行?

  不知什么时候出去玩就成了一种炫耀的资本,很多人只知道参观文明古迹,有些还在文明古迹前留下自己的签名,表示自己“到此一游”实不知这种行为其实是愚昧无知,这并不是旅行的意义,那人为什么要旅行,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在历史人文景点首先是了解历史文化,多数人都是认为旅行就是为了去玩,看到更大的世界,开阔眼界,但是你怎么通过看景点来开阔视野呢?是通过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了解古人的智慧、心智、思想,《新唐书·魏徵传》:“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如果是风景很好的旅游景点那就另当别论,更多的是将自己融入大好河山当中,在心里最深处去感受周围风景带给你的氛围。可以达到放松心情的目的。旅行的好处这么多,你还会问为什么人要去旅行吗?

带小孩去旅行的意义?

  在火车上,你在休息,他就在疯狂的吼叫燃烧卡路里。

  在酒店里,你累得不行,躺在床上休息,他还是在疯狂的

  虽然带孩子去旅行非常非常累,但是绝对是利大于弊的。有以下几点

  亲自感受世界的味道、增长见识、锻炼身体、帮助尽早的树立世界观、锻炼心智。

  还不快把自家小孩带上,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去旅行》中国版

  在亲戚家看过《去旅行》,那本是写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六个国家的旅行,写得很不错,给小孩看很好,对每个国家的历史、建国由来介绍得简单明了,还有该国最出名的东西以及一些冷知识。那本书还是比较吸引我的,所以中国版出来之后也立马入手了,准备看完之后给亲戚小孩看。

  《去旅行》中国版由六个部分组成,不同于之前那个系列都是介绍外国的景点,这本专门是介绍我们国家,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分别是北京、杭州、哈尔滨、广州、成都、西安,说来惭愧,这些地方我只去过西安,所以书到了之后我就如饥似渴得渴望下一次旅行,在前五个里面挑一个,哈哈。

封面

  来到书的封面,最下面一排是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吉祥物和建筑,分别是的哈尔滨索菲亚教堂、西安兵马俑、西安大雁塔、北京奥运会福娃、成都熊猫、北京天坛、北京天安门。每一个都代表了祖国各地。是各地的名片,首先封面就给小孩上了一课,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

  和《去旅行》系列上一本一样,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两个当地的“小朋友”担任小导游,将他们的生活与旅行推介给你,让你身临其境,仿佛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当地人。两位小朋友日常生活与当地节日、特产、景点、教育、历史、方言、风俗文化,让你小孩看完书后定会拖着你往那里去勒。此时,你可以给小孩带上本书,挨个体验一番,不会有跟团那种走马观花的无奈,更多的是再一次体验书中所看到的,映像肯定深刻!

  都说上下五千年看西安,这句话没错,西安的确当得起这个名号。西安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沉积非常深厚。说来惭愧,书中介绍的六个地方我只去过西安,因为我喜欢历史文化,对这个五千年的中国有着浓郁的兴趣,所以,我去了西安。以西安介绍为例,西安号称世界四大古都。兵马俑、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大雁塔唐大明宫、钟楼带你缆尽五千年前的中国;biangbiang面、裤带面、羊肉泡馍、油泼面、肉夹馍带你吃遍美食西安,流连忘返。西安交大、张学良公馆、西安世博园带你玩爽近现代西安,领略西安的人文风采。看完这些,我都差点忍不住再买一张去西安的机票,按着书中的内容再来一次奇妙之旅。你还等什么呢?带上自家小孩一起吧。

  《《去旅行》中国版》读后感(七):好想好想去旅行

  《去旅行》中国版是一本很适合亲子共读以及年龄稍大的孩子独立阅读的童书,但是我家孩子还比较小,怕给他看会被撕坏,所以我就先一睹为快了。看完整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特别棒,从封面设计到书中内容所涉及的方面,以及图文排版,都是我特别喜欢的,相信我家宝宝再长大些看到这本书也会很喜欢的。

封面采用了中国红做背景,然后配上各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等等,让人一看就很有阅读欲望。

  《去旅行》中国版中讲到了六个城市,分别是北京、杭州、哈尔滨、广州、成都、西安,这几个城市在我国都是很有名的,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且经济发达,又有很多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原本就是我很想去旅游的城市,所以这又让我对这本书增加了几分好感。

  每个城市的部分都分为几个方面来讲,开篇都是由小导游来介绍城市的相关信息,这一点对小朋友来说是很有亲和力的,仿佛在书中又结识了新朋友,然后和他们一起到他们所在的城市去旅行,想想就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

  跟着小导游,我了解到了每个城市的历史,当地学校的日常,当地特色旅游景点,特殊的节日,城市名片,还有当地方言,特色美食。游玩之后还有欢迎来我家做客的部分,接下来的家常菜谱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了,让我也忍不住跃跃欲试,想要动手跟着学做一下这些没吃过的地方特色美食,毕竟我也是一个吃货来着。

菜谱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很强,买好食材在家跟着做就好啦。

  既然是旅游,当然要去每个城市的知名景点游玩一番,但是没去过的地方可能也不知道哪里好玩,书中给出了很多指引,有简单的介绍,后一页还有配图,这是我特别喜欢的部分。先放出文字介绍,看了之后觉得对哪个有兴趣,翻开下一页就可以看到那个景点的实拍图,特别棒。真的迫不及待想去看看这些地方呢,很多湖光山色的美景,也有知名博物馆,很想去饱览美景。

各城市都有的景点介绍,让人一看就很想去亲自看看这些景点图片在文字介绍的下一页,保持了神秘感,又让人更想去旅行

  读完这本书,差不多也就了解了这几个城市的一些特色,虽然不算包罗万象,但对小朋友来说,能知道这些就已经比较不错了,其他的,当然是交给小朋友在旅行中去亲自体验和发现,相信在真正的旅行中,他们也会收获很多,这样才是不虚此行。

  因为我自己是在四川,离成都比较近,所以我对成都这个部分关注更多一些,然后发现即使这么近,我对成都也有着很多的不了解。我去过成都很多次,有途径成都,也有去办事,但说实话我并没有好好在成都玩过一次。原本我对成都的印象最多的就是堵车严重,但我忽略了他的好,看过这本书,我才知道成都原来这么适合生活和旅行,真的想找机会再去成都好好玩几天了。

这个川菜博物馆的介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以前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博物馆,更不知道有价值400万人民币的泡菜坛。

  成都的火锅自然是家喻户晓,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两顿;冬至吃羊肉也是很多人的习惯了,说起来,离冬至不到一个月了,又该吃羊肉了,想想就觉得饿了;天台山的萤火虫节也是我不知道的,没想过还有这样的节日,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这个图真的让我看饿了。

  总的来说,这本书我是非常喜欢的,文字介绍的语言特别有亲和力,配图是实拍照和手绘图结合,很有趣味性,是我特别喜欢的。我会好好收着这本书,以后和宝宝一起看,然后还要带着他一起去旅行,相信宝宝也会爱上去旅行的。

  《《去旅行》中国版》读后感(八):写给孩子看的Lonely Planet

  带娃旅游过的朋友,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到了名胜古迹后,你想讲讲这些悠久历史,却发现:

  孩子要么被周围摆摊卖纪念品的人像施了魔法一样定住了;

  要么就是以某个点为中心,开始圆周运动跑来跑去;

  再或者你兴高采烈地介绍,孩子却听得意兴阑珊。

  你可能很恼火。因为孩子不了解旅行地的历史文化,那到这旅游就和逛公园就没区别了。

  不过,孩子不愿意听讲解也不能全怪他们。

  因为旅游有点像看电影,最精彩的部分是过程。谁愿意在看电影的时候,听旁边人没完没了的解说呢?

  所以,等孩子到了目的地,家长才去讲解当地文化和历史,不如让孩子到之前就做好旅行功课效果好。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的旅行“游有所值”,就要给他们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机会。

  尽管报纸、杂志、网络、书籍都能查到相关信息,但如果有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一次性地了解旅游地的多种信息就好了。

  可能你想到了Lonely Planet。Lonely Planet确实是专业的旅行指南,被世界各国的自助旅行者称为“旅行圣经”。

  但是,Lonely Planet都是写给成年人看的。

  尽管他们专门为亲子游出版了《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带孩子旅行》,但不是给孩子看的,而是介绍如何“带”孩子出游。

  (“带”这个词,琢磨琢磨的话挺有趣,有点附属品的味道)

  我查了查其他类型的亲子游书籍,大部分书也是写给家长看的。只有《目击者旅游指南:家庭游纽约》和《去旅行》这两个系列的书是写给孩子看的。可惜,这些旅游目的地都是外国:纽约、意大利、法国、伦敦。

  不过,《去旅行(中国版)》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去旅行(中国版)》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我国6座城市,即北京、杭州、哈尔滨、广州、成都、西安的人文、地理、历史、习俗,可以说是一本专门写给孩子的Lonely Planet。

6城市旅游信息广州人文杭州地理西安历史北京习俗

  为什么说《去旅行(中国版)》是专门写给孩子的呢?

  因为《去旅行(中国版)》以孩子视角构思全书内容。

  1.小导游和你一起玩

  《去旅行(中国版)》介绍每一座城市之前,都会先介绍两位当地学生,他们接下来会担任每座城市的导游。

广州小导游

  这些小导游不仅会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还会介绍当地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导游会让孩子感觉自己不再是被爸爸妈妈“带”出来玩了,而是自己和小朋友一起玩。

广州学校的一天

  2.手绘图更富童趣

  很多旅行指南都有大量配图,但大都采用实拍照片。照片虽然能忠实表现拍摄主体,但缺少温暖的感觉。

  而手绘图尽管不如照片“原汁原味”,但能却有着朋友般的温暖。《去旅行(中国版)》中有200幅手绘图和8幅手绘的地形图。

你能猜出来图中提到的内容是哪些城市吗?

  我个人觉得手绘的地形图对任何人都特别友好,谁都能看懂。

  因为手绘地图会省略掉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突出重点位置,比真实的地图更容易理解和辨认。

  我们可以比较下这幅手绘地图和真实地图。

  我把哈尔滨市人民防洪纪念塔和马迭尔宾馆,分别在两幅地图上打上了红框,直观地感觉就会发现:

  手绘地图内容更精炼,跟容易辨别经典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实际地图内容更繁杂,景点位置很容易淹没在无关的地理位置中。

手绘地图VS实际地图

  3.现代&历史;地理&人文全都有

  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那里生活时经历了春夏秋冬,并查阅上下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但这种最好的办法对旅行者来说,太不现实。

  所以,一本合格的旅行指南需要把这些内容统统涵盖进去,帮旅行者搜集这座城市的各种资料,方便他们全方位地了解旅行目的地。

  《去旅行(中国版)》就是这样做的。

  先介绍每座城市的行政、地理和气候信息。

成都的基本信息

  接下来会说到城市的突出特色。

成都特色

  之后才会介绍适合孩子们玩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并且这些介绍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详细说明景点的展览内容和历史文化。

成都的博物馆成都的历史文化

  之后还会为孩子们推荐当地的特色美食,还说明了这些食物的来源、吃法和做法。

  是的,竟然还有美食的做法!

成都美食的做法

  可能因为这本书有种看了就恨不得立刻“按书索骥”的冲动。但考虑到说走就走的旅行难度太大,所以干脆先在家做做好吃的解解馋。

  最后,《去旅行(中国版)》会把这座城市最著名的景点信息汇集在一页上,一面是信息,另一面是景点实景图。

一页书:正反两面的旅游信息

  4.不只能看还能听

  为了让小朋友“声临其境”地感受每个城市的语方言,《去旅行(中国版)》还专门为孩子们安排了学方言的环节。

  书中为6座城市对应的6种语言安排了6段和小朋友日常生活相关的对话。只要扫一扫书里的二维码就能听到一段方言对话的视频。

  我听了听成都方言的对话提到掉了颗门牙的事,很有趣。

学说成都话

  扫码之后,会看到以下视频。

去旅行中国版之成都

  看了《去旅行(中国版)》之后,我最大的两个感受是:

  1.想赶快去旅行!

  2.想试着做一做书里提到的好吃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去旅行》中国版》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