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凡诺
最近某劣迹斑斑丑闻缠身的争议企业获履行社会责任奖一事,引起舆论巨大的连锁反应,不少人旗帜鲜明地质疑背后协会的公信力,哀叹奖项的可笑和沦落。
掏钱就给奖?
……
我不禁苦笑,因为蓦然回首,我都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一个人对此早已经完全麻木了。尤其是对于许许多多,听起来吓人的满天飞的奖项荣誉,不仅毫无感觉而且往往还会心生警惕。或许是吃不到葡萄就索性不再想葡萄了吧。
二
也许是从我进入社会后,磕磕碰碰中,遭遇了太多太多功利化后的东西之后,自以为幡然醒悟的那一天开始。
你看看眼下,我们身边的很多民办学校,稍微有实力点的培训机构,教育企业,他们往往会玩一些手法,竭力借力于公信力机构的声誉,联合办会,办赛,然后颁奖。
尤其是很多打着公益名义的比赛,其实重点还是招生培训,而一旦选手交了钱,参加了培训,进入比赛。主办方的奖项非常之多,基本上可以保证每个人不会落下,不会空手而归。有的人往往还能摘获好几枚,满载而归。
然而,那些孩子参加了培训,即使拿了一堆奖项,却也并不见得比以前厉害了多少。我曾经问过几个父母,他们哈哈一笑,哪里是寄希望于此,只不过希望借此约束约束孩子激励激励孩子,对自己不过是一个心理安慰罢了。
比如某位曾经做过某培训教育企业的领导,如是说,一个学期结束了,好歹给父母一个交待。
这交待的重中之重就是奖项,
譬如,
进步大的,评进步奖;
到的早的,评早到奖;
……
二
事实上,
那公司就不到十名员工。
全员都有,而且有三四个人还得了好几项奖,荣誉证书摆眼前都一摞。
我曾经私下里问他的老大,
你给大家弄这么多奖干嘛?不如多发点这个,我做了个真金白银的姿势。
老大看了我一眼,先叹了一口气,“要是有钱,我也不玩这么虚的了。”
不过他转而诡秘一笑,说道:“你不懂的。这是我发现的最廉价却最有用的奖励,也是企业最好的精神胜利法。”
……
其他据说,当前中国还有各种各样的行业协会,他们中不少生存方式完全就是办会,做培训和发奖。
重点是发奖。
据说,各协会简直随心所欲。
有按照地域颁发: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
……
总之,一个协会一年中,只要企业需要,就可以给任何一家会员企业发放足够多的荣誉奖状。
三
唉,我叹了一口气,
也许对于各类奖项的葡萄,我就是这样被完全免疫了的。
或许反问,今天,我们心里究竟还有,或者说还相信哪些奖章和荣誉呢?
倘若越来越少,或者没有了,这势头,如同越来越多的争议企业获履行社会责任奖一样,
倘若听之任之,
难道,这不就是一种饮鸩止渴,重重打脸社会的行为?(END)
如喜欢,请顺手转发、推荐或者赞赏⋯(点击右下角‘在看’,让更多的人看到,谢谢)
其他推荐: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失业了
是谁,逼疯了这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