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信,贯穿着中华五千漫漫时光,是铭刻在骨子里的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存亡之根,个人的立身之本。
诚信,金赤朗耀的圆月,人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方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意义;诚信,高山之巅的溪水,洗尽人间浮华,清涤躁动虚诈,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诚实,即忠诚老实,忠于事物本来面貌,不隐瞒实想,不掩饰真情,不说谎,不作假。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忠诚履行义务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品质,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鲁迅先生也说:“诚信为人之本也!”诚信,比金钱更有价值,比美貌更有保障,比荣誉更珍贵!睿智圣人孔子两千年前,用毕生精力著书立说,阐述诚信是人生立身之本,是国家立业之本;说话算数季布一诺千金,被传为千古佳话:“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一个人诚实有信,则得道多助,尊重与人脉并得。
以史为鉴,能深深感受到历来对诚实守信道德修养的重视。古人云:“谨而信”、“敬事而信”最为成人之本。孟轲概括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基本道德规范,“信”为其一——朋友有信。先秦后的思想家,将“诚信”作为立身处世要求;宋明道学家们,对“诚”赋予了更重要的地位;周敦颐升“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之高度;朱熹曰:“诚者,至实而无妄之谓。”;陆象山则强调“忠信”,私以为“忠者何?不欺之谓也,信者何?不妄之谓也”,“人而不忠信,何以异于禽兽者乎?”。
然,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失之诚信如失之为人根本,立身之基轰然倒塌。古今中外曾子之妻因拳拳爱子之心失信,当代黑心商家为追功逐利失真,医学领域中丧尽诚与信的例子亦比比皆是:医药勾结黑幕、检查项目虚列、因手术顺序的贿赂……这些失信于病患、医院、社会乃至人类的人与事,化小危害病人,化大则危害社会,不利于医生白衣天使形象的树立,正因为此,医患关系才会在社会舆论下愈发紧张,无辜的医生便死于非命。我们都曾握拳发声,庄重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们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诚将成为伴随我们的整个医学生涯。以诚为重,是为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以诚为本,是为不负自己救死扶伤之本心。
生命从不曾浸于谎言而开出鲜花,很希望自己是一棵树,守静,向光,安然,敏感的神经末梢,触着流云和微风,窃窃的欢喜。脚下踩着最卑贱的泥,很踏实。还有,每一天都在隐秘成长。曾国藩之言掷地有声: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身着一袭坦荡,心怀一份真诚,携诚信为伴,踏出一路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