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过年,为什么要讲究一些仪式感?
日期:2022-04-20 03:03:36 作者:葫芦僧 来源:精读 阅读:

过年,为什么要讲究一些仪式感?

  01

  过年要有一些仪式感

  葫芦僧:2017年春节前,BBC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盛典》,开头有一段话:

中国春节,见证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口迁移活动,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口纷纷返回家乡与家人团圆。

  回家过年是一种信仰,浓浓的年味也是一种信仰。怀有对春节的敬畏感,让过年更有仪式感,坚持那些繁琐却刻骨铭心的传统习俗,才能重拾记忆里的年味,让日渐普通的节日闪闪发光。

  葫芦僧:或许对很多人而言,春节仅仅是日历上一个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的节假日,年味淡薄,无聊乏味,不再有童年单纯的期盼,也失去了过年的仪式感。

  但实际上,如果你愿意用心重拾那些看起来很琐碎的仪式,比如熬浆糊贴春联、守岁许新年愿望、给别人发送祝福、初二回娘家……你或许会再次热泪盈眶,会有一种开始新的人生的感觉。

  葫芦僧:《舌尖上的新年》有一段话:

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

  因为随便,最后便年年依旧,以至于年味变淡,人们也失去了对这个节日的期待。

  这样的怀旧有些耐人寻味,但也不必失落,因为祭拜天地、爆竹除岁、走亲戚拜年,这大概就是过年了。

  02

  过年是一种信仰

  葫芦僧:新年上一炷香,祈愿来年,挥别过去。用这样一个简单的仪式昭告天下也提醒自己:无论过去如何,都已经结束,新的一年,请为自己好好活。

  另一方面,如果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些信仰和寄托,那么,请相信,世界上最好的信仰是自己。无论前路如何艰难,只要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就不会迷失。

  葫芦僧:小确幸是生活里每个不经意且稍纵即逝的美好,是内心的宽容与知足,是待人处世的善良和温情。

  晨跑时偶遇男神,吃午饭时常去的那家店今天不用排队,春节回家吃上了久违的家乡小吃,小确幸让我们对平淡生活甘之如饴。生活细碎间的温暖,也是人生无尽的幸福。

  葫芦僧:春节吸引人的地方或许在于,一群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彼此喧腾热闹地问候和祝福;可以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一样满心期盼压岁钱、年夜饭、新衣裳;还可以逛绵延几百米的庙会,在不绝于耳的叫卖声里,在熙熙攘攘的行人里,真正体会一年一度的盛会。

  03

  婚姻家庭

  葫芦僧:这世界上的婚姻,没有哪一段不是千疮百孔的。只有修修补补,才能走到最后。

  婚姻需要经营,碰到问题,更多的是学会反思己身,把自己的责任做好。学会好好说话,试着管理情绪,学会主动付出,不断提升自己。

  葫芦僧:作家陈素娟认为,婚姻是一场修行,有人参透,有人顿悟,有人愚痴。

  女性的婚姻危机四伏:围绕孩子而转、被家庭的琐事压制、自我空间小、对丈夫的依附。

  每一段婚姻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重要的是在问题中学会成长,学会爱,最终修炼成一个完整、独立、强大的自己。

  葫芦僧:过年,很多人千辛万苦买到票,千里迢迢赶回家。一周时间,你忙着参加聚会,忙着低头玩手机,仔细想想,春节期间,你给父母的时间有多少?

  请放下手机,陪父母说说话,做做饭,一起走亲戚,再拍一张全家福。

  别等到转眼又离开家,才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整理者:葫芦僧,精读主创,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每日一问

  你买东西有没有后悔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拍照上相吗?你知道怎样交朋友吗?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决策,在做决策时,我们会不自觉地陷入一些熟视无睹的误区,做着“傻瓜”的决策,到最后都还蒙在鼓里。

  那么,我们如何避开这些误区,“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呢?

  打卡有礼

  ↓点击和2000+读友一起打卡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过年,为什么要讲究一些仪式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