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们做个实验,名字叫法老之蛇。”7月10日,化学化工学院“格物致知”社会实践队在广东省廉江市新民一中实验室的这节课引人注意。
法老之蛇?同学们先是一愣,法老之蛇!五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讲台,这四个字瞬间打开了上节课留下的记忆。老师边做实验边解说着过程。副队长拿出一些实验器材,一一摆开在桌子上,顿时使人目不暇接。
副队长林培威在研磨白砂糖和小苏打混合物
此时正在进行化学实验
队员梁雅琪解释道,小苏打在高温下会分解并释放二氧化碳导致缺氧,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氧气可以使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于是一些糖分解成碳,并凝固成黑蛇状物质。话音刚落,教室一片哗然。
学生们在队员梁雅琪指导下做化学实验
队员梁雅琪似乎看出了学生们的情绪,亲切的点头说,接下来制备氢氧化铜,请每位小组长上来领取试管,这一句话划开了教室里的宁静,学生们争先恐后到讲台领取试管。领完试管后,教室里传来队员梁雅琪指导的叮嘱声和同学做实验的讨论声,好似合奏乐曲一般。
学生们分享实验成果
请学生们举起你们的试管,学生们纷纷举起了自己的实验成果,这一举起试管的画面温馨回味,如同宣布着这次实验的结束,宣布着同学们对化学实践的理解更近一步。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副队长林培威递给了追过来的一位学生一张纸,这不同寻常的一节课,给同学们增添了对化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