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地理学》是一本由[美]段义孚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浪漫地理学》读后感(一):繁星之下的弧形陨落
读起来趣味盎然,让我想起《傲慢与偏见》等电影的背景,大街上"鸡飞狗跳",钢琴声和鸣,以前不明所以贵族们为啥夏天总是要去海边或者乡下避暑,冬季不返程就感觉错过什么大事,原来他们的行动轨迹是这个原因呐 ..关于大海,沙漠,高山,雨林与城市的类比,让我想到中国对应的区域,沙漠是西北,雨林是南部,大海是正北部,冰原是东北部。 …关于科研,让我联想到叔本华的一部分理论,少部分的天才或者真正沉醉喜欢的人才是那部分"浪漫的"人,否则,被尘世繁琐规则折磨耗尽,那一点理想也再难汇聚,自然痛苦万分~ 读完这本书我倒是摒除了不少偏见,不晓得实践会怎么样,看看自己从哪里来更能理解自己作为人类的一些表现吧。 . 高与低,黑与白,光明与黑暗,二极元价值,并非是错与谬,天真与浪漫,世人总将它们并行。 记录几段作者的话:(我觉得非常精彩) 1.不可否认,与他们相比,我们现代人充满了怀疑态度,因为我们习惯于猜想他人的低级动机。这种只看到同伴身上的脆弱而非力量,自私而非美德的习惯,是我们同他们的另一个重要区别。2.当唯利是图与奸诈邪恶使我们失去了对人性的信心,我们开始在动物中找寻模范的道德行为。
《浪漫地理学》读后感(二):想送给高中地理老师
出乎意料地非常喜欢这本小书,越往后读越喜欢。刚开始还没搞清楚作者提出的“浪漫地理学”“两极化价值”之类的概念是什么意思,当第二章的山、海、森林、沙漠、冰川一一登场的时候,地理的浪漫情景就豁然开朗了。
一直都非常喜欢“浪漫”这个概念,我相信万物都有其浪漫的形式,这本书的作者把这个概念非常“浪漫”地提炼为:对崇高的追寻、对真理的求索。
尤其喜欢作者对“城市”和“人类”的解读,很适合在一盏黄黄的灯下读,会觉得我们整日厌倦的这个钢筋混凝土世界里也饱含了我们普通人终其一生能够追寻的崇高理想。如同我此刻抱着我的猫,我不会去思考人类是从何时何地开始驯服这种新生物的,就像我们身处在以“都市”形式展现出来的已经被驯服的大自然里,我们不会去思考这个空间的地质演变过程,只感受其丰富的成果。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我们此刻都感到满足。
直到看完最后一页,我才忍不住惊叹:“地理”是对人类栖息地各种物质形态的探究,“浪漫”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美丽遐想,“浪漫地理学”多么适合被放在一起组合成一种完整的观念呀!
总之非常推荐这本书,我会买一本下次找高中地理老师撸串的时候送给他,他是一个曾经在高三的晚自习上不讲任何地理问题,只给我们弹吉他唱歌的不油腻中年人,很感谢也很想念他。
《浪漫地理学》读后感(三):浪漫是对于一种不能用语言描绘的、至高无上的终极乐趣的追寻
预先了解两件事有助于更好地开启本书。
一个是段义孚。段义孚是个地理学家,以“人本主义地理学思想”知名。他原专业是地貌,后转向专注人类对环境的反应和理解。因为要“将人的种种主观情性与客观地理环境的丰富关系进行极具智慧的阐发”,他变成了一个跨学科专家,需要综合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甚至文学。他的华裔跨文化背景也让他的研究更加得心应手。
另一个是如何定义“浪漫”。在段义孚看来,“浪漫”包含两种意味,“魅力(glamor)”和“优越(superiority)”。浪漫是对于一种不能用语言描绘的、至高无上的终极乐趣的追寻。“浪漫的地理学”关注那些极端的两极化价值,以及那些富有挑战性的环境。
这本书中,段老先行阐述了“两极化”。之后的章节则逐步用这些概念(暗与光/乱与形等)来解读地球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城市。我喜欢读他概括的山、海和森林,也爱读他笔下的城市和人类。这些环境牵扯出一系列的小概念,永不沉没的“鹦鹉螺号”,冉阿让走过的地下污水管道,《阿凡达》的丛林幻境……
我们被光所吸引,想要去攀登高山,去揣测大洋深处的秘密,在冰原里想念故乡的温暖,被城市的秩序震慑,在喧闹的黑暗中哭泣……一切皆源于此。这些情境为什么能每每召唤出相同的崇高和感动?这些心灵可以随之起飞的时刻,都是源于人类征服自然时一步步积淀出的写入基因的体验,默认的浪漫。
在书的最后,段老以一种怀旧的语气,对比了两代人的地理学作品。老一辈着眼得更宏大,尽管对所处地域的科学研究不透彻,但写出的作品情感浓郁;现代学术作品因过度使用内行的深奥语汇而“不得志”。
段老这本书虽小,但每句都是深沉多思。整书字数不多,字又很大,很好读,但总觉得不能尽收其妙。大概还是因为去的地方太少,身处美景又只能想到拍照发朋友圈吧。以及读完此书种草了他的《恋地情结》。
《浪漫地理学》读后感(四):《浪漫地理学》:追寻崇高景观
1608年,22岁的徐霞客开始徒步跋涉,历经30余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系统观察自然的新方向。而获得地理学界最高奖项瓦特琳•路德国际地理学奖的当代地理学家段义孚先生则提出了,地理学需与浪漫且先验性为伴。 《浪漫地理学》一书中,段义孚tf生以人文地理学的思想,运用灵动的笔调,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讲述人性与大地的互动,发掘地理学的诗性。段先生认为,若是将精神视为人类存在的核心,或许人类需要将整个宇宙当作游乐场:超越中庸之道,信奉诸如光与暗、高与低等两极化价值,皈依一些并不满足生存需要,却迎合热烈的浪漫渴望的地理环境。 地理学亦关乎对自然和文化的求索,既涉及对“群体”从自然环境中生存到在人造环境中生存的观察;亦涉及对“个体”从作为生物体到作为文化体的演进探究。为方便您的阅读,我已将全书生成4张读书卡片。将书读薄,将知识内化,希望对你有帮助,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