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是一本由李俊慧著作,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2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精选点评:
●浅显易懂,可快速阅读,建议结合《经济解释》和《经济学讲义》一起阅读。
●塞车途中第一时间购入了慧姐的国贸讲义~坐高铁读完,结构和内容清晰极了,另外有大量边际分析的事实验证的示范。无以伦比的阅读盛宴。关于国贸的最好教材
●对于许多人来说,看待贸易的思维方式,比他们是否拥有这方面的知识,要重要得多。因此,作者在本书中着重介绍了重商主义、自由贸易,特别是强调了政府无论采取了哪种贸易保护措施,往往都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去满足少数人,就算是民选政府,也难逃这样的模式。
●书中确实揭示了一些有关贸易的实质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性,部分评论也十分大胆尖锐,算是比较有个性的学者啦。
●这是作者写的教材,和以前的经济学讲义一脉相承。在现在这个时点上,贸易战似乎一触即发,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国内,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和管制措施层出不穷,租值耗散愈演愈烈,看看这本书,也算是应景吧,可惜有点不合时宜。前几天和人争论限制垃圾进口的事情,昨天王建宙在电视上说进口替代的事情,书中都有对应的章节讨论,只是说了也白说,说多了也没用。
●前半本还可以,后半本有点扯,并且每句话后面都加叹号,心态真是不是太好。
●很棒的书
●本科国贸 看前言把我笑死
●这本书也太好看了吧,昨天晚上打开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太有趣了,把贸易这种看起来晦涩难懂甚至有点儿专业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还很有趣。书花了20%的比例来讲历史,继枢纽以后,我再次看到从经济角度解读历史的书,没想到是在李俊慧的这本书,看起来只有20%的比例,背后其实是很深的积淀。她里面关于腐败,倾销,关税的看法都颠覆了我以前对贸易的认知,我真的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很多观点和看法了。 看完感慨,找到一个好老师真的太重要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有走得更晚。 所幸,现在还不晚。
●主观性太强 缺乏学术的严谨与谦和 基本将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理论都讲解了一遍 虽然读懂其中几何分析图需要一定经济学基础 但粗暴的描述常让我误以为这是本最基础的科普读物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读后感(一):对大家都好,还是你死我活?
1、从封建制到中央集权制度
2、中央集权制度的配套——家天下独裁+嫡长子继承制+儒家思想+科举制,在古代大量的节省交易费用,是古时经济强大的根本原因
3、重商主义对财富的定义是黄金(本质其实是货币,价格也是相对价格),因此认为增加一国财富的方法之一是增加国际贸易的出口,因此认为顺差是好事,逆差是坏事,因此具体措施就变成:进口要征关税、尽量减少奢侈品的进口、鼓励目的是为了再出口的进口。
4、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提供曲线、H-O模型
5、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国际贸易组织的核心其实是贸易保护主义,参与自由贸易各国的利益受损团体配合民主制度(工会)像政府寻求贸易保护,其本质是牺牲了国家整体的利益(整体最优),以损害整体的利益限制对手的发展,零和游戏。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读后感(二):国际贸易的定义
本书是李俊慧博士对于国际贸易概念和相关词语给予口语化的解说。外汇市场上的汇率表面上看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动决定的,但决定这些供求关系的背后因素(局限条件),撇除故意造价所带来的信息费用上升,追根溯源一定是各国的经济实力与货币政策是否配合相宜。H-O模型只会静态地看问题,从消费的角度来动态看待市场的销售额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会因价格的变动而扩张,更完整的角度是还要从生产的角度来动态地看待国内生产者的技术水平会在竞争加剧的压力之下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提高。H-O模型作为理论当然难免有假设与现实不能完全相符之处,也没必要将假设弄得跟现实的每种情况都吻合的一丝不差(经济学家在确定生产要素有两种,最初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方便使用几何图表)。中国历史不是封建社会要走向资本主义,而是从封建社会向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体制发展。秦之后的中国从封建制转向中央集权制,在于外患和治水的要求,且减少租值消散的好处(表现为家天下独裁制与嫡长子继承制)。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双向的交易:上层给予下层爱护,交换回来的是下层对上层的服从。加上科举制,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但却缺少了科学传统)。而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正是封建制走向中央集权制的过程,由于需要海上贸易(军事独裁),推动了制度变迁。地理大发现、国际贸易、商人阶层、民族国家(中央集权制)的背景下,产生了重商主义(出口是好事,进口是坏事,必须尽可能地保持贸易顺差)。重商主义理论仍然影响至今说明:在各种思想争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的竞争之中,不是优胜劣汰(准确来说,是正确淘汰错误),而是适者生存。所谓‘适者’不等于正确,而只是更适应有关的局限条件而已。尤其是在政治生态之中,更能适应政治局限的思想不见得是更正确的思想。虽然是错的,现实之中还是对各国的贸易政策有很大的影响,在于具体到某一团体劫持整个国家的利益,不惜以损害整体利益为代价来满足个人的私利。现实生活中没见过一个国家什么都不生产,只集中生产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看到的都是一个国家通常还是会生产很多产品,只是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就生产很多,没有出口竞争力的就生产得比较少(分工才造就了技术水平的不同。熟能生巧,为创新奠定基础)。受保护的产业效率并没有真的提高,这等于使资源从效率较高的产业流出,流进效率较低的产业,导致整个社会的资源使用效率下降。政府行为扭曲了人们的选择,使收益率与效率脱节(宪政的美国在本质上侵犯产权的恶法在国会之内得以通过仍是屡见不鲜)。包括关税在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本质是侵犯私有产权。保护国内生产者是以牺牲国家整体利益为代价的本质。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本身是要削减关税,但最后还是变成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使用手段。书中还提到了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都是贸易保护的手段之一。对对季节性、周期性、掠夺性、持续性倾销等传统概念,进行一一反驳(市面上所谓的‘以本伤人’更多的是一种广告策略)。配额的本质是垄断,行政垄断。鼓励出口也是一种广义的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的最后却得不偿失,例如香港成衣因美国的配额限制反而迫使产品在品质更上几层楼。国外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完全是出于政治原因而不是经济原因。新加波减薪的同时反而使得特权与福利进入政府之内。书中配有图表,简明扼要;通过本书能较快认识国际贸易一些常识。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读后感(三):角度新颖、内容充实生动,贴近生活事件值得一读
本来想看商务类书籍不经意翻到《贸易的真相》,顺带就了解下自己所不熟知的领域,作为入门学习一下也是好的。有些收获分享出来
第一讲(国际贸易体系),实际上从书的一开始,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愤慨,批评旧有理论学说,驳斥传统理论划分地无意义、内容错误以及太过于静态地看问题。我并非学这个专业,作者所说的错误不甚了解,收获多是在于标新立异的话题。
第二讲(重商主义),这章作者解释了何为重商主义及它的成因,对后文论证重商主义之错误做了铺垫。文中多处使用了一些常识性的事情解释重商或者说贸易里边的理论,即使没有接触过这行业的人读起来也通俗易懂。另外这章大量的文字在聊古时中国社会体制,角度新颖,批判真切,也比较有深度,但就全文来说离题稍远。建议读者以“重商主义是主张政府以管制性的政策实现国家繁荣”的理解去读这章,即可把握重点。
第三讲(绝对优势理论),作者用了一个生产小麦、衣服的例子,配合数字很直观地介绍了绝对优势理论,从而论证上一章中重商主义的两点错误(贸易不能创造新的财富、是损人利已的零和游戏),接着与管理学中分工的意义联系起来,讲述绝对优势理论中效率的话题。
第四讲(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扩展),由于本人没有经济学功底,加上本章图表公式的增加,读起来收益甚不多,只是从这句话中了解了比较优势理论:”即使什么都差,只要差得少,也是优势;反过来说即使什么都强,只要强的少,也是劣势“
第六讲(H-0模型),从这一章开始,内容多与当下的情景联系紧密。作者开始通过介绍一个国家哪些资源较为丰富,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来讲解H-0模型中“要素禀赋的丰裕度”、“要素使用的密集度”两个概念。结合前面介绍过的比较优势理论来说明当下一个国家中为何有一部分要竭力阻止贸易进口以保障小部分人群的利益。接着从动态的角度看问题,说明自由贸易可令所有人受益。我读到此处更多的是以顺序的思维在理解:贸易应该是自由的、不加限制的,如此从全局来看所有人都是受益者。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成本是固定的,唯有提升生产效率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形成竞争力。每个国家都有其生产优势(禀赋),正确做法应该是优势生产出口、劣势生产进口,各国间取长补短、贸易互补,从而世界范围的提升生产效率。而不是阻止劣势进口以保护劣势生产这种饮鸩止渴的错误做法。
第七讲(关税壁垒),这章作者介绍了从量税、从价税(关税)的概念,后面分析在加征关税以后,对贸易国所产生的影响。直观的就是进口货变贵了,本国同类产品跟着也把价格提了上去(不加白不加),多赚的部分即是在政府干预下对其进行的贸易保护。结合生活中的事情,我想起了近期自己购买电子烟的经历:由于配送时间和税的原因还是想买国产货,翻来翻对比国产总是比进口的低那么几十块,不多不少正恰当好,让人觉得在质量上应该差不多。辗转到最后还是买了两支(国产、进口)。前后对比发现无论在工艺、使用体验、创意、细节、寿命等等,那支“相对比较贵”的国产电子烟完败,消费者的心里门清,这支国产货根本不值这价。另外看它的整个产品处处体现着资源的浪费,这就意味着生产效率低下。那么它拿多赚的这些钱去自强了吗?作者在后面表达的意思是并没有,而且这些企业越扶越不能自理。再表进口货,关税的提高就能把它们挡住吗?事实是他们更加挖空心思的改进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迎难而上在国际贸易中争得席位。政府人为干预,保护落后,结果却适得其反。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哲学性事件。
第八讲(非关税壁垒),这章的收获很多,谈论到现实情况的问题也很多。作者一针见血地说明非关税壁垒的出现是因为世贸组织的存在。介绍非关税壁垒出现前的国际形势,产生背景。总得来说加入世贸就得在关税上“守规矩”,可实际大家却是”见了红灯绕着走“,搞一些新鲜的手段(非关税壁垒)。首先介绍了进口配额,说明它的弊端所在,用海关腐败事件解释现象,进而聊了一个“越管制越腐败越畸形“的话题。然后讲解倾销与反倾销,还是理论——分析——例子——总结。有个卖鸡蛋”以本伤人“的故事很生动。最后讲解反补贴与其他一些非关税贸易壁垒,与生活中的现象息息关联,值得读读。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读后感(四):【KD剪贴】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68-7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6月30日星期五 下午5:55:23
国际经济学本身,又可根据研究对象是物的流动还是钱的流动,划分为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两大块。国际贸易当然就是研究物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而国际金融就是研究钱的流动——钱的流动最初是伴随着物的流动而产生的,但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立于物的流动的。事实上,外国的教材只有国际经济学,并没有独立的国际贸易。我国引入国外的教材时将之切开分成两本,独立成书而已。 §2 国际贸易的体系 接下来看国际贸易本身的体系是如何构成的。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68-7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6月30日星期五 下午5:55:37
国际经济学本身,又可根据研究对象是物的流动还是钱的流动,划分为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两大块。国际贸易当然就是研究物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而国际金融就是研究钱的流动——钱的流动最初是伴随着物的流动而产生的,但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立于物的流动的。事实上,外国的教材只有国际经济学,并没有独立的国际贸易。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170-17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6月30日星期五 下午6:39:00
在各种思想争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的竞争之中,不是优胜劣汰(准确地说,是正确淘汰错误),而是适者生存!所谓“适者”不等于正确,而只是更适应有关的局限条件而已。尤其是在政治生态之中,更能适应政治局限的思想不见得是更正确的思想。然而,讲授、传播思想,当然是要讲正确的理论。以是否适应政治局限作为判断对错的标准,科学岂非成了政治的奴婢?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475-47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6月30日星期五 下午8:38:03
家天下的独裁者会做出损害人民、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是因为愚蠢,不是因为独裁。正是为了平衡这个风险,理论上如果皇帝看到自己的嫡长子并不是明智的人,就应该另选别的儿子做继承人。但这个理论上的应该,等于是为“破坏”嫡长子继承制开了方便之门,也就是产权的界定不是那么清楚了。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571-57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12:54:41
柏杨说过一句关于历史的意义的话,我非常赞同,那就是:不知道历史,就不知道“过去”,就不可能明白“现在”是怎么形成的,也就无法预见“未来”。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中国历史的本来面目,才能清楚我们应该如何为中国的未来进行选择。 所以,张五常教授写《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从改革开放开端的历史追溯下来,探究中国今天的经济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为中国的经济奇迹提供了什么样的制度支持。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632-63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1:02:55
如今,我国政府提倡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在海外遍建孔子学院,一如历朝历代那样重新把孔子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象征。还有一些名牌大学重提孝道的重要性……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要一上来就做价值判断说“这是对的,那是不对的”,而是要问“为什么会这样”。一个社会必须有与之配套的道德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而儒家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之久,历史已经证明了它的生命力是何等的顽强,它是最适应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局限条件的。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636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1:03:29
已然不适应现代社会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770-77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3:42:23
以往在汉唐之时,因为是贵族政治,整个中央高层里的人大多都是贵族出身,皇帝与大臣即使有区别,也不是特别大,皇帝最多也就是个大贵族,这跟西欧的国王与一众骑士的关系有极为相似之处。因此,至少在唐朝,大臣面对皇帝时,虽然是对皇帝感到尊重,但并不会觉得自己比皇帝差多少,不会自感卑微。然而,到了宋朝的时候,很多大臣是平民寒门的出身,面对皇帝这个唯一的贵族,难免油然而生自卑的情绪,出现废座之议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皇帝也需要用这种礼仪上的距离作为一种“信号”,以彰显自己的权力来源与众不同。当然,汉唐之时的皇帝不是不想搞这种信号,而是客观上他们的出身与大臣都是名门望族,要装神弄鬼吓唬人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777-78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3:42:57
世事就是如此吊诡。科举制让下层平民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使得社会阶层的隔膜能容易地被打破,却使得置身于科举制之外的皇帝变得更加高高在上,因为他的权力是唯一无法通过科举来获得的。平民政治听起来是好事情,但在某些局限条件下,它也会带来负面的作用。所以,这才是科举制最大的坏处。 就是这样,中央集权制、家天下独裁制、嫡长子继承制、儒家思想、科举制,这几大块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这套政治体系,稳定而高效,因权力斗争造成的租值消散减少得比同期其他国家低,运作的交易费用也比较低,为古代中国的高度繁荣发达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然而,在这个体系之中缺了一个现代化的重要因素,那就是科学传统!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813-81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3:44:53
但军事与商业的重大不同,是需要快速决策,独裁的高效是最能适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813-81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3:45:25
但军事与商业的重大不同,是需要快速决策,独裁的高效是最能适应军事需求的。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从来没见过在军事领域里使用市场或民主,清一色的都是使用独裁。既然要使用独裁,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又超过了一个地方的封建主可以负担的程度,唯一的选择就只能是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起来交给中央政府统一使用了。就是这样,需要强大的海军,就需要有强大的中央政府,集全国之力去办成这件事,中央集权制的优势是极为明显的。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841-84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3:47:22
地理大发现带来新的贸易航道,导致国际贸易的爆炸性增长,而这造就了一个极为富有的商人阶层。有了钱就想有权,商人阶层要求获得掌管整个国家的权力。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达又要求国家建立强大的海军去保护贸易航道,还要求一国之内打破地方势力的分割,形成统一的市场。于是,不仅仅是商人阶层崛起,更有民族国家的崛起,也就是封建制让位于中央集权制。于是,地理大发现、国际贸易、商人阶层、民族国家(中央集权制)就是重商主义产生背景中的四大关键词!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850-85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3:47:58
科学的理论不等于正确的理论,而只是说它可以进行验证,具有能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可证伪性)。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855-85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3:48:52
由于掌握国家权力的是商人阶层,他们考虑国家问题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拿他们考虑自己企业的方式推广到国家层面上去。作为商人,他们想的是怎么赚钱;作为国家统治阶层,他们也在想怎么赚钱!所以,整个重商主义的起点是:什么是一国的财富?国家怎么才能增加财富?事实上,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书的完整题目是“探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成因”,问的其实是同样的问题,只是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而已。对比一下古代中国的统治阶层,他们想的是:怎么才能长治久安!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897-89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3:59:15
有一种制度叫“保税区”,是在国境之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897-90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3:59:27
有一种制度叫“保税区”,是在国境之内划出一个区域,进入这个区域之内的企业,进口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可以暂时免征关税。但这种保税区并不是自由贸易区,使用免税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生产或加工出最终产品之后,就要看产品卖到什么地方去了。如果卖到国外去,那就是出口,之前免征的进口关税照样免征;但如果卖到国内,之前免征的关税现在就要补征回来。也就是说,所谓的“保税”是指国家“保留征收进口关税的权力”,暂时不用而已。这种保税区的设计,明显是采用了重商主义的这个小建议,是要人为地降低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增加出口。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925-93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4:01:16
重商主义的错误在于它整套理论的推理起点都是建立在“黄金是财富”这个错误的前提之上。《经济学讲义》的“货币理论”一讲已经解释得很清楚,黄金的本质是货币;而货币,不是财富!财富,是土地、房子、桌子、书本……!这些物品因为能够满足人类生存以及生存得更好的需要而对人类来说具有了(使用)价值,所以是财富。而货币,只是协助交易的中介、临时储藏价值(财富)的仓库、量度价值大小的尺子。 一旦弄清楚了这一点,重商主义的错误就变得再明显不过了。按重商主义的政策建议,一国必须保持顺差以使黄金净流入该国,可是黄金其实只是货币,一国如果不断地有货币流进来,而实物又没有相应的增长,只会导致通货膨胀,而绝不会增加财富。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942-94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4:02:20
一个国家如果长期保持顺差,黄金净流入,会导致该国的物价普遍上涨(通货膨胀),于是该国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为什么人家要买你的产品?一定是因为在质量一样的情况下,你的产品价格便宜。可是该国物价上涨会使它的产品价格优势丧失,从而打击出口。相反,外国产品相对来说却变得便宜,于是进口不断增加。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954-95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4:04:06
在其他因素一样的情况下,一国如果长期有贸易顺差,该国货币会有升值的压力;反之,一国如果长期有贸易逆差,该国货币会有贬值的压力。如果保持汇率固定不变,贸易不平衡的压力还是会直接传导到国内的物价水平上。如一国货币有升值压力却人为地维持汇率不变,就会使得该国国内有通胀的压力。这在表面上解释了近年来中国的人民币为什么会有升值的压力。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958-95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4:04:53
把美国撇开,中国对其他国家的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961-96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4:07:40
美元是美国的货币,但同时又充当着世界货币,这意味着必须有大量的美元流出美国之外,去满足其他国家之间(完全不涉及美国)一些国际经济活动的结算需求。然而,美元怎么能流出美国呢?除了对外投资,就是贸易逆差了!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没有贸易逆差,美元就很难充当国际货币。严格来说,是美国需要对整个世界的其他国家有贸易逆差,如果这些贸易逆差平均地分配到所有其他国家头上,感觉就不严重;但问题就是,国际贸易的世界布局是不平均的,少数几个国家占了绝大部分国际贸易份额,它们就会承担大部分逆差(对它们来说是顺差)。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967-97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8:28:45
美元这个古怪的地位就是国际金融里一定会提到的“特里芬难题”。一方面,美元想要成为国际货币,就要保持坚挺,让人们对它有信心,愿意持有它,这样美国是要搞顺差的。但美国搞顺差,美元就无法流出美国,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美元荒”。另一方面,如果美元要大量流出美国,美国就要搞逆差。但美国搞逆差,美元就有贬值的压力,人们就对它没信心了,不愿意持有它了,又变成“美元灾”。总之,这个问题是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却承担了国际货币的角色,这二者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造成的。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942-94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8:45:45
一个国家如果长期保持顺差,黄金净流入,会导致该国的物价普遍上涨(通货膨胀),于是该国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为什么人家要买你的产品?一定是因为在质量一样的情况下,你的产品价格便宜。可是该国物价上涨会使它的产品价格优势丧失,从而打击出口。相反,外国产品相对来说却变得便宜,于是进口不断增加。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942-94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8:45:49
一个国家如果长期保持顺差,黄金净流入,会导致该国的物价普遍上涨(通货膨胀),于是该国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为什么人家要买你的产品?一定是因为在质量一样的情况下,你的产品价格便宜。可是该国物价上涨会使它的产品价格优势丧失,从而打击出口。相反,外国产品相对来说却变得便宜,于是进口不断增加。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961-96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下午8:47:40
美元是美国的货币,但同时又充当着世界货币,这意味着必须有大量的美元流出美国之外,去满足其他国家之间(完全不涉及美国)一些国际经济活动的结算需求。然而,美元怎么能流出美国呢?除了对外投资,就是贸易逆差了!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没有贸易逆差,美元就很难充当国际货币。严格来说,是美国需要对整个世界的其他国家有贸易逆差,如果这些贸易逆差平均地分配到所有其他国家头上,感觉就不严重;但问题就是,国际贸易的世界布局是不平均的,少数几个国家占了绝大部分国际贸易份额,它们就会承担大部分逆差(对它们来说是顺差)。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1271-127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上午12:05:19
我在《经济学讲义》里也指出过了,经济增长的源泉,就是技术进步和推行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1268-127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上午12:05:30
要知道,在“边际产量递减定律”的作用之下,不断地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能带来的财富增长终究都会达到一个极限。更不要说地球上的资源是稀缺的,不可能真的不断地增加投入。然而,不要忘记人类最重要的资源是脑子!技术进步的作用就是把那条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产量曲线向右移动,使生产点跳跃到一条新的边际产量曲线上。我在《经济学讲义》里也指出过了,经济增长的源泉,就是技术进步和推行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1393-139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上午12:09:52
人类发明了交易最终带来财富的爆炸性增长,原因还在于引入价格机制作为竞争准则,而价格准则是唯一不会引起租值消散的竞争准则,这就是从推行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这一方面来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泉。也就是说,人类之外的其他动物没有交易,一方面是没有分工就会导致创造财富的能力极为低下,另一方面是没有使用价格准则就会引起租值消散,导致创造出来的财富没能最大限度地用在提高生活质量上。要知道,像蜜蜂、蚂蚁这类动物,虽然没有贸易,却还是有分工的,但显然分工没能让它们的生活质量达到人类的水平。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1434-143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上午8:46:30
所以,即使什么都差,但只要差得少,也已经是优势!反过来说,即使什么都强,但只要强得少,也已经是劣势!事实上,中国古话所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已经包含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智慧。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1433-143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上午8:46:42
李嘉图指出,贸易的发生不需要有绝对优势,只需要有比较优势——如果是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是指优势较大的那一项;如果是绝对劣势,比较优势是指劣势较小的那一项。所以,即使什么都差,但只要差得少,也已经是优势!反过来说,即使什么都强,但只要强得少,也已经是劣势!事实上,中国古话所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已经包含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智慧。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1462-146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上午8:48:47
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该种产品并出口,以换回(即进口)该国没有比较优势、因此不再生产的产品。通过分工,整个世界的生产效率会提高,从而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也就为消费者的福利增加奠定了基础。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1754-175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上午9:39:45
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的成因的解释:为什么会有国际贸易?从表面现象来看,直接的答案是因为同一种产品在两国之内的价格不同,于是价格便宜的国家出口,价格昂贵的国家进口。但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格呢?比较优势理论的回答是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在该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其(比较)成本更低,于是价格可以定得更低。但是,原则上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比较优势?H-O两人就是追问了这个问题。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1817-182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上午11:43:28
比较优势理论证明,贸易无论对出口国还是进口国都有好处,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在现实之中绝大部分国家都或多或少地推行着阻挠自由贸易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呢?直接的答案是:因为一小撮人的利益的确受到了自由贸易的损害,于是他们劫持了国家利益,让政府采取虽然对国家整体不利,但对他们有利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是问题就进一步变成:为什么贸易会损害这一小撮人的利益呢?贸易不是对所有参与的国家都有利吗?怎么就凭空冒出一小撮利益被贸易所损的人呢?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1829-183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上午11:44:27
比较优势理论存在一个重大的缺环:它无法分析收入分配的问题,也就无法解释明明它的结论是贸易对所有参与的国家有利,为什么现实之中仍然明显地存在反对贸易的力量。 而H-O模型却正好是一个“2×2×2”模型!也就是说,H-O模型的假设除了去掉比较优势理论中要求两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有差异的规定之外,还把它对只有一种要素投入的假设修改为有两种。 在经济学中,1到2的区别往往巨大——比如只有1人时是鲁滨逊一人世界,但增加到2人时就是社会;只有1个国家时是闭关锁国的封闭经济,但增加到2国时就可以研究国际贸易了——而2到3、4……实际上是2到多的区别却通常不是本质区别。同样,生产要素从1种增加到2种,就能进行收入分配的分析了。因为一旦生产要素有两种,虽然贸易能给一国整体带来利益,但这利益要在两种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谁分得多、谁分得少固然会引起争执,更严重的是甚至有可能其中一方是受损的。——恰恰是这种情况在国际贸易里出现了。这才会导致一小撮人受到自由贸易的损害,于是极力地反对自由贸易。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1887-189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上午11:48:18
国际贸易会使一国的丰裕要素获益,但会使一国的稀缺要素受损。这个结论与比较优势理论说国际贸易使所有参与的国家都获益是没有矛盾的。因为既然获益的是丰裕要素,那就是说多数人获益了;而受损的是稀缺要素,那就只是少数人受损了。所以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依然是获益的。 这个结论在现实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像美国那样的国家,最反对与中国开展自由贸易的,正是工会!有这么个笑话:我国是共产党执政,根据党章,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但美国国内最痛恨中国的人,就是工会!而对中国最友善的,是美国的商会!从H-O-S理论的分析就能清楚地解释这一现象,因为中美贸易中获益的正是美国资本要素的产权人(那所谓的“资本家”),而美国劳动力要素的产权人(工人)是受损的一小撮人。反观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最极力反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自由贸易的,恰恰是那些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业、汽车业等)中的既得利益分子。他们一再地“恐吓”人们,说如果放开贸易保护,就会“狼来了”,中国的民族产业就会遭受灭顶之灾……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确凿的事实推翻了他们的这些“恐吓”。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1961-196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下午2:06:49
正如一国的市场规模不是一成不变那样,一国的比较优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国的无技术、低技术的劳动力数量再多都是有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扩张之中必然导致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越来越稀缺,从而使有关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但收入的上升一方面本身就是资本(财富)的积累过程,导致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变得没那么稀缺,另一方面劳动力收入增加之后也会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其技术能力,使自己从单纯的体力劳动往有技术含量的人力资本转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通过自由贸易赚取收入的过程,就是该国的要素禀赋从劳动力丰裕逐步转变为资本丰裕,从而使该国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过程。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1999-200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下午2:15:20
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切法律的终极目的,都应该是保护私有产权。如果违背了这个终极目的,那就是恶法!所谓的“宪政”,就是以至高无上的宪法来确保恶法不会出现。其实,恶法是由独裁还是民主的形式产生本身并不重要。只是独裁体制之下,明智的独裁者自然是“明智地”不会去搞什么恶法;但在民主体制之下,即使政治家明智也没用!那就需要宪法去防止以“多数人”的名义去侵犯少数人的私有产权的行为出现(政治哲学中称之为“多数人的暴政”)。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085-208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下午2:22:15
政治家在自私本性的支配下,做出牺牲国家整体利益来换取那些一小撮既得利益分子结成的压力团体的选票,但最终这些“少数派”也在本行业之外作为消费者而成为多数派,因此同样逃避不了其利益被侵犯的噩运。于是,民主制度在压力团体的影响之下,从少数服从多数,变质成少数损害多数,甚至最终损害所有人! 这样的民主,真的是人们需要的吗?!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166-217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下午9:24:56
“一价定理”是指,同样的物品,在不同时间与地方的价格也会是一样的。确保一价定理成立的,是人的套利行为。所谓“套利”,其实就是俗称的投机,即通过低买高卖来套取利益。套利可以分为空间上的套利与时间上的套利。时间上的套利就是平时在金融市场上看到的趁低吸纳、逢高卖出,即在低价的时点上买进,在高价的时点上卖出。这种时间上的套利有助于拉平不同时点上的价格,消除价差。类似地,空间上的套利则是从低价的地方买进,在高价的地方卖出,从而拉平不同地点上的价格,消除价差。同样的物品如果在甲地价格比乙地的低,自私的人就会在甲地买进,然后运到乙地卖出,从中赚取差价。这样,甲地对该物品的需求会增加投机性需求,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导致供不应求而价格上升;而乙地对该物品的供给会增加投机性供给,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导致供过于求而价格下降。不考虑运输费用,只要两地之间仍然存在价差,自私的人就会一直进行这种套利行为,直到价差消失为止。就是这样,套利(投机)行为确保了一价定理总是成立的。显然,所谓的“国际贸易”,就是这种套利行为在国与国之间发生。国际贸易的影响也确实就是以统一的世界价格取代两国没有贸易时有差异的国内价格。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203-220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下午9:28:49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国内价格较高,消费者受损。而如果不搞贸易保护主义,这些工人就得把工资降到跟中国同类工人的工资水平一样高。只有这样,他们的竞争力才能回来。可是,美国有最低工资法,有工会,他们没法降工资,于是就只能——失业!是的,贸易保护主义与最低工资法、工会是“配套工程”或“组合拳”,有了一者,就必须有另一者,环环相扣,互相支持,否则就不能“成功”地侵犯私有产权。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373-237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下午9:36:00
不是中国人没有消费力或不喜欢消费,而是行政垄断或贸易保护重重的行业里的产品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373-237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下午9:36:10
不是中国人没有消费力或不喜欢消费,而是行政垄断或贸易保护重重的行业里的产品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373-237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下午9:36:15
不是中国人没有消费力或不喜欢消费,而是行政垄断或贸易保护重重的行业里的产品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373-237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下午9:36:50
不是中国人没有消费力或不喜欢消费,而是行政垄断或贸易保护重重的行业里的产品质劣价高,消费者怎么会愿意购买?这世上哪会有“钱多人傻”的情况?所以,刺激内需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市场竞争,让竞争把价格压下去,把质量提上去,把消费热情刺激出来!只有竞争压下的价格——而不是政府人为打压的价格——才是最有效而又无害的刺激内需的正道。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409-241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下午9:39:20
自从重商主义思想出来之后,关税的性质就发生了重大变化,目的不再是为了获得财政收入,而是成了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409-241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下午9:39:31
自从重商主义思想出来之后,关税的性质就发生了重大变化,目的不再是为了获得财政收入,而是成了一种抑制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自那以后,关税就变成单向收费了,只对进口征税,以增加进口的成本,出口则很少征税。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526-253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上午6:00:50
大国的关税要使进口量减少得不多,而且关税大部分被世界价格的下降所抵销,从而使国内价格上涨得很少。也就是说,要想使大国开征的关税对该国有利,条件恰恰是关税的保护力度不大!这就是问题所在。政府之所以要搞关税,目的是要保护国内生产者——虽然本质上是保护落后,但总会“美化”为“保护民族产业”,而不是要使国家整体获得净收益。如果不想让关税损害整个国家,那就几乎不能达成保护国内生产者的初衷。从二者这样的矛盾对立,其实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保护国内生产者是以牺牲国家整体利益为代价的本质。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647-264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12:20:11
租值是指资产的价值,而一切能够给产权人带来收入的东西都是资产。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651-265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12:20:44
垄断(觅价)的正确界定不是以市场内是否只有一个生产者为标准,而是以是否存在进入门槛,阻止市场之外的潜在竞争对手自由地进入。配额(许可证)正是一种进入门槛,只是特定地用于阻止外国企业自由地进入国内市场。由此就能更清楚地看到,为什么设置配额之后国内价格上升了。表面看是因为供求关系变了,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因为配额形成了进入门槛,使得不是所有人都能想进来就进来,于是市场内具有了一定的垄断性,在进入门槛的保护之下,已经在场内的人可以提高价格也不会被竞争淘汰出局。是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清楚地看到配额的本质是垄断,是行政垄断!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692-269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2:02:33
如果不是有租可寻,寻租(贪污腐败)的行为又从何而来?但为什么会有租值?那正是政府管制搞出来的!政府以管制构建起进入门槛,门槛的租值就由此而生。外面的人想进去,得向政府取得进入的许可证。可是政府是一个虚无的概念,真实存在的是一个个政府官员。既然门槛有租值,又不使用价格准则来分配,门槛的租值就会消散,自私的人就会设法把租值攫取到自己手里。理论上说,政府官员对管制所形成的门槛并没有产权,但许可证要经他之手发出去,他实际上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这门槛的部分产权,要进去的人不跟他赎买,岂可得乎? 这样,贪污腐败的根源是因为有租值,而这租值是政府管制促成的,所以贪污腐败的真正成因是政府管制!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761-276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5:42:59
有关问题比较复杂,详情请看张五常教授的文章《政府主导投资与奖罚不对称的困扰》一文。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836-284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5:49:49
张五常教授曾指出:民主,是更贪的!因为民主国家的贪污是自上而下的。 不要只见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是民主国家,它们的贪污相对来说不算严重,就以为民主制度是官员廉洁的原因——这又犯了马歇尔所批评的“以事实解释事实”的错,根本不查看背后的逻辑相关性,只见民主与相对廉洁同时出现在发达国家,就以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只要把目光稍稍转向其他民主但不发达的国家,就会看到雄辩的事实是:这世界上绝大部分民主国家是贪污盛行的! 首先,发达国家贪污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2836-284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5:50:08
张五常教授曾指出:民主,是更贪的!因为民主国家的贪污是自上而下的。 不要只见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是民主国家,它们的贪污相对来说不算严重,就以为民主制度是官员廉洁的原因——这又犯了马歇尔所批评的“以事实解释事实”的错,根本不查看背后的逻辑相关性,只见民主与相对廉洁同时出现在发达国家,就以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只要把目光稍稍转向其他民主但不发达的国家,就会看到雄辩的事实是:这世界上绝大部分民主国家是贪污盛行的!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3000-300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6:09:32
竞争充分自由(所谓的“恶性竞争”其实是充分自由竞争),即只要哪个行业有钱赚,马上一拥而上,供应大增,竞相削价,搞到行业内的生产者谁都赚不到什么钱。那些大企业为此苦闷不已,一直呼吁政府要控制这种恶性竞争。其实是它们想加价出口,但旁边有多如牛毛的小企业以价格低廉的优势跟它们竞争,它们哪敢加价加得太多?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3003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6:10:34
这不是有损自由竞争吗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3007-300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6:11:44
企业争取垄断权是天经地义的,只是垄断中的行政垄断是有害于社会整体的。可是企业争取垄断权不管对社会整体有害无害,只管以最小代价去争取垄断权。因此,企业打着主张政府“加强管理,杜绝恶性竞争”的漂亮口号,其实行着争取行政垄断权之实,是不足为奇的。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3064-306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6:26:05
当年美国与其他先进之邦,为了保护自己的纺织成衣商,把落后而质劣的香港纺织品加上配额限制。然而,到头来,落后的香港成衣商,因为配额保护着他们,给他们有可观的配额租值,让他们有成本空间大展拳脚,提升产品质量,把先进的配额倡导者杀下马来。这叫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3078-308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6:27:33
这世界上真的有人为地促进出口、使得贸易不公平的政策吗?这种指责的言下之意,是出口商其实并不真的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却因为背后有出口国政府的撑腰而凭空地变出竞争力来,于是没有本国政府撑腰的本国企业与之竞争时处于不公平的位置。一个对这种指责的简单回答是:如果真的有这种政策,则按逻辑推理下去,有政府支持的国有企业将会在没有行政垄断的市场(因为没有世界政府的存在,所以世界市场上不可能存在行政垄断)上将没有政府支持的民营企业淘汰出局!显然,这完全违背经济学理论,也被事实屡屡推翻。否则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时国有性质的进出口公司早该在国际贸易中打遍天下无敌手才对,何必再搞什么改革开放?!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3155-315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6:38:02
掠夺性倾销”或“以本伤人”也不过是神话!要是有人竟然相信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3155-316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6:38:21
这“掠夺性倾销”或“以本伤人”也不过是神话!要是有人竟然相信这种神话,傻乎乎地按着这神话去做,前半段有可能成功——即通过把价格压低到直接成本以下而将竞争对手驱逐出局——但后半段一定失败!因为当他自以为已经独占市场而把价格提到高于自由竞争的水平之上时,过高的价格带来的过高收入一定会吸引已经离开的竞争对手再进来!是的,既然竞争对手可以离开,凭什么认为他们就不可以再进来?相信“掠夺性倾销”神话的人,是被教科书经济学对“垄断”的定义误导了,以为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者的情况就是垄断。我在《经济学讲义》中关于“觅价”(垄断)那一讲已经解释得很清楚,垄断是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者,但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者不等于垄断。必须存在着门槛阻止市场外的潜在竞争者进入,才能构成垄断。故意把价格压低到直接成本以下,只能一时赶走竞争者,但如果没能有效地构建进入门槛,市场上只剩下一个人也不等于这市场的结构就是垄断的。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3232-324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6:55:07
既然反倾销只是一根用作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从上述的理论分析也可知,根本不可能有反倾销法可以合理地去反的所谓“倾销”行为,也就是说,人家其实没打算真的跟你说理,说理又有什么用?这是名副其实的“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搞什么应诉,最多只不过是把死刑改成死缓而已!再说,反倾销是国家发起的,企业跟国家压根儿不在一个力量级别之上,企业不可能斗得过国家。唯一真正有效的出路,就是让国家出面对付国家,由我国政府在外交层面上把这些事情解决掉,这自然最好不过。但如果外交实力不足而解决不了,企业也不要去应诉了。与其虚耗钱财去应诉,不如省下钱去开拓新市场。就算有一天全世界都向中国关上大门,只要不是中国自己搞闭关锁国,回头经营好庞大的国内市场,也就足够了!更不要说,如前所述,搞贸易保护主义的进口国受到的伤害远远大于出口国,玩的是七伤拳式的“杀敌八百,自伤一千”。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3361-336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7:28:50
了的成本,从而失去较为低端的市场。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3510-351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8:11:38
也就是说,要发展所谓的幼稚产业,与其保护,不如开放——开放生产领域,引入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进来。这样,大概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越保护可能越幼稚”的陷阱。
==========
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李俊慧)
- 您在位置 #3552-355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下午9:13:18
有关合资企业在发展我国幼稚产业中的作用,我受到了朱锡庆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知识来源》一文的启发。